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股骨骨折闭合复位中的髓外复位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48543阅读:33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用于股骨骨折闭合复位中的髓外复位装置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股骨骨折闭合复位中的髓外复位装置,本装置至少包括:本体和固定部件,所述本体为U形结构,所述固定部件为弧形结构,所述固定部件的两端滑动连接两个U形结构侧边。本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可反复使用,无需额外于骨折周围作切口,无需另外于股骨其他部位打入复位导针,无需于骨折部位作切口,可在基层医院推广。
【专利说明】
用于股骨骨折闭合复位中的髓外复位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股骨骨折闭合复位中的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股骨骨折闭合复位中的髓外复位装置,属于医疗器械中的一种。
【背景技术】
[0002]股骨是人体中最长的管状骨。股骨干骨折是骨科临床上最常见的骨折之一,骨折包括股骨小粗隆至股骨髁以上部位,约占全身骨折的6%。由于股骨是人体最大的的骨骼,并且是下肢主要的负重骨之一,若治疗不当,可引起长期的功能障碍及严重的残疾。股骨干骨折多为高能量创伤所致,由于肌肉的牵拉作用,骨折往往错位严重,复位困难,大多数成人股骨干骨折需手术治疗,目前手术治疗股骨干骨折的方法有多种,骨折的部位和类型、骨折的粉碎程度、患者的年龄、患者的社会和经济需求等均可影响治疗方法的选择。闭合复位交锁髓内钉内固定被认为是股骨干骨折的首选治疗方法。股骨粗隆以下及距膝关节9cm以上的骨干骨折曾被认为是闭合复位交锁髓内钉内固定的手术适应证。随着B0(B1logiCalOsteosynthesis)理念的提出,采用微创技术治疗四肢骨折已渐成为一种趋势,骨折的治疗从原来强调坚强内固定达到一期愈合,逐步转变为保护骨折局部血运的生物学固定以达到二期骨愈合的观点,即生物的、合理的接骨术的观点。对长管状骨骨折的治疗,也由传统的解剖复位坚强固定转变为以维持长骨正常长度、不出现成角及旋转畸形、注意保护骨折局部血供的间接复位相对稳定的微创固定。骨折的治疗已经进入微创化时代,闭合复位交锁髓内钉固定技术符合骨折生物学愈合的要求,是微创化治疗骨折的最佳方法之一。股骨干由于解剖关系,周围有强大的肌群包绕,对骨折块产生成角应力,加上股骨干骨折往往为重体力劳动者发生高能量损伤所致,肌肉及皮下脂肪丰富,给闭合复位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实用骨科学、坎贝尔骨科手术学虽都介绍了股骨干骨折闭合复位髓内钉固定复位器械,但由于价格昂贵,目前国内厂家除了提供髓内钉固定系统操作工具,均未配备复位器械,因此,对于股骨干骨折大多数医生仍采用切开复位交锁髓内钉内固定,但切开复位导致局部损伤加重,往往增加感染,局部血供破坏加重及骨不愈合等风险,对于粉碎性骨折往往需取骨植骨,增加了取骨植骨带来的局部疼痛、麻木等并发症。有文献报道,闭合性股骨骨折切开穿钉的感染率接近10%,但闭合穿钉的感染率则不到I %。
[0003]目前临床上有部分学者介绍了一些复位器械,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张英泽教授介绍了一种股骨骨折闭合服务器械,它由牵引架及托板等组成,在股骨近端需钢钉固定,操作相对复杂,未能在临床广泛推广应用。上海六院徐海涛医师介绍了一种股骨骨折复位器械,相当于带外固定支架的持骨钳,需要在骨折近端及远端作多个小切口复位骨折后在开口插入导针,而后达到闭合复位股骨骨折目的,再按照股骨骨折髓内钉步骤安装股骨髓内钉。上海浦东新区医院介绍了一种股骨骨折闭合复位器械,它相当于外固定支架,先打入导针,复位后调整支架维持复位,随后再依次于近端开口插入导针,再按照股骨骨折髓内钉步骤安装股骨髓内钉。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介绍的一种股骨干骨折辅助复位器,它包括一固定支架,固定支架末端设有一万向关节接头,万向关节接头末端连接有一固定套,还包括一复位针,复位针后部套接在固定套内,且可在固定套内上下滑动,均需作另外切开复位针固定在骨折端。尹雪峰介绍了股骨干骨折闭合复位器。它由大腿托板、U型框架、复位螺栓、牵引架和U型框架固定螺栓组成,腿托板的一端设有股骨干通孔,另一端设有三排螺孔,U型框架通过U型框架固定螺栓固定在大腿托板两侧设有的螺孔上,大腿托板的中间一排螺孔及U型框架三条边上的螺孔拧入复位螺栓,达到复位股骨干骨折目的。Gosling报道在复位后采用特殊外固定方法对骨折作临时固定后,再行髓内钉固定,但具体器械及操作方法繁琐。孙瑞龙等主要采用的闭合复位方法为旋转、推挤、提按等中医手法复位,未采用器械辅助复位。陆廷永、金善汝等采用小切口、手指探查技术闭合复位股骨干骨折获得良好效果,虽然切口小,但骨折局部仍有创伤,局部骨膜及骨折周围血供仍遭到一定破坏,未达真正意义上的微创及闭合复位。股骨干骨折闭合复位交锁钉内固定治疗的关键技术是如何闭合复位,虽然上述学者介绍了部分复位方法及工具,但可能存在费时费力,医生病人射线接触量多,临床可操作性不强,因此,对于股骨骨折大多数医师仍以选择开放复位内固定为主。Weil等认为计算机导航技术能帮助实现更精确的复位,同时大大减少术中透视次数,但计算机辅助复位技术由于需特殊设备,价格昂贵,学习时间曲线长,无法在基层医院实现。
【实用新型内容】
[0004]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股骨骨折闭合复位中的髓外复位装置,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缺乏一种简单有效、无需做切口而对股骨骨折进行闭合复位的工具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股骨骨折闭合复位中的髓外复位装置,所述用于股骨骨折闭合复位中的髓外复位装置至少包括:本体和固定部件,所述本体为U形结构,所述固定部件为弧形结构,所述固定部件的两端滑动连接两个U形结构侧边。
[0006]优选地,所述固定部件两端设置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与两个U形结构侧边匹配。
[0007]优选地,还包括两个固定销,两个所述U形结构侧边对称的均匀的设有若干插孔,所述固定销与插孔匹配。
[0008]优选地,所述U形结构的底部设有操作手柄。
[0009]优选地,所述操作手柄和U形结构是一体成型的。
[0010]优选地,所述固定部件的内侧面和与之相对的U形结构的底部的内侧面为弧面。
[0011]优选地,两个所述U形结构侧边之间的距离为22-25厘米。
[0012]优选地,所述本体和操作手柄选用玻璃钢或碳纤维制成。
[0013]如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用于股骨骨折闭合复位中的髓外复位装置,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4](I)本装置在对股骨进行闭合复位时治疗时无创伤,无需额外于骨折周围作切口,无需另外于股骨其他部位打入复位导针,无需于骨折部位作切口,骨折端血供不会遭到破坏,减少患者创伤,利于骨折愈合,并发症发生率低,使用该装置治疗操作简单,无需昂贵设备,制作方便。
[0015](2)本装置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成本低廉,可作为永久性器械,可重复消毒,长期使用,值得在基层推广。
【附图说明】
用于股骨骨折闭合复位中的髓外复位装置的制造方法附图
[0016]图1显示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示意图。
[0017]图2显示为本实用新型U形结构和固定部件的纵断面示意图。
[0018]其中,10、本体,20、固定部件,30、操作手柄,101、插孔,102、U形结构的底部,103、U形结构侧边。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及功效。
[0020]请参阅图1。须知,本说明书所附图式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实用新型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技术内容得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下,当亦视为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畴。
[0021]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股骨骨折闭合复位中的髓外复位装置,本装置包括:本体10和固定部件20,本体10为U形结构,固定部件20为弧形结构,固定部件20两端设置有安装孔,两个U形结构侧边103与安装孔匹配,可正好可插入两个安装孔。固定部件20与本体10的连接方式还可以采用其他形式,但是必须是可调节的,以保证在不同的患者,以及不同的骨折部位不同都可以应用。
[0022]在本实施例中还包括两个固定销(图中为示出),两个U形结构侧边103上对称的均匀的设有9个插孔101,固定销与插孔101匹配,可插入插孔101。当操作者确定好合适的位置后即可将固定销插入插孔101,起到固定的作用。插孔101的个数以及距离都是可以根据需要而调节的。
[0023]为了进一步优化设计方案,本体10的U形结构的底部设有操作手柄20,操作手柄20和本体10是一体成型的。
[0024]参见图2,为U形结构和固定部件20的纵断面,固定部件20的内侧面,与之相对的U形结构的底部102的内侧面都为弧面,这样避免了患者的肢体放置在本装置中受到棱角的刮伤,因此此种结构更加人性化。
[0025]在本实施例中,两个U形结构侧边103之间的距离为23厘米,这样符合大部分患者的体型,同时保证了患者的肢体相对固定的放置在U形结构中。通常的,两个U形结构侧边103的距离可设置为22-25厘米。
[0026]在本实施例,本体10和操作手柄30选用玻璃钢制成,当然也可采用其他高强度轻质刚性材料制成,例如碳纤维。
[0027]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成本低廉,能够避免切开复位治疗股骨骨折诸多缺点,对手术医师的临床经验依赖少,学习曲线短,一般一次即可学会,使用2-3次即可熟练运用,从而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出血、减少组织损伤,骨折愈合时间短,患者功能恢复快。所以,本实用新型有效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种种缺点而具高度产业利用价值。
[0028]上述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举凡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主权项】
1.一种用于股骨骨折闭合复位中的髓外复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用于股骨骨折闭合复位中的髓外复位装置至少包括:本体和固定部件,所述本体为U形结构,所述固定部件为弧形结构,所述固定部件的两端滑动连接两个U形结构侧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股骨骨折闭合复位中的髓外复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部件两端设置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与两个U形结构侧边匹配。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股骨骨折闭合复位中的髓外复位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两个固定销,两个所述U形结构侧边上对称的设有若干插孔,所述固定销与插孔匹配。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股骨骨折闭合复位中的髓外复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U形结构的底部设有操作手柄。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股骨骨折闭合复位中的髓外复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手柄和U形结构是一体成型的。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股骨骨折闭合复位中的髓外复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部件的内侧面和与之相对的U形结构的底部的内侧面为弧面。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股骨骨折闭合复位中的髓外复位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U形结构侧边之间的距离为22-25厘米。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股骨骨折闭合复位中的髓外复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用于股骨骨折闭合复位中的髓外复位装置选用玻璃钢或碳纤维制成。
【文档编号】A61B17/62GK205697970SQ201620279271
【公开日】2016年11月23日
【申请日】2016年4月6日
【发明人】蒋元斌, 沈振明, 史政康, 张伟中, 徐浩, 计小东, 晋存
【申请人】蒋元斌, 苏州市吴江区中医医院(苏州市吴江区第二人民医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