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含锌双黄连药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77251阅读:33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含锌双黄连药物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含锌双黄连及其备方法,尤其是根据中药配位化学学说而重新组方制备的含锌双黄连药物。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市的双黄连产品有水针剂、粉针剂、颗粒剂、胶囊剂、片剂和口服液等产品。其原料组成是由金银花、连翘、黄芩三味中药组方,重用连翘作为君要。但是,近年来上呼吸道感染的患者有所增加,多数为病毒与细菌的混合感染,而双黄连制剂抑菌能力不足,如单纯使用双黄连治疗,存在着治疗疗程较长,疗效较低等不足。若配合恰当的抗菌药物治疗则疗效更为显著(林彬。等。双黄连粉针与头孢唑啉伍用效果机理研究。中国药房。2000,11(1)18),即伍用能同时增强双黄连及抗生素的抑菌能力,双黄连与抗生素合用可使抗感染治疗疗程缩短,疗效提高,并与单用其中一种药物有显著差异(陈双露,陆国金。注射用双黄连与几种抗生素联合体外抑菌活性的研究[J]。中国现代应用药学杂志。1998,15(8)58)。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的双黄连制剂抑菌能力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含锌双黄连药物,该含锌双黄连药物不仅能提高抑菌能力,而且具有能显著提高其降低体温的解热效果。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本发明药物是由下列药物及组分制成的(重量份数比)金银花2.5-6.5份;黄芩2.5-6.5份;连翘5.0-12.0份;含锌为0.015-0.075份的锌剂。
本发明药物的制备方法是
1、先取连翘入6倍的水中煮沸10分钟,投入金银花、黄芩,10分钟后停止加热,放置,温度降至50℃时,加入乙醇使含醇量达50%醇浓度;2、将上述所得的的药液倒入装有纱布网兜的KS-500D超声波清洗机内,40(KHz)超声萃取45分钟(温度40℃),共超声萃取2次。合并萃取液,抽滤,滤液回收乙醇(减压),减压浓缩至1.20-1.25(70-80℃测),真空干燥(50℃)得浸膏粉;3、将上述制得的双黄连浸膏粉按所述配比与锌剂混合后,即得。
本发明的解决方案是基于现代药理对中药有效化学成分研究的新思考及其中药配位化学学说的新认识。在双黄连原组方的基础上增加一味调和药锌剂。锌剂可采用牛磺酸合锌,因牛黄酸合锌中含有牛黄酸具有解热作用,能在短时间内将高热患儿体温降至正常,疗效持久,无反跳,能抑制葡萄球菌大肠杆菌所引发的炎症,对病毒感染也有良好的抑制作用(杜炳珍,胡康兴。牛黄酸颗粒治疗小儿急性呼吸道感染疗效观察.中国乡村医药杂志。2003,10(10)36)。(李春莲,等。牛黄酸颗粒佐治支气管肺炎120例临床观察。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3,12(14)1509)。而其中所含的锌可使双花(金银花)水提取物在有锌存在时抑菌作用显著提高(曹治权,房喻。对中药有效化学成分研究的新思考.实用中西医结合杂志,1991,4(9)520)。实验表明,黄芩甙锌对二甲基苯实验性水肿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抑制率22.41%)。单纯的黄芩甙或氯化锌的抑制率及仅别为12.23%和10.41%。黄芩甙锌对致敏豚鼠离体器官Schultz-Dale氏反应已有明显的影响,黄芩甙锌的抑制率为68.31±9.56%,而黄芩甙的抑制率为35.70±6.84%(贾秀荣,等。西北药学杂志。1994,9(4)162)。所以本方用锌剂为调和药来增强双黄连中绿原酸、咖啡酸、芦丁、连翘苷、黄芩苷、黄芩素的抑菌、抗炎、解热的能力,提高临床疗效的目的。本发明药物临床试用结果表明,含锌双黄连胶囊为一种高效安全的解热抗炎药物,临床症状缓解率较双黄连明显升高(P<0.01)。
本发明药物可以避免与抗生素伍用时选择恰当抗生素的困难,有避免菌群耐药产生和抗生素毒性等不良反应及副作用的益处。且具有制备方法简单,能够节约能源,降低生产成本等特点,本发明的另一个重要特点是本品中所含有的锌是人体中必需的14种微量元素之一,具有重要的生物功能,能影响生长发育,改善食欲及消化机能,有增强机体免疫功能,防止感冒等重要作用。本品中所含的牛黄酸也是一种具有广泛生物学作用的氨基酸,有独特的消炎、镇痛、解热镇静、降血压等功能,尤其对断奶后的婴儿大脑、视力、身高和体重发育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下面是临床实验结果临床观察目的观察含锌双黄连胶囊临床解热作用、抗炎作用、副作用及最适临床治疗剂量。
观察药物治疗药本发明的含锌双黄连胶囊,牡丹江五环制药有限公司生产,规格0.3g/粒。
对照药双黄连口服液,哈尔滨中药三厂生产。
病例选择1.确定最小有效剂量病例选择病例选择选择15周岁以上成年发热确诊为病毒呼吸道感染患者60例,男女均可。
病种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气管炎、支气管炎、肺炎,发热程度37.5℃以上。
治疗药物组30例,对照药物组30例,均两次口服含锌双黄连胶囊与对照药物。各组病例分配按区组随机表进行。
观察指标体温服药后1小时、3小时、5小时、7小时、12小时、24小时,测体温下降情况。
症状体征服药后7小时、12小时、24小时,观察头、咽、胸、四肢部疼痛,咽部充血、咳、咳痰、、喘,胸闷、气短,呼吸困难症状体征减轻情况。
服药后24小时病人体温下降至37℃以下(包括37℃),头、咽、胸、四肢部疼痛,咽部充血、咳、咳痰、、喘,胸闷、气短,呼吸困难症状体征减轻情况如无明显副作用及不良反应,这一剂量即确定为最小有效剂量。
2.病例选择年龄小儿,从幼儿至14周岁,男女不限。观察组(含锌双黄连胶囊组)60例,阳性对照组(双黄连组)30例。成人,15周岁以上成年人,男女均可。观察组(含锌双黄连胶囊组)60例,阳性对照组(双黄连组)30例。
各组病例分配按21随机表进行。
病种患病毒性呼吸系统感染,发热、头、咽、胸、四肢部疼痛,咽部充血、咳、咳痰、、喘,胸闷、气短,呼吸困难症状体征一天以上者。
发热程度低、中、高热,按内科学诊断基础规定的标准。各组内低热病例数不得超过本组例数的三分之一,高热数不得小于本组例数的三分之一。
注意事项及排除病例1.各组病种、年龄、性别应无显著性差异。
2.禁止同时服用其他类型解热药、肾上腺皮质激素。
3.禁止服用防治感冒的其他中西药物。
给药量和方法1.小儿观察组含锌双黄连胶囊2-4粒·d,阳性对照组双黄连口服液10ml、30ml/d。
2.成人观察组含锌双黄连胶囊4-6粒·d。
阳性对照组双黄连口服液30ml/d。
以上各组药量分每日2-3次口服。
各组均于首次服药后1小时、3小时、5小时、7小时、12小时、24小时,测体温,观察头、咽、胸、四肢部疼痛,咽部充血、咳、咳痰、、喘,胸闷、气短,呼吸困难症状体征减轻情况,记录至服药后24小时止,副作用及不良反应记录至停药后3天,客观指标于服药3天~7天内复查。
有效判定标准1.病人服药后8小时内某一时刻体温均下降至37℃以下(包括37℃)为有效。
2.服药后8小时内某一时刻体温下降1℃、2℃,正常例数百分比的总和达90%以上为有效。
3.服药后8小时内某一时刻体温下降2℃,正常例数百分比的总和达90%以上为有效。
4.在24小时内某一时刻发烧等症状和体征缓解85%为有效。以上标准符合其中1条或1条以上均为有效。
观察指标体温及各项观察指标见附表。
统计总结各组由服药前、服药后各时刻体温做t检验,各组间服药后各时刻体温做t检验,各组服药后各时刻体温下降百分率。各组症状缓解程度百分率。对副作用及不良反应加以分析,得出是否有不良反应及副作用,以及注意的事项,适用范围及用量用法。
结果附表1含锌双黄连解热胶囊作用的临床观察成人 小儿含锌双黄连胶囊双黄连 含锌双黄连 双黄连胶囊(n=60) (n=30) (n=60)(n=60)服药前体温(℃) 38.5±0.6 38.3±0.6 39.3±0.25 39.2±0.3服(小时)1 38.5±0.5 38.3±0.35 39.0±0.3 39.1±0.26药 2 38.1±0.5 38.2±0.45 39.0±0.5 39.1±0.5后 3 38.0±0.3 38.2±0.6 38.7±0.4 38.8±0.6各 5 37.5±0.4 38.0±0.4 38.2±0.5 38.7±0.45时 7 37.1±0.5 37.6±0.5 37.5±0.35 38.1±0.4刻 36.7±0.6 37.4±0.4 36.8±0.4 37.8±0.512 36.7±0.4体 37.5±0.5 36.7±0.35 37.4±0.424温(℃)注服药前成人、小儿含锌双黄连与双黄连组体温无差异。服药后5小时成人、小儿含锌双黄连与双黄连组体温较服药前下降,含锌双黄连组体温下降较明显(P<0.05)。服药24小时后成人、小儿含锌双黄连与双黄连组体温较服药前明显下降(P<0.01),含锌双黄连组下降显著(P<0.01)。
附表2成人含锌双黄连与双黄连解热作用百分率各时刻体温下降至正常百分率12 3 5 7 12 24 (h)含锌双黄连 16 2041.7a59.6a61.3a80.7a90.2a胶囊双黄连 10 1421.7 31.240.7 50.170.7注两组比较aP<0.05 以体温下降至37℃以下的例数计算含锌双黄连胶囊较双黄连解热作用明显附表3小儿含锌双黄连与双黄连解热作用百分率各时刻体温下降至正常百分率1 2 3 5 7 12 24 (h)含锌双黄连 3 1930a85.7b90.1b90.5b95.1b胶囊双黄连 0 9 3030 45.1 50.170.1注两组比较aP<0.05,bP<0.01以体温下降至37℃以下的例数计算含锌双黄连胶囊较双黄连解热作用明显表4含锌双黄连胶囊、双黄连12、24小时临床症状缓解百分率12 24 (h)含锌双黄连胶囊 95.9 70.8双黄连 89.7 40.7含锌双黄连胶囊临床症状缓解率较双黄连明显升高(P<0.01)。
两组病人均未见临床不良反应。
结论含锌双黄连胶囊为一种高效安全的解热抗炎药物。
注1.观察药简用T、C表示,T为含锌双黄连胶囊,C为双黄连口服液。
2.凡括号内各项用+、-号表示。
3.观察项目中的单位按国际单位。
具体实施例方式
1按下述配比称取原料金银花4.5份;黄芩4.5份;连翘9.0份;含锌为0.025份的牛磺酸合锌;即取金银花450g;黄芩450g;连翘900g;牛磺酸合锌120g;制备方法如下本发明的制剂可以是任何一种药剂学上所说的剂型。本实施例中采用胶囊。
先取连翘入6倍量(体积)的水中煮沸10分钟,再投入金银花和黄芩,10分钟后停止加热,放置,温度降至50℃时,加入乙醇使含醇量达50%醇浓度;继之将以上药、液全部倒入装有纱布网兜的KS-500D超声波清洗机内,40(KHz)超声萃取45分钟(温度40℃),共超2次。合并萃取液,抽滤,滤液减压回收乙醇后继续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1.20--1.25(70--80℃测),真空干燥(50℃)得浸膏粉;按原料配比与牛磺酸合锌混合后,装入0.3g胶囊即得。
具体实施例方式
2按下述配比称取原料金银花450g;黄芩450g;连翘900g,葡萄糖酸锌174g,制备方法如下先取连翘入6倍量(体积)的水中煮沸10分钟,再投入金银花和黄芩,10分钟后停止加热,放置,温度降至50℃时,加入乙醇使含醇量达50%醇浓度;继之将以上药液全部倒入装有纱布网兜的KS-500D超声波清洗机内,40(KHz)超声萃取45分钟(温度40℃),共超2次。合并萃取液,抽滤,滤液减压回收乙醇后继续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1.20-1.25(70--80℃测),真空干燥(50℃)得浸膏粉;按原料配比与葡萄糖酸锌混合后,即得。
具体实施例方式
3按下述配比称取原料金银花450g,黄芩450g,连翘900g硫酸锌109.9g,制备方法如下先取连翘入6倍量(体积)的水中煮沸10分钟,再投入金银花和黄芩,10分钟后停止加热,放置,温度降至50℃时,加入乙醇使含醇量达50%醇浓度;继之将以上药液全部倒入装有纱布网兜的KS-500D超声波清洗机内,40(KHz)超声萃取45分钟(温度40℃),共超2次,合并萃取液,抽滤,滤液减压回收乙醇后继续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1.20--1.25(70--80℃测),真空干燥(50℃)得浸膏粉;按原料配比与硫酸锌混合后,装入0.3g胶囊即得。
权利要求
1.一种含锌双黄连药物,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药物制成金银花2.5——6.5份、黄芩2.5——6.5份、连翘5.0——12.0份,含锌为0.015——0.075份的锌剂。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锌双黄连药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原料药的重量分数比是金银花4.5份、黄芩4.5份、连翘9.0份、含锌0.025份的锌剂。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锌双黄连药物,其特征在于其中所含有的锌剂可以是任何一种合锌形式的锌剂。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锌双黄连药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锌剂是牛磺酸合锌。
5.如权利要求1.2.3.4所述的含锌双黄连药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剂型可以是药剂学上的任何一种制剂剂型。
全文摘要
本发明是一种含锌双黄连药物,由下列药物及组分制成的(重量份数比)金银花2.5-6.5份;黄芩2.5-6.5份;连翘5.0-12.0份;含锌0.015-0.075份的锌剂。制备方法是取连翘入水中煮沸10分钟,投入金银花、黄芩,10分钟后停止加热,降温至50℃,加入乙醇使含醇量达50%醇浓度;将所得的药液倒入装有纱布网兜的超声波清洗机内,超声萃取2次,合并萃取液,抽滤,滤液回收乙醇,减压浓缩至1.20-1.25,真空干燥(50℃)得浸膏粉;将制得的浸膏粉按配比与锌剂混合即得。本发明的抑制细菌、解热作用比原有产品有显著提高,对细菌和病毒混合感染的上呼吸道疾病疗效更加显著。
文档编号A61K36/539GK1724007SQ200410043729
公开日2006年1月25日 申请日期2004年7月19日 优先权日2004年7月19日
发明者张永春, 王新春, 王天群, 王若鹏 申请人:张永春, 王新春, 王天群, 王若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