吲哚美辛新用途及治疗皮肤瘙痒症的吲哚美辛外用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72549阅读:58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吲哚美辛新用途及治疗皮肤瘙痒症的吲哚美辛外用药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药用新用途,具体涉及吲哚美辛在制备治疗皮肤瘙痒症外用药上的新用途,以及这种治疗皮肤瘙痒症的外用药。
背景技术
瘙痒症是诸多皮肤病中的一种常见病的自觉症状,也是皮肤病患者感觉最痛苦的症状之一。瘙痒是通过细小的神经纤维,尤其是无髓鞘神经传递,瘙痒中枢在大脑中的部位尚不清楚,因为发病原因尚不明确,目前对于皮肤瘙痒症的了解研究较少,给治疗药物的开发带来了很大的难度。现有研究已知在体内许多化学物质介导瘙痒,主要有1.二十烷类前列腺E1、前列腺H1;2.胺类组胺、5-羟色胺;3.神经肽类P物质;4.类阿片类Mct-脑腓肽、Lcu-脑腓肽、B-内腓肽;5.细胞因子类白介素-2等。对应上述研究的治疗手段比较少。现有以清凉剂为主的止痒剂,如风油精、无极膏、清凉油等,它们虽有一定的止痒作用,但只能短时间发挥作用,见效慢、效果差,并且,只能以清凉感遮盖皮肤瘙痒的症状,不能起到治疗效果。
吲哚美辛为人工合成的非甾醇类解热镇痛药,抗炎作用较强;临床上主要用于解热、镇痛、抗炎等疾病的治疗。如95102534.1专利公开了一种药物透皮控释治疗用的吲哚美辛贴膏,其由主药吲哚美辛,添加适量的透皮促进剂、潜溶剂、压敏粘胶剂,经加工涂布于底基纸上,再用PVC或无纺布等婊背材料转移性复合,生产出吲哚美辛贴膏。该专利利用吲哚美辛作为主药进行抗炎镇痛,主要治疗肩周炎、骨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等病症。另一专利申请01108572.X号公开了一种治疗皮肤病的外用药,它是用吲哚美辛,扑尔敏,度米芬,鞣酸苦参碱,甘草,再用适量的乙醇浸泡,经过滤得滤液,搅拌后即得,该药有止痒、消肿、消炎、杀菌、防光和止痛等功效,适用于日光性皮炎、痤疮、脂溢性皮炎、接触性皮炎、丘疹性寻麻疹、湿疹、神经性皮炎等常见皮肤病。该申请中,利用吲哚美辛非甾体抗炎、止痛药理作用,治疗皮炎引起的皮肤红肿、发炎、疼痛,使用扑尔敏止痒。
目前,尚无公开文献报道吲哚美辛具有止痒功能。
发明创造内容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吲哚美辛在制备治疗皮肤瘙痒症外用药上的新用途。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使用吲哚美辛作为主药的治疗皮肤瘙痒症的外用药。
本发明首先提供吲哚美辛在制备治疗皮肤瘙痒症外用药上的用途。
上述用途中,将吲哚美辛和必要的药用辅料或基质制备成外用药。所述外用药剂型为软膏、醑剂或凝胶。
本发明还提供治疗皮肤瘙痒症的外用药,其包含吲哚美辛和必要的药用辅料或基质。
上述治疗皮肤瘙痒症的外用药中,以乙醇为溶剂制成的醑剂;或以乙醇溶解吲哚美辛,以凡士林或硅霜、乳膏等膏状基质制成的膏剂;或以可形成凝胶状的基质为辅料制成的凝胶。
上述治疗皮肤瘙痒症的外用药,由以下组分按重量份配制而成吲哚美辛0.5~1.0份,卡波姆940胶1份,甘油2.5~5份,乙醇10~20份,丙二醇6~12份,三乙醇胺或浓度为1%的氢氧化钠1份,蒸馏水加至100份。该外用药还可包括β-环糊精,其用量为吲哚美辛重量的2.5~10倍。
本发明以吲哚美辛为主药的治疗皮肤瘙痒症的外用药,利用了吲哚美辛抑制前列腺素生成的原理。前列腺素亦为花生四烯酸的衍生物,能促进局部血管扩张,可增加毛细血管和溶酶体的通透性,并引起红肿、热痛等。前列腺素本身亦可参加1型过敏反应,而过敏反应主要为变态反应引起的局部皮肤及炎症。而本发明所用吲哚美辛能使前列腺素分泌下降,使毛细血管和溶媒体膜的通透性减少,局部组织液渗出减少,局部皮肤瘙痒、炎症消失。
本发明以吲哚美辛为主要原料,与其他基质和辅料共同配制而成外用药,在治疗皮肤瘙痒症上具有良好的效果,其临床应用起效快,止痒效果迅速,无不良反应,与无极膏、风油精对照都较明显的优点。
本发明的外用药克服了吲哚美辛经口服吸收引起的消化道反应,且携带方便;本发明还可制成多种剂型,其中凝胶的涂展性好,不污染衣服,患者最容易接受。
本发明外用药主治皮肤瘙痒症,对夏季蚊虫叮咬、冬季老年人皮肤干燥及寻麻疹等引起的皮肤瘙痒症均非常有效。
具体实施例方式
本发明首先提供吲哚美辛在治疗皮肤瘙痒症的外用药尚的新用途。吲哚美辛具有抑制前列腺素生成的功效,前列腺素亦为花生四烯酸的衍生物,能促进局部血管扩张,可增加毛细血管和溶酶体的通透性,并引起红肿、热痛等。现有的研究局限于此,而事实上,前列腺素本身亦可参加1型过敏反应,而过敏反应主要为变态反应引起的局部皮肤瘙痒及炎症。吲哚美辛正是能使前列腺素分泌下降,使毛细血管和溶媒体膜的通透性减少,局部组织液渗出减少,使得局部皮肤瘙痒、炎症消失。
基于上述研究,本发明配制以吲哚美辛为主药的治疗皮肤瘙痒症的外用药。该外用药是吲哚美辛和其他药用辅料或基质的组合,可以为多种剂型,适应不同的剂型其辅料和基质可以有多种变化。
实施例1制备消炎止痒吲哚美辛醑剂本例中,所述辅料为乙醇,直接将吲哚美辛1克溶于100ml乙醇中,制成浓度为1%的外用醑剂。
本例外用药可以直接涂抹,或喷洒至皮肤患处,一日2~3次。
实施例2制备消炎止痒吲哚美辛膏剂所述基质为凡士林或硅霜等膏状基质,将粉状吲哚美辛1克直接加到100克基质中,搅拌均匀形成外用膏剂。
本例外用药可以直接涂抹于皮肤患处,一日2~3次。
实施例3制备消炎止痒吲哚美辛凝胶例3-1用料及用量吲哚美辛1g、卡波姆(940)1g,甘油5g,乙醇20ml,丙二醇10g,三乙醇胺1g,蒸馏水适量。
将吲哚美辛溶于乙醇中备用;取卡波姆(940)散入适量蒸馏水中使其缓慢溶胀,加入甘油、丙二醇搅匀,缓慢加入.三乙醇胺,边加边搅,使其成透明胶凝基质。将吲哚美辛醇溶液加入上述凝胶基质中,然后加蒸馏水至总重量100g,搅拌均匀,分装即得吲哚美辛凝胶。
本例中所用凝胶基质为卡波姆(940)。卡波姆为丙烯酸与丙基蔗糖交联的高分子聚合物。卡波姆呈亲水性和吸湿性,比天然的树脂胶更加粘稠,它在水中分散成浑浊的酸性溶液。三乙醇胺为碱性皂化剂,它与卡波姆按1∶1比例配制,即可成为透明度较好的凝胶,也可以1%浓度的氢氧化钠代替三乙醇胺,使凝胶PH值在8~11之间成胶性能最好。以卡波姆新型辅料配制的消炎止痒凝胶,为水溶性凝胶,保湿性、涂展性好,无油腻感,在治疗蚊虫叮咬后引起的皮肤红肿、瘙痒以及其它病症引起的皮肤干燥、瘙痒上效果较好。
例3-2用料及用量吲哚美辛0.5g、卡波姆(940)1g,甘油2.5g,乙醇10ml,丙二醇6g,三乙醇胺1g,蒸馏水适量调至总量为100克。
采用例3-1相同的方法制备。
例3-3用料及用量吲哚美辛0.8g、卡波姆(940)1g,甘油3g,乙醇15ml,丙二醇12g,浓度为1%的氢氧化钠水溶液约1ml,蒸馏水适量调至总量为100克。
采用例3-1相同的方法制备。
本发明凝胶产品性能参数1、性状本品为浅黄色,透明凝胶,质地均匀细腻,稠度适宜,涂展性好。
2、PH取本品3批各5g,加蒸馏水50ml稀释后测定得PH6-8,符合中国药典外用软膏剂项下的要求。
3、样品中吲哚美辛的含量测定用吸光光度法,以酸性异丙醇为空白,于400nm处测定吸收A值,计算吲哚美辛浓度,结果见表1。
表1 样品含量测定结果

实施例4、制备保质期较长的消炎止痒吲哚美辛凝胶本例与实施例4的区别在于,将吲哚美辛用β-环糊精包合,具体做法为将β-环糊精5克用适量蒸馏水研成糊状,吲哚美辛1克用适量乙醇溶解后加到上述糊状液中,充分研磨至糊状液变成半固体,然后再溶于适量水中,将其加入与实施例4相同的凝胶基质中,用相同方法制成吲哚美辛凝胶。
对本例产品进行稳定性试验离心法取本例产品10g装入带刻度的离心管内,在转速3000r.min-1的离心机上离心30min,未见分层、变质。
储存法取本例产品10盒,高温、冰箱分别储存6个月,均未发现分层变质现象。
当然,该实施方式中,β-环糊精用量不限于5克,其可以为吲哚美辛用量的2.5~10倍之间变化,以可以包裹吲哚美辛为实际用量。
本发明外用药临床应用效果将上述各实施例制备的外用药应用到临床。
病例一治疗蚊虫叮咬引起的瘙痒症时间2002年夏季;使用人北方沿海训练部队;年龄18-35岁军人;当地环境驻地潮湿,蚊虫较多;使用方法蚊虫叮咬后感觉瘙痒时直接将本发明外用药涂于皮肤患处,每日2-3次,持续用药1-5天,如有继发感染可配合抗生素治疗;使用人数治疗蚊虫叮咬148例,其中伴有继发感染的28例。以风油精为对照进行实验。
疗效标准治愈-皮疹及瘙痒感完全消退者;显效-皮疹基本消退,自觉瘙痒减轻者;有效-皮疹消退50%以上;无效-治疗5天后皮疹及瘙痒感未见改善。
效果见表1

通过表1统计数据可以看出,现有风油精基本不能治愈皮疹及瘙痒症,症状减轻的总有效率为60%,而本发明外用药,醑剂和凝胶的使用效果均非常明显,不仅总有效率达到或接近98%,其中治愈比例在80%左右。
病例二治疗冬季皮肤干燥引起的瘙痒症老年人皮肤瘙痒症,多见于40-50岁以上,好发于冬季,瘙痒常泛发于全身,常为阵发性,尤以夜间为重,全身可见条状表皮剥落的抓痕和血痂,同时伴有心烦、失眠。
病例资料2001-2002年,在某部干休所应用本发明外用药治疗老年人皮肤瘙痒185例,其中伴有基础病的如高血压、糖尿病、癌症共58例,年龄40-82岁,随机分为3组(无极膏组64人,凝胶组64人,膏剂组57人),用本发明消炎止痒凝胶、膏剂直接涂于皮肤患处,每日2-3次,持续用药1-5天,如有继发感染可配合抗生素治疗。选用无极膏进行对照实验。
疗效标准治愈皮疹及瘙痒感完全消退者;显效皮疹基本消退,自觉瘙痒减轻者;有效皮疹消退50%以上;无效治疗5天后皮疹及瘙痒感未见改善。
治疗结果见表2

通过表2统计数据可以看出,现有无极膏基本不能治愈皮疹及瘙痒症,症状减轻的总有效率不到60%,而本发明外用药,膏剂和凝胶的使用效果均非常明显,不仅总有效率达98%,其中治愈比例也在80%左右。
权利要求
1.吲哚美辛在制备治疗皮肤瘙痒症外用药上的用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吲哚美辛的用途,其特征在于,将吲哚美辛和必要的药用辅料或基质制备成外用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吲哚美辛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用药剂型为膏剂、醑剂或凝胶。
4.治疗皮肤瘙痒症的外用药,其特征在于,包含吲哚美辛和必要的药用辅料或基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治疗皮肤瘙痒症的外用药,其特征在于,它是以乙醇为溶剂制成的外用醑剂。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治疗皮肤瘙痒症的外用药,其特征在于,它是以乙醇溶解吲哚美辛,以凡士林、硅霜或乳膏为基质制成的膏剂。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治疗皮肤瘙痒症的外用药,其特征在于,所述辅料为可形成凝胶状的基质,外用药为外用凝胶。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治疗皮肤瘙痒症的外用药,其特征在于,由以下组分按重量份配制而成吲哚美辛0.5~1.0份、卡波姆940胶1份,甘油2.5~5份,乙醇10~20份,丙二醇6~12份,三乙醇胺或浓度为1%的氢氧化钠1份,蒸馏水加至总重量100份。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治疗皮肤瘙痒症的外用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β-环糊精,其用量为吲哚美辛重量的2.5~10倍。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吲哚美辛在制备治疗皮肤瘙痒症外用药上的用途。该外用药,包含吲哚美辛和必要的药用辅料或基质,制成醑剂、膏剂或凝胶。其中外用凝胶,由吲哚美辛0.5~1.0份,卡波姆940胶1份,甘油2.5~5份,乙醇10~20份,丙二醇6~12份,三乙醇胺或浓度为1%的氢氧化钠1份,蒸馏水加至100份按重量份配制而成。该外用药在治疗皮肤瘙痒症上具有良好的效果,其临床应用起效快,止痒效果迅速,无不良反应,对夏季蚊虫叮咬、冬季老年人皮肤干燥及寻麻疹等引起的皮肤瘙痒症均非常有效。
文档编号A61P17/00GK1543947SQ200310113560
公开日2004年11月10日 申请日期2003年11月17日 优先权日2003年11月17日
发明者张晓军 申请人:张晓军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