椭圆形全自毁式一次性注射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64812阅读:18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椭圆形全自毁式一次性注射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行业的自毁式注射器,特别是椭圆形全自毁式一次性注射器。
背景技术
目前,公知的自毁式注射器,其自毁的方式有针头回缩、刺破活塞、锁止活塞、锁止芯杆等,它们必须将活塞推注至“零”刻度线(即活塞到底),才能达到自毁的目的。如果不将活塞推注至“零”刻度线,便不能达到自毁的目的,这类自毁式注射器均从结构上留下了能重复使用和交叉感染的可能。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目前自毁式注射器必须将活塞推注至“零”刻度线才能自毁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椭圆形全自毁式一次性注射器,该椭圆形全自毁式一次性注射器在使用时,能完成正常的抽液和排除残余空气,而且在注射过程中能无条件自毁,注射完毕后除金属针头外的所有塑料、橡胶件均全部毁坏。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注射器利用注射器在抽液、排气、注射过程中大、小不同的液体压力使注射器正常工作或“自毁结构”自毁。其自毁结构由二部份组成一是芯杆〔5〕由上、中、下三部份组成,上部与中部之间由一对称的呈“V”字形的剪切断裂柱〔8〕固连为一体〔图5、6、7〕,二是芯杆上部有隐藏在活塞内腔的二针刺〔7〕。注射器在抽液、排气时液体压力小,剪切柱不会断裂,注射时液体压力增大,芯杆〔5〕上、中部剪切柱会自动断裂,活塞分离〔第一次自毁〕。活塞在断裂后芯杆5的推动下,只能前进而不能后退,当活塞被推注到“零”刻度线时,隐藏在活塞内腔的二针刺7会依次刺破活塞3、外筒4相应的小盲孔〔第二次自毁〕。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从结构上使本椭圆形全自毁式一次性注射器在推注过程中不论活塞是否被推注到底,只要一推注,剪切断裂柱〔8〕便自动断裂而自毁〔第一次自毁〕;当活塞推注到“零”刻度线时,隐藏在活塞内腔的二针刺〔7〕会依次刺破活塞〔3〕、外筒〔4〕相应部位的小盲孔〔第二次自毁〕。彻底杜绝了人为的重复使用,结构简单(图1、2、3、4)。
椭圆形全自毁式一次性注射器的结构本实用新型椭圆形全自毁式一次性注射器的结构由针帽〔1〕、针头〔2〕、活塞〔3〕、外筒〔4〕、芯杆〔5〕等组成,其中活塞〔3〕、外筒〔4〕、芯杆〔5〕的横截面均为椭圆形,针头〔2〕为已有技术〔图1、2、3、4〕。具体分别详述如下针帽1是防盗圈结构,沿中轴线呈圆锥柱形薄壁腔体〔图10、11〕。由上、下及中间联接柱三部份构成。上部为针帽〔1〕的主体部份,其小端为盲孔,另一端为开口。下部是针帽与针头座的配合圈,为通孔结构。上、下之间由三根等距的细圆柱联接,细圆柱的中轴线与针帽的中轴线的夹角为90度。
活塞〔3〕为椭圆形薄壁帽状结构〔图12、13〕,其顶部为椭圆锥体。底部开口处内侧周边为“L”形,“L”形的直径小于活塞内腔直径,活塞内腔顶部沿椭圆形长轴向有一对称的小圆盲孔,活塞外周的密封环为已有技术。
芯杆〔5〕由上、中、下三部分组成(图5、6、7)为一体结构,芯杆上部的活塞托盘横截面为椭圆形,其周边有一环形“凹糟”, 活塞托盘沿椭圆形长轴向有一对称向上的二针刺,托盘与芯杆中部之间由两条对称并呈“V”型的剪切柱〔8〕连为一体,剪切柱是由上下二片“三角型”簿片对称错位联接,芯杆的中部其横截面为长、短轴相交的十字形,下部是弧形向上的椭圆形按手。
外筒〔4〕沿中轴线由前、中、后三部份组成(图8、9)为一体结构,前部为圆锥柱体针头座,针座外部与针帽〔1〕配合,针头〔2〕安装在针头座的内孔,中部为椭圆形簿壁腔体,其内腔前部与针头座为通孔结构,内腔前壁沿椭圆形长轴向有一对称小圆盲孔,外筒内腔中心部位有一环形的凸状“R”环,尾部沿椭圆短轴向有一对称的护手,护手为已有技术。
本实用新型的配合是针帽〔1〕固装在外筒〔4〕上部的针头座上,针头〔2〕胶固在外筒〔4〕上部的针头孔内,活塞〔3〕紧配合在芯杆〔5〕上部的“凹糟”内,配装好活塞的芯杆装入外筒〔4〕的内腔并呈滑动配合状。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附图1是本注射器的结构图,显示的是出厂时针帽〔1〕、针头〔2〕、活塞〔3〕、外筒〔4〕、芯杆〔5〕的相互配合状态。
图2是图1的左视图,显示注射器外筒横截面是椭圆形,沿椭圆短轴向有一对称的扶手。
图3是注射器抽完药液后的状态图。显示的是药液已抽满的状态,同时也显示了芯杆上部的“V”字剪切柱〔8〕未断裂和分离(即活塞与芯杆还是一体结构)。
图4是注射器注射完毕的状态图,显示的是芯杆顶部“V”字剪切柱〔8〕已断裂,芯杆顶部的二针刺〔7〕已刺穿活塞与注射器外筒〔4〕相应部位的盲孔的状态。
图5是芯杆的结构图,显示芯杆是由上、中、下三部分组成,为一体结构,其中上部椭圆形活塞平台周边为“凹”形糟,与活塞〔3〕配合,平台上沿长轴向有对称向上的二根针刺〔7〕,中部横截面为长短轴+字相交的推杆,下部为孤形向外的椭圆形按手〔6〕。上、中部之间是由对称的二根“V”字形剪切断裂柱〔8〕错位相连。同时也显示了活塞在上部的配合和芯杆的各部位。
图6是图5的俯视图,显示图5相应部位的俯视结构,其中剪切断裂柱〔8〕是由两对称的三角形片重合连接的结构。
图7显示的是芯杆〔5〕自毁后的状态,对称的二根“V”字形剪切断裂柱〔8〕断裂后的状态,上、中部的局部剖视图显示其针刺〔7〕、椭圆形托盘、芯杆中部三者为一体结构。
图8是注射器外筒〔4〕的主视图,显示的是外筒由左端为针头座〔为通孔结构〕,中部是薄壁形腔体,腔体内壁沿轴线的中部有一环形凸起的R筋,右端为开口,左、中、右为一体结构。
图9是图8的左视图,显示外筒〔4〕的中部横截面是椭圆薄壁形腔体,在椭圆腔体尾部沿椭圆短轴向有一对称的护手〔护手为已有技术〕,腔体内壁前端沿椭圆长轴向有一对称的小盲孔为二针刺破的位置。
图11是针帽〔1〕的主视图,显示针帽的整体由圆锥柱形薄壁与右侧的针头座结构,其针帽细头部位是盲孔,右侧针头座部位是开口结构。
图11是图10的左视图,显示圆锥柱形薄壁腔体与开口环之间由等距的三根细圆柱将其固连为整体,三根细圆柱在针帽旋转时为断裂柱,起防盗圈作用,中轴线与针帽中轴线夹角为90度。
图13是活塞〔3〕剖面主视图,显示其为薄壁的帽状物,顶部是椭圆锥体,内腔前壁有与针刺对应部位对称的二个小盲孔,内腔开口处周边为“L”形,外周有三条“R”形密封环。。
图12是图13的右视图,显示活塞横切面为椭圆形。
本实用新型全自毁式一次性注射器的配合图和工作原理见附图的图1、2、3、4,其零件结构图见图5~13。
具体实施方式
针帽〔1〕、外筒〔4〕、芯杆〔5〕均使用医用级高分子塑料在模具中注塑成型。针头〔2〕使用不锈钢材料成型(通用技术)。活塞〔3〕是用医用级橡胶在模具中高温硫化或注射成型。
在装配上,首先将针头〔2〕用专用胶粘剂固装在外筒〔4〕的针头座内,其次将活塞〔3〕套装在芯杆〔5〕上部的活塞平台,然后用专用工装夹具顶住芯杆顶部活塞平台下方,慢慢将其推入已印好刻度标志的注射器外筒内腔的顶部。最后将针套〔1〕装在针头座上,并用超声波焊接机固连,装配工作便结束。将装配好的注射器装入小包装、中包装、大包装后,最后进行射线或环氧乙烷消毒,产品便可进入成品库房。
使用时依次先将注射器从小包装内取出,旋转毁掉针头护套,将针头〔2〕插入药液内,缓慢将芯杆〔5〕向外拉,将药液抽进注射器外筒〔4〕内,排除注射器内的空气,便可将针头刺入人体的注射部位,按压芯杆按手〔6〕,此时芯杆活塞平台与中部之间对称的二根“V”字剪切柱〔8〕断裂,达到第一次自毁的功能。再继续推压芯杆,活塞〔3〕在芯杆的推进下使药液注射完毕。当活塞推至“零”刻度线时,芯杆顶端隐藏在活塞内腔的二针刺〔7〕在芯杆力的作用下,依次刺穿活塞〔3〕、外筒〔4〕相应部位的盲孔,达到第二次自毁的功能,拔出针头,注射便结束,此时所有的塑料、橡胶件均完全毁坏。
权利要求1.一种椭圆形全自毁式一次性注射器,它是由针帽〔1〕、针头〔2〕、活塞〔3〕、外筒〔4〕、芯杆〔5〕配合组成,其特征是防盗圈式针帽固封在椭圆形外筒〔4〕的针头座上,针头〔2〕直接胶固在外筒〔4〕的针头孔内,椭圆形活塞〔3〕与芯杆上部紧配合并在椭圆形外筒〔4〕内腔中呈滑动配合,芯杆〔5〕由上、中、下三部份构成并具有双重自毁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椭圆形全自毁式一次性注射器,其特征是防盗圈式针帽〔1〕沿中轴线呈圆锥柱形薄壁腔体,针帽的主体部份,其小端为盲孔,另一端为开口,与针头座的配合圈,为通孔结构,针帽的主体和针头座的配合圈之间由三根等距的细圆柱联接,为一体结构,细圆柱的中轴线与针帽的中轴线的夹角为90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椭圆形全自毁式一次性注射器,其特征是活塞〔3〕为椭圆形薄壁帽状结构,其顶部为椭圆锥体,底部开口处内侧周边为“L”形,“L”形的直径小于活塞内腔直径,活塞内腔前壁沿椭圆形长轴向有一对称的小圆盲孔,活塞外周的密封环为已有技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椭圆形全自毁式一次性注射器,其特征是外筒〔4〕沿中轴线由前、中、后三部份组成,为一体结构,前部为圆锥柱体针头座,中部为椭圆形簿壁腔体,其内腔前部与针头座为通孔结构,内腔前壁沿椭圆形长轴向有一对称小圆盲孔,尾部沿椭圆短轴向有一对称的护手,护手为已有技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椭圆形全自毁式一次性注射器,其特征是芯杆〔5〕由上、中、下三部分组成,为一体结构,芯杆上部的活塞托盘横截面为椭圆形,其周边有一环形“凹糟”,活塞托盘沿椭圆形长轴向有一对称向上的二针刺,托盘与芯杆中部之间由两条对称并呈“V”型的剪切柱〔8〕连为一体,剪切柱是由上下二片“三角型”簿片对称错位联接,芯杆的中部其横截面为长、短轴相交的“十”字形,下部是弧形向上的椭圆形按手。
专利摘要一种能够利用注射器内液体压力大小进行正常工作和自毁的椭圆形全自毁式一次性注射器,它是由防盗圈式针帽〔1〕、针头〔2〕、活塞〔3〕、外筒〔4〕、芯杆〔5〕组成。自毁结构为芯杆的上、中部之间由对称的“V”形剪切断裂柱〔8〕固连为一体;芯杆上部有一对称的二针刺。使用时先旋坏针帽,抽液和排空气时,液体压力小芯杆不会断裂,注射开始压力增大时,对称的“V”形剪切柱会自动断裂,活塞与芯杆分离,达到注射器的第一次自毁;活塞在断裂后芯杆的推注下只能前进,不能后退,当活塞被推注至“零”刻度时,隐藏在活塞内腔中的二针刺会依次刺穿活塞、外筒中对应的小盲孔,达到注射器的第二次自毁,至此、注射器的塑料、橡胶件均全部毁坏。
文档编号A61M5/31GK2681759SQ20032011448
公开日2005年3月2日 申请日期2003年11月7日 优先权日2003年11月7日
发明者刘光奎 申请人:刘光奎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