泪道穿线冲洗探针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60706阅读:22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泪道穿线冲洗探针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器械,尤其涉及一种眼科手术中对泪道进行穿线冲洗的探针。
施行下泪道鼻泪管疏通术要使用一种穿线冲洗探针。现有的探针为注射针头式结构,针头的头部为实心的光滑头结构,针头处设置有一穿线针眼,穿线针眼与针头内的管心相通。使用时,既可通过管心由针眼向泪道内注射冲洗液或药液,也可通过针眼穿线后牵引线体穿入并埋存泪道。这种探针的缺点在于探针针头由眼部泪点插入,进入鼻腔后,针眼上的穿线不容易自鼻孔钩出,影响到手术的正常进行;另外,由于采用针外走线,容易对泪道粘膜造成擦伤,导致手术失败。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在于采用了一种泪道穿线冲洗探针,包括针头体,针头体是注射针头式空心结构,针头体的头部为实心结构,实心结构的一侧设置有一斜向出口,斜向出口与针头体管心相通,斜向出口的方向与管体中心线的头部方向的夹角在35°-45°之间。
所述的针头体上自头至尾刻有标示长度的刻度。
所述的针头体的尾部内设置有一漏斗形的穿线入口。
所述的针头体的尾部外壁上设置有一与针头体头部的斜向出口同侧的标示斜向出口方位的刻纹。
由于探针的头部斜向出口与针身有-35°-45°的夹角,使得针头自泪点穿到鼻腔后,斜向出口的方向正好指向鼻孔方向,这样把穿线自探针尾部的穿线入口插入,从斜向出口穿出后,穿线可自行伸出鼻孔,省去了钩线的过程,手术起来方便、快捷、提高了手术的成功率,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针头体上的刻度有助于手术过程中帮助医务人员掌握进针的分寸,不仅加快了手术进度,还可避免因不准确操作给病人带来的伤痛。穿线入口的漏斗结构有助于穿线的顺利插入,穿线入口外壁的刻纹,有助于斜向出口对准鼻孔的方向。
权利要求1.一种泪道穿线冲洗探针,包括针头体,针头体是注射针头式空心结构,针头体的头部为实心结构,其特征在于实心结构的一侧设置有一斜向出口,斜向出口与针头体管心相通,斜向出口的方向与管体中心线的头部方向的夹角在35°-45°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探针,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针头体上自头至尾刻有标示长度的刻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探针,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针头体的尾部内设置有一漏斗形的穿线入口。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探针,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针头体的尾部外壁上设置有一与针头体头部的斜向出口同侧的标示斜向出口方位的刻纹。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泪道穿线冲洗探针,包括针头体,针头体是注射针头式空心结构,针头体的头部为实心结构,实心结构的一侧设置有一斜向出口,斜向出口与针头体管心相通,斜向出口的方向与管体中心线的头部方向的夹角在35°—45°之间。由于探针的头部斜向出口与针身有一35°—45°的夹角,使得针头自泪点穿到鼻腔后,斜向出口的方向正好指向鼻孔方向,这样把穿线自探针尾部的穿线入口插入,从斜向出口穿出后,穿线可自行伸出鼻孔,省去了钩线的过程,手术起来方便、快捷、提高了手术的成功率,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文档编号A61F9/007GK2511269SQ0125247
公开日2002年9月18日 申请日期2001年11月15日 优先权日2001年11月15日
发明者李进凯, 阎磐石, 张婧, 王文战 申请人:李进凯, 阎磐石, 张婧, 王文战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