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牙痛病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812131阅读:25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治疗牙痛病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草药,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治疗牙痛病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如下措施来达到一种治疗牙痛病的中药制剂,是由下述按重量百分比计的原料和方法制成白芷 2-6.5%蜀椒 2-6.5%艾叶 1-2%仓米 10-13%辣椒 1-2%水调节至100%制备方法
1、制作酵椒水仓米三分之一的量,淘净蒸成饭,摊冷罨黄,装在簸箕中晒干,用水淋干净,另外三分之二的仓米,蒸成饭,冷却淋净,与绞成泥的辣椒和晒干的饭参匀入瓮,用纯净水将其淹没,密封后放置在30-34℃,21天即成仓米成酵椒水;2、将白芷、蜀椒、艾叶一同放入煎药器皿中或煎药机中,倒入仓米酵椒水浸泡一至两个小时后,再置与火上煎制30分钟,即可箅出;3、将箅出的药液入瓶冷却待用。
下面介绍原料情况1、蜀椒有人称花椒,实际上与花椒不同,蜀椒味麻,外表发褐色,亦称麻椒;花椒外表则发红,味香,而药性不如蜀椒味麻。
蜀椒异名也叫秦椒,基原为芸香科植物,果实主要成分含有挥发油0.7%,挥发油中含牻牛儿醇;柠檬烯、枯醇等,还含甾醇,不饱和有机酸等。其药理作用,烯醇液有局部麻醉作用,在家兔和豚鼠之浸润麻醉中,效力强于普鲁卡因。对果实的炮制法,除去果柄及种子,置锅内炒至发响、油出、放凉。对炮制《雷公砲炙论》中有论术,“凡使蜀椒,须出目及闭口者,不用其椒干”。《本草衍义》中也有论术,“蜀椒须微炒使出汗”。果实的性味辛、温;《本经》“味辛、温”,也有论也。功用主治《药性论》“治恶风,遍身四肢顽痺,口齿痛浮肿摇动”。用法煎汤,可分内服、外用。
2、艾叶(《本草经集注》),<异名>冰台(《尔雅》),医草(《别录》),炙草(《脾雅》),基原为菊科植物,成分有挥发油,其油成分是芹烯、毕澄茄烯、侧柏醇等,其药理,起抗菌消毒作用,在试管内对金黄色葡萄球菌、a-溶血性链球菌、肺炎双球菌、白喉杆菌、宋内氏痢疾杆菌、伤寒及副伤寒杆菌、霍乱弧菌等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并且对多种致病真菌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在其炮制中应拣去杂质,去梗,筛去灰屑;艾叶的性味苦辛、温,《别录》“味苦,微温,无毒”。其功用主治理气血、逐寒湿、止血、冷痛、泄泻转筋、痛疡、疥癣。《纲目》“湿中、逐冷、除湿”。
《本草正》“艾叶,能通十二经,而尤为肝脾肾之药,善于温中,逐冷除湿,行血中之气,气中之滞”。用法,煎汤可分内服,外用。
3、白芷(《本经》)异名芳香(《本经》),白苣(《别录》);基原为伞形科植物,药用部位是根部,割去地上部分,挖出根部。炮制方法是应洗净,切片,晾干待用,其成分全草含挥发油,根含黄色挥发油0.24%,另外还含有白当归素、白当归脑、氧化前胡素、欧芹属素乙、异欧芹属素乙、珊瑚菜素、类似当归酸、致痉挛的白芷素。性味,辛、温,其药理有抗菌作用,据体外初步试验,白芷水煎剂对大肠杆菌、痢疾(宋氏)杆菌、伤寒杆菌、副伤寒杆菌、绿脓杆菌及变形杆菌、霍乱弧菌等有一定抑制作用。水浸剂对奥杜盎氏小芽胞癣菌等致病真菌也有一定抑制作用。功用主治祛风、燥湿、消肿、齿痛、三叉神经痛。用法,煎汤可分内服,外用。
4、辣椒异名番椒、秦椒(《群芳谱》),基原为茄科植物,果实成分有辣椒碱、二氢辣椒碱、降二氢辣椒碱、高辣椒碱、高二氢辣椒碱;壬酰香英兰胺、辛酰香英兰胺;色素为隐黄素、辣红素、玉红素、胡萝卜素;维生素C、柠檬酸、酒石酸、苹果酸等,《药性考》称其“温中散寒,除风发汗去冷癖,行痰逐湿”。
5、酵椒水成分与食用醋相同,只是通过发酵的过程达到提取辣椒碱的作用。成分为浸膏质、灰分、挥发酸、不挥发酸、还原糖。具体物质有高级醇类、3-羟基丁酮、二羟基丙酮、酪醇、乙醛、甲醛、乙缩酸、乙酸琥珀酸、草酸及山梨糖等糖类。性味酸苦,温,《别录》“味酸、温、无毒”。其功用方面主治散瘀,止血,解毒、杀虫,《别录》“消肿痛,散水气,杀邪毒”。《肘云方》中有方为治牙齿疼痛米醋者枸杞白皮,取半升,含漱。《本草拾遗》“药中用之,当取二、三年醋良。”药用分内服、汤剂或拌制药物外用,烧热熏嗅、含漱和药调敷。
本发明相比现有技术具有如下优点牙疼患者将本发明药液含漱在口中,牙患处3至5分钟,即可解除牙痛之苦,并且在制备本发明药液所剩的药渣,还可治疗各种风湿性关节炎,原料100%无污染,本药液制备不复杂,疗效好,因为本发明药液中含辣椒碱,可有效耗竭传导神经纤维上的物质,阻断物质的传递,在药物疗效上具有阿斯匹林、吗啡等化学药物相同的镇痛作用,且无成瘾性。
把仓米,即第二年的陈米或称线米,不粘的米共1斤,其中取0.33斤淘净后蒸成饭,摊冷罨黄,装在簸箕中晒干,用水淋干净,剩余的0.67斤仓米,蒸成饭,饭冷却淋净,与绞成泥的0.2斤辣椒和晒干的饭参匀入瓮,用7.65公斤纯净水将其淹没,密封后放置在32℃,21天即成仓米醇椒水,将0.4斤白芷、0.65斤蜀椒、0.1斤艾叶一同放入煎药器皿中,倒入仓米醇椒水,浸泡1至2个小时后,再置与火上煎制30分钟,即可箅出,将箅出药液入瓶冷却待用。
本发明的中药制剂应用于临床观察,其结果如下一般资料应用牙痛含漱灵治疗牙痛患者61例,其中男性43例,女性18例;最大年龄64岁,最小年龄21岁。
一、诊断标准(一)中医诊断标准主证牙齿刺痛、钝痛和跳痛,多为刺激痛点不移。
次证常伴有口腔颌面部水肿牙周袋溢脓,舌质红,脉弦细。
(二)中医辩证证型气血瘀证(三)西医诊断标准龋齿性、非龋齿性;牙髓炎、根尖周炎、智齿冠周炎、三叉神经根型。
最典型的牙齿疼痛是传入神经C型纤维中的一些无髓传导纤维,存在于该纤维上的P物质作为神经递质或调制因子在伤害性刺激的应答中释放,产生疼痛和炎性反应。
二、试验病例标准及依据
(一)多见与青壮年人,牙齿发生隐裂、龋洞较深遇酸、甜、冷、热刺激或其他诱因亦可发病。
(二)多数为急性发病,时轻时重,反复发病。
(三)急性牙髓炎引起牙痛最为剧烈,表现为剧烈的疼痛呈放散性,可以检查到龋洞、隐裂或深的牙周袋。
(四)急性根尖周炎和牙周炎引起的牙痛,患者不敢咬合,咀嚼疼痛剧烈,呈自发性持续跳痛、钝痛、刺痛,可检查出患牙变色、脓肿、牙齿松动、牙周袋溢脓。
三、符合牙齿疼痛病的中医诊断标准牙齿刺痛、钝痛和跳痛,多为刺激,痛点不移;常伴有口腔颌面部水肿,牙周袋溢脓,舌质红、脉弦细。
依据中药治疗牙痛病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特制定症状体征分级及疗效判断标准。
(一)疼痛及评分标准剧烈疼痛4分;重度疼痛3分;中度疼痛2分;轻度疼痛1分;正常0分;(二)疗效判定标准及依据a、临床痊愈 临床症状、体征积分减少≥95%,X线显示正常;b、显效临床症状、体征积分减少70-95%,X线显示明显好转;c、有效临床症状、体征积分减少40-70%,X线显示好转;d、无效临床症状、体征积分减少≤50%,X线显示无改变;本发明快速镇疼的病例如下1、李英群,男,27岁,抚顺人,患牙周炎引起的牙痛症状,含漱此药液4分钟,解除了疼痛。
2、马丹,女,北京人,25岁,患龋齿性牙痛,含漱此药液3分钟,疼痛减轻,又停二分钟,再一次含漱3分钟,解除了疼痛。
3、李勇,男,30岁,北京人,患急性牙髓炎,服本发明牙痛含漱灵后,5分钟解除了疼痛。
本发明产品主要用于治疗牙痛。
权利要求
1.一种治疗牙痛病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下述按重量百分比计的原料和方法制成白芷 2-6.5%蜀椒 2-6.5%艾叶 1-2%仓米 10-13%辣椒 1-2%水调节至100%制备方法a、制作酵椒水仓米三分之一的量,淘净蒸成饭,摊冷罨黄,装在簸箕中晒干,用水淋干净,另外三分之二的仓米,蒸成饭,冷却淋净,与绞成泥的辣椒和晒干的饭参匀入瓮,用纯净水将其淹没,密封后放置在30-34℃,21天即成仓米酵椒水;b、将白芷、蜀椒、艾叶一同放入煎药器皿中或煎药机中,倒入仓米酵椒水浸泡一至两个小时后,再置与火上煎制30分钟,即可箅出;c、将箅出药液入瓶冷却待用。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牙痛病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由白芷、蜀椒、艾叶、仓米、辣椒和水共6种原料制成,具体配方和制备方法详见说明书,本发明优点是牙痛时口含含漱灵,马上解除痛苦,制备不复杂,疗效显著,无副作用,本发明产品主要用于治疗牙痛。
文档编号A61P1/00GK1424090SQ0215859
公开日2003年6月18日 申请日期2002年12月26日 优先权日2002年12月26日
发明者索荣斌 申请人:索荣斌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