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封式切口保护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20451阅读:26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密封式切口保护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手术器械,一种密封式切口保护器。
背景技术
腹部有菌手术的切口保护,目前采用纱布、塑料膜,皆达不到充分密封隔离切口区和有菌腹腔区,不能充分预防术中切口污染。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密封隔离切口区与有菌腹腔区,充分有效预防了术中切口污染的密封式切口保护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密封式切口保护器,包括纱布、塑料膜、腹膜夹、腹膜夹钳;纱布数层缝制于塑料膜一边缘上,纱布面积小于塑料膜面积;腹膜夹用高弹性无毒材料制成环形夹,腹膜夹有两种,一种夹口是直线形,夹尾部开有两个或两个以上方形孔,用于切口边,另一种夹口是三角形或弧形,夹尾部开有一个方形孔,用于切口拐角;腹膜夹钳用金属制作,包括钳嘴、固定轴、弹簧片、钳柄,钳柄通过固定轴连接,弹簧片支撑在钳柄之间,钳嘴与钳柄固定连接,钳嘴前端有撑齿。
上述的密封式切口保护器,腹膜夹钳包括钳嘴、固定轴、弹簧片、钳柄、卡簧,钳嘴与钳柄通过卡簧卡接,钳嘴前端的撑齿分为单个式或多个式,根据需要的撑齿个数,可以很容易地更换钳嘴。
本实用新型的好处是密封隔离切口区与有菌腹腔区,充分有效预防了术中切口污染,腹膜夹夹闭和取下很快捷,比传统的缝合纱布切口保护方便有效。


图1本实用新型使用状态图图2夹口直线形腹膜夹主视图图3夹口直线形腹膜夹俯视图图4夹口直线形腹膜夹左视图图5夹口直线形腹膜夹右视图图6夹口三角形腹膜夹主视图图7夹口三角形腹膜夹俯视图图8夹口三角形腹膜夹左视图图9夹口三角形腹膜夹右视图图10固定夹钳结构示意图图11固定夹钳钳嘴主视图图12固定夹钳钳嘴俯视图图13活动夹钳钳嘴主视图图14活动夹钳钳嘴俯视图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详细说明如图所示,一种密封式切口保护器,包括纱布2、塑料膜1、腹膜夹3、腹膜夹钳纱布2数层缝制于塑料膜1一边缘上,纱布面积小于塑料膜面积腹膜夹用高弹性无毒材料制成环形夹,用腹膜夹钳撑开,靠其弹性夹闭切口保护。腹膜夹有两种,一种夹口是直线形4,夹尾部开有两个或两个以上方形孔5,用于切口边,另一种夹口是三角形或弧形6,夹尾部开有一个方形孔7,用于切口拐角;腹膜夹钳用金属制作,包括钳嘴8、固定轴9、弹簧片10、钳柄11,钳柄11通过固定轴9连接,弹簧片10支撑在钳柄11之间,钳嘴8与钳柄11固定连接,钳嘴8前端有撑齿12,用于开启腹膜夹。
使用前将所有的纱布、塑料膜、腹膜夹、腹膜夹钳消毒,将附有纱布的塑料膜1两对,分别夹在腹膜内外面,边缘对齐腹膜缘,沿切口一周排列腹膜夹3,将腹膜边缘与塑料膜1边缘夹上,腹腔侧塑料膜1翻盖于切口上,如此,腹腔内液体不能浸入腹膜夹夹闭之切口内,有效保护切口不受污染。腹膜夹3夹闭和取下很快捷,比传统的缝合纱布切口保护方便有效。
上述的密封式切口保护器,腹膜夹钳包括钳嘴8、固定轴9、弹簧片10、钳柄11、卡簧13,钳嘴8与钳柄11通过卡簧13卡接,钳嘴8前端的撑齿12分为单个式或多个式,根据需要的撑齿个数,可以很容易地更换钳嘴,取下时板起卡簧13,即可取下,置放时,顺钳方向推上活动式腹膜夹钳头上卡簧卡住即可。
本密封式切口保护器达到了密封隔离切口区与有菌腹腔区,充分有效预防了术中切口污染。
权利要求1.一种密封式切口保护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纱布、塑料膜、腹膜夹、腹膜夹钳;纱布数层缝制于塑料膜一边缘上,纱布面积小于塑料膜面积;腹膜夹用高弹性无毒材料制成环形夹,腹膜夹有两种,一种夹口是直线形,夹尾部开有两个或两个以上方形孔,用于切口边,另一种夹口是三角形或弧形,夹尾部开有一个方形孔,用于切口拐角;腹膜夹钳用金属制作,包括钳嘴、固定轴、弹簧片、钳柄,钳柄通过固定轴连接,弹簧片支撑在钳柄之间,钳嘴与钳柄固定连接,钳嘴前端有撑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密封式切口保护器,其特征在于腹膜夹钳包括钳嘴、固定轴、弹簧片、钳柄、卡簧,钳嘴与钳柄通过卡簧卡接,钳嘴前端的撑齿分为单个式或多个式。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密封式切口保护器。包括纱布、塑料膜、腹膜夹、腹膜夹钳;纱布数层缝制于塑料膜一边缘上,纱布面积小于塑料膜面积;腹膜夹用高弹性无毒材料制成环形夹,腹膜夹有两种,一种夹口是直线形,夹尾部开有两个或两个以上方形孔,用于切口边,另一种夹口是三角形或弧形,夹尾部开有一个方形孔,用于切口拐角;腹膜夹钳用金属制作,包括钳嘴、固定轴、弹簧片、钳柄,钳柄通过固定轴连接,弹簧片支撑在钳柄之间,钳嘴与钳柄固定连接或活动连接,钳嘴前端有撑齿。本实用新型的好处是密封隔离切口区与有菌腹腔区,充分有效预防了术中切口污染,腹膜夹夹闭和取下很快捷,比传统的缝合纱布切口保护方便有效。
文档编号A61B17/00GK2624848SQ03212879
公开日2004年7月14日 申请日期2003年4月28日 优先权日2003年4月28日
发明者宁泉波, 宁泉溪 申请人:宁泉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