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重式牵引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81156阅读:14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自重式牵引床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医疗器械,特别是涉及一种自重式牵引床。
背景技术
腰间盘突出症、腰椎小关节紊乱、腰部劳损及骨质增生为中老年人的多发病,在非手术疗法中牵引为首选方法。该方法疗效可靠、见效快,被医疗界广泛采用。目前国内医疗机构使用的治疗用牵引设备价格高,进口价格约人民币14万元,而国产价格也在5万元左右。特别是电动牵引床,不仅价格昂贵,而且结构复杂,它包括持续牵引、间歇牵引、快速牵引,由于其结构复杂,因而故障较多。患者到医院作一次牵引需要花费几十元,由于费时、费钱,对工作繁忙和行走不方便者难以得到经常性的治疗,而腰锥、颈锥病最理想的治疗方法往往需要长期反复牵引,每次牵引后需卧床休息,巩固疗效,但在目前是难以实现的。

发明内容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工作可靠、结构简单、价格低廉、使用方便的自重式牵引床。
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自重式牵引床,包括牵引床体、床体支架及床体角度调节机构,牵引床体,包括床板托架和床面板,床板托架由长方形框架和框架底面的底板构成,床板托架后部的框架内侧分别安装有滑道。床面板由固定面板和活动面板组成。固定面板固设在床板托架的前部,对应于人体的肩背部,活动面板设置在床板托架的后部,对应于人体的臀部和腿部,活动面板底面的两侧分别安装有多个可在床板托架上的滑道内滑动的滚轮;床板托架的中部跷跷板式铰接在床体支架的上端,床板托架对应于人体上部一侧设置有人体束缚装置,床体角度调节机构设置在床板托架的下方,床板托架通过装设在其下方的床体角度调节机构作角度调整。
所述的束缚装置,为二个装设在固定面板上间距可调的腋下支撑柱。
所述的束缚装置也可由一腋下束缚带与固定于牵引床体一端的挂钩相配合构成。腋下束缚带两端的吊钩,勾卡在固定于牵引床体一端固定的二个挂钩上。
所述的床体支架,包括二个三角形框架,二个三角形框架之间连接有一横支架。
所述的床体支架也可为另一种结构,其包括二个方柱形立架,二个方柱形立架的下端分别固定在二个顺床方向相平行的二个水平支架上,二个水平支架之间连接有横支架,每一侧的立架与水平架之间均焊固有弧形加强筋。
所述的床体支架还可为具有二个前腿和二个后腿的桌形架。
所述的床体角度调节机构,包括齿轮箱、摇柄、丝母、丝杆。丝杆的上端部装设有轴承,该轴承装设在齿轮箱上的轴承座内,丝杆的上端穿入齿轮箱内,齿轮箱内装设有相互啮合的被动伞齿轮和主动伞齿轮,被动伞齿轮装设在丝杆的上端,丝杆的下端螺入柱状的丝母内,丝母固定在一轮架上,轮架的两侧装设有滚轮,摇柄的前部轴装在齿轮箱上,主动伞齿轮装设在摇柄的前端。
所述的床体角度调节机构也可这样实现;其包括齿轮箱、丝母、丝杆、手轮及二个升降调整杆。齿轮箱固定在牵引床体底面的中部,齿轮箱内装设有相互啮合的主动伞齿轮和被动伞齿轮,丝杆水平设置在牵引床体的下方,丝杆的两端分别装设有轴承,丝杆一端的轴承装设在齿轮箱上的轴承座内,其另一端的轴承装设在一固定在牵引床体底板上的轴承座内,丝杆的一端穿入齿轮箱内,并通过齿轮箱上固设地轴承座内的轴承予以支撑,齿轮箱内的被动伞齿轮装设在穿入齿轮箱内的丝杆上,丝杆的另一端由固定在牵引床体底板上的轴承座内的轴予以支撑,丝杆螺入丝母内,丝母固定在一横轴上,横轴的两端分别装设有一滚轮,且横轴两端的滚轮抵顶在床板托架两侧框架上,二个升降调整的一端分别轴接在所述的横轴的两侧,二个升降调整杆的另一端轴接在床体支架的底部,手轮装设在一轮轴的一端,轮轴的另一端穿入齿轮箱内,且穿入端装设有一主动伞齿轮,主动伞齿轮与被动伞齿轮相啮合,轮轴的两端分别轴接在齿轮箱和床板托架上。
所述的床体角度调整机构还可这样实现,其包括丝杆,丝母、前活动支腿及手摇柄。前活动支腿的上端铰接在床板托架的前部,其下端装设有滚轮,丝杆通过丝母安装在床体支架上,丝杆的前端铰接在前活动支腿的中部。手摇柄安装在丝杆的后端。
本发明的优点本发明通过人体自身重力使颈腰椎进行牵引,使病人在治疗时更舒适,更有效,对病灶处的牵引力可通过床体角度调节机构调节床板托架的倾斜角来实现。由病人自己控制,无需他人帮忙,且不受时间、场所的限制,不仅适用于各医院治疗,更适用于家庭、办公室及其它场所进行治疗,治疗过程更科学,本发明具有结构简单实用,治疗效果好,造价低廉等优点。


图1是本发明第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处于牵引时的状态示意图。
图3是图1处于收藏时的状态示意图。
图4是图1的左视图。
图5是本发明第二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5处于牵引时的状态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第三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图7的除去牵引床体后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请参见图1至图4,自重式牵引床,包括牵引床体、床体支架及床体角度调节机构,牵引床体,包括床板托架1和床面板,床板托架1为长方形框架结构,其框架底部固定有床板托架1后部的框架内侧分别安装有滑道。床面板由固定面板3和活动面板4组成。固定面板3固设在床板托架1的前部,对应于人体的肩背部,活动面板4设置在床板托架1的后部,对应于人体的臀部和腿部,活动面板4底面的两侧分别安装有4个可在床板托架1上的滑道内滑动的滚轮5;床体支架,包括二个三角形框架6,二个三角形框架6的上端分别轴接在床板托架1的两侧边框上,二个三角形框架6之间连接有一横支架9,床板托架1的中部跷跷板式铰接在二个三角形框架6的上端,床板托架1对应于人体头部一侧装设有人体束缚装置,该束缚装置为二个间距可调的腋下支撑柱2。床板托架1通过装设在其下方的床体角度调节机构作角度调整。
床体角度调节机构,包括齿轮箱11、摇柄12、丝母13、丝杆14。丝杆14的上端穿入齿轮箱11内,并安装一被动伞齿轮15,摇柄的前部也穿入齿轮箱11内,并安装一主动伞齿轮16,主动伞齿轮16与被动伞齿轮15在齿轮箱11内相互啮合,丝杆的下端螺入圆柱形的丝母13内,丝母13焊固在一三角形轮架17上,三角形轮架17的两侧底部分别安装有一滚轮18。
为了让自重式牵引床能够立式放置,以减少占用面积,在二个三角形框架6之间的横支杆9的两端分别安装有一锁定钩10,锁定钩10与横支杆9之间安装有扭力弹簧。
为了自重式牵引床在使用状态时能够稳定,在丝母13与床体支架之间安装有一支撑连杆7,支撑连杆7由二个相互套置的管构成,其长短可调整,且前端有一挂钩19,并可通过顶丝8固定。
实施例二请参见图7和图8,实施例二与实施例一的牵引床体结构相同,故不再叙述,其不同之处是床体角度调节机构、床体支架及人体束缚装置。床体支架,包括二个方柱形立架32,二个方形立架32的下端分别固定在二个相互平行设置的水平支架33上,二个方形立架32的上端分别铰接在床板托架的两则框架上,二个水平支架33之间连接有横支架34。为了坚固,在每一侧的立架32和水平支架33上均焊固有一弧形架强筋35。床体角度调节机构,包括齿轮箱21、丝母22、丝杆23、手轮20及二个升降支杆25。齿轮箱21固定在牵引床体底面的中部,丝杆23沿人体拉伸方向水平设置,丝杆23的两端分别安装有轴承26和轴承27,安装有轴承26的一端穿入齿轮箱21内,且穿入端安装有一被动伞齿轮28,轴承26安装在齿轮箱21上固定的轴承座内。丝杆23另一端上的轴承26通过一轴承座安装在牵引床体的底板上。丝杆23螺入丝母22内,丝母22焊固在一横轴29上,横轴29的两端分别安装有滚轮30。二个滚轮30分别抵顶在固定于床板托架两侧框架上的滑板31上。二个升降支杆25的一端分别通过轴承和轴套安装在横轴29上,二个升降支杆25的另一端分别轴连接在床体支架底部的横支架34上。手轮20安装在一轮轴24的一端,轮轴24的另一端穿入齿轮箱21内,且穿入端安装一主动伞齿轮36,该主动伞齿轮36与被动伞齿轮28相啮合。轮轴24上安装有二个支撑轴承37和38,轴承37安装在固定于齿轮箱21上的轴承座内,轴承38安装在固定于床板托架1上的轴承座内。人体束缚装置由束缚带和安装于床头的挂钩47构成。束缚带的中部捆绑在人体上,其两端的挂钩勾在挂钩47上。
实施例三请参见图5和图6,实施例三与实施例一的牵引床体结构相同,其不同之处在于床体支架和床体角度调节机构。床体支架为四腿桌形架,床体角度调节机构,包括丝杆39、丝母40、前活动支腿41、手摇柄42。床体支架上端的轴接在床体托架1的中部,丝母40焊固在床体支架的后支腿43上。丝杆39螺入丝母40,并通过焊固于床体支架前支腿44上的套管45予以支撑。前活动支腿41为门形框架,对应设置在固定面板的下方,其上端轴接在床板托架1上,其下端的两侧分别安装有滚轮46,丝杆39的前端轴接在前活动支腿41的中部。
权利要求
1.自重式牵引床,包括牵引床体、床体支架及床体角度调节机构,牵引床体,包括床板托架(1)和床面板,床板托架(1)由长方形框架和框架底面的底板构成,其特征在于床板托架(1)后部的框架内侧分别安装有滑道,床面板由固定面板(3)和活动面板(4)组成,固定面板(3)固设在床板托架(1)的前部,对应于人体的肩背部,活动面板(4)设置在床板托架(1)的后部,对应于人体的臀部和腿部,活动面板(4)底面的两侧分别安装有多个可在床板托架(1)上的滑道内滑动的滚轮(5);床板托架(1)的中部跷跷板式铰接在床体支架的上端,床板托架(1)对应于人体头部一侧设置有人体束缚装置,床板托架(1)的下方装设有床体角度调节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重式牵引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束缚装置,为二个装设在固定面板(3)上间距可调的腋下支撑柱(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重式牵引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束缚装置由一腋下束缚带与固定于牵引床体一端的挂钩相配合构成。腋下束缚带两端的吊钩,勾卡在固定于牵引床体一端固定的二个挂钩(47)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重式牵引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床体支架,包括二个三角形框架(6),二个三角形框架(6)之间连接有一横支架(9)。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重式牵引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床体支架包括二个方柱形立架(32),二个方柱形立架(32)的下端分别固定在二个顺床方向相平行的二个水平支架(33)上,二个水平支架(33)之间连接有横支架(34),每一侧的立架(32)与水平支架(33)之间均焊固有弧形加强筋(35)。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重式牵引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床体支架为具有二个前支腿(44)和二个后支腿(43)的桌形架。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重式牵引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床体角度调节机构,包括齿轮箱(11)、摇柄(12)、丝母(13)、丝杆(14),丝杆(14)的上端部装设有轴承,该轴承装设在齿轮箱(11)上的轴承座内,丝杆(14)的上端穿入齿轮箱(11)内,齿轮箱(11)内装设有相互啮合的被动伞齿轮和主动伞齿轮,被动伞齿轮装设在丝杆(14)的上端,丝杆(14)的下端螺入柱状的丝母(13)内,丝母(13)固定在一轮架上,轮架的两侧装设有滚轮,摇柄(12)的前部轴装在齿轮箱上,主动伞齿轮装设在摇柄(12)的前端。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重式牵引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床体角度调节机构包括齿轮箱(21)、丝母(22)、丝杆(23)、手轮(20)及二个升降支杆(25),齿轮箱(21)固定在牵引床体底面的中部,齿轮箱(21)内装设有相互啮合的主动伞齿轮(36)和被动伞齿轮(28),丝杆(23)水平设置在牵引床体的下方,丝杆(23)的两端分别装设有轴承(26)和(27),丝杆(23)一端的轴承(26)装设在齿轮箱(21)上的轴承座内,其另一端的轴承(27)装设在一固定牵引床体底板上的轴承座内,丝杆(23)的一端穿入齿轮箱(21)内,并通过齿轮箱(21)上固设地轴承座内的轴承予以支撑,齿轮箱(21)内的被动伞齿轮(28)装设在穿入齿轮箱(21)内的丝杆(23)上,丝杆(23)的另一端由固定在牵引床体底板上的轴承座内的轴予以支撑,丝杆(23)螺入丝母(22)内,丝母(22)固定在一横轴(29)上,横轴(29)的两端分别装设有一滚轮(30),且横轴(29)两端的滚轮(30)抵顶在床板托架两侧框架上,二个升降支杆(25)的一端分别轴接在所述的横轴(29)的两侧,二个升降支杆(25)的另一端铰接在床体支架的底部,手轮(20)装设在一轮轴(24)的一端,轮轴(24)的另一端穿入齿轮箱(21)内,且穿入端装设有一主动伞齿轮(36),主动伞齿轮(36)与被动伞齿轮(28)相啮合,轮轴(24)的两端分别轴接在齿轮箱(21)和床板托架(1)上。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重式牵引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床体角度调整机构,包括丝杆(39),丝母(40)、前活动支腿(41)及手摇柄(42)。前活动支腿(41)的上端铰接在床板托架(1)的前部,前活动支腿(41)下端装设有滚轮(46),丝杆(39)通过丝母(40)安装在床板托架(1)上,丝杆(39)的前端铰接在前活动支腿(41)的中部,手摇柄(42)安装在丝杆(39)的后端。
全文摘要
自重式牵引床,包括牵引床体、床体支架及床体角度调节机构,牵引床体,包括床板托架和床面板,床板托架由长方形框架和框架底面的底板构成,其要点是床板托架后部的框架内侧分别安装有滑道,床面板由固定面板和活动面板组成,固定面板固设在床板托架的前部,对应于人体的肩背部,活动面板设置在床板托架的后部,对应于人体的臀部和腿部,活动面板底面安装有滚轮;床板托架的中部跷跷板式铰接在床体支架的上端,床板托架上设置有人体束缚装置,床板托架的下方装设有床体角度调节机构。本发明无需他人帮忙,不受时间、场所的限制,适用于各医院、家庭、办公室及其它场所进行治疗,治疗过程更科学,且结构简单实用,治疗效果好,造价低廉。
文档编号A61F5/048GK1732869SQ20041005023
公开日2006年2月15日 申请日期2004年8月11日 优先权日2004年8月11日
发明者王志武 申请人:王志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