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远红外热敷保健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14285阅读:27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远红外热敷保健杯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热敷保健杯,特别是涉及一种杯中装有生物陶瓷,可辐射远红外,也可带有药包,对人体进行温灸的热敷保健杯。
背景技术
热敷是我国传统的中医疗法之一,采用热敷对于如虚寒症、风湿痛、关节炎等疾病具有一定的辅助治疗作用,如人们常见的胃寒发疼时,采用一如热水袋之类的温热用具,热敷于胃部,即可缓解其疼痛感,其实,人类祖先早在5000多年前就认识到人体“喜温恶寒”的生理特性,而在现代社会,热水袋、热水杯等温热器械更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御寒取暖的良好用具,然而热水袋、热水杯由于其导热过快,刚装入热水时,整个热水袋或热水杯显得过于烫热,使用者难以适应,且使用不久后就要重新加入热水,既造成使用成本的增加,又难以带来较好的效果;而且其保健作用较为单一,缺少其它的保健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之不足,提供一种方便、实用的远红外热敷保健杯,通过其吸收微波热量快,散热慢的作用,向人体辐射远红外,既可对人体进行温灸按摩,也可作一般热敷保健。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远红外热敷保健杯,它包括一由耐热材料制作而成的杯体,一可与杯体相配合的杯盖,杯体内装填有一粒或一粒以上的生物陶瓷珠。
所述的生物陶瓷珠为2~50mm的颗粒。
所述的杯体内还装填有药包、药膜或药包或药膜。
所述的杯体内还装填有不规则颗粒的矿物质、磁铁块。
所述的杯体中可以设有若干的隔层,隔层中可装入生物陶瓷珠、药包、药膜、磁铁块、矿物质。
所述的杯体为圆柱体或椭圆体或多边体或异型体。
所述的杯体外壁设为凹凸不平面,凹凸面上可设有小孔;或设为平滑面,平滑面上可设有凸点,凸点上或包括凸点旁可设有小孔。
所述的杯体中还可套入带孔或不带孔的内杯体,内杯体中装填有生物陶瓷珠或生物陶瓷珠、磁铁块,杯体与内杯体间设为空腔,空腔内可填放药膜及药包或药包或药膜。
所述的杯盖上设有明显凸起,凸起上可穿有小孔。
所述的杯盖为镶嵌有图案的平盖或凹盖。
所述的杯体还镶嵌有图案,图案由带孔的点组成,或为穿透式的。
所述的杯体、杯盖上还可一体镶嵌有磁铁。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先将远红外热敷保健杯放入微波炉中加热1分钟,让生物陶瓷珠吸收微波,经过能量转换,变成热量储存起来,再转换为远红外慢慢的向外辐射,杯体主要用于传导生物陶瓷珠的热量,并将生物陶瓷珠的远红外通过杯体上的小孔向外辐射,杯体的多边体、凹凸面、凸点及杯盖的凸起可对人体实施有效的按摩,杯体、杯盖上的小孔用于将远红外向外辐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由于将杯体设为多边体或异型体,杯体的外壁设为凹凸不平面,或设为平滑面,而在平滑面上设有凸点,凸点上或包括凸点旁设有小孔;在杯盖上设有明显凸起,凸起上穿有小孔;在杯体与杯盖相配合组成的杯子内,装填有生物陶瓷珠,或还包括有药包、药膜、不规则颗粒的矿物质、磁铁块等,通过微波加热后,使生物陶瓷珠吸收微波,经过能量转换,变成热量储存起来,并将生物陶瓷珠的远红外通过杯体或包括杯盖上的小孔向外辐射;即充分利用了热敷保健杯中的生物陶瓷珠吸收微波热量快,散热慢,能辐射远红外的特点,借助于耐热材料制作而成的杯体,当生物陶瓷珠温度较高时,杯体缓慢的将热量传递,进行热敷时,不会导致烫伤;由于杯体或包括杯盖上设有小孔,能使生物陶瓷珠的远红外直接作用于人体,大大增强了其保健效果;由于在杯体的外表面设为凹凸不平面或凸点,或是杯体设为多边体或异型体,或是杯盖的明显凸起,可实现对人体进行穴位的按压和按摩,达到对人体的穴位进行温灸保健的效果;而由于在杯体中还可放入药包、药膜、不规则颗粒的矿物质、磁铁块等,大大增加了其保健作用。本实用新型具有吸收微波热量快,散热慢;可产生远红外;能促进人体血液循环对虚寒症、风湿痛、关节炎具有辅助治疗作用,放入药包,又具有治疗效果;可对人体作温灸按摩;可进行热敷保健等特点;是一种可对人体进行热敷保健按摩,尤其对虚寒症、风湿痛、关节炎等具有一定的辅助治疗作用,老少皆宜的热敷保健用具。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远红外热敷保健杯不局限于实施例。


图1是实施例一本实用新型的构造示意图;图2是实施例一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剖视图;图3是实施例二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剖视图;图4是实施例三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剖视图;图5是实施例四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剖视图;图6是实施例五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剖视图;图7是实施例六本实用新型的构造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参见
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远红外热敷保健杯,它包括一由耐热材料制作而成的杯体11,一可与杯体相配合的杯盖12,杯体11为圆柱体,杯盖12为平盖;杯体11内装填有若干大小不一的生物陶瓷珠13,生物陶瓷珠13的颗粒大小为2~50mm的颗粒;在杯体11外壁上设有许多的凸点111,凸点111上或包括凸点111旁设有小孔112。
使用时,先将远红外热敷保健杯放入微波炉中加热1分钟,让生物陶瓷珠吸收微波,经过能量转换,变成热量储存起来,此时,生物陶瓷珠的温度会上升到80度左右,然后,生物陶瓷珠13将热量再转换为远红外慢慢的向外辐射,杯体11主要用于传导生物陶瓷珠13的热量,并将生物陶瓷珠13的远红外通过杯体11上的小孔112向外辐射,杯体11的凸点111可对人体实施有效的按摩,如可将热敷保健杯不停在身上热敷、按摩,也可以不停在双手间搓摩,刺激穴位、经络,达到强身健体的目的。
实施例二,参见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远红外热敷保健杯,它包括一由耐热材料制作而成的杯体21,一可与杯体相配合的杯盖22,杯体21为圆柱体,杯盖22为平盖;杯体21内装填有若干大小不一的生物陶瓷珠23,生物陶瓷珠23的颗粒大小为2~50mm的颗粒;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杯体21内还装填有不规则颗粒的矿物质24、磁铁块25、药包26、药膜27。
实施例三,参见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远红外热敷保健杯,它包括一由耐热材料制作而成的杯体31,一可与杯体相配合的杯盖32,杯体31为圆柱体,杯盖32为平盖;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杯体31内还套入一带孔381的内杯体38,内杯体38中装填有生物陶瓷珠33、不规则颗粒的矿物质34、磁铁块35,在杯体31与内杯体38间设有空腔,空腔内装填有药膜37、药包36。
实施例四,参见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远红外热敷保健杯,它包括一由耐热材料制作而成的杯体41,一可与杯体相配合的杯盖42,杯体41为圆柱体,杯盖42为平盖;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杯体41内还设有三层的隔层,隔层可以沿杯体41的横向分隔,也可沿杯体41的纵向分隔,或其它方式分隔,在上隔层内装填有生物陶瓷珠43,在中隔层内装填有药包46、药膜47,在下隔层内装填有生物陶瓷珠43。
实施例五,参见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远红外热敷保健杯,它包括一由耐热材料制作而成的杯体51,一可与杯体相配合的杯盖52,杯体51为圆柱体;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在杯盖52上设有明显凸起521,凸起521上穿有小孔522。
使用时,可利用在杯盖52上设有的明显凸起521对人体实施有效的按摩,刺激穴位、经络,达到强身健体的目的。
实施例六,参见图7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远红外热敷保健杯,它包括一由耐热材料制作而成的杯体61,一可与杯体相配合的杯盖62,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由杯盖62与杯体61构成的杯子形状为椭圆形。
权利要求1.一种远红外热敷保健杯,它包括一由耐热材料制作而成的杯体,一可与杯体相配合的杯盖,其特征在于杯体内装填有一粒或一粒以上的生物陶瓷珠。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远红外热敷保健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生物陶瓷珠为2~50mm的颗粒。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远红外热敷保健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杯体内还装填有药包、药膜或药包或药膜,或还包括可装填有不规则颗粒的矿物质、磁铁块。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远红外热敷保健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杯体中可以设有若干的隔层,隔层中可装入生物陶瓷珠、药包、药膜、磁铁块、矿物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远红外热敷保健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杯体为圆柱体或椭圆体或多边体或异型体。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远红外热敷保健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杯体外壁设为凹凸不平面,凹凸面上可设有小孔;或设为平滑面,平滑面上可设有凸点,凸点上或包括凸点旁可设有小孔。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远红外热敷保健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杯体中还可套入带孔或不带孔的内杯体,内杯体中装填有生物陶瓷珠或生物陶瓷珠、磁铁块,杯体与内杯体间可设为空腔,空腔内可填放药膜及药包或药包或药膜。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远红外热敷保健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杯盖上设有明显凸起,凸起上可穿有小孔,或杯盖为镶嵌有图案的平盖或凹盖。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远红外热敷保健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杯体还镶嵌有图案,图案由带孔的点组成,或为穿透式的。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远红外热敷保健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杯体、杯盖上还可一体镶嵌有磁铁。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远红外热敷保健杯,它包括一由耐热材料制作而成的杯体,一可与杯体相配合的杯盖,杯体内装填有生物陶瓷珠、药包、药膜、不规则颗粒的矿物质、磁铁块等,杯体的外壁设为凹凸不平面或多边体或异型体,或是在外壁上设有凸点,凸点上或包括凸点旁设有小孔;它能通过微波加热产生热量,其热量和远红外由杯体内的生物陶瓷珠通过杯体的小孔向外辐射,并借助于杯体的凹凸面、凸点、杯盖的凸起等,可对人体进行热敷保健按摩,实现对人体进行穴位的按压和按摩,尤其对虚寒症、风湿痛、关节炎等具有一定的辅助治疗作用,是一种老少皆宜的热敷保健用具。
文档编号A61N5/06GK2633257SQ03269010
公开日2004年8月18日 申请日期2003年7月11日 优先权日2003年7月11日
发明者杨晟 申请人:杨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