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角度倒牵放松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67897阅读:18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多角度倒牵放松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人体保健和康复装置,尤其是一种通过调节不同体位角度并利用自身体重的倒牵引的多角度倒牵放松器。
背景技术
现代社会现实的状况是持续的大脑思维活动,长时间的伏案或站立工作,再加上缺乏有效的体力活动或体育运动,给人们带来的是多种困苦。如疲劳、嗜睡、脑组织供血、供氧不足、头晕眼花、精力不济、思维迟缓、注意力不集中、精神抑忧、腿肿胀、腰背痛、上臂麻木、以及因运动而引起的肌肉紧张、痉挛等,以及各种疾病。如神经衰弱症、坐骨神经疼、腰肌劳损、颈椎病、高血压、血黏度增加、下肢静脉曲张、痔疮、脱发症、肠、胃、肾下垂等。
以上的困苦和疾病,很大程度上是由长期的“竖直习惯”因素而引起的。大量研究表明,体位倒置有治疗、保健和康复的作用,是医疗、体育运动以及日常生活中,为达到身体的某种生物学功效而经常采用的一种措施和手段。
但以往使体位倒置的方法,通常是采用“紧张性体位倒置”的方法,即采用手(靠墙)倒立、头手倒立、肩肘倒立等。这些方法共同的不足之处是肩带、颈部和手臂为支撑、保持身体平衡而产生过度的肌紧张;下肢和躯干的肌肉以及腰椎、胸椎、颈椎因不能充分的牵拉伸展而达到放松、康复的效果;体位倒置的角度(实际是指倒置的强度)不能随个体的状况而有针对性的调整和控制;持续倒置的时间(实际是指倒置的量)较短;有一定的危险性。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以往“紧张性体位倒置”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以控制、调节体位在任意的角度倒置,并且体位倒置方便、舒适、安全的多角度倒牵放松器。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多角度倒牵放松器,具有平板,平板前后两端固定有护栏,平板后端设置有脚腕固定装置,脚腕固定装置固定连接在平板后端的护栏上,平板下部设置有座架,座架与平板前端的护栏底部铰接,座架上设置有电动推杆装置,电动推杆装置一端与座架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平板铰接。
进一步地所述的脚腕固定装置由上压板、下压板和连杆组成,连杆将上压板和下压板连接成一体。
再进一步地所述的平板后端还设置有横把,横把固定连接在平板后端的护栏上。
更进一步地所述的平板前端的护栏上还设置有护板、软垫及扶手,护板固定在护栏上,软垫包覆在护板外部,扶手固定在护板两侧。
本实用新型的多角度倒牵放松器,可以控制、调节体位在任意的角度倒置,体位倒置方便、舒适、安全,从而使人体达到由于受体位倒置和受身体牵拉两种刺激而引起的良好生物学效应,结构设计合理。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多角度倒牵放松器的立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多角度倒牵放松器的主视图。
图3是图2的俯视图。
图中1.平板,2.护栏,21.护板,22.软垫,23.扶手,3.脚腕固定装置,31.上压板,32.下压板,33.连杆,4.座架,5.电动推杆装置,51.控制器,6.横把。
具体实施方式

图1、图2、图3所示的多角度倒牵放松器,具有平板1和固定在平板前后两端的护栏2,平板1后端设置有由正飞燕式结构的上压板31、反飞燕式结构的下压板32和呈一定弯曲角度的连杆33组成的,由连杆33将上压板31和下压板32连接成一体的脚腕固定装置3,上压板31和下压板32外周均使用柔软的发泡海棉包裹,脚腕固定装置3固定连接在平板1后端的护栏2上,平板1下部设置有座架4,座架4与平板1前端的护栏2底部铰接,座架4上设置有电动推杆装置5和与电动推杆装置5相连的控制器51,电动推杆装置5一端与座架4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平板1铰接。平板1后端还设置有横把6,横把6固定连接在平板1后端的护栏2上,平板1前端的护栏2上还设置有护板21、软垫22及扶手23,护板21固定在护栏2上,软垫22包履在护板21外部,扶手23固定在护板21两侧。
使用时,将四只脚轮41离地,调节螺栓使座架4着地平稳,方可使用,严禁脚轮着地及座架不平稳而使用,以防意外。将人的脚背部和脚跟部(一般是在穿运动鞋或旅游鞋的常态下)置于脚腕固定装置3的上压板31和下压板32的包容下,固定住脚踝部,操作电动推杆装置的控制器,可任意收放调节平板1后端使其处于不同的倾斜角度,直至垂直,使身体达到由于体位倒置和由于自身体重导致全身受牵拉而引起的各种相应保健、康复效果。上压板31和下压板32外周包裹的柔软的发泡海棉,可以防止脚踝部产生压疼和不适感。在断电的情况下,人只要弯起腰、手握横把6,并迅速将脚踝脱离脚腕固定装置3,就可避免因失控而发生长时间的倒牵现象。当平板1一端有倾斜角度时不允许任何人座在平板1后端,以免对平板产生损坏,影响使用性能及寿命。使用的原则是,倾斜角越大,身体倒置的时间相应缩短。一般以某一个倾斜角度,人体在较为舒适的情况下能持续1-5分钟为宜。每个人应根据自己身体的实际状况,循序渐进的加大倾斜角度和持续时间。以避免在开始使用时,由于身体倒置角度过大,而产生不适及诱发一些潜在疾病的突发。使用的要求是,应在医学诊断医生认可的情况下和有医生医务监督的情况下使用。凡患有严重心血管系统疾病(如高血压、脑血管硬化、冠心病、高血脂、高胆固醇等)、呼吸系统疾病(如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肺水肿等)以及医生认为不能使体位倒置和身体受牵拉的患者,应严格禁用。
权利要求1.一种多角度倒牵放松器,其特征在于具有平板(1),平板(1)前后两端固定有护栏(2),平板(1)后端设置有脚腕固定装置(3),脚腕固定装置(3)固定连接在平板(1)后端的护栏(2)上,平板(1)下部设置有座架(4),座架(4)与平板(1)前端的护栏(2)底部铰接,座架(4)上设置有电动推杆装置(5)和与电动推杆装置(5)相连的控制器(51),电动推杆装置(5)一端与座架(4)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平板(1)铰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角度倒牵放松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脚腕固定装置(3)由上压板(31)、下压板(32)和连杆(33)组成,连杆(33)将上压板(31)和下压板(32)连接成一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角度倒牵放松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平板(1)后端还设置有横把(6),横把(6)固定连接在平板(1)后端的护栏(2)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角度倒牵放松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平板(1)前端的护栏(2)上还设置有护板(21)、软垫(22)及扶手(23),护板(21)固定在护栏(2)上,软垫(22)包履在护板(21)外部,扶手(23)固定在护板(21)两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角度倒牵放松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座架(4)底部固定设置有脚轮(41)。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人体保健和康复装置,尤其是一种通过调节不同体位角度并利用自身体重的倒牵引的多角度倒牵放松器,具有平板,平板前后两端固定有护栏,平板后端设置有脚腕固定装置,脚腕固定装置固定连接在平板后端的护栏上,平板下部设置有座架,座架与平板前端的护栏底部铰接,座架上设置有电动推杆装置和与电动推杆装置相连的控制器,电动推杆装置一端与座架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平板铰接。本实用新型的多角度倒牵放松器,可以控制、调节体位在任意的角度倒置,体位倒置方便、舒适、安全,从而使人体达到由于受体位倒置和受身体牵拉两种刺激而引起的良好生物学效应。
文档编号A61F5/04GK2659387SQ200320120499
公开日2004年12月1日 申请日期2003年11月7日 优先权日2003年11月7日
发明者孙飙 申请人:樊金成, 孙飙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