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外用锭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62307阅读:29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外用锭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穴道针灸作业的外用锭。
背景技术
经由皮肤渗透吸收并可由消费者自行使用的外敷药,其典型产品为涂抹药膏或可贴住皮肤的酸痛药布,无论是药膏或药布都是膏状物,因此仅有皮肤表面的吸收作用,并无法提供穴道的喂药目的。而关于穴道理疗的典型产品为电子针灸器,通过电流刺激而达到穴道理疗作用,近期的电子针灸器是形成贴片形态,消费者可自行在穴道位的皮肤贴住使用,然而电子针灸器仅能提供电流的物理作用,并无穴道喂药功能。显然习知外敷药都是膏状物,仅有皮肤表面吸收,而电子针灸器虽有穴理疗却无给药功能,同时,电子针灸器系平面状的与皮肤贴住,其与穴道间形成非直接的长距离电流物理作用,大大减损电子针灸的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即在提供一种可压住穴道施以针灸作业,使针灸作用更直接的外用锭。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结构一种外用锭,其可压住穴道而直接施以针灸作用,其中,该外用锭由锭盘和盘面一体锥凸的锥尖部构成。外用锭采复方的药用植物经淬炼、打锭成型,且具水溶及温度溶解性。
该外用锭可实施成仅通导电流的物理作用锭或一并提供穴道喂药作用的药锭形态,其物理作用锭采用不刺伤皮肤且具有适当柔韧硬度并可通导电流的材料制成,药锭形态则采复方的药用植物,经淬炼、打锭成型,其具有水溶、温度溶解性,且具有适当的柔韧硬度使压住时不会刺伤皮肤,同时压住间的溶解即形成穴道喂药作用。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平面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上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与穴道压住间的示意图。
图6为图5缓慢溶解后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3、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外用锭1由锭盘11和盘面一体锥凸的锥尖部12构成,其中,锥尖部12可有穴道5的皮肤位形成凹入的压住(如图5所示),使穴道5的针灸作业有压住的直接针灸功效。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有物理作用锭或药锭形态,该物理作用锭仅提供电流的物理针灸作用,而药锭形态则进一步提供针灸过程中的穴道喂药功能。
物理作用锭的制作是以不刺伤皮肤且具有适当柔韧硬度并可通导电流的材料制成,其配合电子针灸器(如导电贴布)使用,即有锥尖部12对穴道压住的直接针灸功效;而药锭形态主要是采用配方不一的药用植物,经淬炼、打锭成型,不同的药方配合不同的穴道使用,因此得以因应穴道用药的需求,其药用植物以复方淬炼成粉末,再经药锭成型机予以打锭成型,该药锭成型模为具有锭盘和锥凸的锥尖部,因此,本实用新型以药锭形态的外用锭1即形成有锭盘11和锥尖部12的一体成型锭(如第4图)。该药锭形态主要是针对穴道用的外用锭,因此该药绽的成型以不刺伤皮肤而具有适当硬度的柔韧配方成型,同时该药锭具有水溶及温度溶解等性质,而达成穴道压住针灸间药锭溶解的喂药作用。
如图5所示,为本实用新型以药锭形态实施的示意图,其锥尖部12主要可对穴道5压住而构成喂药作用,而锭盘11主要提供得以贴附的作用,实施情形之一(如图5)利用导电贴布(或胶带)3的贴附,使药锭形态的外用锭1得以于穴道5压住间可以稳固的定位,由于皮肤会产生温度、汗水或配合导电贴布3使用时,接触间的锥尖部12即在水溶、体温或导电贴布3的电流温度下缓慢溶解(如图6),在穴道5压住间形成喂药作用,显然,本实用新型具有锥尖部12的外用锭,确有压住穴道针灸并形成喂药的功能,而提供具有穴道喂药作用的外用药锭功效。
权利要求1.一种外用锭,其可压住穴道而直接施以针灸作用,其特征在于该外用锭由锭盘和盘面一体锥凸的锥尖部构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外用锭,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用锭为一体成型的药锭形态。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穴道针灸作业的外用锭,其可压住穴道而直接施以针灸作用,其中,该外用锭由锭盘和盘面一体锥凸的锥尖部构成。外用锭采复方的药用植物经淬炼、打锭成型,且具水溶及温度溶解性。该外用锭可实施成仅通导电流的物理作用锭或一并提供穴道喂药作用的药锭形态。
文档编号A61H39/08GK2696619SQ20032011074
公开日2005年5月4日 申请日期2003年11月10日 优先权日2003年11月10日
发明者胡宜中 申请人:胡宜中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