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摩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70860阅读:16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按摩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按摩器,特别是坐在椅子上对脚进行按摩时根据按摩的部位和所坐的椅子能够变换脚踏台角度的按摩器。
背景技术
以前,作为具有变换按摩体角度的机构的按摩器,有以下几种把按摩体可转动自如地支撑在支撑台上,能够在随着使按摩体相对于支撑台下降而限制按摩体和支撑台的相对转动的按摩体姿势保持状态、和随着使按摩体相对于支撑台上升而容许按摩体和支撑台的相对转动的保持姿势解除状态之间灵活切换的按摩器(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的第1页的权利要求的范围,第1图、第2图)。
在支撑台上设置拔出和插入自如的销,并在按摩体上沿横轴周围设置多个孔,使按摩体依照规定的角度绕横轴转动,并把销嵌入规定位置的孔,以此构成灵活改变按摩体保持姿势的按摩器(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的第2页左上栏、第12图)。
在将具有第1齿部的第1离合器板固定在按摩体上,将具有与第1齿部啮合自如的第2齿部的第2离合器板设置在支撑台上并不能转动,同时通过拉杆的摇动操作使第1齿部与第2齿部啮合以保持按摩体姿势的状态、和使第1齿部与第2齿部间隔开以容许按摩体绕横轴转动的状态之间灵活切换的按摩器(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的第2页左上栏和右上栏、第13图)。
专利文献特开平3-7161号公报但是,在所述的按摩器中,在变换按摩体的角度时,必须抬起按摩体,调节角度时把身体横过来查看的姿势比较困难,调节角度很不方便。另外,由于采用了以销状的第1配合部(突起)嵌入第2配合部(凹部)而被限制的结构,所以按摩体的转动是以1个小的突起来支撑重量,若强度高的话,就得增大突起的宽度,随之凹部也必须增大,其结果就导致需要大的空间。
在所述的按摩器中,由于是将销嵌入孔中的结构,将销的位置对准孔很麻烦。另外,由于重量导致的弯曲应力反复作用于销,慢慢地销变弯曲,就不能顺畅地拔出和插入销,不久销就不能插进孔了。
在所述的按摩器中,由于具有第1以及第2齿部的第1以及第2离合器板必须精密加工,所以成本变高。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着眼于这些问题,其目的是提供一种以简单、可靠性高、成本低廉来实现易于调节角度的机构的按摩器。
为了实现所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按摩器,其特征在于,具备以下构成要素A、BA)具有对放置的肢体进行按摩的按摩部的脚踏台。
B)由支撑机构支撑脚踏台并使其可转动的支撑部。
另外,支撑机构的特征为,具有以下的构成要素a~da)配备多个将脚踏台固定在规定转动位置的转动位置固定部的转动位置固定装置。
b)在配备在转动位置固定装置上的多个转动位置固定部之中,在与规定的转动位置对应的转动位置固定部进行配合的配合装置。
c)对配合装置施与弹性力、使之一直与配置于转动位置固定装置上的任何一个转动位置固定部进行配合的弹力装置。
d)抵抗弹力装置给于配合装置的弹力,操作配合装置、使之从与转动位置固定装置的转动位置固定部的配合得以解除的操作装置。
根据该按摩器,在通常情况下,由于配合装置因弹力装置而被施与朝向转动位置固定装置的转动位置固定部的弹性力而与之进行配合,所以脚踏台的转动位置被固定。对于解除脚踏台的固定,操作操作装置即可。这样,就可以操作配合装置以解除由弹力装置的配合。
在本实用新型的按摩器中,最好配合装置,是由安装在脚踏台以及支撑部之中一方上、并具有经脚踏台的旋转轴心而沿径向被贯通的轴心方向的长圆孔的旋转轴部、和插通旋转轴部的长圆孔而端部突出的销所构成;转动位置固定装置,是安装在脚踏台以及支撑部之中的另一方上并被旋转轴部插通、具有与从作为转动位置固定部的旋转轴部的长圆孔突出的销的端部嵌合的嵌合槽的轴保持部;弹力装置,是沿旋转轴部的轴心方向给与销弹力、使销的端部一直与嵌合槽进行嵌合的弹力部件;操作装置,是向旋转轴部的轴心方向操作销、使销的端部脱离嵌合槽的操作部件。
进而,在本实用新型的按摩器中,旋转轴部呈圆筒形状,同时还具有在脚踏台的旋转轴心对称位置形成的一对轴心方向的长圆孔。
根据该按摩器,由于在通常情况下由弹力部件将销拉向旋转轴部的轴心方向而使销的端部与嵌合槽进行嵌合,所以,脚踏台的转动位置被固定。要解除脚踏台的固定时,操作操作部件即可。这样,销在旋转轴部的长圆孔中向与弹力部件的弹力方向相反的方向移动,销的端部就从嵌合槽脱离。
具体地说,例如将旋转轴部安装在脚踏台上,将轴保持部安装在支撑部。这时,插通旋转轴部的一对长圆孔的销与旋转轴部一体转动,轴保持部被固定在支撑部上不动。由弹力部件拉引销,当销端部嵌合在轴保持部的嵌合槽中时,由于销不能转动,所以旋转轴部,即,脚踏台也不能转动,脚踏台即被固定。与此相对,如果操作操作部件使销在长圆孔中沿与弹力部件的弹力方向相反的方向移动的话,则销端部脱离嵌合槽,销可以转动,因此脚踏台也就可以转动。
反过来,当旋转轴部被安装在支撑部上、轴保持部被安装在脚踏台上时,虽然销可以在长圆孔中向轴心方向移动,但由于旋转轴部不动,所以不会绕轴心转动。在利用弹力部件的弹力使销端部与嵌合槽进行嵌合时,由于轴保持部的转动被销阻止,所以脚踏台被固定。当通过操作部件的操作使销端部脱离嵌合槽时,轴保持部可以转动,其结果是脚踏台也可以转动。
在该按摩器的支撑机构中,若销端部与嵌合槽嵌合,则脚踏台就被固定,若销端部脱离嵌合槽,则脚踏台就可以转动。因而,不仅能够使支撑机构采用简单且高强度的结构,还能够抑制成本。而且,对脚踏台的固定或接触只需操作操作部件即可,非常简单。
在该按摩器中,若操作部件为与支撑部以铰链连结、同时与销连接的拉杆的话,只用一只手操作拉杆就能够操作脚踏台的固定或解除,所以使操作变得更加简单。
进而,若在与旋转轴部的轴心同心对称位置形成数对轴保持部的嵌合槽,则销的两端部可以与嵌合槽嵌合,因此与只有销的一端部与嵌合槽嵌合的情况相比,脚踏台的固定强度更高。在此基础之上,若嵌合槽为数对,则能够更加细微地设定脚踏台的转动位置。
另外,本实用新型的按摩器可以按摩肢体(下肢或上肢),具体地说,下肢的时候为腿肚、脚底、大腿。上肢的时候为上臂、前膊。其中,特别适合腿肚和脚底。


图1是一实施例的按摩器(带有布制的罩的状态)的外观立体图。
图2是同一按摩器(取掉布制的罩的状态)的外观立体图。
图3是同一按摩器中的(a)一侧的支撑机构的简略侧视图、以及(b)在其销部分的简略横截面图。
图4是同一按摩器中支撑机构的轴保持部的主视图以及侧视图。
图5是同一按摩器中支撑机构的旋转轴部的主视图以及侧视图。
图6是同一按摩器中支撑机构的轴保持部的变化例的主视图。
图7是同一按摩器中的(a)脚踏台固定时的支撑机构的侧视图、以及(b)脚踏台的固定解除时的支撑机构的侧视图、图8是同一按摩器中取掉脚踏台的放置面一侧的罩以及支撑部的罩和拉杆的状态的外观立体图。
图9是同一按摩器的成为全部骨架的框架的立体图。
图10是在图9的框架中构成脚踏台部分(旋转体)的俯视图。
图11是安装在图10的旋转体一侧的支撑机构的分解侧视图。
图12是安装在图10的旋转体另一侧的支撑机构的分解侧视图。
图13是在同一按摩器中把支撑机构安装在支撑部的上侧时的放大立体图。
图14是在同一按摩器中把支撑机构安装在旋转体上的状态下、除掉轴保持部以及定位环的状态的侧视图。
图15是在图14的状态下旋转轴部内部的侧视图。
图16是在图15的状态下旋转轴部内部的截面图。
图17是在同一按摩器中,(a)不操作拉杆时(脚踏台固定时)的拉杆附近的侧视图、以及(b)表示此刻支撑机构的状态的侧视图。
图18是在同一按摩器中,(a)操作拉杆时(解除脚踏台的固定时)的拉杆附近的侧视图、以及(b)表示此时支撑机构的状态的侧视图。
图19是在同一按摩器中,操作拉杆时(解除脚踏台的固定时)的拉杆附近的侧视图。
图20是在同一按摩器中,操作拉杆时(解除脚踏台的固定时)的支撑机构内部状态的侧视图。
图21是在同一按摩器中,(a)表示坐在椅子上对腿肚进行按摩时的脚踏台的位置的侧视图、以及(b)表示此时在支撑机构的销与定位环(圆弧部分)的位置的部分侧视图。
图22是在同一按摩器中,(a)表示坐在沙发上对腿肚进行按摩时的脚踏台的位置的侧视图、以及(b)表示此时在支撑机构的销与定位环(圆弧部分)的位置的部分侧视图。
图23是在同一按摩器中,(a)表示坐在沙发上对脚底进行按摩时的脚踏台的位置的侧视图、以及(b)表示此时在支撑机构的销与定位环(圆弧部分)的位置的部分侧视图。
图24是在同一按摩器中,(a)表示坐在椅子上作为放置脚底的垫脚凳使用时的脚踏台的位置的侧视图、以及(b)表示此时在支撑机构的销与定位环(圆弧部分)的位置的部分侧视图。
图25是在同一按摩器中,(a)表示坐在沙发上作为放置腿肚的垫脚凳使用时的脚踏台的位置的侧视图、以及(b)表示此时在支撑机构的销与定位环(圆弧部分)的位置的部分侧视图。
图26是在同一按摩器中,(a)表示坐在椅子上对腿肚进行按摩时的样子的侧视图、(b)表示坐在沙发上对腿肚进行按摩时的样子的侧视图,以及(c)表示坐在沙发上对脚底进行按摩时的样子的侧视图。
图27是在同一按摩器中,(a)表示坐在椅子上作为放置腿肚的垫脚凳使用时的样子的侧视图、(b)表示坐在沙发上作为放置腿肚的垫脚凳使用时的样子的侧视图。
图中1-驱动部,2-支撑部,3-脚踏台,3A-按摩部,3B-放置面,7-拉杆(操作部件),33-旋转体,41、42-支撑机构,50-旋转轴部,50a-长圆孔,52-轴保持部,61a、62a-嵌合槽,70-销,74-弹簧(弹力部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加详细的说明。
图1所示为其一实施例的按摩器的外观立体图(脚踏台附带布制的罩的状态)。另外,图2为取掉布制的罩的状态的同一按摩器的外观立体图。但在图2中未示出气囊。
该按摩器具有收放气泵、空气通路用的管、电路板等的驱动部1;在该驱动部1的两端分别竖立设置的略呈三角形状的一对支撑部2;被支撑在支撑部2并可通过后述的支撑机构41、42转动并在规定的角度范围内能够被固定在多个(这里为5段)预定角度的脚踏台3。
脚踏台3,在一侧具有对所放置的肢体(前例中的下肢或上肢)进行按摩的按摩部3A,在位于按摩部3A相反侧的另一侧,具有放置肢体的平坦的放置面3B。通常,脚踏台3的按摩部3A与放置面3B由布制的罩19所覆盖(参照图1)。
在本实施例中,脚踏台3的按摩部3A,具有由相互对向的3个侧壁11、12、13形成的一对按摩凹部15、16而可以放置身体的下肢或上肢。如图1中虚线所示,在侧壁11、13的按摩凹部15、16一侧的侧面与按摩凹部15、16的底面分别安装着气囊18。气囊18与设置在驱动部1上的气泵(未图示)连通,由气泵供给空气。通过该气囊18的膨胀和收缩来对放置在按摩凹部15、16的按摩部位进行按摩。
驱动部1,其前侧具有电源开关1a,同时其上侧安装着可以装卸的遥控器1b。
在各支撑部2的上侧,分别设有支撑机构以便可转动地支撑脚踏台3。两个支撑机构中的一个支撑机构,具有以脚踏台3的按摩部3A位于上侧的姿势、以及脚踏台3的放置面3B位于上侧的姿势,在这些姿势间以预定的几个姿势固定脚踏台的功能。
这里的支撑机构,是使脚踏台3的转动位置在规定的角度范围内(例如约260度)能够阶段式地固定在预先设定的几个角度的结构。该支撑机构对脚踏台3的固定,也将在后面进行说明,朝外拉设在一侧的支撑部2上侧的作为操作部件的拉杆7的下侧就被解除,脚踏台3在固定被解除状态可以转动、可固定在预先设定的转动位置。
另一方面,略呈三角形的两支撑部2的内侧约一半设有侧罩5、6。另外,在一侧的支撑部2的上侧设有与遥控器1b具有同等功能的操作部2a。
这里就该按摩器一侧的支撑机构参照图3~图7加以简略说明。图3的(a)所示为按摩器一侧的支撑机构的简略侧视图、图3的(b)所示为在其销部分的简略横截面图。另外,图4所示为支撑机构的轴保持部的主视图以及侧视图,图5所示为旋转轴部的主视图以及侧视图。其次图6所示为支撑机构的轴保持部的变化例的主视图,图7的(a)所示为脚踏台固定时的支撑机构的侧视图,图7的(b)所示为脚踏台的固定解除时的支撑机构的侧视图。
在图3的(a)以及图3的(b)中,支撑机构具有圆筒状的旋转轴部50、环状的轴保持部52、以及销70。在这里,旋转轴部50和销70构成配合装置、轴保持部52构成转动位置固定装置。旋转轴部50被安装在脚踏台3(后述的旋转体33)上,具有在轴心对称位置形成的一对轴心方向的长圆孔50a(参照图5)。销70插通在该旋转轴部50的一对长圆孔50a中并使端部突出来。由于长圆孔50a沿轴心方向延伸,所以销70在长圆孔50a内可以沿轴心方向移动。
轴保持部52被安装在支撑部2上,其中间被旋转轴部50插通。另外,如图4所示,轴保持部52具有与从旋转轴部50的长圆孔50a突出来的销端部进行嵌合的一对嵌合槽61a、62a。因此,一对嵌合槽61a、62a形成于与旋转轴部50的轴心同心对称的位置。嵌合槽61a、62a可以是一对,也可以是如图6那样多对(两对)嵌合槽61a1、61a2、62a1、62a2。这时,嵌合槽61a1与62a1、嵌合槽61a2与62a2成对。因为设置多对嵌合槽,对销70限制的位置就变多,这样能够更加细微地设定脚踏台3的转动位置。
其次,虽然在图3~图7中未图示出,还设置有沿旋转轴部50的轴心方向对销70施加弹性力、以使销端部总是与嵌合槽61a、61a嵌合的弹力部件(后述的弹簧74),同时还设有向旋转轴部50的轴心方向操作销70、以便使销端部脱离嵌合槽61a、62a的操作部件(所述的拉杆7)。
在该支撑机构中,在图7的(a)所示的脚踏台3的固定时,由于弹簧74把销70拉到旋转体33一侧,销70与轴保持部52的嵌合槽61a、62a嵌合,因此旋转轴部50不能转动,脚踏台3就被固定在预先设定的角度位置。
另一方面,对于图7的(b)所示的脚踏台3的固定解除时,由拉杆7使销70向箭头方向移动,销70脱离轴保持部52的嵌合槽61a、62a,旋转轴部50就可以转动,脚踏台3也就可以转动。
图8所示为在该按摩器中,取掉脚踏台3的放置面3B侧的罩后状态(拉杆也取掉的状态)的外观立体图。脚踏台3具有后述的作为框架的旋转体33,在该旋转体33的一侧安装按摩部3A,相反侧(另一侧)成为带罩状态的平坦的放置面3B。
图9所示为成为该按摩器的全部骨架的框架30的立体图。该框架30,大致由安装有驱动部1的部分31、构成支撑部2的部分32、构成脚踏台3的部分(旋转体)33所组成。图10所示为旋转体33的俯视图。旋转体33,在两侧安装有用于可转动地支撑该旋转体33的支撑机构41、42,在中间架设有增强部件35。通过将旋转体33的支撑机构41、42安装在框架部分32上侧的缺口32a中,支撑着旋转体33(即脚踏台)可以转动。支撑机构41具有可转动地支撑脚踏台3的功能、和对脚踏台3的转动位置进行阶段式固定的功能,支撑机构42只具有可转动地支撑脚踏台3的功能。
其次,参照图11~图20对可转动地支撑该脚踏台3的转动支撑机构41、42的更具体的结构进行说明。
图11为旋转体33的支撑机构41的分解侧视图。该支撑机构41,由设置在旋转体33一端的圆筒状的旋转轴部50、环状的衬垫51、环状的轴保持部52、环状的定位环53、环状的防止轴保持部拔脱部件54所构成。旋转轴部50,具有由后述的销70插通的一对轴心方向的长圆孔50a。另外,防止轴保持部拔脱部件54与形成于旋转轴部50前端的槽50b嵌合。通过该支撑机构41,如后所述可知,衬垫51与轴保持部52以外的旋转轴部50、定位环53以及防止拔脱部件54与脚踏台3成一体转动。
另一方面,图12为旋转体33的支撑机构42的分解侧视图。该支撑机构42,由设置在旋转体33另一端的圆筒状的旋转轴部80、环状的轴保持部81、环状的防止轴保持部拔脱部件82所构成。防止轴保持部拔脱部件82与形成于旋转轴部80的前端的槽80a嵌合。通过该支撑机构42,轴保持部81以外的旋转轴部80以及防止拔脱部件82与脚踏台3一体转动。
图13所示为将支撑机构41安装在支撑部2的上侧(框架部分32的上侧)时的放大立体图。根据该图,轴保持部52,具有大致呈四方形状的法兰60;位于从中心以180度的角度间隔而突出设置的2个圆弧状的销嵌合部61、62;设置在比销嵌合部62还靠外侧位置的定位环凸棱63。轴保持部52通过其法兰60由螺 65安装在支撑部2的上侧而被固定在支撑部2上。
销嵌合部61、62各自有3个嵌合槽61a、62a,这3个嵌合槽61a、62a分别以180度的角度间隔对向,并以1个嵌合槽61a与62a形成销70嵌合的一对槽。即,在这里,3个嵌合槽61a、62a一起形成三对槽,通过销70嵌合在任意一对槽中来固定脚踏台3的转动位置。
定位环53具有在规定角度范围内(例如约100度)向外圆周方向突出的圆弧状部分53a和容纳销70的槽53b。定位环53可以从该定位环53的圆弧状部分53a的一端部接触到轴保持部52的定位环凸棱63的位置至另一端部接触到定位环凸棱63的位置之间转动。即,脚踏台3可以在规定的角度范围内(约260度)转动。
并且,图14所示为在把上述那样的支撑机构41安装在旋转体33的状态下、去掉轴保持部52以及定位环53的状态的侧视图,图15所示为在图14的状态下旋转轴部50内部的侧视图,图16所示为在图15的状态下旋转轴部50内部的截面图。
如上所述,销70插通旋转轴部50的长圆孔50a,销70的两端从长圆孔50a向外方突出。在旋转轴50的内部,配置圆筒状的销引导部件71,该销引导部件71也具有插通销70的一对孔71a。另外,销引导部件71在其前端安装有一体的拉杆接受部72,在拉杆接受部72上形成被拉杆7的拉杆销7a(参照图17~图19)插入的孔72a。
在销引导部件71上安装有一体的销座73,销座73的后端为法兰状的弹簧固定部73a。在该弹簧固定部73a与旋转体33之间的销座73的部分插进弹簧74,弹簧74在正常状态下对销座73、即销引导部件71施以趋向旋转体33一侧的弹性力。
在通过该弹簧74而被施以弹力的状态下,由于销引导部件71被拉向旋转体33一侧,所以销70与轴保持部52上的销嵌合部61、62的嵌合槽61a、62a嵌合。因此,脚踏台3的转动位置得以固定。
与此相对,一旦将拉杆7向外拉,由于通过拉杆销7a使拉杆接受部72也被拉向外侧,随之,与销引导部件71一体的销座73抵抗弹簧74的弹力而被拉向外侧,销70从销嵌合部61、62的嵌合槽61a、62a脱出。因此,脚踏台3的固定状态被解除,脚踏台3就可以转动。
另外,虽然没有示出支撑机构42安装在支撑部2的上侧(框架部分32的上侧)时的扩大立体图,不过与轴保持部52相同,轴保持部81通过其法兰81a由螺丝安装在支撑部2的上侧,以此被固定在支撑部2上(参照图9)。该支撑机构42,由于只可转动地支撑脚踏台3,所以没有对脚踏台3的转动位置进行固定或解除的机构。
其次,就利用拉杆7固定或解除脚踏台3的转动位置、参照图17~图20进行说明。图17的(a)为表示不操作拉杆7时(脚踏台3固定时)拉杆7附近的侧视图、图17的(b)为表示此时支撑机构41的状态的侧视图。在图17中,在不操作拉杆7的状态下[图17的(a)],如上所述,通过弹簧74销引导部件71被拉向脚踏台3一侧(图的右侧),销70嵌合在销嵌合部61、62的嵌合槽61a、62a[图17的(b)]上。
图18的(a)以及图19为表示操作拉杆7时(解除脚踏台3的固定时)的拉杆7附近的侧视图,图18的(b)是表示此时支撑机构41的状态的侧视图,图20是表示支撑机构41内部状态的侧视图。从脚踏台3的固定状态,像图18的(a)以及图19所示那样,一旦将拉杆7拉向箭头方向,拉杆7就以轴7b为支点转动,拉杆销7a向箭头方向(左侧)移动。于是,通过拉杆销7a拉杆接受部72以及销引导部件71抵抗弹簧74的弹力而被拉向箭头方向,销70也向同一方向移动(图20)。因此销70脱离嵌合部61、62的嵌合槽61a、62a,进入位于销嵌合部61、62外侧的定位环53的槽53b[图18的(b)],脚踏台3的固定状态被解除。在该状态下,销70可相对于固定在支撑部2上的轴保持部52转动。
在保持该销70可以转动的状态下,如果使脚踏台3转动并在所需的角度位置脱离拉杆7的话,则通过弹簧74的作用,销70与嵌合部61、62的嵌合槽61a、62a嵌合,脚踏台3被固定。或者,如果在销70可以转动的状态下脱离拉杆7、使脚踏台3转动的话,则销70与邻接的一对嵌合槽61a、62a嵌合,脚踏台3就被固定。
其次,就有关与该按摩器的各种椅子相对应的脚踏台3的转动位置,参照图21~图27进行说明。
图21的(a)以及图26的(a)是示意坐在椅子100上对腿肚进行按摩的情况。在该情况下,如图21的(b)所示,定位环53的圆弧部分53a接触到轴保持部52的定位环凸棱63的一端,此时的销70与销嵌合部61、62的各3个嵌合槽61a、62a之中的销嵌合部61左侧的嵌合槽和销嵌合部62右侧的嵌合槽进行嵌合(图13所示的状态)。通过在该位置固定脚踏台3,即使是座位部的位置比较高的椅子100,也能够在使腿肚以舒适的姿势向前伸出的状态下由按摩部3A进行按摩。
图22的(a)以及图26的(b)是示意坐在沙发101上对腿肚进行按摩的情况。由于一般沙发101的座位部比椅子100的座位部更低,所以与此对应脚踏台3以平缓倾斜的状态固定。这时,如图22的(b)所示,定位环53的圆弧部分53a从图21的(b)时的位置顺时针转动,在离开定位环凸棱63的位置,在销嵌合部61上完全重叠。此时的销70与销嵌合部61正中的嵌合槽、和销嵌合部62正中的嵌合槽嵌合。在该固定位置,就能坐在沙发101上以自然的姿势由按摩部3A对腿肚进行按摩。
图23的(a)以及图26的(c)是示意坐在沙发101上对脚底进行按摩的情况。为此,将脚踏台3固定在朝向椅子一侧(沙发101一侧)的位置。如图23的(b)所示,定位环53的圆弧部分53a,从图22的(b)时的位置进一步顺时针转动。此时的销70与销嵌合部61右侧的嵌合槽和销嵌合部62左侧的嵌合槽嵌合。在该固定位置,就能坐在沙发101上以舒适的姿势由按摩部3A对脚底进行按摩。
图24的(a)以及图27的(a)是示意坐在椅子100上作为放置腿肚的垫脚凳使用的情况。由于椅子100的座位部有某种程度的高度,所以为了能够使腿肚轻轻地放置,脚踏台3就被固定在由图23(a)的状态进一步顺时针转动的位置。这时,如图24的(b)所示,定位环53的圆弧部分53a到达在销嵌合部62上部分重叠的位置。即,销70从图21的(b)状态转动了180度。因而,此时的销70与图21的(b)同样,与销嵌合部61左侧的嵌合槽和销嵌合部62右侧的嵌合槽嵌合。在该固定位置,由于放置面3B略朝向上侧,所以能够以坐在椅子100上的姿势将腿肚轻轻放置在放置面3B上。
图25的(a)以及图27的(b)是示意坐在沙发101上作为放置腿肚的垫脚凳使用时的情况合。由于沙发101的座位部在比较低的位置,所以为了与此对应能够放置腿肚,而将脚踏台3固定在由图24的(a)状态进一步顺时针转动的位置。此时,如图25的(b)所示,定位环53的圆弧部分53a接触到定位环凸棱63的另一端,销70与销嵌合部61正中的嵌合槽和销嵌合部62正中的嵌合槽进行嵌合。在该位置,由于放置面3B位于上侧,所以悠闲地坐在沙发101上伸出脚,就能够把腿肚放置在放置面3B上。另外,在该状态下,由于按摩部3A位于下侧,因此即使在不使用该按摩器时,在该状态下搁置,也可以很好地当作家具摆设。
这样,采用这种按摩器,在解除脚踏台3的固定的情况下,只用一只手操作拉杆7即可,另外在固定脚踏台3的情况下也一样,由于不用对准销70与嵌合槽61a、62a的位置,仅使脚踏台3转动就能使销70与嵌合槽61a、62a嵌合,所以,能够以简单的操作对脚踏台3进行角度的调节。而且,由于支撑机构41采用了在脚踏台3的固定状态下使销70与嵌合槽61a、62a嵌合、并在脚踏台3的固定解除状态下使销70脱离嵌合槽61a、62a的结构,不但简单、可靠性高,而且成本低廉。
另外,脚踏台3的固定不一定是5个阶段,销嵌合部61、62的嵌合槽61a、62a的个数越多,就能够更细微地调节角度。或者,也可以设定脚踏台3的按摩部3A只位于上侧的阶段和放置面3B只位于上侧的阶段,能够在这些阶段间在任意的位置固定。
(实用新型效果)综上所述,采用本实用新型,由于具有通过销端部与嵌合槽进行嵌合、脚踏台被固定,通过销脱离嵌合槽、脚踏台可以转动的支撑机构,得到了以下效果(1)能够以简单的操作对脚踏台进行固定或解除。
(2)脚踏台的固定,不仅在脚踏台可以转动的状态不操作操作部件而使脚踏台转动,也不用进行吻合销端部与嵌合槽的不方便的位置调整。
(3)由于结构部件不必高精度加工,所以支撑机构价格低廉,进而能够抑制按摩器整体的成本。
权利要求1.一种按摩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具有对放置的肢体进行按摩的按摩部的脚踏台、和由支撑机构支撑所述脚踏台并使其可转动的支撑部;所述支撑机构,包括配置有多个将所述脚踏台固定于规定位置的转动位置固定部的转动位置固定装置,和在配置于所述转动位置固定装置上的多个所述转动位置固定部之中,在对应于规定转动位置的转动位置固定部进行配合的配合装置,和对所述配合装置施加弹性力、使其一直与配置在所述转动位置固定装置上的任何一个所述转动位置固定部进行配合的弹力装置,和抵抗由所述弹力装置给于所述配合装置的弹性力,操作所述配合装置、使其解除与对所述转动位置固定装置的所述转动位置固定部的配合的操作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摩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配合装置,由安装在所述脚踏台以及所述支撑部中的一方、并具有经所述脚踏台的旋转轴心且沿径向被贯通的沿轴心方向的长圆孔的旋转轴部,和使端部突出地插通所述旋转轴部的长圆孔的销所构成;所述转动位置固定装置,是安装在所述脚踏台以及所述支撑部中的另一方上并被所述旋转轴部插通、具有与从作为所述转动位置固定部的所述旋转轴部的长圆孔突出的所述销的端部嵌合的嵌合槽的轴保持部;所述弹力装置,是沿所述旋转轴部的轴心方向给与所述销弹性力、使所述销的端部一直与所述嵌合槽嵌合的弹力部件;所述操作装置,是向所述旋转轴部的轴心方向操作销、使所述销的端部脱离所述嵌合槽的操作部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按摩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轴部,呈圆筒形状,并具有在所述脚踏台的旋转轴心对称位置形成的一对轴心方向的长圆孔。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按摩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部件,是以铰链连接于所述支撑部并连接于所述销的拉杆。
5.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按摩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轴保持部的嵌合槽,在与所述旋转轴部的轴心同心对称的位置形成多对。
专利摘要一种按摩器,包括具有按摩部(3A)的脚踏台(3)和通过支撑机构可转动地支撑脚踏台(3)的支撑部(2)。一方的支撑机构,被安装在脚踏台(旋转体33)上并包括具有在轴心对称位置形成的一对轴心方向的长圆孔(50a)的旋转轴部(50)、使端部突出地插通长圆孔的销(70)、安装在支撑部上并被旋转轴部插通且具有与从长圆孔突出的销端部嵌合的一对嵌合槽(61a、62a)的轴保持部(52)、向旋转轴部的轴心方向对销施加弹力以使销端部一直与嵌合槽嵌合的弹力部件、向旋转轴部(50)的轴心方向操作销(70)使销端部从嵌合槽脱离的操作部件。这种按摩器,以简单、可靠性高、成本低廉来实现易于调节角度的机构。
文档编号A61H7/00GK2664647SQ20032012433
公开日2004年12月22日 申请日期2003年12月3日 优先权日2002年12月5日
发明者森坚太郎, 宫田喜一郎, 坂本哲史 申请人:欧姆龙健康医疗事业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