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科用诊疗台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80506阅读:23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牙科用诊疗台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在侧部备有能够旋转的由吊架杆支撑的作业托盘的牙科用诊疗台。
背景技术
上述牙科用诊疗台中的作业用托盘,在上面具有充填物等调制作业空间,或者药品或镊子等用品的放置空间,并且在一侧部设置了保持各种机头(hand piece)用的机头支架,以及监视用的显示器等。在牙科诊疗时,把诊疗台的背靠板放倒,使患者处于躺倒状态。手术医生根据其诊疗部位和诊疗方式一边移动患者头部周围,一边进行作业。所以,医生无论在哪个诊疗位置,都希望能使上述托盘位于医生容易操作的位置上。为此,托盘由设置在诊疗台侧部旋转杆(吊架杆)机构支撑,医生能不断地把托盘拉到手边进行作业。
并且,从作业效率方面看,希望上述托盘能以最短距离而且最少的无用动作被拉靠到医生手边。并且,为了减少设置空间,有效利用诊疗空间,也希望尽量缩短托盘运动轨迹。再者,近几年在牙科诊疗中,不仅虫牙治疗,而且清除牙垢和牙石或清洗诊疗牙面等所谓预防诊疗或审美诊疗越来越受到重视。在这种预防诊疗等情况下,并不是像治疗虫牙那样以特定的牙为对象,而是全部牙都成了诊疗对象,所以医生必须用最短时间来移动患者头部周围位置(例如9时位置、12时位置、以及3时位置)。
如上所述,诊疗中医生移动范围扩大,而且移动频度增大。因此要求能对移动跟踪自如,而且运动轨迹范围小的托盘。专利文献1、2、3示出了牙科诊疗装置的托盘移动机构例子。
日本实用新型实开昭62-202826号;[专利文献2]实公平3-8266号公报;[专利文献3]特公平6-34800号公报。
上述专利文献1公开的牙科用台移动机构采用平行连接机构,工作台(托盘)能在相对于诊疗台保持平行的状态下移动。但是,为了使托盘移动轨迹与平行连接杆(臂)的旋转轨迹相一致,需要使其移动范围小,要想扩大移动范围,则必须加长杆,因此预计移动轨迹所需的空间增大。
并且,专利文献2是在第1水平杆和第2水平杆之间插入马达,皮带和多个齿轮等驱动传动机构,利用马达来使第1水平杆旋转,由于受到伴随该旋转的传动机构限制的第2水平杆的连动作用,不能使工作台(托盘)完全与诊疗台平行地进行移动。在此情况下,不需要多余的空间来使托盘移动,能获得较小范围的移动轨迹。但是装置复杂且体积庞大,并且,托盘的移动依靠马达的通/断操作来进行,用手动操作很难进行微小的位置调整。
专利文献3是利用由基台支撑并能旋转自如的第1臂杆和由其前端支撑并旋转自如的第2臂杆,来构成台(托盘)的移动机构,使其通过汽缸,太阳齿轮、行星齿轮,第1和第2平行杆来构成连接,对第2杆的旋转运动进行限制,因此,不能使托盘大致上沿诊疗台进行移动。在该例中,能减小托盘移动区,但是,装置复杂而且体积庞大,并且,因为托盘移动依靠汽缸的通/断操作来进行,所以,和上述一样用手动操作很难进行微细的位置调整,而且很难跟踪医生的迅速动作。

发明内容
本发明正是根据上述情况而提出的方案,其目的在于提供具备这样一种托盘移动机构的牙科用诊疗台,该托盘移动机构结构简单,托盘能相对于牙科用诊疗台的长度方向大致平行移动,而且能使托盘移动轨迹变小,同时能使托盘准确地跟踪医生各种诊疗动作。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涉及方案1的发明的牙科用诊疗台,具有第1杆,基端枢接在固定于座部附近的第1支轴上,可围绕该支轴水平旋转;第2杆,基端以固定关系被支撑在第2支轴上,该第2支轴被可进行轴旋转地轴支在所述第1杆的前端;托盘,被该第2杆的前端支撑为可进行水平旋转,其特征在于上述第1支轴和第2支轴由连结装置连结,随着上述第1杆围绕第1支轴旋转,由该连结装置限制第2支轴的轴旋转,第2杆与第1杆的旋转连动并受其限制,可进行水平旋转。
在上述结构中,第2支轴被连结装置连结到固定在座部附近的第1支轴上,所以,当第1杆围绕第1支轴旋转时,利用该连结装置来限制该轴的旋转。并且,第2杆以固定关系被支撑在该第2支轴上,所以,被该第2杆前端支撑为可水平旋转的托盘,跟踪受到上述限制的第2杆的水平旋转运转,以小型轨迹移动。这种托盘的移动轨迹大致上沿着诊疗台的侧部,能节省空间,并且,其移动通过医生的手动操作进行,所以,也能顺利跟踪诊疗时医生的移动。
涉及方案2的发明的牙科用诊疗台,其特征在于上述连结装置由对第1支轴的偏心位置和第2支轴的偏心位置进行连接的连结体构成。所以,由第1杆和该连结体构成连接机构,因此,第1杆的旋转稳定且平滑。并且,第2杆对第2支轴形成固定关系,所以,当第1杆旋转时,该第2杆的移动受到该连结体的限制。通过适当决定该连结体在第1支轴和第2支轴上的连结位置,以及第2杆在第2支轴上的固定位置,可使被第2杆前端支撑的托盘的移动轨迹,与第1杆前端的移动轨迹相比更靠近诊疗台侧,而且,能使其成为大致上沿诊疗台侧部的曲线(大致上平行于诊疗台的长度方向)。
上述连结体采用以下的几种由刚体制连杆构成的(方案3),该连杆由多节连杆构成的(方案4),以及连接体沿其长度方向具有弹性的(方案6)。若采用多节连杆,则可利用该连杆的作用,使上述第2杆的运动限制更可靠。并且,若沿长度方向具有弹性,则在弹性范围内允许第2杆水平摆动,所以能使托盘的移动轨迹具有一定的宽度,能提高使用性能。作为赋予弹性的装置,除了对整个连结体采用拉力弹簧或橡胶条体之外,也可以对刚性连接杆的一部分,采用弹性体来代替。并且,连结体也可以采用线体等。
方案5的涉及本发明的牙科用诊疗台,其特征在于上述连结装置由套设在第1支轴的外周和第2支轴的外周之间的皮带或链条构成。根据该结构,由于第1支轴是固定的,所以在第1杆旋转时,第2支轴利用在与该固定的第1支轴之间套设的皮带或链条来限制旋转。所以,以固定关系被支撑在第2支轴上的第2杆的前端上所安装的托盘,受到该旋转限制而沿着较小的轨迹移动。并且,通过使第2支轴的直径小于第1支轴的直径,并适当设定第2杆在第2支轴上的固定位置,即可使托盘的移动轨迹比第1杆前端的移动轨迹更靠近诊疗台侧,且能形成大致上沿着诊疗台侧部的较大曲率的曲线。
即使在此情况下,若用弹性体来构成皮带链条的整体或一部分(方案6),则能使托盘移动轨迹有一定宽度,能提高使用性能。并且,在套设皮带的情况下,也希望在第1支轴和第2支轴的外周上形成齿轮状的凸凹,防止与皮带滑动。
方案7的涉及本发明的牙科用诊疗台,其特征在于对上述托盘在第2杆上的水平旋转范围进行限制的限制装置,设置在托盘和第2杆之间。
一般,牙科用诊疗台,背板起伏自如地连接设置在上述座部的一端上,而且,头架摇动自如地安装在该背板的上端上,另一方面,在上述托盘的一侧部设置机头支架,该机头支架可自如推出地保持多个机头。在这种牙科用诊疗台中,若按本方案那样构成,则托盘在第2杆上被支撑为可进行水平旋转,但由上述限制装置来限制其旋转范围,利用第1杆旋转时由上述连结装置来限制移动轨迹的第2杆和托盘的协调动作,无论在哪个托盘位置,都能使托盘朝向适合医生诊疗作业的方向。并且,至少在托盘位于头架上的患者头部附近位置(约20cm)时,可使从设置在托盘上的机头支架中推出的机头的前端,设定成朝向头架的上方空间(延长空间)。所以诊疗作业能顺利进行,并且诊疗中医生推出机头时的前端不会朝向躺在诊疗台的患者的头部,不会使患者产生恐怖感。
方案8的涉及本发明的牙科用诊疗台,其特征在于上述托盘以固定关系被支撑在第3支轴上,该第3支轴被可进行轴旋转地轴支在第2杆的前端上,该第3支轴通过连结装置与上述第2支轴连结,随着上述第2杆围绕第2支轴旋转,由该连结装置来限制第3支轴的轴旋转,托盘与第2杆的旋转连动并受到该限制,可进行水平旋转。
根据该结构,利用连结第3支轴和第2支轴之间的连结装置,限制与第1杆和第2杆的水平旋转连动的托盘的水平旋转。通过适当设定该限制范围,和方案7的发明一样,托盘无论在什么位置上也都能使托盘的朝向适合于医生的诊疗作业的方向。并且,至少在托盘接近患者头部的位置,当从设置在托盘上的机头支架中推出机头时,能使机头前端不会朝向躺在诊疗台上的患者头部。这里的连结装置,不言而喻,也可以采用和方案2~6所述内容相同的连结装置。
方案9所述的涉及本发明的牙科用诊疗台,其特征在于利用可进行锁定/解除的锁定装置来实现上述第2杆在第2支轴上的固定关系,通过解除该锁定装置的锁定,即可使第2杆在第2支轴上水平旋转。根据该结构,通过必要时解除锁定装置的锁定,即可使第2杆围绕第2支轴自由地水平旋转。例如,在把放置在托盘上的监视显示器朝向患者侧的情况下,或者在诊疗中让助手更换保持在机头支架内的机头的前端部的情况下,以及为了不致防碍从诊疗台侧部通行的人,需要使托盘临时回避的情况下,上述方法是很有效的。
方案10所述的涉及本发明的牙科用诊疗台,其特征在于上述座部被支撑在基台部分,上述第1支轴设置在该基台部分。上述托盘沿诊疗台侧部移动,所以,作为该第1杆的安装基部的第1支轴,设置在座部附近对有效利用空间是有利的。除了直接设置在座部上外,设置在支持座部的基台部分上也是很好的方法。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牙科用诊疗台的例子的立体图,(a)表示托盘的水平旋转杆安装在座部的例子;(b)表示在同一基台部分的基座板上安装的例子。
图2是同时示出图1(a)的牙科用诊疗台和托盘移动状态的俯视图。
图3是表示在第1实施方式中的第1杆和第2杆机构的放大侧面剖视图。
图4是表示同一机构的示意俯视图。
图5是进一步详细说明上述动作机构的图。
图6是图3中的X部分的放大图。
图7是图3中的Y部分的放大图。
图8是图7的Z-Z线剖视图,(a)、(b)表示动作的变化状态。
图9是与第2实施方式的图3相同的图。
图10是与同图5相同的图。
图11是第3实施方式的动作说明图。
图12是第4实施方式的与图4相同的图。
图13是第5实施方式的与图3相同的图。
图14是与图4相同的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图1(a)、(b)是表示本发明的牙科用诊疗台的例子的立体图,(a)表示托盘的水平旋转杆安装在座部上的例子;(b)表示托盘的水平旋转杆安装在同一基台部分的基座板上的例子。在这两例的牙科用诊疗台1中,利用安装在地板面上的基座板11以及设置在其上面的基台主体12来构成基台部分10,在基台主体12上,通过内置于该基台12内的未图示的升降机构,设置座部13。
在该座部13的一端上,连接设置背板14并使其起伏自如,且在该背板14的上端把头架15安装成摇动自如状态。在座部13的另一端上把腿架16和踏板17连接成可相互弯折。图例的牙科用诊疗台1均表示使患者躺卧进行水平诊疗的情况下的状态。牙科用诊疗台1备有各种机构部分,使得在座位诊疗的情况下,或在使患者漱口的情况下,或者使患者出入的情况下,能够使背板14竖起,且在使踏板17保持水平状态下使腿架16倒向垂直状态。
并且,在图1(a)的情况下,在座部13和背板14的连接设置部分设置第1支轴2;在图1(b)的情况下在上述基座板11上设置第1支轴2,在这些第1支轴2上枢接第1杆3的其基端,能围绕第1支轴2进行水平旋转。在第1杆3的前端部,通过下面详述的第2支轴4和第2杆5等对托盘6进行支撑。在该托盘6的一侧部设置机头支架7,用于将多个机头71......保持为自如地依次推出。70....是机头71......的作用媒体供给用软管。此外,虽然未图示但在诊疗台1的另一侧部设置漱口用痰盂和牙科灯用支柱。
图2是图1(a)的牙科用诊疗台1的俯视图,它表示托盘6的移动状态,61是设置在托盘6上的手把,医生握持该手把61进行操作,把托盘6拉近或推远,如图所示,可以如实线位置或2点划线位置,在适合医生作业的位置上对托盘6进行定位。随着医生对手把61的操作,第1杆3围绕设置在座部13的安装部130上的第1支轴3进行水平旋转,并且,第2杆5和托盘6一边受到下述连结装置的限制一边进行图示的移动。
图3是表示第1杆3和第2杆5的机构的放大侧面剖视图,在上述安装部130上朝着下方设置第1支轴2,在该第1支轴2上枢接第1杆3,第1杆3以基端部为轴可进行水平旋转。在第1杆3的前端部支撑第2支轴4,第2支轴4可进行轴转动。并且,在该第2支轴4上以其基端部的固定关系支撑第2杆5,该第2杆5向前侧垂直向上弯曲,在其前端部支撑托盘6,并使托盘6能水平旋转。在上述第1支轴2和第2支轴4的下端偏心位置之间,通过枢销8a、8b连结了作为连结装置的连接杆。51是锁定装置,它用于使第2杆5在第2支轴4上保持固定关系。若解除该锁定装置51的锁定,则能使第2杆5在第2支轴4上旋转自如。其详细情况待以后叙述。
图4是表示第1杆3和第2杆5的机构的示意俯视图,图5是进一步说明其动作的图。在此示出连接杆8由棒状刚体构成,但也可以是板状的,在图4中,当使第1杆3从实线位置向二点划线位置(箭头A方向)围绕第1支轴2进行水平旋转时,第1支轴2是固定的,而且,在该固定的第1支轴2的偏心位置和第2支轴4的偏心位置之间,连接了杆8,所以,受到该连接杆8的限制,第2支轴4相对于第1杆3的前端部沿图示的B方向进行相对旋转。而且,第2杆5被锁定装置51以固定关系支撑在第2支轴4上,所以,随着该第2支轴4的相对旋转,第2杆5相对于第1杆3以打开状态围绕第2支轴4相对地水平旋转。
图5是进一步详细说明上述动作机构的图,在本图中,20表示第1支轴2的轴心,40表示第2支轴4的轴心,30表示连结两轴心的线段,即第1杆3的机构上的中心线。并且,80是连接枢销8a、8b的线段;是连接杆8的机构上的中心线。并且,50是与第2杆5相同的中心线。也就是说,由这些轴心20、40、线段30、80、枢销8a、8b来构成连接机构。
这样,因为轴心20和枢销8a处于固定位置,所以如图4所示,当第1杆3向A方向旋转移动时,上述连接机构沿图5的轨迹动作。并且因为第2杆5相对于第2支轴4形成固定关系,所以,连结轴心40和枢销8b的连接线段和线段30保持一定角度。因此,随着第1杆3的旋转,线段50相对于线段30进行旋转,向C方向打开,同时线段50的前端部(第2杆5的前端部)按照D所示的轨迹移动。托盘6由该第2杆的前端部支撑,所以沿轨迹D移动,从第1杆3的前端部向诊疗台1靠近,大致上与其长度方向相平行地移动。因此,该移动轨迹极短,没有多余的动作,能使托盘6迅速移动到适应医生诊疗作业的位置。而且,在图4和图5中,若使第1杆3反方向旋转,则不言而喻,托盘6沿轨迹D返回。
图6表示图3中的X部分的放大图。图中第2支轴4通过轴承41被可旋转地支撑在第1杆3的前端。并且,在该第2支轴4的上半部,第2杆5通过轴承42,被支撑为可进行水平旋转。再者,第2杆5在第2支轴4上通过锁定装置51保持固定关系。也就是说,该锁定装置51由以下各部分构成被插入到第2杆5的简壁内的锁销51a,与该锁销51a的后端相连接的操作旋钮51b,在第2杆5的外周上用螺栓安装的安装座51C,以弹性状态安装在该安装座51C和锁销51a的大径部之间的压缩弹簧51d,以及开设在第2支轴4的外周上的锁孔51e。在图例中,把该锁孔51e在第2支轴4的周向上设置多个,使第2杆5在第2支轴4上的固定位置可以改变,但是设置一个孔也可以。
上述锁销51a,在压缩弹簧51d的作用下产生向第2支轴4的轴心方向的弹力,若把其前端部嵌入到锁孔51e内,则利用其互相结合和压缩弹簧51d的弹力,使第2杆5与第2支轴4之间保持固定关系。并且,如前所述,当需要使第2杆5自由旋转时,克服压缩弹簧51d的弹力用力拉上述操作旋钮51b,来使锁销51a的前端部从锁孔51e中脱出,即可解除锁定状态。并且,若使锁销51a的前端部与第2支轴4的外周弹性接触,则能使第2杆5在相邻的锁孔51e之间旋转自如。
图7是图3中的Y部分的放大图,图8(a)、(b)是图7中的Z--Z线剖视图。图中,托盘6在第2杆5的向上前端部上固定的第3支轴53上,通过推力轴承62被支撑为可进行水平旋转。该水平旋转由旋转限制装置63限制。也就是说,该选择限制装置63由以下各部分构成与第3支轴53相同心地固定设置在托盘6下面的圆环构件63a、形成在该圆环构件63a上的圆环状缺口部63b,以及在第2杆5的前端部外周上螺栓结合的止动销63b。在该圆弧状缺口部63b内安装止动销63c,允许该止动销63C在该圆环状缺口部63b内相对移动。
所以,圆环构件63a与托盘6一体地固定设置,所以,托盘6相对于第3支轴53,在止动销63C的上述圆弧状缺口部63b内允许相对移动的范围内能水平旋转。图8(a)表示托盘6能顺时针方向旋转,但在反时针方向上由于止动销63c固定在圆弧状缺口部63b的端壁部,所以其旋转受阻。另一方面,图8(b)示出,相反地托盘6在反时针方向上能旋转,但在顺时针方向上其旋转受阻的状态。也就是说,托盘6在图8(a)和图8(b)的状态之间被允许进行水平旋转。
这样,托盘6,相对于第3支轴53c(第2杆5的前端部)的水平旋转,由上述限制装置63进行限制。这样,通过适当设定上述圆弧状缺口部63b的形成位置和圆弧角度,即可做到无论托盘6位于能够到达的图2的任何位置上,均能使托盘6的位置适合于医生的诊疗作业,并且,至少托盘6位于接近患者头部的位置(参照图2的2点划线位置)时,在限制范围内从机头支架7中依次推出的机头的推出方向E,可朝向头架15的上方位置(延长位置)。所以能提高医生作业效率,并且机头的前端部不会朝着躺在诊疗台1上的患者的头部,不会使患者产生恐怖感。而且,上述圆弧状缺口部63b的形成位置和圆弧角度如图2所示,适当地设定成相对于和机头支架7平行的线形成的角度α成约15度。
从以上说明中可以看出,托盘6如轨迹D所示沿诊疗台1的侧部移动。无论在轨迹的那个位置上也都不会使托盘6和机头支架7碰到诊疗台1(诊疗台1上的患者)。也就是说,在图2中,可通过适当调整第1杆3和第2杆5的长度,上述连接机构的结构,第3支轴53和托盘6的安装位置,以及上述限制装置63的限制范围,使得第3支轴53的轴心、诊疗台1的侧部间距离D1、第三支轴53的轴心和托盘6的侧边部间距离D2、第3支轴53的轴心和机头支架7的侧边部(在被保持的机头71从机头支架7的侧边部突出来的情况下,机头71的前端部)间距离D3的关系,满足D2>D3,或D1>D3。所以,在托盘6沿轨迹D移动的情况下,无论在什么位置上,也都不会使托盘6或机头支架7(机头71)碰到诊疗台1和诊疗台1上的患者,不必担心损坏托盘6或机头支架7,并且不会造成患者不愉快。
图9和图10表示第2实施方式。其中采用了皮带(也可以是链条)81来代替作为上述第1实施方式中的连结装置的连接杆8。在第1支轴2和第2支轴4的下端,分别与各轴2、4相同心地设置了齿轮81a、81b,在这些齿轮81a、81b上配装了上述皮带81。第2支轴4侧的齿轮81b,其直径小于第1支轴2侧的齿轮81a。并且也可以采用接触阻力大的皮带轮状的构件来代替该齿轮81a、81b。
以下根据图10,说明上述构成的第2实施方式的动作。图中,当第1杆3向A的方向旋转时,因第1支轴2,即齿轮81a是固定的,所以齿轮81a相对于皮带81反时针方向(反A方向)进行相对旋转,对皮带81施加反时针方向的拉力。该拉力的起到使驱动齿轮81b向B方向旋转的力作用,固定关系的第2杆5在第2支轴4上向C方向旋转,支撑托盘6的第2杆5的前端部分,随着第1杆3的向A方向的旋转,沿D轨迹移动。所以,和上述第1实施方式一样,其移动轨迹是极小的范围,没有多余移动,能使托盘6迅速移动到适合医生诊疗作业的位置上。
而且,在图例中,使齿轮81b的直径小于齿轮81a的直径,这样,能增大第2杆5随第1杆3的旋转的旋转角,通过适当设定该直径的大小关系,即可任意改变上述轨迹D的形状。并且,若使第1杆3反向(反A方向)旋转,则不言而喻,第2杆5的前端部分沿轨迹D反向跟踪。其他结构与第1实施方式相同,所以对共同的部分标注相同的标记,其说明从略。
图11表示第3实施方式。它采用拉力弹簧82来代替上述第1实施方式中的连结装置的连接杆8。该拉力弹簧82套设于在第1支轴2的下端偏心位置设置的销子82a和在第2支轴82b的下端偏心位置设置的销子82b之间。在本实施方式中,当第1杆3向A方向旋转时,第2支轴4受到和上述连接杆81相同的拉力弹簧82的限制。向B方向旋转,与第2支轴4具有固定关系的第2杆5向C方向旋转。
所以,第2杆5的前端部沿D轨迹移动。但由于拉力弹簧82向其长度方向施加弹力,所以,对轨迹D在拉力弹簧82的弹性范围内允许宽度d。因此,当医生移动操作托盘6时,上述手把61手感良好,便于操作。并且,也可以用橡胶条来代替拉力弹簧82,也可以把上述连接杆8的一部分制成这种弹性体。其他结构与上述各实施方式相同,所以,在此对通用部分标注同一标记,其说明从略。
图12表示第4实施方式。在此采用了多关节杆83,取代第1实施方式中的作为连结装置的连接杆8。该多关节杆83具有在设置在固定的第1支轴2的下端偏心位置上的枢销83a和设置在第2支轴4的下端偏心位置上的枢销83b之间,通过2个连接销83c、83d连结的3个分割杆83e、83f、83g。中间的2个连结销83c,83d能沿着导向器83h(图中用2点划线表示,但最好采用沟槽),该导向器83h与第1支轴2的轴心和第2支轴4的轴心的连接线段相平行地形成在第1杆3内。
在本实施方式中,当第1杆3向A方向旋转时,和上述第1实施方式时一样,受到多关节杆83的限制,对第2支轴4施加旋转力。这时,中间的连结销83c,83d成为关节,所以,上述限制力的一部分,通过该关节部分的分割杆处83e、83f、83g的互相弯曲被吸收。所以,在第2杆5的前端部的移动轨迹上产生第3实施方式那样的宽度,提高了托盘的移动操作性能。
并且,在该弯曲时,移动力作用于连结销83c,83d。该作用力使连结销83c、83d只能沿导向器83h滑动。所以,适当设定枢销83a、83b、连结销83c、83d的位置关系,和分割杆83e、83f、83g的长度,即可在第1杆向3的A方向旋转时,随时都使末端的枢销83b受到一个方向的作用力,也就是说,使第2支轴4向B方向旋转。
因此,当连结销83c、83d在第1杆3的宽度方向上也能移动时,由于分割杆83e、83f、83g和连结销83c、83d这时的方向,对枢销83b也产生反B方向的作用力,第2杆5的旋转方向不定,影响托盘6的移动轨迹,但利用上述导向器83h能对其进行限制。而且,其他结构与上述各实施方式相同,所以,在此其说明也从略。
图13与表示第5实施方式的图3相同,图14是其动作说明图,也就是说,除第1实施方式外,第2支轴4的上端偏心位置上设置的枢销9a,由第2杆5的前端可旋转地支撑的第3支轴53的下端偏心位置上设置的枢销9b,作为和第1实施方式的连接杆8相同的连结装置而对连接杆9进行连结。并且,托盘6与第3支轴53保持固定关系,在第2杆5前端部被支撑为可围绕第3支轴53的轴心旋转。
所以,如图14所示,随着第1杆向3A方向旋转,第2支轴4向B方向旋转,第2杆5向C方向旋转,再者,未图示的第2杆的前端部和图5一样,沿轨迹D移动,与第1实施方式相同。这样,本实施方式,第2支轴4和第3支轴53由连接杆9连结,在上述第2支轴4向B方向旋转时,即第2杆5向C方向旋转时,受到该连接杆9的限制,第3支轴53相对于第2杆5的前端部的相对轴旋转方向受到限制。若适当设定连接杆9的安装设置等,使该轴旋转动方向成为图24的F方向,则第1杆3和第2杆5,在从图14的实线位置向2点划线位置移动期间,在托盘6随时都移向对医生诊疗作业适应的位置,并且至少使托盘6在接近患者头部的位置,能使从机头支架7中推出机头的方向E朝着头架的延长方向(头架上方)。
这样,由于连接杆9的限制作用,能自动设定成托盘6始终向适合医生诊疗作业的位置移动。医生能顺利地进行诊疗作业,并且推出机头时也不会使患者产生恐怖感,最好采用如图7所示的限制装置63。而且,在图14中,若反向旋转第1杆3,则不言而喻,托盘6也沿相反轨迹返回。并且,其结构与上述相同,所以,在此也对相同部分标注相同标记,其说明从略。
而且,在第2~第5实施方式中也如第0035栏一样,不言而喻,通过适当设定各构成部分,不管托盘6在移动轨迹上的任何位置,即可使托盘6或机头支架7不会碰到诊疗台1的侧部或诊疗台1上的患者。并且若采用适当的止动器等来限制第1杆3的旋转范围(在第1实施方式中,第1杆3的外壳可以作为止动器),即可防止托盘6旋转到立起状态的背板14的背后,这样,也能防止在放倒背板14时无意识地碰到托盘6而损坏托盘6等情况。再者,本发明并不限于示例的牙科用诊疗台,不言而喻,也可使用于其他牙科用诊疗台。尤其第1支轴2的安装位置不限于图1(a)(b)的情况,若是在座部13附近,则例如也可以采用设置在地板面上,或者设置在从天花板上垂吊下来的吊架构件等上的方式。
发明效果根据本发明,在第1杆围绕第1支轴旋转时,由连结装置来限制第2支轴的旋转,而且,第2杆在第2支轴上以固定关系被支撑,所以,由该第2杆端头支撑的托盘,跟随受上述限制的第2杆的水平旋转运动,沿短小轨迹移动。这种托盘移动轨迹大致沿着诊疗台的侧部,能节约移动区空间,并且由于该移动是由医生手工操作来控制,所以即使像预防诊疗那样在短时间内在患者头部周围的大范围内移动同时进行诊疗的情况下,也能顺利地跟随医生移动,能高效率地进行诊疗(方案1~6、10)。
并且,若作为连结装置采用多节连杆或沿长度方向具有弹性的结构,则能使托盘的移动轨迹形成一定宽度,使托盘手把操作感良好,提高操作性能(方案4、6)。
再者,若设置对第2杆前端部进行限制的托盘旋转限制装置,并适当设定其限制范围,则能设定成在使第1杆水平旋转,在使托盘沿诊疗台的侧部移动时,托盘的方向始终适合于医生的诊疗作业,由此,可谋求顺利进行诊疗作业,并且无论托盘在什么位置,也能使得机头从设置在托盘上的机头支架中推出时,其前端部不会朝向躺在诊疗台上的患者的头部,所以不会使患者有恐怖感。这种特性,对于像上述预防诊疗时那样,在很短的时间内在患者头部周围移动较大范围来进行诊疗时,尤其有效(方案7、8)。
再者,如果利用能锁定和解除的锁定装置来构成第2杆在第2支轴上的固定关系,那么,通过解除锁定装置的锁定,即可使第2杆围绕第2支轴自由地水平旋转,所以在需要暂时撤离托盘等情况下,能临机对付诊疗需要等(方案9)。
权利要求
1.一种牙科用诊疗台,具有第1杆,基端枢接在固定于座部附近的第1支轴上,可围绕该支轴水平旋转;第2杆,基端以固定关系被支撑在第2支轴上,该第2支轴可进行轴旋转地被轴支在所述第1杆的前端;托盘,被该第2杆的前端支撑为可进行水平旋转,其特征在于上述第1支轴和第2支轴由连结装置连结,随着上述第1杆围绕第1支轴旋转,由该连结装置限制第2支轴的轴旋转,第2杆与第1杆的旋转连动并受其限制,可进行水平旋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牙科用诊疗台,其特征在于上述连结装置是由对第1支轴的偏心位置和第2支轴的偏心位置进行连接的连结体构成。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牙科用诊疗台,其特征在于上述连结体由刚体制连杆构成。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牙科用诊疗台,其特征在于上述连杆由多节连杆构成。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牙科用诊疗台,其特征在于上述连结装置由套设在第1支轴的外周和第2支轴的外周之间的皮带或链条构成。
6.如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牙科用诊疗台,其特征在于上述连结装置沿其长度方向具有弹性。
7.如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牙科用诊疗台,其特征在于对上述托盘在第2杆上的水平旋转范围进行限制的限制装置,设置在托盘和第2杆之间。
8.如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牙科用诊疗台,其特征在于上述托盘以固定关系被支撑在第3支轴上,该第3支轴被可进行轴旋转地轴支在第2杆的前端,该第3支轴通过连结装置与上述第2支轴连结,随着上述第2杆围绕第2支轴旋转,由该连结装置来限制第3支轴的轴旋转,托盘与第2杆的旋转连动并受到该限制,可进行水平旋转。
9.如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牙科用诊疗台,其特征在于利用可进行锁定/解除的锁定装置来实现上述第2杆在第2支轴上的固定关系,通过解除该锁定装置的锁定,即可使第2杆在第2支轴上水平旋转。
10.如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牙科用诊疗台,其特征在于上述座部被支撑在基台部分,上述第1支轴设置在该基台部分。
全文摘要
提供这样的牙科用诊疗台,其托盘位置结构简单,其移动能使托盘相对于牙科用诊疗台长度方向大致平行地移动,而且使托盘移动轨迹区域减小,并且,能使托盘准确地跟踪医生各种诊疗动作。该牙科用诊疗台,具有第1杆,基端枢接在座部附近的第1支轴,可围绕该支轴水平旋转;第2杆,基端以固定关系被支撑在第2支轴上,该第2支轴被可旋转地轴支在所述第1杆的前端;托盘,被该第2杆的前端支撑为可进行水平旋转;上述第1支轴和第2支轴由连结装置连结,随着上述第1杆围绕第1支轴旋转,由该连结装置限制第2支轴的轴旋转,第2杆与第1杆的旋转连动而受其限制,可进行水平旋转。
文档编号A61C19/00GK1533757SQ20041003144
公开日2004年10月6日 申请日期2004年3月29日 优先权日2003年3月27日
发明者藤原裕士, 黑田贤一, 石原圭, 一 申请人:株式会社森田制作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