肛管隐窝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01670阅读:63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肛管隐窝钩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肛管隐窝钩,属于医疗器械,适用于肛窦炎、肛瘘内口的探查。
目前,临床上对各类肛瘘内口的探查一般多采用球头棒状探针,即将探针球头部弯成钩状使用。用探针弯成的隐窝钩因其钩端直径较粗,不易钩入内口,对于肛瘘内口的探查准确率较低。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能方便准确地探查各类肛瘘,特别是能探查不同深度的肛瘘内口的医疗器械—肛管隐窝钩。它不仅使用方便、灵活,而且成本低、易加工。
本实用新型是以如下方式实现的采用金属材料制成,由手柄和弯钩组成,在手柄的两端各设有一个长度不同的弯钩,弯钩与手柄纵向之间的夹角以45°±2°为宜,弯钩的顶端应为光滑的不伤皮肤的钝圆头。弯钩的长度分别为10mm±2mm和5mm±1mm,弯钩的截面形状为圆形,其截面直径由钩的弯曲端至钩的顶端逐渐变小。
以下结合附图
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描述。
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2)是手柄,长度约在85mm-100mm之间为宜,直径约为6mm,可加工成圆棒形,并在表面做滚花处理。也可加工成多棱形。(1)是长钩,钩的长度为10mm±2mm,(3)是短钩,钩的长度为5mm+1mm。钩(1)、(3)与手柄纵向之间的夹角以45°±2°为宜,钩(1)与(3)的截面形状为圆形,其截面直径由钩的弯曲端至钩的顶端逐渐变小,约为1.2mm±0.2mm。钩(1)、(3)与手柄(2)相连接的臂长约为30-35mm。本实用新型可用不锈钢材料或合金材料镀铬制成,耐高温、耐腐蚀,对人体无毒副作用。
本实用新型主要用于肛窦炎、肛瘘内口的探查。探查方法如下以二叶肛镜扩开肛门,暴露肛瘘内口,取钩长不同的隐窝钩予以钩探。一般先用短钩(3)钩探所窥见的或指诊时所触及的病变区,再沿齿线慢慢检查。如肛窦炎仅可钩入一定深度,可再取长钩(1)予以鉴别。如为内口常可顺利吞没全钩,此时应注意钩入的方向,钩的方向常与肛外触得的瘘管方向相一致。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不仅可用于检查,也可用于手术,以判断肛瘘内口和管道是否准确切开,把肛瘘的复发杜绝在手术台上。
权利要求1.一种由金属材料制成的肛管隐窝钩,其特征是由手柄和弯钩组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肛管隐窝钩,其特征是手柄两端各设有一个长度不同的弯钩(1)、(3),弯钩(1)、(3)与手柄(2)之间的纵向夹角以45°±2°为宜,弯钩(1)、(3)的顶端应为光滑的钝圆头。
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肛管隐窝钩,其特征是弯钩(1)、(3)的长度分别为10mm±2mm和5mm±1mm,弯钩(1)、(3)的截面形状为圆形,其截面直径由钩的弯曲端至钩的顶端逐渐变小。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是一种肛管隐窝钩,属于医疗器械,适用于肛窦炎、肛瘘内口的探查。用金属材料制成,由手柄和弯钩组成,在手柄的两端各设有一个长度不同的弯钩,弯钩与手柄纵向之间的夹角以45°±2°为宜,弯钩的顶端应为光滑的不伤皮肤的钝圆头。弯钩的长度分别为10mm±2mm和5mm±1mm。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易加工、使用方便,不仅可用于检查,也可用于手术,以判断肛瘘内口和管道是否准确切开,把肛瘘的复发杜绝在手术台上。
文档编号A61B17/00GK2557079SQ02268570
公开日2003年6月25日 申请日期2002年7月31日 优先权日2002年7月31日
发明者黄乃健 申请人:黄乃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