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癌专用束胸医护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27200阅读:78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乳癌专用束胸医护带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乳癌专用束胸医护带,尤指一种可方便医护人员对乳癌患者手术后包扎用的医护带。
背景技术
乳癌在欧美一向占有很高的比率,近年来在台湾似有逐年增加的趋势,由1976年占癌症第六位,到1999年成为第二位。而乳癌患者的年龄层则以35岁到55岁最多,但二、三十岁的年轻女性或七、八十岁的年老女性,也有患乳癌者,只是机率较小,另外男性也有乳癌,约占乳癌的百分之一。乳癌的形成是由于恶性肿瘤侵略并破坏正常组织,肿瘤更可能扩散到淋巴、肝、肺、脑和骨骼中。其中以从未生育过或超过30岁才生育的女性、更年期过迟的女性、经常接触辐射物者、肥胖人士等较易患上。一旦发现患上乳癌;必须接受治疗,不能自行处理。目前,乳癌治疗仍以手术治疗为主,以放射治疗、化学治疗及荷尔蒙治疗为辅。而手术治疗不一定非要切除乳房,肿块小于2公分的早期乳癌,只要切除肿块,加上乳房放射治疗,已证实与乳房切除术的效果一样好。
乳房切除术自公元1890年问世以来,一直是治疗乳癌的主要方式。而在为患者施行手术时,需采用全身麻醉的方式进行,其切除范围包括乳头及肿瘤附近皮肤、全部乳房组织、大小胸肌及腋下淋巴结;在实施切除手术后,为患者包扎伤口的过程中,因乳癌患者所切除的伤口部位略大,因此伤口处需将其压迫定位,使之不易脱落或位移。而一般传统的包扎方式为先覆盖消毒纱布,再以一般纱布环绕患者身体数圈(如图1所示),才能使伤口面积完全包覆定位。而在为患者包扎过程中,由于该乳癌患者仍处于手术全身麻醉之中,故在包扎时,必须移动患者才可将纱布顺利缠绕包扎于伤口处;但在患者手术后,其身上会插入一些供给或辅助患者的维生管线(如麻醉插管、氧气内管、输血管等),若此时随意搬动或移动患者过久,容易造成前述管线的滑落或松脱,进而造成患者于手术中发生危险,且利用一般纱布环绕包扎,当患者一侧乳房因乳癌切除,而另一侧胸部仍良好时,此包扎方式更因一般纱布无法达到两侧贴身压迫定位效果,容易使伤口处无法压迫定位,从而增加患者的不舒适性。因此乳癌患者在手术后包扎伤口时,使用一般纱布及传统包扎方式不但繁琐而且费时,实有待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乳癌专用束胸医护带,其可使乳癌患者在全身麻醉的手术过程中,不因包扎伤口而过度移动及改变姿势,同时可减短包扎伤口的时间,并可达到压迫伤口使之定位的目的。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乳癌专用束胸医护带,其中该束胸医护带中央为一弹性束布,在至少一边患侧部位的顶、底端上下延伸设有延伸部,而在另一侧成型有罩杯式的凹陷部;该弹性束布的两侧各向外延有背棉布,相对应一侧的背棉布端缘对应设置有可供包扎患者伤口时作适度粘扣调整的定位部。
该弹性束布至背棉布顶端边缘设有可调整的定位弹性肩带。
该弹性束布的凹陷部内设有罩杯软垫。
该定位部为相对应的魔术毡。
采用上述方案后,本实用新型乳癌专用束胸医护带,具有下列几项优点1、本实用新型乳癌专用束胸医护带,通过弹性束布及不对称的设计,使乳癌患者手术后,其患部的伤口面积在包扎时可达到完全压迫定位的效果。
2、本实用新型由于在背棉布上设计有定位部,使该束胸医护带可依患者的体型作粘设调整定位。
3、本实用新型乳癌专用束胸医护带,可使乳癌患者在全身麻醉时,不因包扎伤口而过度移动及改变患者的姿势,从而造成乳癌患者的生命危险,且可同时减短包扎伤口的时间。
4、本实用新型可加设弹性肩带,其可加强患部的定位压迫效果,使之达到最佳的贴合状态。
5、本实用新型可针对患者束胸时,令另一侧的乳房舒适,而增添罩杯软垫,故不但可在手术中使用,还可使用于手术后的静养恢复期间。


图1是习知乳癌患者包扎方式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外观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示意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剖视示意图;图5是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再一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中A 束胸医护带10 弹性束布11 延伸部12 凹陷部20 背棉布 21 定位部30 弹性肩带 40 罩杯软垫具体实施方式
首先,请参阅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乳癌专用束胸医护带A,其主要是在整体中央设一弹性束布10,在至少一边患侧部位的顶、底两侧设有延伸部11,该不对称设计可扩大压迫面积,而在另一侧的适当位置则制模成型罩杯式的凹陷部12;再在弹性束布10两侧各延设有背棉布20,在相对应一侧的背棉布20上设有定位部21,该定位部21可使用魔术毡或其它可相对调整的扣件均可,其可供包扎患者伤口时,环绕后贴粘于背棉布20上,而达到压迫调整定位的作用。
请再参阅图3、4所示,当对乳癌患者的患侧施行切除手术时,系采用全身麻醉的方式进行,当手术完成后欲消毒包扎时,可先在伤口上包覆消毒纱布,再因应手术部位,配合使用用于患部的左侧或右侧不对称设计的束胸医护带A,将设有延伸部11的不对称处束缚于患处面积,而把另一侧的乳房置于凹陷部12内,以保持其舒适性,再将背棉布20环绕于患者背部,依患者的体型将定位部21调整粘设于背棉布20上,使患者胸部整体面积达到贴身压迫定位的效果。
通过上述结构可知,本实用新型使患者在全身麻醉手术中,不因包扎伤口而过度移动及改变患者的姿势,而增加乳癌患者手术中的危险性,且可同时减短包扎伤口的时间,对于患者来说,无论在手术中或手术后重复包扎使用时,实为具有安全舒适实用性的医疗辅助用品。
另外,为加强伤口处的定位压迫效果,可在弹性束布10至背棉布20顶端边缘处设置定位弹性肩带30,其可使上述的定位压迫调整达到最佳的状态;且该弹性肩带30可依患者的需求及体型作适当的调整(如图5所示),并借助弹性肩带30的设置使整体达到3D空间的压迫定位,从而保持患者手术部分的固定位。
请继续参阅图6所示,当乳癌患者穿戴包扎该乳癌专用束胸医护带时,为使患者达到更舒适的作用,可在弹性束布10的凹陷部12内,增设罩杯软垫40,使另一侧的乳房较不受压迫而达到患者两侧均达到舒适定位的效果,因此,更可适用于手术后的静养期间穿戴使用。
权利要求1.一种乳癌专用束胸医护带,其特征在于该束胸医护带中央为一弹性束布,在至少一边患侧部位的顶、底端上下延伸设有延伸部,而在另一侧成型有罩杯式的凹陷部;该弹性束布的两侧各向外延有背棉布,相对应一侧的背棉布端缘对应设置有可供包扎患者伤口时作适度粘扣调整的定位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乳癌专用束胸医护带,其特征在于该弹性束布至背棉布顶端边缘设有可调整的定位弹性肩带。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乳癌专用束胸医护带,其特征在于该弹性束布的凹陷部内设有罩杯软垫。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乳癌专用束胸医护带,其特征在于该定位部为相对应的魔术毡。
专利摘要一种乳癌专用束胸医护带,尤指一种对乳癌患者手术后包扎用的医护带;该束胸医护带中央为一弹性束布,在至少一边患侧部位的顶、底端上下延伸设有延伸部,而在另一侧成型有罩杯式的凹陷部;该弹性束布的两侧各向外延有背棉布,相对应一侧的背棉布端缘对应设置有可供包扎患者伤口时作适度粘扣调整的定位部;通过上述结构,可使患者在全身麻醉手术后,不因包扎伤口而过度移动及改变患者的姿势,从而造成乳癌患者的生命危险,且可同时缩短包扎伤口的时间。
文档编号A61F5/03GK2621631SQ0322111
公开日2004年6月30日 申请日期2003年4月9日 优先权日2003年4月9日
发明者林炳文 申请人:林炳文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