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牙痛的药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79795阅读:45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治疗牙痛的药物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牙痛的药物,具体说是一种以中草药为原料制备的中药散剂。
背景技术
牙痛是所有疾病中发病率最高的,几乎人人都会受到牙痛的痛苦,并由它而引起失眠,精神不振、食欲不良等诸多症状,给患者带来了极大的痛苦和诸多不便。目前,市场上治疗牙痛的药物种类繁多,中西药都有,但疗效都不明显,并且有毒副作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对治疗急、慢性根尖炎、牙周炎、龋齿、肾虚牙痛、风火牙痛有显著疗效,特别是对于牙龈、面肤肿胀严重的患者有特效、疗程短、见效快,且无毒副作用的治疗牙痛的药物。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治疗牙痛的药物,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制成的药剂炙甘草 1.5~2份生甘草2~3份 制蟾酥 0.02~0.05份黄连1~2份 人造牛黄 0.2~0.5份上述药剂的制备方法为将各种原料研成粉末后,按配比混合即可。
《本草纲目》对引起牙齿疼痛的因素大致分为四种,即风热、湿热,胃火,肾虚,虫龋。
本发明针对这四种病因研制,原料中以甘草为君,且含量远远大于其它各味原料,并生、熟兼用。据《本草纲目》所记载,“甘草其名有六,但最为美草,国老为奇特”。甘草生用,能泻三焦五脏六腑火;炙用,能补益五脏、肾气内伤、坚筋骨、补五劳七伤一切虚损、益精养气。故肾虚牙痛也能起到良好的作用。现代医学的总结更为详尽可清热解毒;有抗炎作用;有抗过敏反应的作用,兼之更有解其蟾毒之能。
原料中黄连,据《本草纲目》所记载能泻肝、胆、心、脾火,退客热,治五劳七伤、益气、润心肺、心经实热、牙痛恶热。现代医学剖析可泻火解毒,力甚强,可用于各种热毒症。
制蟾酥,据现代医学药理研究,其主要成分为蟾毒配质和蟾蜍毒素,蟾毒配质有麻醉作用,其抗炎作用与激素相似。本品因麻醉而起到镇痛作用。
人造牛黄使凉心肝、善解热毒,并能熄风,对于风火牙痛其清热解毒作用强。
本药剂对治疗急、慢性根尖炎、牙周炎、龋齿、肾虚牙痛、风火牙痛有显著疗效,特别是对于牙龈、面肤肿胀严重的患者有特效,疗程短、见效快,服后在20分钟至一个月后有80%的痊愈率和99%的治愈率。本药剂无毒副作用,并对咽喉发炎、红肿的患者也有较强的疗效。
服用方法口服一日一次,每次六克,用糖开水送下。
具体实施例方式
实施例1按下述重量配比取原料炙甘草 1.5g 生甘草2g制蟾酥 0.02g黄连2g人造牛黄 0.5g将上述各种原料研成粉末后,按配比混合即可。
实施例2按下述重量配比取原料炙甘草 2g 生甘草3g 制蟾酥 0.05g黄连1g 人造牛黄 0.2g将上述各种原料研成粉末后,按配比混合即可。
实施例3按下述重量配比取原料炙甘草 1.5g 生甘草2.5g 制蟾酥 0.03g黄连1.5g 人造牛黄 0.3g将上述各种原料研成粉末后,按配比混合即可。
权利要求
1.一种治疗牙痛的药物,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制成的药剂炙甘草 1.5~2份生甘草2~3份 制蟾酥 0.02~0.05份黄连1~2份 人造牛黄 0.2~0.5份其制备方法为将各种原料研成粉末后,按配比混合即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牙痛的药物,其特征在于其中各原料的重量配比是炙甘草 1.5份 生甘草2.5份制蟾酥 0.03份黄连1.5份 人造牛黄 0.3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治疗牙痛的药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药剂是散剂。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牙痛的药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粉末为200目。
全文摘要
一种治疗牙痛的药物,是由炙甘草1.5~2份、生甘草、2~3份、制蟾酥0.02~0.05份、黄连1~2份、人造牛黄0.2~0.5份,研成粉末后,混合即可。本药剂对治疗急、慢性根尖炎、牙周炎、龋齿、肾虚牙痛、风火牙痛有显著疗效,特别是对于牙龈、面肤肿胀严重的患者有特效,疗程短、见效快,治愈率高。本药剂无毒副作用,并对咽喉发炎、红肿的患者也有较强的疗效。
文档编号A61P1/02GK1530134SQ03121739
公开日2004年9月22日 申请日期2003年3月13日 优先权日2003年3月13日
发明者方正中 申请人:方正中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