棺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45859阅读:387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棺材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关于高效燃烧、短时间内完全烧尽的棺材。
背景技术
图1是传统使用的棺材,上下、前后、左右的壁板全是木头做成的。材料各种各样,从化装合板到桐树制成的板都有。只有在头的位置,装有一个可以开合的小门。
图2中表示的是将传统的棺材搬入火葬炉后,火葬开始时燃烧状况的侧面图。将放置在推车上的棺材从炉口搬入炉内,火焰从设计在头部位置的燃烧口开始燃烧。这时,随着棺材燃烧程度的加深,火焰烧至遗体。大约过十分钟后,如图,火焰通过棺材和燃烧炉的顶壁和侧壁,由排烟口导出。
由于燃烧室过大,则火葬所需时间长,燃料消耗大,因此传统的燃烧炉设计上在考虑棺材烧尽残留的体积后,将燃烧炉尽可能做成最小的体积。这种做法导致的结果是,棺材与炉壁的间隔变小,由于炉内容积极端减小,炉内氧气不充足,燃烧不完全,导致形成黑烟从排烟口排出,造成大气污染。
而且,棺材燃烧时,火焰进入棺材内,棺材内的陪葬品燃烧起来,更导致缺氧状态延续。这样,燃烧空气不足引起燃烧不稳定,使一氧化碳的产生量增加,结果,将有害气体排入大气中。
棺材的底部与其它部分相比,由于火药到达的时间迟,燃烧也比较迟缓。这样导致棺材内遗体背部燃烧困难,使火葬时间拉长,使燃料消耗增加,延长对大气污染的时间。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着眼于上述问题,着力于研究如何使棺材及遗体在短时间内高效烧尽。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课题通过下述方法解决。如申请理由1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木制棺材的燃烧面及排烟口具有比其它部分容易烧尽的特点。
由于本实用新型的棺材的燃烧面和排烟口比其它部分容易烧尽,因而火焰点燃的同时,棺材的燃烧面被完全烧尽,火焰直接进入并迅速通过棺材内部,将排烟口烧尽。
这样就使炉内容积实质上得到增加,防止炉内氧气不足,可以完全燃烧,因此可以抑制黑烟、有害气体的产生。而且,由于棺材在短时间内完全烧尽,可以缩短火葬时间,节约燃料消耗。
申请理由2是申请理由1中所述的该发明的棺材中比其它部分易于烧尽的构造采用的材料是纸张、布、木制板、薄板、轻薄的树脂合成板等。
这样,为了使棺材的燃烧面和排烟口可以快速烧尽,采用易燃的纸张,则在短时间内可以烧尽,火焰快速进入棺材内部。而且,采用布、木制板、薄板、轻薄的树脂合成板等材料在构造、材质上都比其它部分易于被烧尽。
申请理由3所阐述的是申请理由1或申请理由2中所记载的棺材的底板下方附有托起底部的突起物。
这样,由于棺材下方附有托起底部的突起物,棺材底板下方留有空间,可以使火焰迅速通过,使本来难以烧尽的底板快速烧尽,火焰从四周包围遗体。这样就使火葬时间缩短、节约燃料,抑制大气污染。而且,由于棺材的底板下方留有空隙,可以避免把棺材抬上车时手被夹到。
本实用新型的效果如申请理由1中所述,由于棺材的燃烧面和排烟口的构造比其它部分更容易被烧尽,因此火电着的同时,棺材的燃烧面也被烧尽,火焰直接进入棺材内部,迅速通过棺材,将排烟口烧尽。
其结果是,由于实质上增大燃烧炉的容积,防止氧气不足,形成完全燃烧,因而可以抑制黑烟及有害气体的产生。并且,由于棺材在短时间内高效烧尽,从整体上,可以缩短火葬时间,节约燃料消费。
如申请理由2所述,为了使棺材的燃烧面和排烟口可以快速烧尽,采用毛边纸等材料,因此使其可以在短时间内快速烧尽,棺材内的火焰回流加快。而且,也可以采用布、木制板、薄板、薄的树脂合成板,只要是在构造或材质上比起其它部分易于被烧尽即可。
如申请理由3中所述,在棺材的底部附有托起底板的突起物,使底板下侧留出空间,这样,棺材底板下火焰回流加快,本来很难烧掉的底板也能快速烧尽,火焰迅速到达遗体四周。其结果是,缩短火葬时间,节减燃料,抑制大气污染。而且,由于底板下贸有空间可以避免把棺材抬上台车时手被夹到的危险。


图1传统棺材的斜视图。图2传统棺材火葬开始时燃烧状态的剖面图。图3本实用新型棺材的斜视图。图4本实用新型棺材火葬开始时燃烧状态的剖面图。图5本实用新型棺材的其它实施状态的剖面图。附图标记1门2台车 3遗体 4燃烧面5天花板(顶壁) 6排烟口7遗体头顶的侧壁8纸拉门状的部分(易燃烧部分) 8a纸的部分8b枧木9脚上侧易燃烧部分10脚的左右两侧易燃烧部分 11突起物12空隙具体实施方式
实用新型实施的状态接下去,就本实用新型的棺材在具体实施中的状态作说明。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棺材的斜视图。在靠近遗体头部的侧壁上开四角形的窗孔,为了使这一部分易于燃烧,将纸张之类的材料填入易燃烧部分8之中。图中8a指纸的部分,8b指用来固定住纸张的枧木。
在靠近遗体足部上方的天花板上也开四角形的窗孔,同样地,在枧木9b上贴上纸9a用于填充易燃部分9。还有,在贴近遗体的左右两侧的侧壁上也开四角形的窗孔,同样地,将纸张10a贴于枧木10b上,用于填充易燃部分10。
根据火葬炉的构造,在靠近遗体头部处配设燃烧口4,并在遗体足部上方或/以及足部两侧设计很多排烟口6的构造。而且,为了能与任何火葬炉的构造都能相配合,如图,在足部上方设计易燃烧部分9,在足部两侧设计有易燃烧部分10。
其结果是,足部上方的易燃部分9正面对火葬炉尾部上方的排烟口6,足部两侧的易燃部分正面对火葬炉尾部两侧的排烟口。那么,将棺材抬入炉内,开始火葬时,燃烧状态如图4所示。
也就是,由于在棺材顶部的侧壁上配置有易燃烧部分8,因此,从燃烧口4进入的火焰直接将易燃部分8烧尽,火焰进入棺材内部。这样,进入棺材内部的火焰就可以直接将足部上方的易燃烧部分9和足部两侧的易燃烧部分10直接烧尽。
其结果是,从燃烧口4进入的火焰快速在棺材内部形成回流,使棺材内部、外部同时燃烧,从而使炉内空间可以充分用于燃烧。而且,由于克服缺氧状态实现完全燃烧,所以,在棺材短时间内被烧尽的同时,火焰也在短时间内到达遗体,在短时间内实现火葬。
而且,因为棺材底板下附有托起底部的突起物11,所以,棺材底板与台车之间留有空间。因此,从燃烧口4进入的火焰也能在棺材底部形成回流,在短时间内将棺材底板烧尽,火焰迅速到达遗体背部。
这样,由于在棺材顶部位置即燃烧口和尾部位置的上方及两侧即排烟口设计有易燃烧部分,因此从燃烧口4进入的火焰直接将顶部位置的易燃烧部分8和尾部的易燃烧部分9、10烧尽。随后,因为棺材内外都被烧着,短时间内棺材被烧尽,然后遗体也在短时间内被火化。
这样,由于棺材内外都被燃烧,所以与传统棺材相比较,该实用新型的棺材的效果等同于将火葬炉内容积扩大,可以确保充分的空气用于燃烧。就可以抑制由不完全燃烧产生的有害气体,减轻大气污染。而且,也使认识空气流入葬炉的空隙12。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棺材的实施状态。例如,在日本,在棺材对着遗体面部的地方设有小门,将遗体防入棺材后,将小门打开,可以瞻仰遗体的面容。
如图例所示,易燃烧部分8、9、10、10,是在枧木上贴上纸形成的窗式构造,用布来取代纸也可以。或者,使用薄的木制板,例如,将木头刨成像削切过的薄板。或者,也可以用轻薄的树脂合成板。
如图例所示,从造型设计上考虑,做成纸糊的拉门状,外型区别于其它部分。与此相反,也可以把该部分设计成与其它部分相同的造型。这种情况,只要把易燃烧部分切除开窗孔,然后把和其它部分相同设计的纸、布、木制板、薄板、轻薄的树脂合成板贴上,就不会与其它部分形成区别。用于辅助的枧木要不要使用都可以。
只有小易燃烧部分8、9、10、10部分,可能需要把棺材从内侧做薄,因而成本会比较高。但是,易燃烧部分不一定要做成四角形,可以做成任意形状。
关于棺材底板下设计的突起物11,只要在棺材的底板下固定两根枧木11、11就可以了。即将枧木顺着棺材的纵向固定成轨道状,这样就可以把从燃烧口8进入的火焰引导向脚的方向有效燃烧。
而且,由于棺材下方留有空隙,把棺材抬上台车时,可以避免手指被夹到的危险。还有,把棺材放上灵车时,由于有左右两边的枧木,用一点力气就可以很容易地把棺材推入车内。
权利要求1.一种棺材,包括棺材本体,其特征是在靠近遗体头部的侧壁,在靠近遗体足部上方的天花板,在靠近遗体的左右两侧的侧壁上开有四角园状或其它形状的窗孔,并在其上线上贴上纸或其它易燃烧物。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棺材,其特征是所述的易燃烧物是纸张、布、木制板、薄板或薄的树脂合成板。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棺材,其特征是所述的棺材的底板下装置有托起棺材底部的突起物。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是关于高效燃烧、短时间内完全烧尽的棺材。在靠近遗体头部的侧壁,在靠近遗体足部上方的天花板,在靠近遗体的左右两侧的侧壁上开有四角圆状或其它形状的窗孔,并在其上线上贴上纸或其它易燃烧物。所述的棺材的底板下装置有托起棺材底部的突起物。由于棺材的燃烧面和排烟口的构造比其它部分更容易被烧尽,因此火电着的同时,棺材的燃烧面也被烧尽,火焰直接进入棺材内部,迅速通过棺材,将排烟口烧尽。其结果是,由于实质上增大燃烧炉的容积,防止氧气不足,形成完全燃烧,因而可以抑制黑烟及有害气体的产生。并且,由于棺材在短时间内高效烧尽,从整体上,可以缩短火葬时间,节约燃料消费。
文档编号A61G17/00GK2516145SQ0127951
公开日2002年10月16日 申请日期2001年12月26日 优先权日2000年12月29日
发明者藤田耕平 申请人:藤田耕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