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介入治疗肿瘤的注射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13453阅读:16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介入治疗肿瘤的注射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介入治疗肿瘤的注射装置。
背景技术
高温热疗是一种重要的肿瘤治疗方法。目前已有多种肿瘤热疗仪,如微波热疗仪、射频热疗仪、超声热疗仪等,这些热疗仪均存在这样那样的不足,如不易测温、过热疼痛等。最近也出现了用高温液体注入肿瘤组织来治疗肿瘤的热疗方法,用这种方法易测温、不会引起过热疼痛。但现有的治疗仪仍存在一些缺陷容量小,热计量不够,热交换效率低,热疗效果差,易复发等。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介入治疗肿瘤的注射装置。该注射装置容量大,热计量足够,热交换效率高,热疗效果好,不易复发。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实用新型包注射筒、活塞、I输液管、III输液管、带有切换手柄的三通管、II输液管以及热交换装置,所述注射筒是大容量的注射筒,所述活塞设置在所述注射筒内并可在其中滑动,所述的I输液管的一端与所述注射筒的顶端连通、另一端与所述三通管的A接口相连通,所述II输液管缠绕在所述热交换装置上、一端与所述三通管的B接口相连通、所述III输液管与所述三通管的C接口相连通。
所述热交换装置由支架和连接板组成,所述连接板上设有进口和出口,所述II输液管由所述连接板的所述进口穿入,缠绕在所述支架上,所述II输液管的另一端由所述连接板的所述出口穿出,所述连接板上设有两个提柄,所述连接板与所述支架固定连接。
所述II输液管的两端各装有一个温度传感器。
所述支架包括沿轴线隔开的两个环形端框以及连接该两个环形端框的若干连接杆,所述连接杆径向外表面上有若干个横向槽,所述II输液管沿所述连接杆上的槽缠绕在所述支架上,所述连接板背面有一个环形凸起,所述环形凸起的内圆柱面与所述环形端框外圆柱面以过盈配合相连接。
所述连接板背面有凸起的环形卡槽,所述环形端框卡入在所述环形槽内。
所述的支架是一个或一个以上的矩形架,所述矩形架由上横杆、下横杆和若干纵向杆组成,所述纵向杆上有若干个槽,所述II输液管沿所述纵向杆上的槽缠绕在所述支架上,所述底板背面有凸起的与所述矩形架的所述上横杆相适配的卡槽,所述矩形架卡入在所述卡槽内。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大容量的注射筒和热交换装置,由较长的输液管缠绕在该热交换装置的支架上,使用时热交换装置置于一个可加热的装置中,该加热装置根据实际温度需要可控制所述导管中液体的温度,可以提供大量的、热计量足够的高温液体,且热交换效率高,热疗效果好,不易复发;又由于采用了带切换手柄的三通管,可以用两种药液同时治疗。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热交换装置及连接板的剖视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连接板的剖视示意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的热交换装置及连接板的示意图;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的热交换装置及连接板的剖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热疗原理是旋转三通管4上的切换手柄使I输液管3与III输液管10连通,在活塞2的推动下将注射用液体吸入注射筒1,旋转三通管4上的切换手柄使I输液管3与II输液管6连通,推动活塞2液体流入II输液管6,经热交换装置8(使用时热交换装置8通过连接板7连接于一个加热装置中)加热后流出的液体即为所要求高温液体。
所述注射筒1是用医用ABS材料制作的、下端是内径100mm、壁厚2mm、高200mm的圆柱形、上端是高40mm的圆锥形的筒,注射筒1下裙部有与活塞推动装置连接用的卡口。活塞2是由塑料骨架外套橡胶制作而成的,整体高度约65mm,外径与注射筒1的内径紧密配合,上部形状与储液筒上端圆锥形相适配。I输液管3、II输液管6、III输液管10均为医用塑料制成的内径为2mm、壁厚0.5mm的透明胶管,其长度按实际需要截取,本实施例中,I输液管3选用400mm,II输液管6选用5000mm,III输液管10选用400mm。三通管4是由聚丙烯材料制作的、带三个互相垂直的接口的三通管,三个接口的通断由三通管4上的切换手柄控制。I输液管3的一端与注射筒1的顶端固定连通,另一端与三通管4的A接口41相连。III输液管10的一端与三通管4的C接口43相连。所述热交换装置8是由连接板7和支架9组成,连接板7也是聚丙烯材料制作的,它是外径150mm、厚3mm的板,正面在直径110mm处有两个提柄75,在直径80mm处有两个直径4mm的通孔,背面有内径为95mm、厚2mm、高8mm的环形凸起。支架9用材料ABS制作,它由沿轴线隔开的两个环形端框91、92和连接该两个环形端框的8个在圆周方向上均布的连接杆93组成,所述环形端框外径为95mm、内径87mm、厚4mm,所述连接杆长度130mm、宽度3mm,其径向外表面上有18个横向槽。所述连接板7与所述支架9通过连接板7上的环形凸起73和环形端框91过盈配合连接,II输液管6沿连接杆93上的槽环绕并用胶固粘在支架9上后由连接板7的进口71和出口72穿出,II输液管6的两端均固粘上连接温度传感器的接头,一端与三通管的B接口42相连,温度传感器11、12分别装在II输液管6的两端。使用时热交换装置用连接板7上的卡口75安装在一个加热装置中。
实施例二如图1、图2、图3所示,连接板7上有与环形端框91相适配的环形卡槽74,所述支架9也可以卡入在所述连接板7上。其它部分同实施例一。
实施例三如图1、图4、图5所示,所述支架9也可以是一个或一个以上的矩形架,本实施例有一个矩形架,所述矩形架由上横杆95、下横杆96和9个纵向杆97组成,所述横杆95、96为长95mm、宽4mm、厚4mm的杆。所述纵向杆97为长130mm、宽3mm、厚3mm的杆,上面有18个槽。相应的连接板7是一个厚3mm的、130mm×50mm的矩形板,正面在长度方向上距两边10mm处有两个提柄75,在长度方向上距两边25mm、宽度方向上距一边10mm处有两个直径为4mm的通孔71、通孔72,背面有与所述矩形架的上横杆95相适配的卡槽98。所述矩形架卡入式连接于该连接板7上。II输液管6沿纵向杆97上的槽缠绕并固粘在支架9上。其它部分同实施例一。
当然,所述热交换装置8也可采用其它结构,如用一个或一个以上的带有管道的板。所述支架9与连接板7的连接也可以采用其他方式,如用铆钉、螺钉连接。
权利要求1.一种介入治疗肿瘤的注射装置,包括注射筒(1)、活塞(2)、I输液管(3)、III输液管(10),所述活塞(2)设置在所述注射筒(1)内并可在其中滑动,所述的I输液管(3)的一端与所述注射筒(1)的顶端连通,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带有切换手柄的三通管(4)、II输液管(6)以及热交换装置(8),所述注射筒(1)是大容量的注射筒,所述I输液管(3)的另一端与所述三通管(4)的A接口(41)相连通,所述II输液管(6)缠绕在所述热交换装置(8)上、一端与所述三通管(4)的B接口(42)相连通,所述III输液管(10)与所述三通管(4)的C接口(43)相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介入治疗肿瘤的注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热交换装置(8)由支架(9)和连接板(7)组成,所述连接板(7)上设有进口(71)和出口(72),所述II输液管(6)由所述连接板(7)的所述进口(71)穿入,缠绕在所述支架(9)上,所述II输液管(6)的另一端由所述连接板(7)的所述出口(72)穿出,所述连接板(7)上设有两个提柄(75),所述连接板(7)与所述支架(9)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介入治疗肿瘤的注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II输液管(6)的两端各装有一个温度传感器(11、12)。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一种介入治疗肿瘤的注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9)包括沿轴线隔开的两个环形端框(91、92)以及连接该两个环形端框的若干连接杆(93),所述连接杆(93)径向外表面上有若干个横向槽,所述II输液管(6)沿所述连接杆(93)上的槽缠绕在所述支架(9)上,所述连接板(7)背面有一个环形凸起(73),所述环形凸起(73)的内圆柱面与所述环形端框(91)外圆柱面以过盈配合相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介入治疗肿瘤的注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7)背面有凸起的环形卡槽(74),所述环形端框(91)卡入在所述环形槽(74)内。
6.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一种介入治疗肿瘤的注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架(9)是一个或一个以上的矩形架,所述矩形架由上横杆(95)、下横杆(96)和若干纵向杆(97)组成,所述纵向杆(97)上有若干个槽,所述II输液管(6)沿所述纵向杆(97)上的槽缠绕在所述支架(9)上,所述底板(7)背面有凸起的与所述矩形架的所述上横杆(95)相适配的卡槽(98),所述矩形架卡入在所述卡槽(98)内。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介入治疗肿瘤的注射装置,旨在提供容量大、热计量足够、热交换效率高、热疗效果好的介入治疗肿瘤的注射装置。该介入治疗肿瘤的注射装置包括注射筒(1)、活塞(2)、I输液管(3)、带有切换手柄的三通管(4)、III输液管(10)、II输液管(6)以及热交换装置(8),所述热交换装置(8)由支架(9)和连接板(7)组成。本实用新型可用于医疗领域。
文档编号A61M31/00GK2633332SQ0326773
公开日2004年8月18日 申请日期2003年7月21日 优先权日2003年7月21日
发明者吴春安、周兆淮、郝万奎 申请人:珠海市和佳医疗设备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