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体式制氧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62845阅读:25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分体式制氧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分离机械领域,具体是一种分体式制氧机。
背景技术
中国专利CN2307622Y公开了一种“分体式小型制氧机”,它有一个室外机和室内机,两者之间连接有管路和电路控制线。它方便了人们室内吸氧,解决了室内噪音问题,但也有几点不足一是该机入室电压220V,在随输氧管使用、移动时显得不够安全;二是该机仅设置一个个人吸口,于多人同时吸用、室内增氧不便。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背景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室内机电路使用安全电压,可供多人同时吸用,并有室内增氧出口的分体式制氧机。
本实用新型的室外机是一个可独立运行的受室内机线控的制氧主机;其使用220V交流电源的启动马达在室外机中,而使用36伏以下安全电压的控制马达的开关在室内,这对任何年龄段或任何精神状态的人来说,都是很安全的。其具体方案是,它有一个室外机和带吸氧出口的室内机,两者之间连接有输氧管和控制电路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室内机的控制电路线有安全电压进线和至继电器J线圈RJ的出线,线圈RJ与控制室外机启动马达D1的开关K串联。所述的输氧管连接室内机中的分流阀,再依次连接流量计、湿化杯、可调节流阀II至吸氧出口。在所述的线圈RJ并联有发光二极管和微型风机,其中发光二极管可以指示室外机马达的通断,而微型风机为配合增氧出口稀释氧气浓度之用,还可以避免明火靠近引发火灾。因为前面有一系列零件形成较大阻力,所以吸氧出口不适用于对室内增氧,需要在分流阀另行开出增氧出口。为了适应多人同时吸氧的需要,在所述的室内机的分流阀前接有串连接口,串连接口上有若干个预留的管口备用。
本实用新型入室电压为安全电压,使用安全,不但增加了对室内增氧的功能,还具有可供多人同时吸氧的优点。


图1为本实用新型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电路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1。见图1,本例分体式制氧机由室外机1、室内机2以及两者之间的输氧管3和控制电路线4组成。来自室外机1的输氧管3首先进入室内机2连接分流阀28,然后分两路一路依次连接流量计21、可调节流阀III24、湿化杯25、可调节流阀II23至吸氧出口26。另一路依次连接节流阀20、可调节流阀I22至增氧出口27。分流阀前接有串连接口5,串连接口上有3个预留的管口备用。
见图2,本例室外1上有由变压器、整流桥、电容和稳压管7812组成的12V直流电源,通过进线3进入室内机2,两进线间有红光二极管LED2,作为直流电路通断指示。继电器J线圈RJ并联有绿光二极管LED1和微型风机D2,三者与控制室外机1启动马达D1的开关K串联。
权利要求1.一种分体式制氧机,有一个室外机(1)和带吸氧出口(26)的室内机(2),两者之间连接有输氧管(3)和控制电路线(4),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室内机(2)的控制电路线(4)有安全电压进线和至继电器J线圈RJ的出线,线圈RJ与控制室外机(1)启动马达D1的开关K串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体式制氧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输氧管(3)连接室内机(2)中的分流阀(28),再依次连接流量计(21)、湿化杯(25)、可调节流阀II(23)至吸氧出口(26)。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分体式制氧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线圈RJ并联有发光二极管LED1和微型风机D2。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分体式制氧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分流阀(19)另依次连接节流阀(20)、可调节流阀I(22)至增氧出口(27)。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分体式制氧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分流阀(19)另依次连接节流阀(20)、可调节流阀I(22)至增氧出口(27)。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5所述的分体式制氧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室内机2分流阀(19)前接有串连接口(5)。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分体式制氧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室内机(2)分流阀(19)前接有串连接口(5)。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分体式制氧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室内机(2)分流阀(19)前接有串连接口(5)。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分体式制氧机。它有一个室外机(1)和带吸氧出口(26)的室内机(2),两者之间连接有输氧管(3)和控制电路线(4),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室内机(2)的控制电路线(4)有安全电压进线和至继电器J线圈RJ的出线,线圈RJ与控制室外机(1)启动马达D1的开关K串联。分流阀(28)出来分两路一路至吸氧出口(26),另一路连接节流阀(20)、可调节流阀I(22)至增氧出口(27)。室内机(2)分流阀(28)前还可以接有串连接口(5)。本实用新型入室电压为安全电压,使用安全,不但增加了对室内增氧的功能,还具有可供多人同时吸氧的优点。
文档编号A61M16/10GK2549991SQ02233699
公开日2003年5月14日 申请日期2002年5月20日 优先权日2002年5月20日
发明者郭裕法 申请人:郭裕法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