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肺内感染及防治非典型肺炎的中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72138阅读:33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治疗肺内感染及防治非典型肺炎的中药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中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利用中药治疗肺内感染以及能够防治非典型肺炎的药物。
背景技术
2002年末,特别是2003年春季肆虐世界部分国家,尤其是东南亚和我国的非典型肺炎(SARS)是一种具有很强传染性的呼吸道疾病,被传染后引起呼吸道和肺部感染,而且容易发展成较严重的肺损伤和呼吸衰竭,在人民中引起较大的恐慌。但是,在党和政府,特别是胡锦涛总书记的高度重视和广大医务工作者的努力下,得到了有效的遏制,到2003年6月底非典型炎和疑似病例的发病率达到了零。可是作为一种传染性疾病是不可能一下子灭绝的,秋冬季又是呼吸道疾病易发的季节,非典型肺炎(SARS)卷土重来也是有可能性的。利用中药治疗肺内感染的药物不少,但都不能防治非典型肺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即能治疗肺内感染又对防治非典型肺炎有效的一种治疗肺内感染及防治非典型肺炎的中药。
麻杏石甘汤是古方,是治疗支气管炎的常用方剂,其中麻黄是主药,对支气管平滑肌有解痉作用因而镇咳;另有升压作用,对心脏有兴奋作用,也能兴奋大脑皮层与呼吸中枢,推断其对病毒有抑制作用,因而对流感病毒有抑制作用,故用之为主药。杏仁有祛痰止咳平喘作用,二药相配相得益彰。甘草能减少咽部的刺激作用,其镇咳作用除咽部外而且是中枢性的,其强度与可待因相似。三药配伍得当止咳祛痰非常明显;石膏解热作用较强,所以古方为治咳祛痰而发热者是非常合适的。
本发明以古方为基础改进的配方。加桔梗以加强其祛痰作用;加莱菔子、紫苏子、白芥子即下气平喘又能消炎抗菌。又加姜半夏,即镇咳祛痰又有镇吐解毒作用。本发明对咳嗽、痰多、气喘、发热、炎症均有较好的效果。
本发明加苍术配麻黄以利发汗而解热,其灭菌效果也颇佳,加蒲公英对多种细菌有较强的杀菌作用,即清热解毒又有利尿作用;发明人认为,蒲公英有抗病毒作用,这更有利于抗击非典。清热解毒中再加对多种细菌有抑制作用的金银花、连翘、菊花;还有黄芩既有抗微生物的作用,又有抗炎、抗变态反应、利尿、降压作用;黄柏、黄连其作用与黄芩相似,而某些作用更强于黄芩。在实验中对抗流感病毒、新城病毒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还有虎杖对多种病毒均有明显抑制作用,配合上述药物,抗病毒会更强,会有协同作用的。另外虎杖对肺部炎症有独特的治疗效果。本发明加茯苓利水渗湿、宁心安神,加大黄通肺泻下、通便解毒,使热毒从两便排除。上述配方有强心作用的麻黄、连翘、甘草等,另有保肝健脾药有莱菔子、紫苏子、茯苓、陈皮、姜半夏、甘草等。
樟脑芳香开窍,具有强心的作用,对预防SARS尤为有益,除此又加黄芪利尿强心,也有加强心脏收缩作用,增加心输出量,舒张冠状血管。加党参可升高血压,促进机体新陈代谢作用;两者合用补中益气,配有甘草乃四君子之主要,如此配伍相得益彰。SARS伤心又伤肝,此配方即可预防又能治疗,为防治非典难得的中药。
本发明的药物各组分用量在下述重量份范围具有良好疗效麻黄1-5份、杏仁1-5份、石膏3-30份、甘草1-10份、桔梗1-10份、黄芩1-10份、黄连1-5份、黄柏1-10份、茯苓1-5份、大黄1-3份、金银花1-5份、连翘15份、虎杖1-5份、莱菔子2-10份、紫苏子1-5份、姜半夏1-10份、菊花1-10份、蒲公英1-10份、苍龙1-5份。
优选为麻黄1份、杏仁1份、石膏3份、甘草1份、桔梗1份、黄芩1份、黄连1份、黄柏1份、茯苓1份、大黄1份、金银花1份、连翘1份、虎杖1份、莱菔子2份、紫苏子1份、姜半夏1份、菊花1份、蒲公英1份、苍术1份。
本发明药物各组分用量可以是麻黄1-5份、杏仁1-5份、石膏3-30份、甘草1-10份、桔梗1-10份、黄芩1-10份、黄连1-5份、黄柏1-10份、茯苓1-5份、大黄1-3份、金银花1-5份、连翘1-5份、虎杖1-5份、莱菔子2-10份、紫苏子1-5份、姜半夏1-10份、菊花1-10份、蒲公英1-10份、苍术1-5份、白芥子1-5份、陈皮1-5份、生地1-5份、荆芥1-5份、戈根1-3份、龙胆草1-3份、赤小豆1-20份、知母1-5份、樟脑0.5-2份、优选为麻黄1份、杏仁1份、石膏3份、甘草11份、桔梗份、黄芩1份、黄连1份、黄柏1份、茯苓1份、大黄1份、金银花1份、连翘1份、虎杖1份、莱菔子2份、紫苏子1份、姜半夏1份、菊花1份、蒲公英1份、苍龙1份、白芥子1份、陈皮1份、生地1份、荆芥1份、戈根1份、龙胆草1份、赤小豆1份、知母1份、樟脑0.5份。
本发明药物各组分用量还可以是麻黄1-5份、杏仁1-5份、石膏3-30份、甘草1-10份、桔梗1-10份、黄芩1-10份、黄连1-5份、黄柏1-10份、茯苓1-5份、大黄1-3份、金银花1-5份、连翘1-5份、虎杖1-5份、莱菔子2-10份、紫苏子1-5份、姜半夏1-10份、菊花1-10份、蒲公英1-10份、苍术1-5份、白芥子1-5份、陈皮1-5份、生地1-5份、荆芥1-5份、戈根1-3份、龙胆草1-3份、赤小豆1-20份、知母1-5份、樟脑0.5-2份、党参1-20份、黄芪1-20份、车前子1-5份、葶苈子1-5份。
优选为麻黄1份、杏仁1份、石膏3份、甘草1份、桔梗11份、黄芩1份、黄连1份、黄柏1份、茯苓1份、大黄1份、金银花1份、连翘1份、虎杖1份、莱菔子2份、紫苏子1份、姜半夏1份、菊花1份、蒲公英1份、苍术1份、白芥子1份、陈皮1份、生地1份、荆芥1份、戈根1份、龙胆草1份、赤小豆1份、知母1份、樟脑0.5份、党参1份、黄芪1份、车前子1份、葶苈子1份。
本发明最佳配方麻黄2份、杏仁2份、石膏5份、桔梗2份、黄芩2份、黄连1份、黄柏2份、茯苓1份、大黄1份、金银花1份、连翘2份、虎杖2份、莱菔子2份、紫苏子1份、姜半夏2份、菊花3份、蒲公英5份,党参5份、黄芪5份、陈皮1份、樟脑0.1份。
注最佳处方共投生药260克,处理粉碎后可得150克。
麻黄 异名龙沙、卑相、卑盐、狗骨;成分含生物碱1-2%,其中40-90%为麻黄碱;药理①麻黄碱对血管收缩作用温和而持久,对血管舒张作用很微弱,因此用于鼻粘膜肿胀;能使冠状血管扩张,增加冠脉流量;升压作用缓慢持久,可维持数小时,收缩压的升高较舒张压为显著;对于心脏也有强大的兴奋作用。②如用较大治疗量即能兴奋大脑皮质和皮质下中枢,引起精神兴奋、失眠、震颤、不安等症状,亦能兴奋呼吸中枢及血管运动中枢,对麻醉药中毒时有苏醒作用。③麻黄碱对气管平滑肌的解痉作用持久,特别是在支气管处于痉挛状态的解痉作用更明显;④对骨骼肌有抗疲劳作用。功用主治发汗、平喘、利水;治伤寒表实、发热恶寒、头痛鼻塞、骨节疼痛、咳嗽气喘、风水浮肿、小便不利、风邪顽痹、皮肤不仁、风疹搔痒。
黄芪异名腐肠、黄文、虹胜、经芩、元芩、土金茶根;成分根含黄芩甙元、黄芩甙、汉黄芩素、茎叶中含黄芩素甙;药理①抗炎、抗变态反应,黄芩甙元、黄芩甙对肠鼠离体气管过敏性收缩及整体动物过敏性气喘均有缓解作用;并与麻黄碱协同,抑制过敏性介体的释放,因而不产生过敏反应,并能抑制过敏性浮肿及炎症;②有较广的抗菌谱,对痢疾杆菌、绿脓杆菌、葡萄球菌、链球菌、肺炎双球菌以及脑脑炎球菌均有抑制作用,煎剂作喉头喷雾;试管内对流感病毒PR8株有抑制作用,鼠感染病毒后能使之减轻肺部损伤和延长存活时间;③有解热作用;④有降压利尿作用;⑤黄芩及三黄制剂(黄连、黄芩、大黄1∶1∶1)能使胆固醇降低,黄芩能使血糖上升;功用主治泻实火除湿热、止血、安胎;治壮热烦渴、肺热咳嗽、湿热泻痢、黄疸、热淋、吐、衄、崩、漏、目赤肿痛、胎动不安、痈肿疔疮。
桔梗 异名白药、利如、梗草、苦梗、大药;成分根含皂甙;药理①可使呼吸道粘膜液分泌量显著增加,作用强度可与氯化胺相比,强于远志而次于美远志;②动物实验认为可使血糖降低,人工家兔糖尿病,降低血糖的作用更显著;功用主治开宣肺气、祛痰排脓;治外感咳嗽、咽喉肿痛、肺痈吐脓、胸满胁痛、痢疾腹痛。
莱菔子 异名萝卜子;种子含脂肪油,挥发油;药理①莱菔子含抗菌物质,其有效成分为莱菔素,对大肠杆菌及葡萄球菌均有显著抑制作用;可对抗链球菌、化脓球菌、肺炎球菌等生长;②在试管内对同心性毛癣菌等6种皮肤真菌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功用主治下气走喘、消食化积;治咳嗽痰喘、食积气滞、胸闷腹胀、下痢后重。
黄连 异名玉连、支连;成分含小檗碱7-9%、黄连碱等生物碱;药理①细菌体外试验证明黄连或小檗碱对溶血性链性菌、脑膜炎球菌、肺炎双球菌、霍乱弧菌、炭疽杆菌、以及金黄色金葡萄球菌皆有较强的抑菌作用;对肺炎杆菌、百日咳杆菌、破伤风杆菌、结核杆菌等亦有效;黄连粗提取物与纯小檗碱的抗菌作用,基本上是一致的,其临床疗效至少不低於氯霉素、链霉素;②在鸡胚试验中对流感病毒、新城病毒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对致病性真菌有广泛而显著的抑制,对钩端螺旋体在试管中有相当强的杀灭作用,在体外及体内均有抗阿米巴原虫作用;③循环系统的作用,对麻醉或不麻醉动物,均可引起血压下降,降压作用与心脏无关,降压与血管扩张有关;④对平肌的作用,对血管平滑肌起松驰作用,对子宫、膀胱、支气管、肠胃道等都具有兴奋作用;对小鼠子宫则有麻痹作用;⑤小檗碱有利胆作用,对慢性胆囊炎患者,口服有良好效果;有抗贫血作用;⑥抗癌,在组织培养试验中、抑制细胞呼吸、氧的摄取、并引起细胞的脂肪性变;⑦小檗碱小剂量能加强小鼠大脑皮层的兴奋过程,大剂量可削弱之;功用主治泻火燥湿、解毒杀虫,治时行热毒、伤寒、热盛心烦、痞满呕逆、菌痢、热泻腹痛、肺结核、吐、衄、下血、消渴、疳积、蛔虫病、百日咳、咽喉肿痛、火眼、口疮、痈疽疮毒、湿疹、烫伤等。
黄柏 异名檗木、檗皮、黄檗;成份含小檗碱;药理黄柏与黄连同样含较多的小檗碱,故其药理作用亦大体相似,但含量较黄连低;①抗菌作用有效成分为小檗碱。黄连作用较黄柏强一倍。②降压作用对麻醉动物静脉或腹腔注射,可产生显著而持久的降压作用,降压属中枢性的;功用主治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治热痢泄泻、消咳、黄疸、梦遗、淋浊、骨蒸劳热、目赤肿痛、口舌生疮、疮疡肿毒。
茯苓 异名茯菟、茯灵、云苓、松苓;成分菌核含β-茯苓聚糖,约占干重93%;药理①利尿作用大鼠口服醇提液有明显的利尿作用;②抗菌作用试管未发现有抑菌作用;③生物实验证明对离体肠管有直接松弛作用,并能降低胃酸;功用主治渗湿利水、益脾和胃、宁心安神。
甘草 成份根和根茎含甘草甜素,甘草甙;药理①含肾上腺皮质激素样作用;②抗炎及抗变态反应的作用;③解毒作用;④镇咳作用,能减少咽部粘膜的刺激作用,从而镇咳,其镇咳作用为中枢性,其强度与可待因相似;功用主治和中缓急、润肺解毒、调和诸药。
紫苏子 异名苏子、黑苏子、野麻子、铁苏子;成分种子含脂肪油(45.30%)及维生素B;功用主治下气、消痰、润肺、宽肠;治咳逆、痰喘、气滞、便秘。
石膏 异名细石、细理石、软石膏、寒水石、白虎;成份主要成分为含水硫酸钙、微量的Fe++及Mg++;药理有退热作用。麻杏石甘汤对流感病毒有抑制作用,主要来自麻黄;功用主治生用解肌清热、除烦止渴;治热病,壮热不退、心烦神昏、谵语发狂、口渴咽干、肺热喘急。
杏仁 异名杏核仁、杏子、木落子、苦杏仁、苦梅仁;成份含苦杏仁甙约3%、脂肪油(杏仁油)约50%、蛋白质和游离氨基酸;药理内服后,苦杏仁甙可被酶水解产生氢氰酸和苯甲酸醛,普通1克杏仁可产生2.5毫克氢氰酸,氢氰酸是剧毒物质,人的致死量大约0.05克,服用少量杏仁,在体内慢慢分解,不致引起中毒,而呈镇静呼吸中枢的作用,有镇咳平喘作用;功用主治祛痰止咳、平喘、润肠;治外感咳嗽、喘满、喉痹、肠燥便秘。
大黄 成分具有泻下作用,又含鞣质又有止泻作用;药理①止泻作用,因含鞣质,故在产生下泻之后,亦导致便秘;②抗菌作用,对革氏阳性及革氏阴性细菌均有抗菌作用;③可缩短血凝而止血;功用主治泻热毒、破积滞、行瘀血;治实热便秘、谵语发狂,吐血、衄血、阳黄水肿、暴眼赤痛等。
连翘 异名旱莲子、大翘子、空壳;成分果实含连翘酚、甾醇化合物、皂甙及黄酮醇甙类;药理①可抑制伤寒杆菌、副伤寒杆菌、大肠杆菌、痢疾杆菌、白喉杆菌及霍乱弧菌、葡萄球菌、链球菌等;②其他作用,镇吐作用,强心利尿作用;功用主治清热、解毒、散结、消肿;治温热、丹毒、斑疹、痈疡肿毒、瘰疬、小便癃闭。
菊花 药理①抗病原体作用在体外对金色葡萄状球菌及链球菌、人型结核菌有某些抑制作用;②抗炎作用;③增强毛细血管抵抗力;功用主治疏风清热、疏肝明目、解毒,治头痛、眩晕、目赤泪出。
金银花 异名忍冬花、银花、鹭鸶花、苏花、金花、金藤花、双花;成分花含木樨草素,肌醇约1%及白甙、鞣质等;药理①在体外对多种细菌(伤寒杆菌、副伤寒杆菌、大肠杆菌、变形杆菌、绿脓杆菌、百日咳杆菌、霍乱弧菌以及葡萄球菌、链球菌、肺炎双球菌、脑膜炎球菌等)均有抑制作用,对慢性气管炎某些常见细菌(肺炎球菌、甲型链球菌、卡他球菌等)也有抑菌作用;高压消毒可显著影响其抗菌效力;②对癌细胞无直接作用,但能减轻患癌动物肝脏中过氧化氢酶及胆碱脂酶活性的降低;功用主治清热解毒;治温病发热、热毒血痢、痈疡、肿毒、瘰疬、痔漏;治外感发热咳嗽。
虎杖 异名大虫杖、苦杖、酸杖、斑杖、野黄连;成分根和茎叶均含大黄素,大黄素甲醚;药理①抗菌作用体外实验,虎杖煎液(25%)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卡他球菌、甲型或乙型链球菌、大肠杆菌、绿脓杆菌均有抑制作用;②对流感病毒、脊髓灰质炎病毒、乙型脑炎病毒、单纯疱疹病毒均有明显抑制作用;③兔静脉注射,可引起低血糖休克;功用主治祛风利湿、破瘀通经,治风湿筋骨疼痛、湿热黄疸、淋浊带下、妇女经闭、症瘕积聚、痔漏下血,跌朴损伤、烫伤。
半夏 异名地珠半夏、三步跳、野芋头、老鸹眼、地雷公;成分茎块含挥发油、少量脂肪;药理①镇咳祛痰作用,对咽喉痛有缓解作用;②镇吐作用半夏或姜半夏均有止吐作用;③解毒作用半夏所含葡萄糖酸醛的衍化物有显著的解毒作用;毒性生半夏毒性最大,其次为姜半夏、蒸半夏、白矾半夏毒性最小;功用主治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治湿痰冷饮、呕吐、反胃、咳喘痰多、胸膈胀满、痰厥、头痛、头晕不眠,外消痈肿。
苍术 异名赤术、马蓟、青术、仙术;成分根含挥发油,其主要成分为苍术醇、苍术酮;药理①血糖下降,服药后4~17天未见血糖上升;②苍术、艾叶烟熏消毒(6立方米实验室各用200克,烟熏2小时)对结核、大肠、枯草、绿脓等杆菌、金黄色葡萄状球菌有显著的灭菌效果,与福尔马林相似,而优于紫外线及乳酸的消毒。功用主治健脾、燥湿、解郁、辟秽,治湿性困脾,倦怠思卧、脘脾腹胀、食欲不振、呕吐、泄泻、风寒湿痹、足瘘、夜盲,除湿发汗功最大。
蒲公英 异名凫公英、婆婆丁、地丁、鹁鸪英、黄花地丁;成分全草含蒲公英甾醇、胆碱、菊糖和果胶;药理对金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有较强的杀菌作用,对肺炎、脑膜炎、卡他等球菌、白喉、绿脓、变形、痢疾、伤寒等杆菌亦有一定的杀菌作用;在动物身上有利胆作用,临床上对胆囊痉挛及结石症有效;有利尿作用,特别是对门脉性水肿有效;功用主治清热解毒、利尿散结,治急性乳腺炎、淋巴脉炎、瘰疬、疔毒疮肿、急性结膜炎、感冒发热、急性扁桃体炎、急性支气管炎、肝炎、胆囊炎、尿路感染。从治疗肝炎、病毒性感冒来看均有效果,很可能有抗病毒作用。
黄芪 药理①利尿作用,口服煎剂有利尿及钠排出量增加;②对心血管作用,有加强心脏收缩、心肌收缩、舒张冠状血管;③降压作用;④强壮作用;功用主治益卫固表、利水消肿、补中益气。
党参 药理①可使血糖升高,并有某些抗肾上腺素作用;②降压作用;
③能促进机体新陈代谢作用。
本发明可制成胶囊剂和口服液,方法如下粉碎与分装一、胶囊剂1.粉碎(1)将各药分别检查、除去杂质,用清水洗2~3遍,以洁为度;(2)捞出晾晒,至表面干燥即可;(3)放入烤箱内烘烤,温度以80℃为宜;每10分钟翻搅一次,共三次,以达到内外皆充分干燥为准;(4)将各药用粉碎机粉碎;(5)过120目筛;2.分装(1)药粉分别装入胶囊中;(2)每个胶囊装药粉250毫克,即含生物250毫克。
用量、服用方法、毒副作用、禁忌及注意事项1.用量每次2粒~4位,1日3次,极量1次6粒,1日18粒,或遵医嘱;2.服用方法食后用温开水吞服,如用姜糖水服用更佳,但糖尿病患者不能用糖,可用姜水吞服;3.毒副作用本药有小毒及剧烈药,除非急重症不宜用大量,按常规用量,可保无虞;4.长期服用时,待症状减轻即可减量;5.禁忌对麻黄、杏仁过敏者禁用,有过敏史者慎用;6.注意事项(1)对急重症患者应配合西医药共同治疗,勿专依赖本品;(2)在治疗期限间禁烟、酒;(3)上述为成人量、婴幼儿服用量为1/4~1/10,并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二、口服液
1.粉碎 (1)、(2)同胶囊剂;(3)用常规煎法煎煮,煮沸后之药液倾入容器中,其余药液再加水继续煎煮;(4)将多次药液混合后浓缩之;(5)浓缩之药液呈胶状为准;(6)加入蒸馏水稀释,至金黄色液体为佳,搅拌后灌入安瓶中,使每瓶生药为胶囊剂之倍量;(7)用SYX-4.8水浴式灭菌器灭菌;(8)冷却后密封之。
用法同胶囊剂,其余均同胶囊剂,用量为胶囊剂之半量。
本发明动物毒理试验

注20只鸡雏,其中3只自然死亡,实际为17只。
试验结果未发现毒副作用,故证明本发明无毒性。
病例统计在2 000余份病例中,抽样选出病例350份,其统计结果如下

有效率90.29%,无效率9.71%。
本发明能够有效地治疗肺内感染,有效率可达90%以上,并可防治非典型肺炎。
具体实施例方式
实施例1取麻黄1份、杏仁1份、石膏3份、甘草1份、桔梗1份、黄芩1份、黄连1份、黄柏1份、茯苓1份、大黄1份、金银花1份、连翘1份、虎杖份、莱菔子2份、紫苏子1份、姜半夏1份、菊花1份、蒲公英1份、苍术1份,备用;本发明可制成胶囊剂和口服液,方法如下粉碎与分装一、胶囊剂1.粉碎(1)将各药分别检查、除去杂质,用清水洗2~3遍,以洁为度;(2)捞出晾晒,至表面干燥即可;(3)放入烤箱内烘烤,温度以80℃为宜;每10分钟翻搅一次,共三次,以达到内外皆充分干燥为准;(4)将各药用粉碎机粉碎;(5)过120目筛;2.分装(3)药粉分别装入胶囊中;(4)每个胶囊装药粉250毫克,即含生物250毫克。
6.注意事项(1)对急重症患者应配合西医药共同治疗,勿专依赖本品;(2)在治疗期限间禁烟、酒;(3)上述为成人量、婴幼儿服用量为1/4~1/10,并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二、口服液1.粉碎
(1)、(2)同胶囊剂;(3)用常规煎法煎煮,煮沸后之药液倾入容器中,其余药液再加水继续煎煮;(4)将多次药液混合后浓缩之;(5)浓缩之药液呈胶状为准;(6)加入蒸馏水稀释,搅拌后灌入安瓶中,使每瓶生药为胶囊剂之倍量;(7)用SYX-4.8水浴式灭菌器灭菌;(8)冷却后密封之。
实施例2取麻黄1份、杏仁1份、石膏3份、甘草1份、桔梗1份、黄芩1份、黄连1份、黄柏1份、茯苓1份、大黄1份、金银花1份、连翘1份、虎杖1份、莱菔子2份、紫苏子1份、姜半夏1份、菊花1份、蒲公英1份、苍术1份、白芥子1份、陈皮1份、生地1份、荆芥1份、戈根1份、龙胆草1份、赤小豆1份、知母1份、樟脑0.5份,备用;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
实施例3取麻黄1份、杏仁1份、石膏3份、甘草1份、桔梗1份、黄芩1份、黄连1份、黄柏1份、茯苓1份、大黄1份、金银花1份、连翘1份、虎杖1份、莱菔子2份、紫苏子1份、姜半夏1份、菊花1份、蒲公英1份、苍术1份、白芥子1份、陈皮1份、生地1份、荆芥1份、戈根1份、龙胆草1份、赤小豆1份、知母1份、樟脑0.5份、党参1份、黄芪1份、车前子1份、葶苈子1份,备用;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
实施例4取麻黄2份、杏仁2份、石膏5份、桔梗2份、黄芩2份、黄连1份、黄柏2份、茯苓1份、大黄1份、金银花1份、连翘2份、虎杖2份、莱菔子2份、紫苏子1份、姜半夏2份、菊花3份、蒲公英5份,党参5份、黄芪5份、陈皮1份、樟脑0.1份,备用;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
权利要求
1.一种治疗肺内感染及防治非典型肺炎的中药,其特征在于它主要是由下列重量份原料药组成麻黄1-5份、杏仁1-5份、石膏3-30份、甘草1-10份、桔梗1-10份、黄芩1-10份、黄连1-5份、黄柏1-10份、茯苓1-5份、大黄1-3份、金银花1-5份、连翘1-5份、虎杖1-5份、莱菔子2-10份、紫苏子1-5份、姜半夏1-10份、菊花1-10份、蒲公英1-10份、苍龙1-5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药物,其中个原料药的用量为麻黄1份、杏仁1份、石膏3份、甘草1份、桔梗1份、 黄芩1份、黄连1份、黄柏1份、茯苓1份、大黄1份、金银花1份、连翘1份、虎杖1份、莱菔子2份、紫苏子1份、姜半夏1份、菊花1份、蒲公英1份、苍术1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药物,其中原料药还有白芥子1-5份、陈皮1-5份、生地1-5份、荆芥1-5份、戈根1-3份、龙胆草1-3份、赤小豆1-20份、知母1-5份、樟脑0.5-2份。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药物,其中个原料药的用量为麻黄1份、杏仁1份、石膏3份、甘草11份、桔梗份、黄芩1份、黄连1份、黄柏1份、茯苓1份、大黄1份、金银花1份、连翘1份、虎杖1份、莱菔子2份、紫苏子1份、姜半夏1份、菊花1份、蒲公英1份、苍龙1份、白芥子1份、陈皮1份、生地1份、荆芥1份、戈根1份、龙胆草1份、赤小豆1份、知母1份、樟脑0.5份。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药物,其中原料药还有党参1-20份、黄芪1-20份、车前子1-5份、葶苈子1-5份。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药物,其中个原料药的用量为麻黄1份、杏仁1份、石膏3份、甘草1份、桔梗11份、黄芩1份、黄连1份、黄柏1份、茯苓1份、大黄1份、金银花1份、连翘1份、虎杖1份、莱菔子2份、紫苏子1份、姜半夏1份、菊花1份、蒲公英1份、苍术1份、白芥子1份、陈皮1份、生地1份、荆芥1份、戈根1份、龙胆草1份、赤小豆1份、知母1份、樟脑0.5份、党参1份、黄芪1份、车前子1份、葶苈子1份。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药物,其中个原料药的用量为麻黄2份、杏仁2份、石膏5份、桔梗2份、黄芩2份、黄连1份、黄柏2份、茯苓1份、大黄1份、金银花1份、连翘2份、虎杖2份、莱菔子2份、紫苏子1份、姜半夏2份、菊花3份、蒲公英5份,党参5份、黄芪5份、陈皮1份、樟脑0.1份。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药物的制备方法,它包括以下步骤(1)将各药分别检查、除去杂质,用清水洗2~3遍,以洁为度;(2)捞出晾晒,至表面干燥即可;(3)放入烤箱内烘烤,温度以80℃为宜;每10分钟翻搅一次,共三次,以达到内外皆充分干燥为准;(4)将各药用粉碎机粉碎;(5)过120目筛;(6)药粉分别装入胶囊中;(7)每个胶囊装药粉250毫克,即含生物250毫克。
9.根据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药物的制备方法,它包括以下步骤(1)将各药分别检查、除去杂质,用清水洗2~3遍,以洁为度;(2)捞出晾晒,至表面干燥即可;(3) 用常规煎法煎煮,煮沸后之药液倾入容器中,其余药液再加水继续煎煮;(4)将多次药液混合后浓缩之;(5)浓缩之药液呈胶状为准;(6)加入蒸馏水稀释,至金黄色液体为佳,搅拌后灌入安瓶中,使每瓶生药为胶囊剂之倍量;(7)用SYX-4.8水浴式灭菌器灭菌;(8)冷却后密封之。
全文摘要
本发明属于中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利用中药治疗肺内感染以及能够防治非典型肺炎的药物,主要由麻黄1-5份、杏仁1-5份、石膏3-30份、甘草1-10份、桔梗1-10份、黄芩1-10份、黄连1-5份、黄柏1-10份、茯苓1-5份、大黄1-3份、金银花1-5份、连翘1-5份、虎杖1-5份、莱菔子2-10份、紫苏子1-5份、姜半夏1-10份、菊花1-10份、蒲公英1-10份、苍龙1-5份组成,可以制成胶囊剂,也可制成口服液,经水洗、晾晒、干燥、粉碎、过筛、分装;或水洗、晾晒、煎煮,煮沸、合并药液、浓缩、加入蒸馏水稀释、装瓶、灭菌、冷却、密封;本发明能够有效地治疗肺内感染,有效率可达90%以上,并可防治非典型肺炎。
文档编号A61P31/00GK1608654SQ200310109919
公开日2005年4月27日 申请日期2003年10月17日 优先权日2003年10月17日
发明者徐万富 申请人:徐万富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