咬骨自动剔骨钳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58227阅读:27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咬骨自动剔骨钳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咬骨钳的改进,具体地说是一种咬骨自动剔骨钳。
目前,对骨伤病变咬骨一般采用咬骨钳将骨咬下,咬下的骨质往往粘贴在钳口半球穴内,再用棒、针状物剔除,然后再进行咬骨,这种咬骨钳的缺点是咬下的骨质往往紧紧粘贴在钳口半球穴内,取出困难,用棒或针状物将骨剔出,费时费力,操作不方便,工作效率低。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可自动剔骨的咬骨自动剔骨钳。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该咬骨自动剔骨钳,有滑动片、固定片、固定片手柄、滑动片手柄、螺钉轴、弹簧片构成,在固定片及固定片手柄内设有轨道孔,轨道孔内设有剔骨机构,通过剔骨机构,将粘贴在钳口半球面穴内的骨质剔出。该咬骨自动剔骨钳还通过如下措施实施其剔骨机构由弹性钢丝条、推动片、推拉扭、推拉扭活动槽构成,弹性钢丝条一端与推动片连接,另一端经滑动片手柄的上端内孔和固定片的轨道孔内延伸至固定片的端部,并沿端部弧状轨道反折到钳口半球面穴底部,推拉扭一端与推动片连接,另一端放置在固定片手柄的推拉扭活动槽内;弹性钢丝条的端部设有小球,钳口半球面穴底部设有圆孔,钢丝条端部小球堵在半球面穴底部的圆孔内。使用本实用新型时,推动推拉扭,弹性钢丝条沿轨道孔内前伸,端部小球伸出,则将半球面穴内粘贴的骨质顶出,当推拉扭回位时,弹性钢丝条回拉,端部小球回位,堵在半球面穴底部的圆孔内。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与目前使用的咬骨钳相比,粘贴在钳口半球面穴内的骨质可很容易剔出,提高了自动化程度和工作效率,减轻了劳动强度,操作方便。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沿A-A局剖视示意图。
参照附
图1、2制作本实用新型。该咬骨自动剔骨钳,由滑动片1、固定片2、固定片手柄3、滑动片手柄4、螺钉轴8、弹簧片9、9′构成,在固定片2及固定片手柄3内设有轨道孔6,轨道孔6内设有剔骨机构11。剔骨机构11由弹性钢丝条12、推动片13、推拉扭14、推拉扭活动槽10构成,弹性钢丝条12一端与推动片13连接,另一端经滑动片手柄4的上端内孔和固定片2的轨道孔6内延伸至固定片2的端部,并沿端部弧状轨道5反折到钳口半球面穴底部,推拉扭14一端与推动片13连接,另一端放置在固定片手柄3的推拉扭活动槽10内;弹性钢丝条12的端部设有小球7,钳口半球面穴底设有圆孔,钢丝条端部小球7堵在半球面穴底部的圆孔内。
权利要求1.一种咬骨自动剔骨钳,由滑动片(1)、固定片(2)、固定片手柄(3)、滑动片手柄(4)、螺钉轴(8)、弹簧片(9、9′)构成,其特征在于在固定片(2)及固定片手柄(3)内设有轨道孔(6),轨道孔(6)内设有剔骨机构(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咬骨自动剔骨钳,其特征在于剔骨机构(11)由弹性钢丝条(12)、推动片(13)、推拉扭(14)、推拉扭活动槽(10)构成,弹性钢丝条(12)一端与推动片(13)连接,另一端经滑动片手柄(4)的上端内孔和固定片(2)的轨道孔(6)内延伸至固定片(2)的端部,并沿端部弧状轨道(5)反折到钳口半球面穴底部,推拉扭(14)一端与推动片(13)连接,另一端放置在固定片手柄(3)的推拉扭活动槽(10)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咬骨自动剔骨钳,其特征在于弹性钢丝条(12)的端部设有小球(7),钳口半球面穴底部设有圆孔,钢丝条端部小球(7)堵在半球面穴底部的圆孔内。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咬骨自动剔骨钳,由滑动片1、固定片2、固定片手柄3、滑动片手柄4、螺钉轴8、弹簧片9、9′构成,在固定片2及固定片手柄3内设有轨道孔6,轨道孔6内设有剔骨机构11。该咬骨自动剔骨钳不仅可以很容易剔出粘贴在钳口半球面穴内的骨质,而且提高了自动化程度和工作效率,减轻了劳动强度,操作方便。
文档编号A61B17/28GK2553740SQ0221201
公开日2003年6月4日 申请日期2002年1月7日 优先权日2002年1月7日
发明者万京明, 魏春燕, 徐华林, 孙峰, 刘明秋 申请人:万京明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