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位埋线针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00716阅读:127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穴位埋线针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中医针灸穴位埋线器具,具体讲涉及一种穴位埋线针。
上述三种穴位埋线器具虽结构简单,但不是穴位埋线专用针灸器具,所以进行穴位埋线手术时均有操作复杂,创伤性较大,找穴难、找穴准确率低的缺点。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将实芯针作为针芯,将中心空下端尖的套管套在针芯外,在针芯柄设置横销,套管的套管柄设置具有横槽的导槽,横销设置在导槽内,操作时针芯可轴向进针或横向锁定。把羊肠线从套管中推入肌体的穴位。
本实用新型有一能剌入皮肤的针,其特征是所说的能刺入皮肤的针是套管,套管下端为套管尖,套管内穿一针芯,在针芯的上端固定着针芯柄,针芯柄固定着一横销,套管的上端固定着套管柄,套管柄为管状,套管柄有下端封口的内腔,套管柄有一导槽,该导槽由相通的轴向槽与横槽构成L形,横槽距轴向槽下端为9-15毫米,一般为10毫米,套管柄的内腔与针芯柄相配并套在针芯柄外,针芯柄的横销在套管柄的导槽内;导槽的横槽到套管尖的距离与针芯柄的横销到针芯下端的距离相比,前者比后者长8-15毫米,一般为10毫米,导槽的横槽到套管柄内腔底的距离与横销到针芯柄下端的距离相比,前者比后者长8-15毫米,一般为10毫米,这样当针芯柄的横销转到在套管柄的横槽内时,针芯下端距套管尖为8-15毫米,一般为10毫米,针芯柄下端到套管内腔底的距离也为8-15毫米;当横销滑到轴向槽的下端时,针芯下端与套管尖相齐或超出套管尖1毫米。
进行埋线手术操作时,把针芯柄的横销退入导槽的横槽中即把针芯锁定,用镊子把长8-15毫米的0/3号羊肠线从套管尖插入套管内,左手绷紧治疗穴位处的皮肤,右手持本穴位埋线器具快速刺入皮内,待患者得气后左手将横销转到轴向槽,向下推针芯柄,针芯沿套管的轴向往下推,推到底端后,右手将本实用新型往外抽,使得羊肠线留在体内,拔出套管即可。
为了便于清洗消毒,横槽的一端有一与套管柄口相通的纵向槽,在清洗时,针芯柄的横销沿导槽及纵向槽退出,针芯便可与套管分离。
为了便于术时操作,上述的纵向槽与轴向槽设在横槽的两端,在套管柄内腔安装着螺旋压缩弹簧,螺旋压缩弹簧的两端顶在针芯柄下端与套管柄内腔底。当手术操作时,把套管尖剌入皮肤下的穴位,再推针芯柄即可把羊肠线推出套管尖推到穴位的部位。
本穴位埋线器具采用套管与针芯相套的结构,在针芯柄设置横销,在套管柄设置导槽把针芯锁定、进针。采用本穴位埋器具,改进了埋线疗法的操作方式,使得埋线方法简单易行,而且操作方便,找穴准确,创伤性减小,从而可减轻病人的痛苦,且不易感染,术后恢复快。
图2是本穴位埋线针实施例一进针后的外形图。
图3是本穴位埋线针实施例二的结构图,图中为锁定状态。
图4是本穴位埋线针实施例二进针后的外形图。
图5是本穴位埋线针实施例二横销与导槽的位置关系图。
上述图中1、针芯柄 2、横销 3、横槽 4、针芯柄下端 5、空腔 6、套管柄 7、针芯 8、套管 9、针芯下端 10、羊肠线 11、套管尖12、轴向槽 13、纵向槽 14、弹簧芯 15、螺旋压缩弹簧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结构参见


图1,图中的穴位埋线器具是对麻醉用的穿刺针进行了改进,它有一套管8,套管8下端为套管尖11,在套管8内穿一针芯7,在针芯7的上端同定着针芯柄1,针芯柄1固定着一横销2,套管8的上端固定着套管柄6,套管柄6为管状,套管柄6内为下端封口的内腔5,套管柄6有一导槽,该导槽由相通的轴向槽12与横槽3构成L形,横槽3距轴向槽12下端为10毫米,套管柄6的内腔5与针芯柄1相配并套在针芯柄1外,针芯柄6的横销2在套管柄6的导槽内;导槽的横槽3到套管尖11的距离为90毫米,针芯柄1的横销2到针芯下端9的距离为80毫米,导槽的横槽3到套管柄6内腔5底的距离为20毫米,横销2到针芯柄下端4的距离为10毫米,针芯柄1的横销2转到在套管柄1的横槽3内时,针芯下端9距套管尖11为10毫米,针芯柄下端4到套管内腔5底的距离为10毫米。当横销2滑到轴向槽12的下端时,针芯下端9与套管尖11相齐,针芯下端9为平头,参见图2。
为了便于清洗消毒本实施例的横槽的一端有一与套管柄6的口相通的纵向槽13,即轴向槽12与纵向槽13实际上为同一条直槽,参见图2。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二见图3,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是纵向槽13与轴向槽12分设在横槽3的两端,参见图5,在套管柄内腔5内安装着螺旋压缩弹簧15,螺旋压缩弹簧14的两端顶在针芯柄下端4与套管柄6的内腔5底。当横销3滑到轴向槽12的下端时,针芯下端9为斜角尖,超出套管尖11为1毫米,参见图4。
本实施例在针芯柄下端4有弹簧芯14。导槽的横槽3到套管尖11的距离为70毫米,针芯柄1的横销2到针芯下端9的距离为61毫米,导槽的横槽3到套管柄6内腔5底的距离为35毫米,横销2到针芯柄下端4的距离为10毫米到弹簧芯14下端的距离为20毫米,针芯柄1的横销2转到在套管柄1的横槽3内时,针芯下端9距套管尖11为9毫米,针芯柄下端4的弹簧芯14的底到套管内腔5底的距离为15毫米。
上述两个实施例的套管8用9号穿刺针加工改制,所埋的羊肠线11为0/3号羊肠线,长8毫米。也可用12号穿刺针加工改制。
权利要求1.一种穴位埋线器具,它有一能刺入皮肤的针,其特征是所说的能剌入皮肤的针是套管,套管的下端为套管尖,套管内穿一针芯,在针芯的上端固定着针芯柄,针芯柄固定着一横销,套管的上端固定着套管柄,套管柄为管状,套管柄有下端封口的内腔,套管柄有一导槽,该导槽由相通的轴向槽与横槽构成L形,横槽距轴向槽下端为9-15毫米,套管柄的内腔与针芯柄相配并套在针芯柄外,针芯柄的横销在套管柄的导槽内;导槽的横槽到套管尖的距离与针芯柄的横销到针芯下端的距离相比,前者比后者长8-15毫米,导槽的横槽到套管柄内腔底的距离与横销到针芯柄下端的距离相比,前者比后者长8-15毫米,当横销滑到轴向槽的下端时,针芯下端与套管尖相齐或超出套管尖1毫米。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穴位埋线器具,其特征是在横槽的一端有一与套管柄口相通的纵向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穴位埋线器具,其特征是所说的纵向槽与轴向槽设在横槽的两端,在套管柄内腔安装着螺旋压缩弹簧,螺旋压缩弹簧的两端顶在针芯柄下端与套管柄内腔底。
专利摘要一种穴位埋线器具,具体讲是一种穴位埋线针。它有能剌入皮肤的针,其特征是能剌入皮肤的针是下端尖的套管,套管内穿一针芯,针芯上端为针芯柄,针芯柄有一横销,套管上端为套管柄,套管柄有内腔,套管柄有一由轴向槽与横槽构成的L形的导槽,横槽距轴向槽下端为9-15毫米,套管柄套在针芯柄外,横销在导槽内;横槽到套管尖的距离比针芯柄的横销到针芯下端的距离长8-15毫米,横槽到内腔底的距离比横销到针芯柄下端的距离长8-15毫米。采用本穴位埋线器具进行穴位埋线操作,使得穴位埋线方法简单易行,找穴准确,创伤性减小。
文档编号A61H39/00GK2549909SQ0226763
公开日2003年5月14日 申请日期2002年6月11日 优先权日2002年6月11日
发明者董卫 申请人:董卫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