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儿科护理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063阅读:25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儿科护理床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儿科护理床,在床体的下面四个角的位置设置有向下支撑接地用的床腿,在床体的床头一端设有床头护栏,在床体的床尾一端设有床尾护栏,所述的床头护栏设置有向上延伸形式的输液架,在床体左右两侧设有长方形护板,在床体上部一侧设置有固定带,在床体侧面设有折叠板以及电动伸缩臂,在床腿的下部设有可锁止的万向轮,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减小对病房空间的占用,同时输液架和固定带可以保证儿科患者顺利进行输液,设有头部固定槽,可将儿童头部固定,减少儿童在打头皮针时乱动造成的危险,设有电动伸缩臂和护板,接诊患儿较多时能够节省空间、增加床位且操作简便、省时省力。
【专利说明】一种儿科护理床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儿科护理床。

【背景技术】
[0002]现有的儿科护理床,一般都是普通床铺,输液架与床体均是分离的,在使用时需占用一定的空间,易被碰触,同时儿科患者一般较易躁动,在输液过程中手脚易动,因此需要大人用手强制控制以保证输液顺利进行,在一定程度上为患者和医护人员带来不便,在接诊患儿较多时,经常因为没有床位,导致小儿不能及时得到治疗容易延误病情,给医务人员增加了极大地工作难度。同时,若儿童需要输液时,由于其手腕和脚腕处的血管很细,一般需要打头皮针。目前儿童在打头皮针时,医护人员一般让儿童躺在床上或其父母抱着,但是在输液过程中儿童乱动很容易碰到针部造成危险。对于以上问题,目前还没有好的解决方案。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儿科护理床,主要用于医院的儿科,本实用新型在床体的下面四个角的位置设置有向下支撑接地用的床腿,在床体的床头一端设有床头护栏,在床体的床尾一端设有床尾护栏,有利于保护儿童安全,所述的床头护栏设置有向上延伸形式的输液架,在床体左右两侧设有长方形护板,在床体上部一侧设置有固定带,可防止儿童乱动影响治疗,在床体侧面设有折叠板以及电动伸缩臂,在床腿的下部设有可锁止的万向轮,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减小对病房空间的占用,同时输液架和固定带可以保证儿科患者顺利进行输液,设有头部固定槽,可将儿童头部固定,减少儿童在打头皮针时乱动造成的危险,设有电动伸缩臂和护板,接诊患儿较多时能够节省空间、增加床位且操作简便、省时省力。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儿科护理床,包括床体、床腿、护栏、护板、固定带,所述的床体为整体呈长方形的板状结构,在床体的下面四个角的位置设置有向下支撑接地用的床腿,在床体的床头一端设有床头护栏,在床体的床尾一端设有床尾护栏,所述的床头护栏设置有向上延伸形式的输液架,在床体左右两侧设有长方形护板,在床体上部一侧设置有固定带,在床体侧面设有折叠板以及电动伸缩臂,在床腿的下部设有可锁止的万向轮。
[0005]作为本方案的优选实施例,所述的固定带包括:两条手臂固定带,一条腰部固定带以及两条腿部固定带,每条固定带都有对应的固定扣。
[0006]作为本方案的优选实施例,所述的床头护栏和床尾护栏固定于床体,所述的护板通过连接片铰接于床体侧面。
[0007]作为本方案的优选实施例,所述的电动伸缩臂的长度略小于护板的宽度。
[0008]作为本方案的优选实施例,所述的床体床头一侧设有头部固定槽,所述的头部固定槽与床体的接触位置设有一软垫,所述的软垫连接在头部固定槽的开口处与床体之间,所述头部固定槽的内表面设有一层海绵体。
[0009]作为本方案的优选实施例,所述的输液架为倒L形,所述输液架水平杆上设有多个凹槽。
[0010]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或优点:
[0011]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减小对病房空间的占用,同时输液架和固定带可以保证儿科患者顺利进行输液,设有头部固定槽,可将儿童头部固定,减少儿童在打头皮针时乱动造成的危险,设有电动伸缩臂和护板,接诊患儿较多时能够节省空间、增加床位且操作简便、省时省力。

【附图说明】

[0012]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3]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1中,1、床体,2、床腿,3、床头护栏,4、床尾护栏,5、护板,6、手臂固定带,7、腰部固定带,8、腿部固定带,9、头部固定槽,10、软垫,11、输液架,12、凹槽,13、万向轮,14、连接片,15、固定扣,16、电动伸缩臂,17、折叠板,18、书写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15]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儿科护理床,主要用于医院的儿科,本实用新型在床体的下面四个角的位置设置有向下支撑接地用的床腿,在床体的床头一端设有床头护栏,在床体的床尾一端设有床尾护栏,有利于保护儿童安全,所述的床头护栏设置有向上延伸形式的输液架,在床体左右两侧设有长方形护板,在床体上部一侧设置有固定带,可防止儿童乱动影响治疗,在床体侧面设有折叠板以及电动伸缩臂,在床腿的下部设有可锁止的万向轮。
[0016]为了更好的理解上述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说明书附图以及具体的实施方式对上述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说明。
[0017]如图1所示,一种儿科护理床,包括床体1、床腿2、护栏、护板5、固定带,所述的床体I为整体呈长方形的板状结构,在床体I的下面四个角的位置设置有向下支撑接地用的床腿2,在床体I的床头一端设有床头护栏3,在床体I的床尾一端设有床尾护栏4,所述的床头护栏3设置有向上延伸形式的输液架11,在床体I左右两侧设有长方形护板5,在床体I上部一侧设置有固定带,在床体I侧面设有折叠板17以及电动伸缩臂16,在床腿2的下部设有可锁止的万向轮13。
[0018]其中在实际应用中,所述的固定带包括:两条手臂固定带6,一条腰部固定带7以及两条腿部固定带8,每条固定带都有对应的固定扣15。
[0019]其中在实际应用中,所述的床头护栏3和床尾护栏4固定于床体1,所述的护板5通过连接片14铰接于床体I侧面。
[0020]其中在实际应用中,所述的电动伸缩臂16的长度略小于护板5的宽度,这样在护板15放下时可以遮盖电动伸缩臂16,防止受伤。
[0021]其中在实际应用中,所述的床体I床头一侧设有头部固定槽9,所述的头部固定槽9与床体I的接触位置设有一软垫10,所述的软垫10连接在头部固定槽9的开口处与床体I之间,所述头部固定槽9的内表面设有一层海绵体。
[0022]其中在实际应用中,所述的输液架11为倒L形,所述输液架11水平杆上设有多个凹槽12。
[0023]使用时根据需要选择不同的固定带对患儿进行固定,若需进行头皮针输液,将患儿头部放入头部固定槽9中进行固定,将输液瓶悬挂于输液架11的凹槽12上进行输液,折叠板17可充当物品放置板和处理板,若患儿较多,将电动伸缩臂16抽出,放下护板5,铺上被褥即可临时充当病床进行使用。
[0024]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作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儿科护理床,包括床体⑴、床腿⑵、护栏、护板(5)、固定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床体(I)为整体呈长方形的板状结构,在床体(I)的下面四个角的位置设置有向下支撑接地用的床腿(2),在床体(I)的床头一端有床头护栏(3),在床体(I)的床尾一端设有床尾护栏(4),所述的床头护栏(3)设置有向上延伸形式的输液架(11),在床体⑴左右两侧设有长方形护板(5),在床体(I)上部一侧设置有固定带,在床体(I)侧面设有折叠板(17)以及电动伸缩臂(16),在床腿(2)的下部设有可锁止的万向轮(1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儿科护理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固定带包括:两条手臂固定带(6),一条腰部固定带(7)以及两条腿部固定带(8),每条固定带都有对应的固定扣(15)。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儿科护理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床头护栏(3)和床尾护栏⑷固定于床体⑴上,所述的护板(5)通过连接片(14)铰接于床体⑴侧面。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儿科护理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动伸缩臂(16)的长度略小于护板(15)的宽度。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儿科护理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床体(I)床头一侧设有头部固定槽(9),所述的头部固定槽(9)与床体(I)的接触位置设有一软垫(10),所述的软垫(10)连接在头部固定槽(9)的开口处与床体(I)之间,所述头部固定槽(9)的内表面设有一层海绵体。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儿科护理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输液架(11)为倒L形,所述输液架(11)水平杆上设有多个凹槽(12)。
【文档编号】A61M5-14GK204275159SQ201420726778
【发明者】吕玉晔 [申请人]吕玉晔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