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冠脉限位显露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95522阅读:37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心脏冠脉限位显露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心脏冠脉限位显露装置(简称限位显露器),尤其是多功能吸压脚和万向支撑。该装置用作手术器械,在心脏不停跳状态下,用以稳定心脏局部、限定冠脉位置、显露冠脉缝合位,实现方便、快捷、准确地完成冠脉血管接支缝合。
背景技术
已有技术或称心脏稳定器或称组织固定器,一类由压脚、硬式组合支架、支座分体构成;一类由压脚、软轴支架、支座一体构成。已有的压脚有正压脚或负压脚,无论那种类型,为适应心脏的异形表面与之接触且施压的压脚叶多为平板式,改进后或采用可塑性变形或采用可绕轴转动,功能单一,与心脏表面吻合程度受限,已有的各种压脚也都不具备充分显露冠脉缝合位的功能。
已有技术中硬式组合支架,需现场组合,难于做到任意取向、定位,不能适应个体心脏差异,使用不便、效果不佳。以后发展的软轴支架一体结构,或设置杵舀式万向转动关节或设置旋转、弯曲组合关节,其定位皆采用对各关节施压以摩擦力制动机制。为产生有效制动力支架直径必须足够大,一旦制动易呈现过大刚性,易于损伤心肌;一旦对关节压力不足会出现滑动,即会失去支持作用。该类支架软轴经受较大拉力,各关节经受较大压力,构件易于受损,对材料和工艺要求较高难于实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为了克服已有技术中压脚功能不全和支架摩擦制动所带来的不足。本实用新型采用多功能吸压脚和万向支撑,以求提高吸压脚与心表吻合程度,充分显露冠脉缝合位,改善和调节压脚和支撑与心脏接触及施压的适度弹性及刚性,在不伤及心肌并保证全身血液供给状态下稳定心脏局部,方便、快捷、准确地实施冠脉血管接支缝合。本实用新型限位显露器所采用的技术方案 多功能吸压脚采用金属骨架增强弹性体制作,以保证压脚叶可塑性变形和施压面的适度弹性。吸压脚结构由设弹性腔壁、负压腔、限位柱、轴套的一对压脚叶和设负压通道的桥式连接件的转轴连接而成。压脚叶可塑性变形,可绕轴转动保证与心表的形态吻合,弹性腔壁及限位柱避免过分施压及负压吸引导致心肌受损。压脚叶有负压腔可提供负压吸引(负压供给系统另设),利用吸、压联合作用。不连通负压时也可只作正压脚使用,任使用者选择。压脚叶设缝合脊供透过、滞留针线用缝线牵引冠脉上切口皮膜显露冠脉缝合位。
万向支撑由设置弹性夹头、旋转关节、弯曲关节及护套的支撑臂和内设弹簧、空心螺钉、棘轮,外设固定爪、滑动爪、固定手柄和控制手柄的支撑座构成。其中弹簧夹头,组合旋转关节、弯曲关节,弹簧空心螺钉、棘轮以带卡头的钢缆软轴相连。
弹簧夹头一端可夹持吸压脚,一端嵌卡钢缆软轴卡头安装在支撑臂端头上,当钢缆松解时压脚可在弹簧夹头环箍内活动,可调节仰、俯角度弹簧夹头可在支撑臂端头内转动;当钢缆拉紧时,吸压脚及夹头被夹紧定位不动。旋转关节、弯曲关节可按不同数量组合调节支臂长度,各关节接触面设与活动方向相垂直的微齿纹。当钢缆松解时关节可活动;当钢缆拉紧时以微齿纹嵌卡实现支撑臂制动。护套具有弹性,可调节均化各关节间距、并防止多余物侵入、溢出关节间隙。
支撑的固定爪、滑动爪夹持胸骨牵开器上或支架上,调节固定手柄以螺旋压紧滑动爪夹紧被夹持物;控制手柄用以拔动棘轮带动空心螺钉移动,松解或拉紧钢缆软轴。当松解钢缆软轴时,支撑臂可活动,当拉紧软轴支撑臂各关节会以嵌卡定位。吸压脚夹持在环箍式弹簧夹头上,可装可卸。
当吸压脚安装在万向支撑夹头上,构成限位显露器。支撑座固定在胸骨牵开器上,支撑臂可带动吸压脚做三维伸缩、转动、定位、可带动吸压脚与心脏表面各部位接触,使吸压脚跨冠脉吸压在心脏表面上并实施一定压力。吸压脚可通过负压供给系统提供一定负压,在正、负压联合作用下致使搏动心脏局部稳定、冠脉限位。可利用吸压脚缝合脊可透过、滞留针线功能,用缝线牵拉切开的遮挡冠脉皮膜,充分显露缝合位,实现冠脉导管搭桥缝接。
本实用新型有以下有益效果吸压脚叶可塑性变形、可绕轴转动,提高与异形心表面的吻合程度;金属骨架增强弹性体压脚以微弹力吸压心表,防止伤及心脏;压脚缝合脊可透过、滞留针线可以缝线牵拉遮挡皮膜,充分显露冠脉缝合位;压脚可装可卸且以弹簧夹头夹持连接件,可调压脚仰、俯角度,可进入窄小空间与心表接触;支撑臂关节接触面设置与活动方向垂直的微齿纹,以嵌卡定位比摩擦定位稳固,可使支撑臂变细,占位小,并可适度调节软轴施压力,调节支撑臂刚度,防止伤及心肌;支撑臂以微齿纹定位易控棘轮螺旋拉力及限力机构,不仅可调节优化支撑臂定位刚度和弹性,可采用棘轮限力使起安全保险作用支撑臂以微齿纹嵌卡制动,选材容易,工艺简单。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冠脉限位显露器结构示意图。图2是
图1的I--I剖视结构图。图3是
图1的II--II剖视结构图。图4是实用新型冠脉限位显露器跨压冠脉限位显露示意图。图5是图4的III--III剖视示意图。图中1.吸压脚,2.吸压脚叶,3.腔壁,4.负压腔,5.缝合脊,6.限位柱,7.轴套,8.桥式连接件,9.转轴,10.负压通道,11.横梁。12.万向支撑,13.环箍式弹簧夹头,14.支撑臂,15.端头关节,16.弯曲关节,17.旋转关节,18.尾端关节,19.弹性套管,20.支撑座,21.固定爪,22.滑动爪,23.固定手柄,24.控制手柄,25.纲缆,26.端卡,27.弹簧,28.空心螺钉,29.棘轮,30.尾卡。31.缝线,32.切口皮膜,33.冠脉,34.冠脉缝合位,35.心脏表面。
具体实施例方式 在
图1、图2、和图3中吸压脚(1)具有两个对称可塑性变形的吸压脚叶(2),设有腔壁(3)、负压腔(4)、缝合脊(5)和限位柱(6),以轴套(7)和桥式连接件(8)的轴套(9)套接,吸压脚叶可绕轴旋转。万向支撑(12)的支撑臂(14)由端头关节(15)、弯曲关节(16)、旋转关节(17)和尾端关节(18)按所需支撑臂长度组合,外套弹性套管(19)和支撑座(20)腔内的弹簧(27)、空心螺钉(28)、棘轮(29)以钢缆(25)串连一起,用端卡(26)和尾卡(30)固定限长。用支撑座外设的控制手柄(24)拔动棘轮(29),棘轮螺旋拉动或推动空心螺钉(28)拉紧或松懈钢缆;支撑座(20)外设固定爪(21)、滑动爪(22),以固定手柄(23)螺旋推动滑动爪夹持被夹持物,如胸骨牵开器或支架;以环箍式弹簧夹头(13)的环箍端套夹吸压脚连接件的横梁(11),开口端夹持钢缆端卡(26)嵌入端头关节(15)腔中(可装可卸),吸压脚可在环箍中绕连接件横梁转动,弹性夹头可在端头关节腔中转向,当钢缆被拉紧之后,吸压脚和弹性夹头依靠紧箍摩擦定位,支撑臂弯曲关节和旋转关节依靠所设置与活动方向相垂直的微齿纹嵌卡定位。
当手术中使用冠脉限位显露器时,先用固定爪、滑动爪和固定手柄将冠脉限位显露器固定在胸骨牵开器上,旋转控制手柄松解钢缆,支撑臂可在三维空间内转动、弯曲、伸缩,吸压脚可在弹簧夹头中调节仰俯角度,弹性夹头可在端头关节腔中转向,支撑臂可带动吸压脚跨冠脉压在心脏表面上,吸压脚负压腔接通负压供给系统,负压腔(4)吸住心表面,限位柱(6)限位防止过度吸引伤及心肌,同时可操纵控制手柄拉紧钢缆,支撑臂各关节及吸压脚定位,吸压脚与心表相对位置(深或浅)控制施压大小。
图4及图5示意冠脉限位显露器的吸压脚(1)以两吸压脚叶(2)跨冠脉(33)吸压在心表面(35)上,用缝线(31)牵拉切口皮膜(32)充分显露冠脉缝合位(34)。
权利要求1.一种心脏冠脉限位显露器,由吸压脚和万向支撑构成,其特征是吸压脚设可塑变形、可透留针线具弹性腔壁的二只吸压脚叶以轴套和桥式连接件的转轴转动套接,由可固定在胸骨牵开器上的万向支撑的弹簧夹头夹持,用软轴串连带微齿纹的活动关节组合成支撑臂带动,以控制手柄操纵在三维空间内活动、定位、施压,跨冠脉吸压在心脏表面上稳定心脏局部、限定冠脉位置、显露缝合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心脏冠脉限位显露器,其特征是吸压脚设有透留针线的缝合脊用缝线牵拉冠脉切口皮膜,充分显露缝合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心脏冠脉限位显露器,其特征是吸压脚弹性壁的负压腔内设限位体。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心脏冠脉限位显露器,其特征是吸压脚连接件和万向支撑以环箍式弹簧夹头连接,吸压脚可调仰、俯角度,夹头可转动,可装可卸。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心脏冠脉限位显露器,其特征是万向支撑的支撑臂由组合的旋转关节和弯曲关节及软轴钢缆构成,各关节接触面设置与活动方向相垂直的微齿纹,以齿纹嵌卡制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心脏冠脉限位显露器,其特征是万向支撑臂设有调节均化活动关节间距,防止多余物侵入或外出的弹性体护套。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心脏冠脉限位显露器,其特征是万向支撑设置由控制手柄控制操纵弹性夹头、微齿纹活动关节、弹簧、空心螺钉、棘轮和钢缆软轴构成的支撑臂伸缩、转向、定位及调节刚度和安全限力机构。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心脏冠脉限位显露器,其特征是万向支撑支撑座的固定机构为螺旋手柄推动滑动爪结构。
专利摘要一种新型心脏冠脉限位显露装置,由吸压脚和万向支撑构成。吸压脚具有两个压脚叶以桥式连接件连接,呈冂型,两吸压脚叶可塑性变形,可绕轴转动,可透过、滞留缝线,具负压腔及负压通道;万向支撑其支撑臂的弹簧夹头、微齿纹定位的旋转关节、弯曲关节及其支撑座内的弹簧、螺纹、棘轮以钢缆软轴连接,支撑座上设固定爪、滑动爪、固定手柄及控制手柄。吸压脚安装在弹簧夹头上,可装可卸。该装置用于心脏不停跳搭桥。支撑座固定在胸骨牵开器上,支撑臂可带动吸压脚在三维空间伸缩、转动、定位,跨冠脉吸压在心脏表面上(负压供给系统另设),令心脏搏动局部稳定,冠脉限位,用缝线牵拉遮挡冠脉的切口皮膜充分显露冠脉缝合位,可方便、快捷、准确实施冠脉接支缝合。
文档编号A61B19/00GK2602727SQ0225650
公开日2004年2月11日 申请日期2002年9月20日 优先权日2002年9月20日
发明者张大幕, 汤楚中 申请人:北京航天卡迪技术开发研究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