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男性自助式接尿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男性自助式接尿器。
目前,临床上对有自助排便能力的男性卧床病人,使用的仍是传统的便壶,其存在以下缺陷1、卧床病人取放不便,不能及时使用,以致病人憋尿;同时,由于形态结构的不合理,受姿势体位的限制,不能满足其生理需求;2、每次排尿均需求助他人,加重病人心理负担,有损病人尊严,导致出现自尊紊乱,降低机体的免疫能力,影响病人康复;3、便器清洁、消毒困难,不能保证专人专用,易造成交叉感染,给病人带来隐患;4、便器处于开放状态,尿液挥发影响室内空气质量;5、便器存放占用面积大,不利管理;6、便器分发、收集、清洗、消毒、存放程序复杂,增加护理工时和劳动强度;7、由于容积所限,不能收集病人12或24小时的尿标本,给病情的观察和护理造成困难。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设计一种使用方便、结构简单的男性自助式接尿器。
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由接尿杯、引流管、集尿袋三部分构成;接尿杯口上沿内翻,引流管呈螺纹型,集尿袋螺纹衔接口与引流管衔接;集尿袋设有旋转式开关,还设有固定袢。
由于本实用新型采取了上述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专人专用、随手可取、使用方便、满足病人的生理和心理需要,维护自尊、提高生命质量;器具透明、不浸润。不着垢,便于清洁消毒;同时减少尿管留置,避免交叉感染,保证病人治疗护理安全;不占用地面空间,并相对密闭,不影响室内空气质量,可保持室内整洁;为病人创造一个良好的休养和康复环境。促进睡眠;可减轻病人家属、护士的劳动强度和护理工时,经济高效。便于病情观察,保证标本采集的质量,利于疾病的诊断,治疗和护理。为家庭护理和临床护理管理提供便利的优点。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例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做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总装结构示意图。
参看
图1,本实用新型由接尿杯1、引流管2、集尿袋3构成,接尿杯1杯口上沿内翻,高度1 cm,防止杯体倾斜时尿液溢出,接尿杯1设有固定卡4,引流管2呈螺纹型,以防管道打折,保证引流通畅,集尿袋3螺纹衔接口与引流管2衔接,集尿袋3设有旋转式开关5和固定袢6。使用时,开启密封袋,检查各衔接处是否紧密;将集尿袋和接尿杯固定卡悬挂在床旁适宜的部位。接尿时,取下接尿杯与阴茎衔接即可。排尿后,将尿杯固定在随手可及的部位。
接尿器可根据病人的实际情况一次性使用或多次使用。一次性使用后应按一次性污物处理;多次使用时,可按时清洗,排干水分后,装入原密封袋内用微波或环氧乙烷消毒灭菌备用。
本实用新型适用于家庭和医院和自行排便能力的卧床病人;严格记录出入量的病人;收集12或24小时尿标本的病人;密切观察尿液性质的病人;起夜频繁影响自身和他人休息的个人等。
权利要求1.一种男性自助式接尿器,其特征在于由接尿杯、引流管、集尿袋三部分构成;接尿杯口上沿内翻,引流管呈螺纹型,集尿袋螺纹衔接口与引流管衔接;集尿袋设有旋转式开关,还设有固定袢。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为一种男性自助式接尿器,具有接尿杯、引流管、集尿袋,它的主要特点是接尿杯口上沿内翻,引流管呈螺纹型,集尿袋螺纹衔接口与引流管衔接;集尿袋设有旋转式开关,还设有固定袢。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专人专用、随手可取、使用方便、器具透明、不浸润、不着垢,便于清洁消毒;同时减少尿管留置,避免交叉感染,不占用地面空间,并相对密闭,不影响室内空气质量,可保持室内整洁;促进睡眠的优点。
文档编号A61F5/453GK2471306SQ01209239
公开日2002年1月16日 申请日期2001年3月24日 优先权日2001年3月24日
发明者石玉, 唐瑶, 辛玉芬, 李双兰, 周冬林, 赵新敏, 张欣 申请人:石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