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脾虚食滞引起的小儿厌食病症的中成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69892阅读:76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治疗脾虚食滞引起的小儿厌食病症的中成药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中成药制药技术,具体是一种治疗脾虚食滞引起的小儿厌食病症的中成药。
背景技术
脾虚食滞引起的小儿厌食,大便稀溏、消瘦体弱为常见的小儿临床病症,表现为食欲不振,食量减少,甚至拒食,长期厌食可引起营养不良,缺乏生长所必须的营养元素,从而影响小儿的正常健康发育。苗医理论认为,上述病症多因先天不足胃肠功能薄弱或营养不当损伤胃肠功能,食入难消,食积生热,蕴积胃肠,气、血、水的产生转化受到影响,“血无水不能生,水无血不养人”,以致出现上述病症。目前临床上使用的该类药品可分为中、西药两种,其中西药因其成分单一,药理作用十分单一,对于治疗不同类型的小儿厌食症具有不可避免的缺陷,且副作用相对较大;而临床上使用的中成药的疗效均较低。
山楂,本品为蔷薇科植物山里红Cratuegus pinnadifidaBge.va r.major N.E.Br.或山楂Crataegus pinnatifida Bae的干燥成熟果实。味酸、甘,性微温。具消食化积健胃功能。
麦芽,本品为乔本科植物大麦Hordeum vulgare L.的成熟果实经发芽干燥而得。性甘、微温,入冷经(2)。有消食,和中,下气功能。
鸡内金,本品为雉科动物家鸡Gallusgallus domesticusBrisson.的干燥沙囊内壁。性味甘、平,入冷经。有消积滞,健脾胃的功能。
山药,本品为鼠蓣科植物鼠蓣Dioscorea opposita Thunb.的干燥根茎。性甘、平、温,入冷经(2)。具健脾、补肺、固肾、益精功能。
薏苡仁,本品为乔本科植物薏苡Coixtacrymajobi L.var.mayuen(Roman.).Stapf的干燥成熟种仁。具健脾渗湿功能。
茯苓,本品为多孔菌科真菌茯苓Poria cocos(schw)wolf的干燥菌核。性热,味甜,入冷经(5)。具健脾利水功能。
白扁豆,本品为豆科植物扁豆Dolichos lablab L.的干燥成熟种子。性甘、平,入冷经(2)。具健脾和中功能。
陈皮,本品为芸香科植物橘Citrus retculata Blanco及其栽培变种的干燥成熟果皮。性辛、苦,温入冷经,具理气调中之功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根据苗族医学理论,提出治疗脾虚食滞引起的小儿厌食的一种中成药。
本发明的组分(重量比)为山楂∶麦芽∶鸡内金∶山药∶薏苡仁∶白扁豆∶陈皮∶茯苓=(3.5-10)∶(3.5-10)∶(2.5-8)∶(2.5-8)∶(1.5-8)∶(1.5-5)∶(1-3)∶(1-3)。
山楂、陈皮粉碎成粗粉,用30~95%乙醇作溶剂,浸渍4~48小时后,进行渗漉,收集漉液,回收乙醇,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0~1.40(30~75℃)的稠膏备用;将麦芽、鸡内金、山药、薏苡仁、白扁豆、陈皮、茯苓六味药材加水煎煮1~5次,每次0.5~4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0~1.40(30~75℃)的稠膏,与上述山楂、陈皮稠膏混匀,加入辅料,按常规工艺制成固体制剂或液体制剂。
本发明诸药共用,既能治疗胃肠功能低下的冷病、又能治疗食积生热的热病,实现健脾和胃,化积清热,能有效治疗脾虚食滞引起的小儿厌食病症。
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一,取山楂320克、麦芽320克、鸡内金240克、山药240克、薏苡仁160克、白扁头240克、陈皮96克、茯芩96克。以上八味药材,山楂、陈皮粉碎成粗粉,用65%乙醇作溶剂,浸渍24小时后,进行渗漉,收集漉液2500ml,漉液回收乙醇,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35~1.40(60℃)的稠膏,备用。其余麦芽等六味药材加水煎煮三次,每次1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35~1.40(60℃)的稠膏,与上述山楂、陈皮稠膏混匀,加入辅料,制成颗粒1000g,干燥,即得颗粒剂。将以上颗粒按常规工艺装囊或压片,即可得胶囊剂或片剂。
实施例二,取山楂288克、麦芽208克、鸡内金296克、山药216克、薏苡仁100克、白扁头150克、陈皮86克、茯芩86克。以上八味药材,山楂、陈皮粉碎成粗粉,用65%乙醇作溶剂,浸渍24小时后,进行渗漉,收集漉液2500ml,漉液回收乙醇,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35~1.40(60℃)的稠膏,备用。其余麦芽等六味药材加水煎煮三次,每次1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35~1.40(60℃)的稠膏,与上述山楂、陈皮稠膏混匀,加入单糖浆,搅匀,滤过,加蒸馏水至1000ml,灌装,即制成口服液。
权利要求
1.一种治疗脾虚食滞引起的小儿厌食病症的中成药,由山楂、麦芽、鸡内金、山药、薏苡仁、白扁豆、陈皮、茯苓按比例加工制成,其特征在于组分配比(重量比)为山楂∶麦芽∶鸡内金∶山药∶薏苡仁∶白扁豆∶陈皮∶茯苓=(3.5-10)∶(3.5-10)∶(2.5-8)∶(2.5-8)∶(1.5-8)∶(1.5-5)∶(1-3)∶(1-3)。
2.一种生产权利要求1所述中成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山楂、陈皮粉碎成粗粉,用30~95%乙醇作溶剂,浸渍4~48小时后,进行渗漉,收集漉液,回收乙醇,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0~1.40(30~75℃)的稠膏备用;将麦芽、鸡内金、山药、薏苡仁、白扁豆、陈皮、茯苓六味药材加水煎煮1~5次,每次0.5~4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0~1.40(30~75℃)的稠膏,与上述山楂、陈皮稠膏混匀,加入辅料,按常规工艺制成固体制剂或液体制剂。
全文摘要
本发明是一种治疗脾虚食滞引起的小儿厌食病症的中成药,由山楂、麦芽、鸡内金、山药、薏苡仁、白扁豆、陈皮、茯苓按比例加工制成,其组分配比(重量比)为山楂∶麦芽∶鸡内金∶山药∶薏苡仁∶白扁豆∶陈皮∶茯苓=(3.5-10)∶(3.5-10)∶(2.5-8)∶(2.5-8)∶(1.5-8)∶(1.5-5)∶(1-3)∶(1-3)。通过粉碎,渗漉,水煮醇沉,浓缩成浸膏和混均加入甜味剂等辅料制成。本发明能有效治疗脾虚食滞引起的小儿厌食病症。
文档编号A61P1/14GK1519006SQ0311722
公开日2004年8月11日 申请日期2003年1月21日 优先权日2003年1月21日
发明者孔农, 孔 农 申请人:贵州本草堂药业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