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底保健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65323阅读:23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脚底保健鞋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日常生活用品,特别是有强身健体作用的脚底保健鞋。
背景技术
以往在市场上常见的对脚底有按摩保健作用的鞋类,主要是凉鞋与拖鞋之类,但由于加工粗糙,仅仅在内底面上均匀分布凸起物,没有按照足底穴位实际区域分布状况进行设计,因此对足底的按摩保健收效甚微;另外,目前在足底按摩保健鞋与垫之类,申请的专利也相当多,但都没有对足底的穴位区域进行实际的划分,从而没有针对性地设置鞋内底表面的凸起物,这些凸起物应根据足底穴位受刺激的程度而设置其形状、分布与高低,从而达到最佳的按摩保健效果。如专利号为00237725·×《按摩保健鞋》所公开的内容来看,其缺陷是没有对足底各穴位区域定位与分布,对鞋内底凸起物没有量化的尺寸,究竟凸起物的分布为何种形状,区域设置多大,凸起物的高度究竟为多少是最佳,人穿这种鞋既感舒适又有按摩作用,因此,很难生产上述产品。从医学角度来看,脚是人体的第二心脏,因此,对足底设计有实际保健效果的鞋类,必须认真地按照人体脚底实际穴位情况,进行设计这一类按摩保健鞋类。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缺陷,提供一种根据人体脚底穴位实际状况设计的脚底保健鞋,从而在实用中真正起到对足底穴位按摩作用,达到强身健体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在鞋内底(10)与鞋外底(8)之间还有一层鞋底(9),与其紧固连接,鞋底(9)是厚度为2-4mm的平面;在鞋内底(10)表面上设置有按照脚底穴位区域分布的高低不平与形状不同的凸起物;鞋外底(8)外表面上,设置有均匀整齐分布的椎形凸起物。
所说的鞋内底(10)上凸起物的高度是3-9mm;所说的鞋外底(8)上椎形凸起物其底部直径为φ8mm,高度为5mm。
所说的鞋内底(10)上凸起物分布在双足趾蹼部位为截面形状椭圆形,长径8mm,短径5mm,凸起物的高度为4-6mm;分布在双前足横弓部位为截面形状弓形,凸起物的高度为中间高4mm,边缘2mm;分布在左足底4-5跖骨体之间与右足底3-5跖骨体之间部位的为截面形状圆形,高度为2-3mm,直径φ10mm;分布在双足第1跖趾关节处部位是为截面形状半月形,高度为5-8mm;分布在双足底2、3跖骨体之间部位的为截面形状腰子形,高度为6-8mm;分布在双足底骰骨、楔骨部位至脚跟骨的凹入区部位为截面形状柱形,高度为5-9mm;分布在双足底跟部位为截面形状环形,其外径为φ30mm,内径为φ10mm,高度为5-6mm。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按传统经络学说与现代医学中足底反射原理,结合足底解剖结构与临床经验,设计足底凸起物的分布区域、高低状况与形状特征,增强了对足底按摩刺激作用,从而提高强身健体的效果。
以下结合附图进一步详细说明实施例。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与右脚底上穴位相对应的凸起物分布图。
图3是与左脚底上穴位相对应的凸起物分布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
图1,本实用新型由鞋外底(8)、鞋底(9)、鞋内底(10)与鞋帮(11)组成。鞋外底(8)上外表面上设置有均匀整齐分布的椎形凸起物,其底部直径为φ8mm,高度为5mm。鞋内底(10)与鞋外底(8)之间还有一层鞋底(9),与上述两者紧固连接,鞋底(9)是厚度为2-4mm的平面。在鞋内底(10)表面上设置有按照脚底穴位区域分布的高低不平与形状不同的凸起物。
参照图2、图3,本实用新型公开了足底穴位分布区域情况,结合
图1上鞋内底(10)的表面凸起物高低不平的波浪形状,设置凸起物的具体形状与高低程度。按照世界卫生组织92年论证指出世上最好的运动是步行。如何提高步行的最佳效果,则从脚的生理结构着手。脚是骨骼、肌肉、肌健、神经等组织构成运动器官。脚部血液循环的好坏与全身血液循环及新陈代谢有着密切关系。脚部加强按摩与运动,实践证明不仅可以刺激足底穴位,从而收到健脾益肾、镇静安神、强骨明目等强身健体作用;而且脚部距离心脏最远,脚的运动能改善心脏的血泵作用,从而改善血液循环,素有脚是人体第二心脏之说。因此鞋内底(10)上凸起物基于上述原因,作出比较科学的设计分布在双足趾蹼部位为截面形状椭圆形,长径8mm,短径5mm,凸起物的高度为4-6mm;分布在双前足横弓部位为截面形状弓形,凸起物的高度为中间高4mm,边缘2mm;分布在左足底4-5跖滑体之间与右足底3-5跖骨体之间部位的为截面形状圆形,高度为2-3mm,直径为φ10mm;分布在双足第1跖趾关节处部位的为截面形状半月形,高度为5-8mm;分布在双足底2、3跖骨体之间部位为截面形状腰子形,高度为6-8mm;分布在双足底骰骨、楔骨部位至脚跟骨的凹入部位为截面形状柱形,高度为5-9mm;分布在双足底跟部位为截面形状环形,其外径为φ30mm,内径为φ10mm,高度为5-6mm。
本实用新型结构独特,还具有经济、简单、方便、有效的优点。
权利要求1.脚底保健鞋,包括鞋帮(11)、鞋内底(10)和鞋外底(8),三者紧固连接,其特征是a、在鞋内底(10)与鞋外底(8)之间还有一层鞋底(9),与其紧固连接,鞋底(9)是厚度为2-4mm的平面;b、所说的鞋内底(10)表面上设置有按照脚底穴位区域分布的高低不平与形状不同的凸起物;c、所说的鞋外底(8)外表面上,设置有均匀整齐分布的椎形凸起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说的脚底保健鞋,其特征是所说的鞋内底(10)上凸起物的高度是3-9mm;所说的鞋外底(8)上椎形凸起物其底部直径为φ8mm,高度为5mm。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说的脚底保健鞋,其特征是鞋内底(10)上凸起物分布在双足趾蹼部位为截面形状椭圆形,长径为8mm,短径为5mm,凸起物的高度为4-6mm;分布在双前中瞳横截面形状弓形,凸起物的高度为中间高4mm,边缘2mm;分布在左足底4-5跖骨体之间与右足底3-5跖骨体之间部位的为截面形状圆形,高度为2-3mm,直径φ10mm;分布在双足节1跖趾关节处部位的为截面形状半月形,高度为5-8mm;分布在双足底2、3跖骨体之间部位为截面形状腰子形,高度为6-8mm;分布在双足底骰骨、楔骨部位毛脚跟骨的凹入区部位为截面形状柱形,高度为5-9mm;分布在双足底跟部部位为截面形状环形,其外径为φ30mm,内径为φ10mm,高度为5-6mm。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日常生活用品,特别是有强身健体作用的脚底保健鞋。其主要技术特征是在鞋内底(10)与鞋外底(8)之间还有一层鞋底(9),与其紧固连接,鞋底(9)是厚度为2-4mm的平面;鞋内底(10)表面上设置有按照脚底穴位区域分布的高低不平与形状不同的凸起物;鞋外底(8)外表面上设置有均匀整齐分布的椎形凸起物。按照传统医学经络学说与现代足底反射原理,根据人体解剖足底结构与临床经验,设计脚底保健鞋,从而既实用又舒适,真正对脚底穴位起到按摩刺激作用,改善血液循环,达到强身健体的最佳效果。同时具有经济、简单、方便与有效的优点。
文档编号A61H15/00GK2576224SQ0228691
公开日2003年10月1日 申请日期2002年11月4日 优先权日2002年11月4日
发明者姚明 申请人:姚明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