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皮肤病的中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71983阅读:13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治疗皮肤病的中药的制作方法
(一)、所属领域本发明涉及的是一种含有原材料的医用配置品。具体地说是一种用于治疗皮肤病的中药制剂。
(二)、背景技术目前用于治疗牛皮癣、鱼鳞病、湿疹、脂溢性皮炎等皮肤病的药物很多。其中西药药膏中大多含有激素类成分。长期使用会对人体产生不利影响。也有一些中药配制品被用于治疗皮肤病,但疗效并不理想。
(三)、发明内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毒副作用,治疗效果好的治疗皮肤病的中药。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它由当归15-20份、红花15-20份、丹参15-20份、没药15-20份、黄芪15-20份、柴胡15-20份组成。将各种原料粉碎制成粉末后,灌制成胶囊或者是添加制作丸剂的辅料制成丸剂均可。
本发明产品中的当归为伞形科植物当归的干燥根,含有挥发油,主要芳香成份为丁烯酸内脂和临羟基苯戊酮等,此外它还含有蔗糖及棕榈酸、β-谷甾醇及棕榈酸酯、烟酸、维生素E、维生素B12等。当归性温味辛甘,具有补血、活血、抑菌等作用;红花为菊科植物红花的干燥管状花。含有红花甙、红花醌甙、新红花甙。红花性温味微苦辛。具有活血通经、祛瘀止痛的功效;丹参为唇形科植物丹参的干燥根。含油脂溶性的多种丹参酮类及水溶性的原儿茶酚醛和儿茶酚的衍生物。丹参性微寒味苦。具有活血祛淤、调经止痛、安神宁心促进组织修复、抑菌的功效;没药为橄榄科植物没药树及同属其他植物基干皮部渗出的油胶树脂。含有树脂、挥发油、树胶及苦味质等。没药性味苦。具有活血止痛、消肿生肌的功效;黄芪是豆科植物黄芪或蒙黄芪的干燥根。含有胆碱甜、菜碱多糖、果胶淀粉、氨基酸苦味素及微量叶酸等。黄芪性微温味苦,具有补气固表、托毒排脓、生肌利尿等功效;柴胡为伞形科植物狭叶柴胡、北柴胡及同属其他植物的干燥根或全草。含有挥发油皂甙、脂肪油,此外还含有柴胡醇、多种植物甾醇等。柴胡味苦性微寒,具有解表和里、退热、开阳疏肝调郁等功效。
本发明将这些药物组合,各成份之间相互协调,可以收到良好的活血化淤、行气止痛、补气扶正、消肿生肌、托毒排脓等功效。经实验证明,本发明的产品用于治疗牛皮癣、鱼鳞病、湿疹、溢脂性皮炎等多种皮肤病具有良好的效果,有效率可达到98%。本发明的产品为纯中药制剂,无任何毒副作用。
(四)、具体实施方案下面举例对本发明做更详细地描述按照当归15-20份、红花15-20份、丹参15-20份、没药15-20份、黄芪15-20份、柴胡15-20份的比例备好原料。将各种原料粉碎制成粉末后,灌制成胶囊或者是添加制作丸剂的辅料制成丸剂。
按照当归15份、红花15份、丹参15份、没药15份、黄芪15份、柴胡15份的比例备好原料。将各种原料粉碎制成粉末后,灌制成胶囊或者是添加制作丸剂的辅料制成丸剂。
权利要求
1.一种治疗皮肤病的中药,其特征是它由当归15-20份、红花15-20份、丹参15-20份、没药15-20份、黄芪15-20份、柴胡15-20份组成。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的是一种治疗皮肤病的中药。它由当归15-20份、红花15-20份、丹参15-20份、没药15-20份、黄芪15-20份、柴胡15-20份组成。本发明的产品用于治疗牛皮癣、鱼鳞病、湿疹、溢脂性皮炎等多种皮肤病具有良好的效果,有效率可达到98%,且无任何毒副作用。
文档编号A61P17/00GK1631381SQ200310107770
公开日2005年6月29日 申请日期2003年12月23日 优先权日2003年12月23日
发明者李淑艳, 张利伟, 魏福华 申请人:李淑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