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良的便携式点阵射频美容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44655阅读:25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改良的便携式点阵射频美容装置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改良的便携式点阵射频美容装置,其握持壳体包括握持面、底壳,握持面、底壳之间的壳体容置腔内嵌装PCB控制线路板、供电电池,握持面壳装设控制按键;握持壳体前端部装设美容按摩头,美容按摩头包括按摩头基座,按摩头基座内部成型基座容置腔,按摩头基座外表面设置按摩面,基座容置腔内嵌装与PCB控制线路板电连接的金属头PCB基板,金属头PCB基板铆装呈矩阵分布的低阻抗金属头,按摩面对应各低阻抗金属头分别开设金属头安装孔,各低阻抗金属头前端部分别穿过相应的金属头安装孔并凸出于按摩面。通过上述结构设计,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设计新颖、使用寿命长、安全卫生、稳定可靠性好、美容效果好的优点。
【专利说明】
一种改良的便携式点阵射频美容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皮肤美容祛皱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改良的便携式点阵射频美容装置。
【背景技术】
[0002]点阵射频在医学临床上可以运用于皮肤的美容,令皮肤剥脱和肌肤再生点阵射频采用点阵射频的模式,目标为皮肤组织中的带电粒子和水,带电粒子的高速布朗运动产生热量,在给皮肤带来热效应的同时,带来较明显的热凝固的增加,启动皮肤创伤修复机制(炎症阶段、增殖阶段、重塑阶段)新生大量胶原担保。
[0003]点阵射频美容装置可以在皮肤的真皮层内产生电磁场,使皮肤以及皮下组织中的极性水分子产生高速旋转振动,振动使水分子之间摩擦生热,快速加热组织并进行维持。由于组织热梯度产生的热'传导和由于组织局部热蓄积而产生的皮肤血流的热扩散作用,真皮和皮下组织的温度可升高至45_60°C,这种持续的热蓄积会引起真皮胶原的热损伤。另夕卜,持续的高温状态也会起到血液循环促进作用及代谢促进作用、自主神经系统和内分泌功能的改善效果,促进皮下脂肪的分解和代谢。
[0004]目前市面上的点阵射频美容装置的按摩头发射装置都是采用直接在PCB上的铜铂排列矩阵或者在PCB上焊接金属物。其中,对于采用PCB上的铜铂矩阵排列的点阵射频美容装置而言,其存在以下缺点:
[0005]1、在美容过程中容易导致PCB铜铂氧化,从而直接导致便携式点阵射频美容装置的按摩头使用寿命大大缩短,通常该装置按摩头都属于损耗品经常更换,在使用上不方便也不经济;
[0006]2、PCB直接接触皮肤也容易造成皮肤过敏等问题,因PCB在生产过程中都会接触一些化学成份,在日常美容过程中很不卫生。
[0007]另外,对于采用PCB上焊接金属物矩阵排列的点阵射频美容装置而言,其存在以下缺点:
[0008]1、因矩阵点多,焊接耗时,不良率高;
[0009 ] 2、焊接时因高温,容易造成外壳塑胶变形,生产困难,效率低,成本高;
[0010]3、因焊接问题,容易造成金属物按摩头与壳体形成间隙,造成漏液等问题;
[0011]4、现有焊接金属物多采用不锈钢、铝、锌合金等材质,由于阻抗高,导致作用在皮肤上发热效果不明显,从而直接影响美容除皱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0012]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改良的便携式点阵射频美容装置,该改良的便携式点阵射频美容装置结构设计新颖、使用寿命长、安全卫生、稳定可靠性好、美容效果好。
[0013]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0014]—种改良的便携式点阵射频美容装置,包括有握持壳体,握持壳体包括有握持面壳以及装设于握持面壳下端侧的握持底壳,握持壳体于握持面壳与握持底壳之间成型有壳体容置腔,壳体容置腔内嵌装有PCB控制线路板、供电电池,握持面壳装设有控制按键,供电电池、控制按键分别与PCB控制线路板电连接;
[0015]握持壳体的前端部装设有美容按摩头,美容按摩头包括有按摩头基座,按摩头基座的内部成型有基座容置腔,按摩头基座的外表面设置有呈平面状的按摩面,按摩头基座的基座容置腔内嵌装有与PCB控制线路板电连接的金属头PCB基板,金属头PCB基板铆装有呈矩阵分布且分别与金属头PCB基板电连接的低阻抗金属头,按摩头基座的按摩面对应各低阻抗金属头分别开设有与基座容置腔连通的金属头安装孔,各低阻抗金属头的前端部分别穿过相应的金属头安装孔并凸出于按摩面。
[0016]其中,各所述低阻抗金属头的前端部分别设置有呈圆环状的台阶凸缘,各所述金属头安装孔的前端开口处对应相应的低阻抗金属头的台阶凸缘分别设置有凸缘卡槽,各低阻抗金属头的台阶凸缘分别嵌插于相应的金属头安装孔的凸缘卡槽内。
[0017]其中,焊接于所述金属头PCB基板的低阻抗金属头包括有阳极金属头、阴极金属头,位于同一列的低阻抗金属头的极性相同,位于同一行的低阻抗金属头的极性交错分布。
[0018]其中,焊接于所述金属头PCB基板的低阻抗金属头包括有阳极金属头、阴极金属头,位于同一列的低阻抗金属头的极性交错分布,位于同一行的低阻抗金属头的极性交错分布O
[0019]其中,所述按摩头基座与所述握持底壳螺接。
[0020]其中,所述供电电池为充电电池。
[0021]其中,所述握持面壳装设有USB充电接口,USB充电接口与所述PCB控制线路板电连接。
[0022]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改良的便携式点阵射频美容装置,其握持壳体包括握持面壳、握持底壳,握持面壳与握持底壳之间的壳体容置腔内嵌装PCB控制线路板、供电电池,握持面壳装设控制按键,供电电池、控制按键分别与PCB控制线路板电连接;握持壳体前端部装设美容按摩头,美容按摩头包括按摩头基座,按摩头基座内部成型基座容置腔,按摩头基座外表面设置按摩面,基座容置腔内嵌装与PCB控制线路板电连接的金属头PCB基板,金属头PCB基板焊装呈矩阵分布的低阻抗金属头,按摩面对应各低阻抗金属头分别开设金属头安装孔,各低阻抗金属头前端部分别穿过相应的金属头安装孔并凸出于按摩面。通过上述结构设计,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设计新颖、使用寿命长、安全卫生、稳定可靠性好、美容效果好的优点。
【附图说明】
一种改良的便携式点阵射频美容装置的制造方法附图
[0023]下面利用附图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说明,但是附图中的实施例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任何限制。
[0024]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剖面示意图。
[0026]图3为图2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0027]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美容按摩头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美容按摩头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0029]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美容按摩头的剖面示意图。
[0030]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低阻抗金属头的极性分布示意图。
[0031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低阻抗金属头另一种极性分布示意图。
[0032]在图1至图8中包括有:
[0033]I 握持壳体11 握持面壳
[0034]12——握持底壳13——壳体容置腔
[0035]2--PCB控制线路板 3--供电电池
[0036]4——控制按键5——美容按摩头
[0037]51——按摩头基座 511——基座容置腔
[0038]512——按摩面513——金属头安装孔
[0039]5131——凸缘卡槽 52——金属头PCB基板
[0040]53——低阻抗金属头 531——凸缘台阶
[0041]532——铆压盲孔6——USB充电接口。
【具体实施方式】
[0042]下面结合具体的实施方式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说明。
[0043]如图1至图8所示,一种改良的便携式点阵射频美容装置,包括有握持壳体I,握持壳体I包括有握持面壳11以及装设于握持面壳11下端侧的握持底壳12,握持壳体I于握持面壳11与握持底壳12之间成型有壳体容置腔13,壳体容置腔13内嵌装有PCB控制线路板2、供电电池3,握持面壳11装设有控制按键4,供电电池3、控制按键4分别与PCB控制线路板2电连接。
[0044]进一步的,握持壳体I的前端部装设有美容按摩头5,美容按摩头5包括有按摩头基座51,按摩头基座51的内部成型有基座容置腔511,按摩头基座51的外表面设置有呈平面状的按摩面512,按摩头基座51的基座容置腔511内嵌装有与PCB控制线路板2电连接的金属头PCB基板52,金属头PCB基板52铆装有呈矩阵分布且分别与金属头PCB基板52电连接的低阻抗金属头53,按摩头基座51的按摩面512对应各低阻抗金属头53分别开设有与基座容置腔511连通的金属头安装孔513,各低阻抗金属头53的前端部分别穿过相应的金属头安装孔513并凸出于按摩面512。其中,本实用新型的按摩头基座51可通过螺接的方式与握持底壳12装配连接;当然,上述装配连接方式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即本实用新型的按摩头基座51还可以采用卡接的方式卡装于握持面壳11与握持底壳12之间。
[0045]需进一步指出,对于本实用新型的呈矩阵分布的低阻抗金属头53而言,其可以采用以下两种方式进行排列分布,具体为:第一种,如图7所示,焊接于金属头PCB基板52的低阻抗金属头53包括有阳极金属头、阴极金属头,位于同一列的低阻抗金属头53的极性相同,位于同一行的低阻抗金属头53的极性交错分布;第二种,如图8所示,焊接于金属头PCB基板52的低阻抗金属头53包括有阳极金属头、阴极金属头,位于同一列的低阻抗金属头53的极性交错分布,位于同一行的低阻抗金属头5 3的极性交错分布。当然,上述阳极金属头、阴极金属头的排列分布方式并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0046]需进一步解释,本实用新型通过铆装于金属头PCB基板52的低阻抗金属头53产生电磁场,工作时,金属头PCB基板52与PCB控制线路板2电连接,通电后的金属头PCB基板52为阳极金属头接通正极且为阴极金属头接通负极,阳极金属头与阴极金属头相配合并产生电磁场。其中,本实用新型的采用低阻抗金属头53来产生电磁场,阻抗低且发热效果明显,进而可有效地提高美容效果。需进一步指出,本实用新型的各低阻抗金属头53的后端面分别开设有铆压盲孔532,在低阻抗金属头53与金属头PCB基板52实现铆装的过程中,铆压盲孔532被冲压且铆压盲孔532的边缘朝外扩张,进而实现铆接固定。
[0047]在本实用新型工作过程中,供电电池3为PCB控制线路板2、金属头PCB基板52供电,且用户可通过握持面壳11的控制按键4来对工作过程进行控制;其中,控制按键4包括有开启按键、关闭按键等。其中,本实用新型的供电电池3可以为充电电池,例如锂电池等,为满足充电电池的充电需要,本实用新型可以采用下述结构设计,具体为:握持面壳11装设有USB充电接口 6,USB充电接口 6与PCB控制线路板2电连接。
[0048]综合上述情况可知,通过上述结构设计,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设计新颖、使用寿命长、安全卫生、稳定可靠性好、美容效果好的优点。
[0049]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如图6所示,各低阻抗金属头53的前端部分别设置有呈圆环状的台阶凸缘,各金属头安装孔513的前端开口处对应相应的低阻抗金属头53的台阶凸缘分别设置有凸缘卡槽5131,各低阻抗金属头53的台阶凸缘分别嵌插于相应的金属头安装孔513的凸缘卡槽5131内。需进一步解释,通过台阶凸缘与凸缘卡槽5131相配合,本实用新型能够有效地防止使用时膏体进入至基座容置腔511内。
[0050]以上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主权项】
1.一种改良的便携式点阵射频美容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有握持壳体(I),握持壳体(I)包括有握持面壳(11)以及装设于握持面壳(11)下端侧的握持底壳(12),握持壳体(I)于握持面壳(11)与握持底壳(12)之间成型有壳体容置腔(13),壳体容置腔(13)内嵌装有PCB控制线路板(2)、供电电池(3),握持面壳(11)装设有控制按键(4),供电电池(3)、控制按键(4)分别与PCB控制线路板(2)电连接; 握持壳体(I)的前端部装设有美容按摩头(5),美容按摩头(5)包括有按摩头基座(51),按摩头基座(51)的内部成型有基座容置腔(511),按摩头基座(51)的外表面设置有呈平面状的按摩面(512),按摩头基座(51)的基座容置腔(511)内嵌装有与PCB控制线路板(2)电连接的金属头PCB基板(52),金属头PCB基板(52)铆装有呈矩阵分布且分别与金属头PCB基板(52)电连接的低阻抗金属头(53),按摩头基座(51)的按摩面(512)对应各低阻抗金属头(53)分别开设有与基座容置腔(511)连通的金属头安装孔(513),各低阻抗金属头(53)的前端部分别穿过相应的金属头安装孔(513)并凸出于按摩面(51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良的便携式点阵射频美容装置,其特征在于:各所述低阻抗金属头(53)的前端部分别设置有呈圆环状的台阶凸缘,各所述金属头安装孔(513)的前端开口处对应相应的低阻抗金属头(53)的台阶凸缘分别设置有凸缘卡槽(5131),各低阻抗金属头(53)的台阶凸缘分别嵌插于相应的金属头安装孔(513)的凸缘卡槽(5131)内。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改良的便携式点阵射频美容装置,其特征在于:焊接于所述金属头PCB基板(52)的低阻抗金属头(53)包括有阳极金属头、阴极金属头,位于同一列的低阻抗金属头(53)的极性相同,位于同一行的低阻抗金属头(53)的极性交错分布。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改良的便携式点阵射频美容装置,其特征在于:焊接于所述金属头PCB基板(52)的低阻抗金属头(53)包括有阳极金属头、阴极金属头,位于同一列的低阻抗金属头(53)的极性交错分布,位于同一行的低阻抗金属头(53)的极性交错分布。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良的便携式点阵射频美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按摩头基座(51)与所述握持底壳(12)螺接。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良的便携式点阵射频美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供电电池(3)为充电电池。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改良的便携式点阵射频美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握持面壳(11)装设有USB充电接口( 6 ),USB充电接口( 6 )与所述PCB控制线路板(2 )电连接。
【文档编号】A61N2/04GK205698907SQ201620194143
【公开日】2016年11月23日
【申请日】2016年3月14日
【发明人】王伟
【申请人】东莞市科驰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