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型手术室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23152阅读:48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微型手术室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与手术空间设施或设备有关。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的手术室多设置为固定的无菌空间,虽也有野外可移动式的无菌空间,但其搬移和组装等费时费力,且进出该空间的人员需采取严格的全身消毒措施。不适用于家庭、野外等随处随时的手术治疗。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适用于家庭、野外等地随处能方便进行手术治疗的微型手术室,该微型手术室只将患者手术部位置于室内,只需医护人员将手臂等伸入操作。
其技术解决方案是本实用新型微型手术室,上述手术室在充气状态下成型;手术室的侧面和底面为略有伸张和回缩的柔性面,其中手术室的各面至少顶面为透明观察面,在底面设置将手术部位露置于室内的术区开口,术区开口的周边在手术时与患者肢体粘贴膜密封连接,在侧面设置与该侧面密封连接、供操作者手部伸入室内操作的手臂套,在侧面或侧面与顶面结合处设有物品取放口,物品取放口可开放和密闭;在手术室的各面其它适宜部位也可设置手术可能需要的其他管线引入备留接头或接口,该备留接头或接口无论有无管线引入,均保持该处对室内空气的密闭性;上述手术室设有充气管路。本实用新型在充气状态下成型,在手术时只将患者手术部位置于室内,医护人员可将手臂置入手臂套后伸入室内,通过术区开口对手术部位进行有关操作。使用时,先将患者手术部位清理消毒,贴上肢体粘贴膜,取出已进行整体消毒过的本实用新型,将其直接或通过支架等置于适宜位置,手术室的术区开口直对患者手术部位,术区开口周边与其对应的粘贴膜部分密封连接(粘接),手术部位由术区开口露置于手术室内,此时通过充气管路向手术室内充集氧气或过滤杀菌后的空气等等适宜的气体,把手术室充至成型状态,使操作者(医护人员)通过手臂套将手臂伸入室内对手术部位进行有关操作。上述手术中所需器械等物品可在充气前或充气过程中通过物品取放口放入,然后将物品取放口密闭;所需输液等管线可在充气前由备留接头或接口引入。因此,本实用新型微型手术室能较好地适用于家庭、野外等地的小型手术治疗。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改进,上述手术室的顶面可为柔性面。可便于在未充气状态下折叠、包装或携带。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改进,上述手术室可配有调整其位置变化的悬挂支架,手术室的顶面设有与支架相应部位连接的挂置件。通过悬挂支架调节使手术室置于适宜操作者操作的位置高度,使用起来更加方便。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改进,上述充气管路可配备空气过滤杀菌装置和充气机。可现场采集空气,通过充气机向手术室内充气,由空气过滤杀菌装置对进入室内的空气进行净化杀菌,为室内提供一个适宜手术的空气环境。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改进,上述手术室的底面可配有废物袋,废物袋的上开口接通手术室,废物袋有一个可开放和密闭的下开口,积存废弃物由下开口处取出。便于积存和取出废弃物。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改进,上述手术室的底面内侧可设有固定器械盒的栓件,置入室内的器械盒相应部位可与上述栓件通过辅助连接件固定。可以使器械盒位置较为稳固,便于取放器械。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改进,上述微型手术室在未充气状态下,可折叠成适宜存放的形态。便于存放、消毒、包装、携带等。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改进,上述底面内侧设有密封术区开口的条带,该条带可在手术室内去掉。有利于保持手术室内的净化环境,在使用时,先将患者手术部位清理消毒,贴上肢体粘贴膜,取出已进行整体消毒过的本实用新型,将其直接或通过支架等置于适宜位置,手术室的术区开口处直对患者手术部位,术区开口处周边与其对应的粘贴膜部分密封连接(粘接),此时通过充气管路向手术室内充集氧气或过滤杀菌后的空气等等适宜的气体,把手术室充至成型状态,操作者(医护人员)通过手臂套将手臂伸入室内将上述条带去掉后,手术部位由术区开口露置于手术室内,可进行后续有关操作。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方式结构原理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底面一种实施方式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悬挂支架一种实施方式结构原理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手臂套一种实施方式结构原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微型手术室,手术室的侧面1、2、3、4和底面5均为略有伸张和回缩的柔性面,上述柔性面可采用不透气、耐高温、耐腐蚀的医用橡胶等制成,其顶面6为透明观察面,当然可将透明观察区域扩大到相应侧面,其透明观察面可由轻质刚性材质制成,也可采用柔性材质制成,手术室设有充气管路7,充气管路7可配备充氧设备或现场空气充集设备,现场空气充集设备主要有充气机和空气过滤杀菌装置,空气须经过滤杀菌后进入手术室内,过滤杀菌装置采用现有技术即可,上述充氧设备或空气充集设备可在现场使用时接入充气管路7,在底面5设有术区开口51,术区开口51的周边在手术时与患者肢体粘贴膜密封连接,即粘贴膜朝向手术室底面、对应术区开口51的周边部分与术区开口51的周边粘接或采取其他方式连接,术区开口51可处于开启状态直接将患者手术部位露置于手术室内,此时术区开口51处于患者手术部位及部分粘贴膜的封盖,处于密封状态,上述术区开口51还可采用下述技术方式,底面5内侧可设有密封术区开口51的条带511,条带与底面内侧对应部位之间可采用不干胶粘接,条带可在手术进行时从手术室内去掉,在侧面设有物品取放口21,物品取放口采用密封端盖或密封拉链等方式开放或密闭物品取放口。上述手术室的主体在使用时可由患者躯体托持固定其位置,还可采用支架固定位置的方式,如可配置调节其位置高度的悬挂支架8,如图2所示,悬挂支架8可通过螺旋调节方式等使其伸长或缩短,手术室的顶面6设有挂置件61,通过挂置件61与支架8相应部位连接。上述实施方式中在侧面3、4可根据需要设置适宜数量的手臂套9,手臂套9的基部与该侧面密封连接,手臂套9可采用图3所示结构。上述实施方式的底面5或侧面可配有废物袋52,废物袋52的上开口接通手术室的废物口521,废物袋可有一个能开放和密闭的下开口,积存废弃物由下开口处取出。上述实施方式的底面内侧可设有固定器械盒的栓件53,置入的器械盒相应部位可与栓件53通过辅助连接件固定。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的顶面、侧面或底面的适宜部位可设置手术可能需要的其他管线备留接头或接口,如输液留接口62,该备留接头或接口无论有无管线引入,均保持该处对室内气体的密闭性即保持不从该处向外泄露室内气体。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微型手术室以在充集气体时及充集气体后无泄露为好,但稍有泄露只要能保持成型后的形态也未尝不可。上述实施方式中的手术室在未充气状态下,可折叠成适宜存放的形态。
本实用新型的手术室也可配有调节手术室内充气量的气体排放管路。
本实用新型可制成一次性使用后丢弃的性能状态,作为一次性使用状态,上述术区开口仅指手术室底面对应手术部位的区域,手术进行时在手术室内将该区域开割适宜大小的口即可,此时手术部位露置于手术室内;本实用新型也可制成消毒后能够再次使用的性能状态。
权利要求1.一种微型手术室,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术室在充气状态下成型;手术室的侧面和底面为略有伸张和回缩的柔性面,其中手术室的各面中至少顶面为透明观察面,在底面设置将手术部位露置于室内的术区开口,术区开口的周边在手术时与患者肢体粘贴膜密封连接,在侧面设置与该侧面密封连接、供操作者手部伸入室内操作的手臂套,在侧面或侧面与顶面结合处设有物品取放口,物品取放口可开放和密闭;在手术室的各面其它适宜部位还可设置手术可能需要的其他管线引入备留接头或接口,该备留接头或接口无论有无管线引入,均保持该处对室内气体的密闭性;所述手术室设有充气管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型手术室,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术室的顶面为柔性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微型手术室,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术室配有调整其位置变化的悬挂支架,手术室的顶面设有与支架相应部位连接的挂置件。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微型手术室,其特征在于所述充气管路配备空气过滤杀菌装置和充气机。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微型手术室,其特征在于所述充气管路配备空气过滤杀菌装置和充气机。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微型手术室,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术室的底面配有废物袋,废物袋的上开口接通手术室,废物袋有一个可开放和密闭的下开口,积存废弃物由下开口处取出。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微型手术室,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术室的底面内侧设有固定器械盒的栓件,置入室内的器械盒相应部位可与所述栓件通过辅助连接件固定。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微型手术室,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术室在未充气状态下,可折叠成适宜存放的形态。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微型手术室,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术室的底面内侧设有密封术区开口的条带,该条带可在手术室内去掉。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微型手术室,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术室的底面内侧设有密封术区开口的条带,该条带可在手术室内去掉。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微型手术室,该手术室在充气状态下成型;手术室的侧面和底面为略有伸张和回缩的柔性面,至少顶面为透明观察面,在底面设置术区开口,术区开口周边在手术时与患者肢体粘贴膜密封连接,在侧面设置手部伸入室内操作的手臂套,在侧面设有物品取放口,物品取放口可开放和密闭;手术室的其它适宜部位也可设置手术可能需要的其他管线引入备留接头或接口,该备留接头或接口无论有无管线引入,均保持该处对室内气体的密闭性;手术室设有充气管路。其能较好地适用于家庭、野外等地的小型手术治疗。
文档编号A61B19/00GK2607967SQ0321584
公开日2004年3月31日 申请日期2003年3月17日 优先权日2003年3月17日
发明者韩大川 申请人:韩大川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