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射治疗机器坐标刻度换算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41753阅读:25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放射治疗机器坐标刻度换算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放射治疗机器坐标刻度换算尺。
目前,还没有一种简便的工具,能够准确换算各种不同机型坐标刻度。
图9为本实用新型内尺(正轴)正面俯视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方法范例示意图一;
图11为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方法范例示意图二;
图12为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方法范例示意图三;
图13为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方法范例示意图四;
图14为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方法范例示意图五;
图15为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方法范例示意图六。
临床一般都采取两种换算方法,一种是‘公式换算法’,另一种是‘图解换算法’如
图1中C和D。
公式换算法根据两种机型相互转换的关系推导出适合临床使用的下列六个应用公式ID型换算成OS型XOS=(XID1-XID2)/2①
YOS=(YID1-YID2)/2②OS型换算成ID型XID1=(X+2XOS)/2③XID2=(X-2XOS)/2④YID2=(Y+2YOS)/2⑤注因为实际机器光栏‘0’位角度时,ID型的YID2和OS型的YOS1是同一个极向。
YID1=(Y-2YOS)/2⑥同样ID型的YID1和OS型的YOS2是同一个极向。例一在ID型模拟机上给OS型放射治疗机的病人定位。采取两照射野对穿照射。(根据“过直角相反原理”,[1]两个照射野臂架角度相差180°这时两照射野互为镜像,参阅图3和图4),得偏心照射野X轴和Y轴的坐标刻度值如下。求OS型治疗机两对穿照射野的偏心照射野X轴和Y轴坐标刻度值。这时需要进行换算。第一个偏心照射野坐标刻度值确定为照射野大小X=7.5cm、Y=10cmID1XID1=2cm XID2=5.5cm YID2=8cm YID1=2cm第一个偏心照射野X轴坐标刻度值换算。(换算单位cm,以下相同)已知XID1=2cm XID2=5.5cm适用公式XOS=(XID1-XID2)/2①代入数值得XOS=(2-5.5)/2=-1.75OS1XOS=-1.75cm第一个偏心照射野Y轴坐标刻度值换算。
已知YID2=8cm YID1=2cm适用公式YOS=(YID2-YID1)/2②代入数值得YOS=(8-2)/2=3OS1YOS=3cm整理OS1XOS=-1.75cm YOS=3cm第二个偏心照射野确为照射野大小X=7.5cm、Y=10cmID2XID1=5.5cm XID2=2cm YID2=8cm YID1=2cm臂架角度相差180°第二个偏心照射野X轴坐标刻度值换算。
已知XID1=53cm XID2=2cm适用公式XOS=(XID1-XID2)/2①
代入数值得XOS=(5.5-2)/2=1.75OS2XOS=1.75cm第二个偏心照射野Y轴坐标刻度值换算。
已知YID2=8cm YID1=2cm适用公式YOS=(YID2-YID1)/2②代入数值得YOS=(8-2)/2=3OS2YOS=3cm整理OS2XOS=1.75cm YOS=3cm例二在OS型模拟机上给ID型放射治疗机的病人定位。采取两照射野对穿照射。(根据“过直角相反原理”,两个照射野臂架角度相差180°这时两照射野互为镜像),得偏心照射野X轴和Y轴的坐标刻度值如下。求ID型治疗机两对穿照射野的偏心照射野X轴和Y轴坐标刻度值。这时需要进行换算。第一个偏心照射野确定为照射野大小X=7.5cm、Y=10cmOS1XOS=-1.75cm、YOS=3cm第一个偏心照射野X轴坐标刻度值换算。
适用公式XID1=(X+2XOS)/2③XID2=(X-2XOS)/2④已知XOS=-1.75cm X=7.5cm 2XOS=2*-1.75=-3.5代入数值XID1=[7.5+(-3.5)]/2=2XID2=[7.5-(-3.5)]/2=5.5ID1XID1=2cm XID2=5.5cm第一个偏心照射野Y轴坐标刻度值换算。
适用公式YID2=(Y+2YOS)/2⑤YID1=(Y-2YOS)/2⑥已知YOS=3cm Y=10cm 2YOS=2*3=6代入数值YID2=(10+6)/2=8YID1=(10-6)/2=2ID1YID2=8cm YID1=2cm整理ID1XID1=2cm XID2=5.5cm YID2=8cm YID1=2cm第二个偏心照射野确定为照射野大小X=7.5cm、Y=10cmOS2XOS=1.75cm YOS=3cm第二个偏心照射野X轴坐标刻度值换算。
适用公式XID1=(X+2XOS)/2③XID2=(X-2XOS)/2④已知XOS=1.75cm X=7.5cm 2XOS=2*1.75=3.5代入数值得XID1=(7.5+3.5)/2=5.5XID2=(7.5-3.5)/2=2ID2XID1=5.5cm XID2=2cm第二个偏心照射野Y轴坐标刻度值换算。由于条件没有变,所以结果还是ID2YID2=8cm YID1=2cm整理ID2XID1=5.5cm XID2=2cm YID2=8cm YID1=2cm以上是实际工作中的换算过程。目前我科只提供公式①和②,要进行OS型换算成ID型时,还要当班人员进行公式推导,这就费时,坐标极向不好对应,容易出错。二.原理根据‘+’字坐标在偏心射野中的表述,以及两种不同偏心坐标值的显示方式的不同。这是利用三尺合一(一个外尺,两个内尺),三尺以直线互动原理,做成以cm为刻度单位的“坐标刻度换算尺”。
不同颜色的字代表不同方式。
根据公式XOS=(XID1-XID2)/2,把外尺和内尺设计成OS=ID/2,外尺以2mm作为刻度单位,而内尺以5mm作为刻度单位(其余借助外尺刻度线,实际以1mm作为刻度单位),同样间距距离其刻度值为2∶1。
红色刻度线为‘+’字坐标交叉0点位置,由0~1Ocm这个刻度区间一般可以满足临床使用范围,如果遇到特大射野超出刻度区间,这时可把数值缩小为二分之一进行换算,再把结果乘上两倍就可以解决了。
根据坐标上由两个方向相反向外延伸的轴,尺上同样标有两个方向的刻度值,并把它们拆叠在同一刻度尺上(分为上和下),使尺比原来缩短了二分之一。箭头所指为读数值,箭杆所在刻度位置为刻度值。
当照射野各边边长对应相同,并已知其中一个偏心射野类型坐标值时,换算尺上只能得到一个唯一的结果,这是本尺能够应用的重要特性。
为了减少刻度线太多对视觉上的干扰,内尺只相隔0.5cm标出数值和刻度线。其余借助外尺刻度线即可。
读数精度外尺可达到1.0mm,内尺可达到0.5mm。
三.结构“外尺面板正面俯视图”(参阅图5)是由白色的塑料注塑而成,塑料胶板厚为1.35mm,宽度为70mm,长度为200mm。如图开一个长度为137.5mm,宽度为30mm的矩形刻度视窗,右边留一个内尺入口,半圆缺孔为‘手捏孔’,是留作方便手指捏住内尺往外拉,正面如图五印上坐标数值(需参考图二刻度线。对应位置)、名称、单位名称、型号、偏心类型、坐标极向等。
“外尺面板背面俯视图”(参阅图6),材料如“外尺面板正面俯视图”所述,着重说明55mm宽、192.5mm长的范围,其厚度是0.75mm,这是给内尺筑造活动空间。7.5mm宽度为边框,比底板平面高出0.6mm。
“外尺底板俯视图”(参阅图7)是由白色的塑料注塑而成,厚0.75mm,宽度为70mm,长度为200mm。如图七印上刻度线,刻度线是蓝色,半圆缺孔为‘手捏孔’,是留作方便手指捏住内尺往外拉。“外尺面板”和“外尺底板”对应胶合成外尺。
“内尺(负轴)正面俯视图”(参阅图8)是由透明的塑料注塑而成,塑料胶板厚为0.25mm,宽度为54mm,长度为192.5mm。如图印上数值、刻度线,刻度线和数值是深红色。
“内尺(正轴)正面俯视图”(参阅图9)是由透明的塑料注塑而成,塑料胶板厚为0.25mm,宽度为54mm,长度为192.5mm。如图印上数值、刻度线,刻度线是深红色。四.使用方法(为了节省篇幅,还是用上述两个例子)上述例一第一个偏心照射野坐标刻度值确定为照射野大小X=7.5cm、Y=10cmID1XID1=2cm XID2=5.5cm YID2=8cm YID1=2cmX轴换算步骤一将两把内尺进行复0位,即内外尺三个0刻度线叠在一起。如图2所示。以下简称“复0位”。
步骤二首先,将内尺(负轴)往外拉,让箭头指向外尺(XID1、YID2)刻度值2,箭杆压在刻度值2刻度线上,再将内尺(正轴)往外拉,让箭头指向外尺(XID2、YID1)刻度值5和6之间。箭杆压在刻度值5.4和5.6两条刻度线之间,这时刻度值XID2=5.5。内尺(正轴)箭杆压在内尺(负轴)-1.7和-1.8两条刻度线之间,这就是-XOS2=-1.75刻度值,如
图11所示。
换算结果OS1XOS=-XOS2=-1.75cmY轴换算步骤一复0位。
步骤二首先,把内尺(负轴)往外拉,让箭头指向外尺(XID1、YID2)刻度值8,箭杆压在刻度值8的刻度线上,再把内尺(正轴)往外拉,让箭头指向外尺(XID2、YID1)刻度值2。箭杆压在刻度值2刻度线上。内尺(负轴)箭杆压在内尺(正轴)刻度值3的刻度线上。这就是刻度值+YOS1=3,如
图13所示。
换算结果OS1YOS=+YOS2=3cm整理结果OS1XOS=-1.75cm YOS=3cm第二个偏心照射野确为照射野大小X=7.5cm Y=10cmID2XID1=5.5cm XID2=2cm YID2=8cm YID1=2cm臂架角度相差180°X轴换算步骤一复0位。
步骤二首先,将内尺(正轴)往外拉,让箭头指向外尺(XID2、YID1)刻度值2,箭杆压在刻度值2的刻度线上,再将内尺(负轴)往外拉,让箭头指向外尺(XID1、YID2)5和6之间。箭杆压在刻度值5.4和5.6两条刻度线之间,其刻度值为XID1=5.5。内尺(负轴)箭杆压在内尺(正轴)1.7和1.8两条刻度线之间的位置上。其刻度值为+XOS1=1.75。如
图15所示。
换算结果OS2XOS=+XOS1=1.75cmY轴换算步骤一复0位。
步骤二首先,将内尺(负轴)往外拉,让箭头指向外尺(XID1、YID2)刻度值8,箭杆压在刻度值8的刻度线上,再将内尺(正轴)往外拉,让箭头指向外尺(XID2、YID1)刻度值2。箭杆压在刻度值2刻度线上。内尺(负轴)箭杆压在内尺(正轴)刻度值3的刻度线上。这就是刻度值+YOS=3,如
图13所示。
换算结果OS2YOS=+YOS1=3cm整理结果OS2XOS=1.75cm YOS=3cm上述例二第一个偏心照射野坐标刻度值确定为照射野大小X=7.5cm、Y=10cmOS1XOS=-1.75cm、YOS=3cmX轴换算步骤一复0位。
步骤二将内尺(正轴)往外拉,让箭头指向内尺(负轴)(-XOS2、-YOS2)-1.5和-2.0之间。箭杆压在刻度值1.7和1.8两条刻度线之间,读数为-XOS2=-1.75,如
图10所示。
步骤三右手同时捏住两片内尺往外拉,使两个箭头所指的数值相加等于射野边长X=7.5cm,这时箭头所指的两个数值就是ID型的数值(XID1=2、XID2=5.5)。参阅
图11。
换算结果ID1XID1=2cm XID2=5.5cmY轴换算步骤-复0位。
步骤二将内尺(负轴)往外拉,让箭头指向内尺(正轴)+YOS1=3.0,箭杆压在刻度值3.0的刻度线上,如
图12所示。
步骤三右手同时捏住两片内尺往外拉,使两个箭头所指的数值相加等于射野边长Y=1Ocm,这时箭头所指的两个数值就是ID型的数值(YID2=8、YID1=2),参阅
图13。
换算结果ID1YID2=8cm YID1=2cm整理结果ID1XID1=2cm XID2=5.5cm YID2=8cm YID1=2cm第二个偏心照射野坐标刻度值确定为照射野大小X=7.5cm、Y=10cm臂架角度相差180°OS2XOS=1.75cm YOS=3cmX轴换算步骤一复0位。
步骤二将内尺(负轴)往外拉,让箭头指向内尺(正轴)(+XOS1、+YOS2)刻度值1.5和2.0之间。箭杆压在刻度值1.7和1.8两条刻度线之间,该读数为+XOS1=1.75,如
图14所示。
步骤三右手同时捏住两片内尺往外拉,使两个箭头所指外尺的数值等于射野边长X=7.5cm,这时箭头所指的两个数值就是ID型的数值(XID1=5.5、XID2=2),参阅
图15。
换算结果ID2XID1=5.5cm XID2=2cmY轴换算步骤一复0位。
步骤二将内尺(负轴)往外拉,让箭头指向内尺(正轴)+YOS1=3.0,箭杆压在刻度值3.0的刻度线上,如
图12所示。
步骤三右手同时捏住两片内尺往外拉,使两个箭头所指的数值相加等于射野边长Y=10cm,这时箭头所指的两个数值就是ID型的数值(YID2=8、YID1=2),参阅
图13。换算结果ID2YID2=8cm YID1=2cm整理结果ID2XID1=5.5 XID2=2 YID2=8 YID1=2以上是关于“坐标刻度换算尺”专利申请有关方面的陈述。
权利要求1.一种放射治疗机器坐标刻度换算尺,包括外尺和内尺,其特征在于内尺由负轴内尺和正轴内尺组成,正轴内尺上设置有正值坐标轴,坐标轴上的刻度,为50等分,并标有数值,负轴内尺上设置有负值坐标轴,坐标轴上的刻度,为50等分,并标有数值;外尺由面板和底板贴粘而成,其一侧有一可容纳内尺的开口,底板中央有50等分的刻度,面板中央开有一可看见刻度的矩形窗口,窗口上下两侧分布有数值。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放射治疗机器坐标刻度换算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尺的面板和底板的开口侧,均开有一方便将内尺外拉的手捏孔。
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放射治疗机器坐标刻度换算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手捏孔呈半圆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放射治疗机器坐标刻度换算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板的外缘,除了开口一侧外,均设置有边框。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放射治疗机器坐标刻度换算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窗口用透明塑料覆盖。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放射治疗机器坐标刻度换算尺,其外尺和内尺上均设置有刻度和坐标,并且用内尺的不同的坐标代表不同型号的放射治疗机器,透过外尺的窗口,利用两尺互为反向位移的直线互动原理,将内外尺相互重合,完成各种型号放射治疗机器相互之间的坐标刻度换算。由于该换算尺结构简单,直观易用,因此有准确、高效的优点。
文档编号A61N5/00GK2548649SQ0127154
公开日2003年5月7日 申请日期2001年12月31日 优先权日2001年12月31日
发明者梁俊斌 申请人: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