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置入鼻孔内的呼吸给药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28117阅读:12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可置入鼻孔内的呼吸给药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卫生用品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可用于治疗咳喘类疾病的给药装置。
咳喘类疾病如风寒或风热咳嗽、呼吸道感染、急慢性支气管炎、哮喘等作为常见和多发性疾病,是长期以来对人类社会危害最大的健康杀手之一,近年来,随着一些地区环境因素的恶化,其危害性越发突出。目前本领域用于临床治疗咳喘类疾病的方式主要是依靠多种药物的联合治疗,其给药途径均为内服或肌肉注射,其缺陷是由于注射或口服给药方式使大量的中西药物漫灌全身,且药物成分经肝脏灭活、唾液和胃酸腐蚀等作用后,到达病根部位——呼吸系统的药物极少,造成药物的极大浪费,因此传统疗法在治疗咳喘类疾病方面始终未能获得理想效果,还不能完全满足广大患者的治疗和康复需要。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可通过鼻部置入给药方式实现治疗咳喘类疾病的外用型治疗装置——可置入鼻孔内的呼吸给药装置。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而采用的技术解决方案是这样的所提供的呼吸给药装置为一个由医用醋酸纤维素材料制成并可塞置于患者鼻腔内的圆柱状实体纤维块,在纤维块体中通过充填药粉或浸蘸药液的方式使之携含有药物成分。治疗使用过程中,将两枚给药装置分别置入患者的两个鼻孔内,通过人体的呼吸气流与该装置的物理作用,将装置内所携含的药物分子自然、直接地施至患者鼻、咽、气管、肺等呼吸系统的内部患处,达到快速、有效治愈咳喘类疾病的目的。
以下将结合文后附图
对本实用新型内容做进一步说明,该附图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参见附图,该呼吸给药装置由一个可塞入患者鼻腔内的医用醋酸纤维素圆柱状实体携药纤维块构成。所说纤维块包括干性纤维块及湿性纤维块两种,其中干性纤维块体中携含有用于治疗咳喘病的药粉;湿性纤维块体内则浸蘸有用于治疗咳喘病的药液,后者由于保持有一定湿度,可使吸入人体内的空气更接近生理要求。实际制作中,本实用新型所述纤维块体被制成圆球形体、圆锥形体、圆锥台形体等多种形状,其制作材料也可以采用医用聚丙烯材料或精制卫生棉材料。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呼吸给药装置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给药方式科学、患者使用效果好且无任何毒副作用等优点,使用时不受环境场所限制,患者在早晚均可佩用,佩用后鼻孔无异物刺激的感觉,安全舒适且换取方便,同时兼具滤尘及防病治病的功效。该产品的实施可有效克服传统疗法大量用药致使药物流失于全身的缺陷,正本清源,在对咳喘类疾病的治疗及康复方面具有药外效内和药半功倍的效果,可显著降低或消灭此类疾病对人类健康的威胁。此外在技术上本实用新型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和利用价值,特别适合已有的咳喘类疾病治疗药物产品的升级改型以及新产品开发。
权利要求1.一种可置入鼻孔内的呼吸给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说的装置为一个由医用醋酸纤维素材料制成的圆柱状实体纤维块,在纤维块体中携含有药物成分。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呼吸给药装置,其特征是所说的纤维块为圆球形块。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呼吸给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说的纤维块由医用聚丙烯纤维素材料制成。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呼吸给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说的纤维块由精制卫生面材料制成。
专利摘要该呼吸给药装置为一个由医用醋酸纤维素材料制成并可塞置于咳喘类疾病患者鼻腔内的圆柱状实体纤维块,在纤维块体中通过充填药粉或浸蘸药液的方式使之携含有药物成分。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简单、成本低、给药方式科学、患者使用不受环境场所限制、可显著提高药物的治疗效果,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和利用价值。
文档编号A61M31/00GK2483025SQ0124030
公开日2002年3月27日 申请日期2001年4月17日 优先权日2001年4月17日
发明者周新涛 申请人:周新涛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