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内障视力检查仪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49628阅读:31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白内障视力检查仪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白内障视力检查仪。
背景技术
视力检查是视功能检查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评价视功能情况的最基本的检查方法。目前,我国对白内障患者的视力检查主要以传统的视力表为主,传统的视力表视力测量结果受被检查者屈光介质的混浊程度、屈光不正、角膜透明程度、角膜规则程度的影响较大,对白内障患者而言,通常会伴有不同程度的眼底病变,单纯将混浊的晶状体摘除并植入人工晶体也许并不能将视力恢复到满意的水平。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白内障视力检查仪,它采用特殊的小孔光阑系统,使光线进入白内障患者的眼底,在手术前对视网膜和黄斑部功能作出正确的评价,并能预测手术后可能达到的视力,便于医生作出是否手术的决定。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白内障视力检查仪,该检查仪内设有光源,光源的光路上设有聚光镜,聚光镜的成像处设有小孔光阑,小孔光阑的光线依次透过设有视力表的分划板和目镜后到达出瞳处,分划板可以移动,以调节分划板至目镜之间的距离。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白内障视力检查仪,该检查仪内设有光源,光源的光路上设有聚光镜,聚光镜的成像处设有小孔光阑,小孔光阑的光线依次透过设有视力表的分划板和目镜后到达出瞳处,分划板可以移动,以调节分划板至目镜之间的距离;所述分划板的中心穿设有旋转轴,分划板上均布有四个透明区,四个透明区上布有E字、字母、数字、图案四种视力表。
本实用新型更详细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白内障视力检查仪,该检查仪内设有光源,光源的光路上设有聚光镜,聚光镜的成像处设有小孔光阑,小孔光阑的光线依次透过设有视力表的分划板和目镜后到达出瞳处,分划板可以移动,以调节分划板至目镜之间的距离;所述分划板的中心穿设有旋转轴,分划板上均布有四个透明区,四个透明区上布有E字、字母、数字、图案四种视力表;所述中心穿设旋转轴的分划板安装在分划板座上,分划板座上穿设有两个导向杆,分划板的上方设有回转轮、下方设有手动轮,回转轮和手动轮上绕有穿越分划板座的回转钢丝,其中的一根回转钢丝与分划板座固定,回转钢丝上还固定有视度指针,视度指针指向固定在检查仪上的视度标尺;所述分划板座上固定有压簧片,分划板的周缘设有四个与视力表对应的定位槽,压簧片将钢珠抵压在定位槽中;所述分划板座上固定有两小轴,小轴与导向杆垂直设置,两小轴上套有轴承,两轴承夹设在导向杆的直径方向上。
上述技术方案中,小孔光阑的孔径为0.2-1毫米;目镜的焦距为75-100毫米。
为了合理布置检查仪的结构、缩小检查仪的体积,本实用新型在小孔光阑与分划板之间的光路上设有180度转向棱镜,180度转向棱镜的光线出射处设有透镜,目镜和出瞳处的光路上设有90度转向棱镜。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1.本实用新型采用特殊的小孔光阑光路系统,光束很细,容易进入白内障患者的眼底,故术前能对视网膜和黄斑部功能作出正确的评价,并能预测术后能达到的视力。
2.根据视力检查情况,结合眼底照相机、裂隙灯显微镜的检查情况,医生就可以作出是否选择手术的正确决定。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光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3、图4为分划板和分划板座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分划板的移动结构示意图。
其中1光源;2聚光镜;3小孔光阑;4分划板;5目镜;6出瞳处;7透明区;8分划板座;9导向杆;10回转轮;11手动轮;12回转钢丝;13视度指针;14视度标尺;15180度转向棱镜;16透镜;1790度转向棱镜;18压簧片;19定位槽;20钢珠;21小轴;22轴承;23旋转轴。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如
图1、图2、图3、图4、图5所示,一种白内障视力检查仪,该检查仪内设有光源(1),光源(1)的光路上设有聚光镜(2),聚光镜(2)的成像处设有小孔光阑(3),小孔光阑(3)的孔径为0.2-1毫米,小孔光阑(3)的光线依次透过设有视力表的分划板(4)和目镜(5)后到达出瞳处(6),目镜(5)的焦距为75-100毫米,小孔光阑(3)与分划板(4)之间的光路上设有180度转向棱镜(15),180度转向棱镜(15)的光线出射处设有透镜(16),目镜(5)和出瞳处(6)的光路上设有90度转向棱镜(17),分划板(4)的中心穿设有旋转轴(23),分划板(4)上均布有四个透明区(7),四个透明区(7)上布有E字、字母、数字、图案四种视力表,分划板(4)安装在分划板座(8)上,分划板座(8)上穿设有两个导向杆(9),分划板(4)运动方向的两端设有回转轮(10)和手动轮(11),回转轮(10)和手动轮(11)上绕有穿越分划板座(8)的回转钢丝(12),其中的一根回转钢丝(12)与分划板座(8)固定,回转钢丝(12)上还固定有视度指针(13),视度指针(13)指向固定在检查仪上的视度标尺(14),分划板座(8)上固定有压簧片(18),分划板(4)的周缘设有四个与视力表对应的定位槽(19),压簧片(18)将钢珠(20)抵压在定位槽(19)中,分划板座(8)上固定有两小轴(21),小轴(21)与导向杆(9)垂直设置,两小轴(21)上套有轴承(22),两轴承(22)夹设在导向杆(9)的直径方向上。
光源(1)经聚光镜(2)成像于小孔光阑(3)处,光线经小孔光阑(3)均匀照明分划板(4),被测者在目镜出瞳处(6)观察到视标分划板(4)的像,通过手动轮(11)移动分划板(4),使分划板(4)的像最清晰,被测者所能分辨的最小视标,即为被测者的视力。
本实用新型的分划板(4)上均匀分布有E字、字母、数字、图案四种视力表,在图案视力表处设计有两个测量散光图案的图标,可判定被测者眼睛有无散光,对儿童、老年人、中国人、外国人均可适用,适用范围比较广,并且四种视力表可非常方便地切换。
本实用新型采用移动分划板(4)的方法来进行视度调节,通过分划板(4)的移动量,可直接测出被检查者的视度。若目镜的焦距为f,则刻度1D所对应的分划板移动量为f2/1000。
权利要求1.一种白内障视力检查仪,其特征在于该检查仪内设有光源(1),光源(1)的光路上设有聚光镜(2),聚光镜(2)的成像处设有小孔光阑(3),小孔光阑(3)的光线依次透过设有视力表的分划板(4)和目镜(5)后到达出瞳处(6),分划板(4)可以移动,以调节分划板(4)至目镜(5)之间的距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白内障视力检查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划板(4)的中心穿设有旋转轴(23),分划板(4)上均布有四个透明区(7),四个透明区(7)上布有E字、字母、数字、图案四种视力表。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白内障视力检查仪,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穿设旋转轴(23)的分划板(4)安装在分划板座(8)上,分划板座(8)上穿设有两个导向杆(9),分划板(4)运动方向的两端设有回转轮(1 0)和手动轮(11),回转轮(10)和手动轮(11)上绕有穿越分划板座(8)的回转钢丝(12),其中的一根回转钢丝(12)与分划板座(8)固定,回转钢丝(12)上还固定有视度指针(13),视度指针(13)指向固定在检查仪上的视度标尺(14)。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白内障视力检查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小孔光阑(3)与分划板(4)之间的光路上设有180度转向棱镜(15),180度转向棱镜(15)的光线出射处设有透镜(16),目镜(5)和出瞳处(6)的光路上设有90度转向棱镜(17)。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白内障视力检查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划板座(8)上固定有压簧片(18),分划板(4)的周缘设有四个与视力表对应的定位槽(19),压簧片(18)将钢珠(20)抵压在定位槽(19)中。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白内障视力检查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划板座(8)上固定有两小轴(21),小轴(21)与导向杆(9)垂直设置,两小轴(21)上套有轴承(22),两轴承(22)夹设在导向杆(9)的直径方向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白内障视力检查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小孔光阑(3)的孔径为0.2-1毫米。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白内障视力检查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目镜(5)的焦距为75-100毫米。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白内障视力检查仪,该检查仪内设有光源,光源透过聚光镜成像于小孔光阑,小孔光阑的光线透过分划板和目镜后到达出瞳处;本实用新型采用特殊的小孔光阑系统,使光线进入白内障患者的眼底,在手术前对视网膜和黄斑部功能作出正确的评价,并能预测手术后可能达到的视力,便于医生作出是否手术的决定。
文档编号A61B3/10GK2626426SQ0325931
公开日2004年7月21日 申请日期2003年7月4日 优先权日2003年7月4日
发明者张中华, 黄晓燕, 何进, 黄敏 申请人:苏州六六视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