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毒剂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76235阅读:22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清毒剂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白血病的药物,具体说是一种纯中药清毒剂。
背景技术
白血病是指白血病细胞在人体骨髓内过度增生,造成正常造血细胞即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数量减少,使正常造血难以进行,由此人体表现贫血、感染、出血。白血病细胞浸润人体的脏器,造成各个脏器的损害,如浸润肝脾和淋巴结时,出现肝脾肿大,浸润脑和脑膜时,出现头晕,头痛,嗜睡,意识模糊不清,也有的出现抽筋的症状。现没有疗效十分显著的中药,白血病人要彻底治疗还要靠骨髓移植,但配型很难,且费用很高。用西药主要是化疗,因化疗用药可杀死正常的细胞和白细胞,使人体免疫力降低,有的引起感染及其它并发症,副作用很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清毒剂,它能清出血液及脏器的毒素,提高人体免疫力,从而使病人恢复健康。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本发明的药物按重量份数由以下组份组成生山楂10~15份、连翘10~20份、蒲公英25~50份、枸杞子15~20份、双花25~50份、羚羊角7~9份、广犀角7~9份、大枣7~10份。
上述组分中还有车前子全草3~7份、芦根7~9份,这两味药病情缓解后加入,利于发汗。
本发明的药物的优选方案按重量份数由以下组份组成生山楂15份、连翘10份、蒲公英50份、枸杞子20份、双花50份、羚羊角9份、广犀角9份、大枣10份。
本药用水煎成汤剂早晚各服一杯。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1、本药有效率为100%,可明显减轻或消除白血病人的出血症状,它可清热解毒,清利肠毒,消食散结利湿,熄风祛寒,凉血,对急淋型白血病治愈率高。2、本药能清除白血病患者的内毒,服50天能达到活血通络恢复正常造血功能,使血液具有正常的运输、调节、防御和保护功能。3、本药可益脾除烦,增进食欲,补气养血,进而提高人体免疫力。4、无毒副作用。
经临床19例患者证明,白血病是由鼠疫病毒或蛇病毒引起的,其病原即两种毒,大部分白血病患者都是由外伤引起的,毒通过人体外伤进入血液,侵犯骨髓,使骨髓这个血液制造厂呈病态造血状态,不能正常造血;同时还破坏了血液中的凝血酶、活血酶、解毒酶、营养酶,因为这四个酶中含十三个凝血因子,由于各个因子受到不同程度的侵害,使每一个因子既不能独立发挥作用,又不能互相协作,血液中的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分别来自骨髓中红系、粒系和巨核系,使血浆和血细胞不能完全担负起正常的基本功能,造成白血病患者各种病相。
根据中医理论本药的组分有如下作用生山楂可消食,清利肠毒,可增进病人食欲,尤其经化疗的病人。
连翘清热散结。
蒲公英清热,解五毒。
枸杞子滋补肾阴,补气养血,清三焦之毒,增加营养,提高抵抗力。
双花清热、解毒、散结。
羚羊角清肝热,熄风。
广犀角清心热,解毒。
大枣益脾除烦,和胃键脾。
车前子渗利湿热。
芦根清肺泄热。
具体实施例方式
实施例1生山楂1 5份、连翘10份、蒲公英50份、枸杞子20份、双花50份、羚羊角9份、广犀角9份、大枣10份。
实施例2生山楂12份、连翘13份、蒲公英40份、枸杞子20份、双花40份、羚羊角7份、广犀角7份、大枣7份。
服用上述两实施例药物,如果病人病情缓解,药中可以加车前子全草7份、芦根9份,以利于发汗。
服用本发明实施例1组分的药物,有效率为100%,见表1。
表1用本药治疗白血病病例 表1中有效率为100%,经服药病人的出血症状好转或消失,非急淋及慢粒病人有的2~3年后复发。本药对急淋白血病治愈率高,为92.3%。病人陈思思,已经4次化疗,每次缓解后复发,经服用本药50付,痊愈。表中病人服用本药痊愈后,血液检查及骨髓检查完全正常。现正常工作或读书。
权利要求
1.一种清毒剂,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数由以下组份组成,生山楂10~15份、连翘10~20份、蒲公英25~50份、枸杞子15~20份、双花25~50份、羚羊角7~9份、广犀角7~9份、大枣7~10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清毒剂,其特征在于上述组分中还有车前子全草3~7份、芦根7~9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清毒剂,其特征在于本药物的优选方案按重量份数由以下组份组成,生山楂15份、连翘10份、蒲公英50份、枸杞子20份、双花50份、羚羊角9份、广犀角9份、大枣10份。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白血病的药物清毒剂,它按重量份数由以下组份组成生山楂10~15份、连翘10~20份、蒲公英25~50份、枸杞子15~20份、双花25~50份、羚羊角7~9份、广犀角7~9份、大枣7~10份。上述组分中还有车前子全草3~7份、芦根7~9份。本药有效率为100%,可明显减轻或消除白血病人的出血症状,它可清热解毒,清利肠毒,消食散结利湿,熄风祛寒,凉血,对急淋型白血病治愈率高。本药无毒副作用。
文档编号A61P35/00GK1559597SQ200410028558
公开日2005年1月5日 申请日期2004年3月12日 优先权日2004年3月12日
发明者丁连美 申请人:丁连美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