一种胫骨髓内针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2613阅读:46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胫骨髓内针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属于一种胫骨髓内针。
目前,胫骨骨折多采取髓内穿针方式加以固定,但现有胫骨髓内针存在许多不足,一是针尖角度不佳,穿针困难;二是针体截面形状不好,针体过细则固定不住,过粗又影响髓内血液循环,影响愈合;三是针柄与针体等径,容易导致针体下沉,致使拔针困难;到目前为止,还未见到一种理想的胫骨髓内针。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易穿入、固定可靠又易拔出的胫骨髓内针。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达到该种胫骨髓内针,包括针尖、针体和针柄,其特点是针尖设计为60度斜面,针体截面为三棱形状,针柄与针体为13度夹角,针柄内孔为螺纹,外表为锥面,靠近针柄末端的外表面上设有一凹坑。
本实用新型与上述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由于针尖设计为60度斜面,既有利于钢针顺利打入,又能起到防旋作用;该针针体截面为三棱形状,针体粗大,打入胫骨髓腔后周向三点与骨壁接触,既保证了固定牢固,又减少了对髓内血液循环的破坏,对骨外膜干扰亦小,因而大大提高了骨折愈合率;针柄与针体呈13度夹角,更适合胫骨髓腔形状,利于拔针,针柄外表面为锥面,可防止针体下沉进入骨内,内螺纹为打入器和拔出器所用,一但拔出器脱扣,亦可利用凹坑冲顶将针取出,因而安全程度高,该针适合各医院骨科使用。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附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左视图。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由
图1结合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针尖1、针体2和针柄3,其特点是针尖1设计为60度斜面,针体2截面为三棱形状,针柄3与针体2为13度夹角,针柄3内孔为螺纹,外表为锥面,靠近针柄3末端的外表面上设有一凹坑4。
权利要求1.一种胫骨髓内针,包括针尖(1)、针体(2)和针柄(3),其特征在于针尖(1)设计为60度斜面,针体(2)截面为三棱形状,针柄(3)与针体(2)为13度夹角,针柄(3)内孔为螺纹,外表为锥面,靠近针柄(3)末端的外表面上设有一凹坑(4)。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医院骨科使用的胫骨髓内针,解决了以往髓内针穿针困难、固定不住或愈合率低等问题,其特点是:针尖为一斜面,针体为三棱柱,针柄外表为锥面、内孔为螺纹,该针具有穿针容易、取针方便等优点,特别是针体为三棱柱,打入髓腔后三点与骨壁接触,既保证了针体粗大、固定稳固,又大大减少了对髓内血液循环及骨外膜的破坏,大大提高了骨折愈合率,该针适合各医院骨科使用。
文档编号A61B17/68GK2469898SQ0120228
公开日2002年1月9日 申请日期2001年2月23日 优先权日2001年2月23日
发明者焉树林, 史峰军, 杨玉峰, 刘长胜, 曲成波 申请人:大庆油田总医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