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型超声正常数据盘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278阅读:26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B型超声正常数据盘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适用于B型超声技术在临床诊断中使用的数据盘。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超声技术在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日益提高。但目前B型超声技术在临床诊断中所使用的正常数据却是手册类的书(如我国中华医学会超声专题学术会议于1983年5月25日通过的“人体脏器超声显像探测方法和正常值标准”)。其不但不便携带使用,而且数据不易查找。因此,给工作带来不便影响工作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适合临床医师和超声专业人员在实际工作中便于携带,并可快速查出所需数据的袖珍式B型超声正常数据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将人体脏器超声显像正常值分别印或刻在若干块盘或板面上,并通过轴钉将所有的盘或板装订成可以转动的组合盘或组合板。为了缩小组合盘的面积,可制成两面使用的。即每面的内层盘的数据被盖在外层盘的下面,并在外层盘的盘面上开有一个与内层盘板面格式相适应的孔,以便查找内层盘上的数据。为了防止在使用中将内外层盘面上的数据磨掉,可在内、外层盘的表面涂一层透明胶膜。亦可将外层盘粘贴在透明塑料或有机玻璃保护盘上,并在内、外层盘间设有透明胶板垫片。为了在使用中能使外层盘与内层盘相对旋转,内层盘应略大于塑料或有机玻璃保护盘,目的是便于用手将内层盘拿住,使其不动。内、外层盘面上的文字、数据、线条等、可采用排版印刷或照相制板来实现。为了便于醒目易查,人体主要脏器名称可采取套色印刷。
该B型超声正常数据盘可采用纸板、胶板、有机玻璃板,塑料板或金属板等作为制作材料。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取了上述措施,使其具有了便于随身携带、使用方便、经久耐用,能提高查找数据速度,节省时间等优点。因此,使用该B型超声正常数据盘,有助于提高工作效率。
下面结合附图所示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B型超声正常数据盘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正面外层盘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中正面内层盘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1中反面外层盘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1中反面内层盘的结构示意图。
该例是在薄纸板上分别印刷有肝脏、脾脏、肾脏、胰腺、肝外胆管、门静脉及其主要分枝、肝静脉、胆囊、眼部、子宫颈体、胃人体主要脏器名称及其具体项目的各种数据(如图所示)的直径为95mm的内层盘1、7和直径为85mm的外层盘2、5。人体主要脏器的名称和B型超声正常数据盘均为红色字体,其余均为黑色字体。将印刷在纸板上的圆盘剪切下来,并将外层盘2、5上的扇形空白处切割掉形成孔6。用透明塑料板制成与内层盘1、7直径相等的圆盘,在每个塑料圆盘上用透明胶布粘有外层盘2或外层盘5。用透明胶板制成95.5mm的内、外层盘1、2及内、外层盘7、5间的垫片。按照上述程序组合成正、反两面的B型超声正常数据盘。将所有圆盘的圆心对准后钻孔,穿入由铜制成的空心轴钉3,并将其铆固在中心孔内。
使用方法在外层盘2、5上的各项数据,可直接查出。在内层盘1、7上的各项数据,可通过捻动正面外层盘2或反面外层盘5、使其盘上的扇形孔在内层盘1、7外周栏内划定的范围内旋转,即可查出所需要的数据。
数据来源依据中华医学会超声专题学术会议于1983年5月25日通过的“人体脏器超声显像探测方法和正常值标准”的部分数据。
权利要求
1.B型超声正常数据盘,其特征在于用轴钉将若干块分别印或刻有人体脏器超声显像正常值的盘或板,装订成可以转动的组合盘或组合板。
2.根据权利要求
1所述的B型超声正常数据盘,其特征在于其外层盘的盘面上开有一个与内层版面格式相适应的孔。
3.根据权利要求
1所述的B型超声正常数据盘,其特征在于内、外层盘可采用纸板、胶板、塑料板、有机玻璃板或金属板制成。
4.根据权利要求
1所述的B型超声正常数据盘,其特征在于可在内、外层盘的表面涂一层胶膜,亦可将外层粘贴在透明塑料或有机玻璃保护盘上,并在内、外层盘间设有透明胶板垫片。
5.根据权利要求
1所述的B型超声正常数据盘,其特征在于内盘略大于外层盘。
专利摘要
B型超声正常数据盘,是一种适用于B型超声技术在临床诊断中使用的工具。它是用轴钉将若干块分别印或刻有人体脏器超声显像正常值的盘或板,装订成可以转动的组合盘或组合板。它具有便于随身携带、使用方便、经济耐用、能提高查找数据速度、节省时间等优点。因此,有助于临床医师和超声专业人员在实际工作中提高工作效率。
文档编号G06C3/00GK87200928SQ87200928
公开日1988年1月6日 申请日期1987年1月20日
发明者王勇前 申请人:王勇前导出引文BiBTeX, EndNote, RefMan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