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艾滋病的胶囊及其生产方法

文档序号:978174阅读:46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治疗艾滋病的胶囊及其生产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涉及医学在临床上一种治疗艾滋病的胶囊及其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艾滋病(简称AIDS)是一种具有复杂的病理病因疾病,对人类的身体健康及生命有极大的危害,是世界上最难医治的罕见疾病。由于其对人类的危害极大,世界各国都在努力研究解决和治疗该病的途径及药物,现虽有多种药物,然而时至今日,并未有找出解决和治疗该病的特别有效的方药,对该病的治疗至今仍是医学上的一大难题,出路在何方?世界卫生组织(WHO)在1991年6月在费罗伦萨举行的第七届国际艾滋病会议上与会者提出,攻克艾滋病的关键是中草药,希望中医走出新思路,研制出新方药。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情况,本发明之目的就是提供一种治疗艾滋病的胶囊,可有效用于对艾滋病的治疗问题,其解决的技术方案是,大家知道,医学研究表明,艾滋病的发病是由HIV的感染所致,HIV感染TH细胞,使人体免疫系统丧失功能,抵抗力极度低下,而导致恶化,从中医学原理认为病因病机不外是“正虚”和“邪侵”两大方面,因此,其中药辨证施治原则按病因及发病特点,以提高免疫机能为主,扶正祛邪,综合调治;疫毒偏盛、脾肺亏虚、肺肾阴虚,采用治宜滋补肺肾;体质极度虚弱,病情恶化,治则抓主要矛盾,辨证扶正祛邪;治宜清热凉血、解毒熄风、清利湿热、凉血解毒、化瘀散结;全程特别注意一提高机体免疫力;二抗感染;三抗肿瘤。据此,本发明采用人参、黄芪、麦冬、五味子、二花、石膏、鱼醒草、板兰根、百部、羚羊角、生地、赤芍、钩藤、白僵蚕、地黄、牛黄、青黛、葛根、黄莲、猪苓、茯苓、泽泻、厚朴、车前子、当归、桃仁、三棱、郁金、川贝母、鳖甲、水蛭、白花蛇舌草、柴胡、甘草和牛蒡子35味药材制成,其生产方法是,将人参、黄芪、麦冬等35味药材粉碎,再拌入灰树花母种发酵液,干燥后,分装入胶囊,本发明原料丰富,易于生产,其药品为含微生物发酵制剂,口服后在胃里几乎不停留,迅速滤化进入小肠吸收,同时,利用体温及心跳脉搏的动波,使本品可以克隆有效成份,进入血液流通过程中可再次克隆有效成份,药力强劲,药效长,24小时药效不减,药效力靶向准确,速达病灶,抑制或杀灭HIV病毒,针对性很强;本品产出后自带充足的氧成份,在服用后可连续生产人体必须的氧气,由气推动血,血流通产氧,促进新陈代谢顺畅。在艾滋病治疗中,可兼治胃肠、呼吸道、泌尿、皮肤等炎症及溃疡愈合,而且,可拒绝HIV病毒趁免疫细胞缺陷而进入体内,无抗药耐药性,药力范围多级化,有效防止各器官发生障碍而形成肿瘤癌变,是预防、治疗艾滋病(AIDS)的有效良药。
具体实施例方式
以下结合具体情况和实施例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由上述配伍组份(方药)给出,本发明胶囊是由以下列重量配比的原料药制成的人参28-33份、黄芪55-65份、麦冬55-65份、五味子45-55份、二花13-17份、石膏55-65份、鱼醒草28-33份、板蓝根28-33份、百部8-12份、羚羊角4-6份、生地28-33份、赤芍13-17份、钩藤13-17份、白僵蚕8-12份、地黄28-33份、牛黄1-2份、青黛3-7份、葛根10-14份、黄莲8-12份、猪苓8-12份、茯苓13-17份、泽泻8-12份、厚朴8-12份、车前子8-12份、当归13-17份、桃仁8-12份、三棱8-12份、郁金10-14份、川贝母8-12份、鳖甲28-33份、水蛭5-7份、白花蛇舌草18-24份、柴胡8-12份、甘草8-12份和牛蒡子13-17份。
本产品最佳是由重量配比人参30g、黄芪60g、麦冬60g、五味子50g、二花15g、石膏60g、鱼醒草30g、板蓝根30g、百部10g、羚羊角5g、生地30g、赤芍15g、钩藤15g、白僵蚕10g、地黄30g、牛黄1g、青黛5g、葛根12g、黄莲10g、猪苓10g、茯苓15g、泽泻10g、厚朴10g、车前子10g、当归15g、桃仁10g、三棱10g、郁金12g、川贝母10g、鳖甲30g、水蛭6g、白花蛇舌草20g、柴胡10g、甘草10g和牛蒡子15g制成。
生产上述药品的生产方法是,按中药泡制,将原料药材泡制成符合医药用的中药材,按配伍要求选取以重量计的人参28-33份、黄芪55-65份、麦冬55-65份、五味子45-55份、二花13-17份、石膏55-65份、鱼醒草28-33份、板蓝根28-33份、百部8-12份、羚羊角4-6份、生地28-33份、赤芍13-17份、钩藤13-17份、白僵蚕8-12份、地黄28-33份、牛黄1-2份、青黛3-7份、葛根10-14份、黄莲8-12份、猪苓8-12份、茯苓13-17份、泽泻8-12份、厚朴8-12份、车前子8-12份、当归13-17份、桃仁8-12份、三棱8-12份、郁金10-14份、川贝母8-12份、鳖甲28-33份、水蛭5-7份、白花蛇舌草18-24份、柴胡8-12份、甘草8-12份和牛蒡子13-17份粉碎成细粉,再拌入480-520份的灰树花母种发酵液,干燥后,装入胶囊,所说的灰树花母种发酵液是由马铃薯200克,葡萄糖20克、琼脂20克、水1000ml制成的培养基中加入灰树花母种30克,在发酵罐内经抽真空法发酵而制成,每毫升发酵液中含孢子1亿个左右,即100000000个/ml±5。
以589克原药材为例,具体生产方法是,用粉碎机把人参30g、黄芪60g、麦冬60g、五味子50g、二花15g、石膏60g、鱼醒草30g、板蓝根30g、百部10g、羚羊角5g、生地30g、赤芍15g、钩藤15g、白僵蚕10g、地黄30g、牛黄1g、青黛5g、葛根12g、黄莲10g、猪苓10g、茯苓15g、泽泻10g、厚朴10g、车前子10g、当归15g、桃仁10g、三棱10g、郁金12g、川贝母10g、鳖甲30g、水蛭6g、白花蛇舌草20g、柴胡10g、甘草10g和牛蒡子15g粉碎成120目细粉,再加入灰树花母种发酵液500ml,用冷冻真空升华干燥,含水率≤3%后,装入0号胶囊,每个胶囊内装0.5克。
所说的灰树花母种是,灰树花别名栗蘑(菇),其栽培是同其他蘑菇一样需用真菌母种培殖,所用真菌母种称灰树花母种,营养丰富,药用价值很高,栽培面很广,属好气性真菌,灰树花母种是由母种培养基及接种培养制得,具体是,(1)马铃薯麸皮培养基马铃薯200克,麸皮100克,葡萄糖20克,琼脂40克,磷酸二氢钾2.5克,硫酸镁0.5克,水1000毫升,PH6-6.5。(2)马铃薯综合培养基马铃薯200克,麸皮50克,葡萄糖18克,琼脂40克,蛋白胨5克,磷酸二氢钾2.5克,硫酸镁1.5克,维生素B10.03毫克,水1000毫升,PH6-6.5。上述配方任选一种,按常规制成斜面培养基,以无菌操作接入孢子或组织分离的纯种,置25℃下培养5-7天,待菌丝长满斜面,即成母种。(详见2002年1月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出版的“竹蒜、灰树花、羊肚菌”一书);所说的冷冻真空升华干燥是指通过速冻物料在真空环境下,物料中的水份直接由固体(冰)升华成水蒸气,而被真空泵抽走的原理进行干燥。所说的抽真空的法发酵是指培养基与真菌母种在培养罐内进行发酵,当其发酵培殖活孢子达到所需要求时(本发明为1亿个/ml左右),抽真空,得发酵液。
在上述组方中,人参、黄芪、麦冬、五味子补气血,生脉通络、平衡阴阳,扶正祛邪;二花、板蓝根、鱼醒草、青黛、白花蛇舌草、牛黄、百部清热解毒,止咳平喘;黄莲清热燥湿;生地、赤芍清热凉血;厚朴芳香化湿;茯苓、泽泻、猪苓利水渗湿;郁金、三棱、桃仁、水蛭活血化瘀、消肿散结;当归、地黄、鳖甲补血补阳养血;柴胡、葛根、牛蒡子、石膏辛凉解表,清热泻火,柴胡对HIV的RT活性具有抑制作用,还含有A、B、C、D、F五种柴胡皂苷,是一种自身免疫的良药;灰树花母种是属真菌,有调节五脏六腑整体之功能,激活被困细胞,奋起抑制HIV病毒,在短时间内使HIV病毒丧失活力、枯萎、衰竭、死亡,随浊物自由基排泄体外。
由上述情况可知,各组份相互协调,有机配合,其同实现扶正祛邪,活血化瘀,杀灭HIV病毒(菌)从而实现对艾滋病的治疗,以达本发明之目的,实事也正是如此,其具体临床实践情况如下一、选择病例的标准临床表现有①、原因不明的免疫功能低下;②、不规则低热持续一个月以上;③、原因不明的全身淋巴结持续肿大(淋巴结直径大于1cm)。
④、慢性腹泻每天4-5次以上,3个月内体重下降10%以上;⑤、合并有口腔念珠菌感染、卡氏胶囊虫肺炎,巨细胞病毒感染,分形体病,隐球菌脑膜炎,进展快速的活动性肺结核,皮肤粘膜的kaposi肉瘤,淋巴瘤等;⑥、中青年病人出现痴呆症。
凡具有上述症状者均作为选择病例的标准。
二、诊断标准按国家规定标准确诊。
1、无症状(HIV)带毒期无任何临床体症。但HIV抗体阳性有传染性,病邪已侵入体,正气尚未虚衰;2、HIV/AIDS艾滋病前驱期和并发艾滋病复合症(ARC)期HIV破坏TH细胞,机体免疫功能降低,出现食欲不振,神疲乏力,逐渐消瘦,腹痛腹泻发热等,说明正气已虚,疫毒偏盛;①脾肺亏虚症见神疲乏力,腹痛腹泻,消瘦,体重量减轻或气短,喘促,自汗,舌淡苔白,脉无力。
②肺肾阴虚症见发热干咳,气短,消瘦,口干咽燥或潮热,咯血,盗汗,舌红少苔,脉细数等。
3、HIV/AIDS艾滋病阶段期HIV感染后3-5年免疫系统受到严重破坏,出现这种机会性感染及(KS)卡波济肉瘤,表明机体正气更衰,各种病邪乘虚侵入,进一步耗伤元气,致使毒热,湿浊、淤血积聚呈正气虚衰夹邪实“内蕴”之症,临床上常以持续或间歇发热,慢性持续性腹泻或间歇性腹痛症状为主。多数患者腹泻发热同时并见,且缠绵不愈,长期发热腹泻,必致精血耗伤,气血生化乏源,必致消瘦,体重剧降、体质极度虚弱,病情恶化。(中医药对HIV/AIDS艾滋病确诊标准论述)。
三、治疗方案每日3-4次,每次3-6粒,30天为一疗程,在治疗同时设对照组,对照组用美国产的AZT、DDI、DDC西药。
四、疗效评定标准按照国家规定执行,康复(或称治愈)是指症状消失,正常工作、劳动和生活;有效是,症状缓解,或部分症状消失,生命延长,并有一定的自我生活能力;无效是症状无任何改善,甚而有恶化之趋势。
五、统计学处理A、对100只小白鼠进行灌服,每日3次,每次1克,连续60天,证明有多种免疫功能,且无任何毒副不良反应;B、对因卖血而致感染(HIV/AIDS)艾滋病五个家庭17人,男性9人,女性8人,其中儿童2人,感染者6人,前驱期5人,发病期4人,按要求服本发明胶囊,分100天、125天、152天服用,症状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经免疫功能分析,检验方法FCM检验,CD4细胞分别上升增长14.7倍、17.9倍和18.2倍,用检验方法RT-PCR,病毒载量下降了10倍以上,血液中不能培养出HIV病毒,P24抗原消失,针对性治疗口腔溃疡很快愈合,淋巴瘤肿大软化和消失,抵抗力日益增强,除一名母婴患者停药40天复检有反弹,血液有HIV微数存在外,其它均获满意效果;与此同时,对9名艾滋病患者连续服用AZT、DDI、DDC西药治疗5个月,虽有一定效果,但病人均有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副作用),且有抗药性,耐药性,本发明产品明显优于进口西药,可谓是一种治疗艾滋病的有效新良药。
六、结论总之,艾滋病临床表现十分复杂,几乎全身器官受累,故称全身性疾病,其治疗千头万绪,是世界上最难医治的一种疾病,千头万绪抓要害,要害就是抑制和消灭HIV病毒,利用有效药物抑制HIV病毒活力、复制,短期内使HIV病毒枯萎、衰竭、灭亡,并防止并发症,而上述情况证明,本发明药品正是具有这种功能,疗效高,不易反弹,安全可靠,无耐药性及抗药性,费用低廉,易于普及应用,造福于人类,是对中药宝库一大创造性贡献。
权利要求
1.一种治疗艾滋病的胶囊,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下列重量配比的原料药制成的人参28-33份、黄芪55-65份、麦冬55-65份、五味子45-55份、二花13-17份、石膏55-65份、鱼醒草28-33份、板蓝根28-33份、百部8-12份、羚羊角4-6份、生地28-33份、赤芍13-17份、钩藤13-17份、白僵蚕8-12份、地黄28-33份、牛黄1-2份、青黛3-7份、葛根10-14份、黄莲8-12份、猪苓8-12份、茯苓13-17份、泽泻8-12份、厚朴8-12份、车前子8-12份、当归13-17份、桃仁8-12份、三棱8-12份、郁金10-14份、川贝母8-12份、鳖甲28-33份、水蛭5-7份、白花蛇舌草18-24份、柴胡8-12份、甘草8-12份和牛蒡子13-17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艾滋病的胶囊,其特征在于,它是由所说的下列原料药制成的人参30g、黄芪60g、麦冬60g、五味子50g、二花15g、石膏60g、鱼醒草30g、板蓝根30g、百部10g、羚羊角5g、生地30g、赤芍15g、钩藤15g、白僵蚕10g、地黄30g、牛黄1g、青黛5g、葛根12g、黄莲10g、猪苓10g、茯苓15g、泽泻10g、厚朴10g、车前子10g、当归15g、桃仁10g、三棱10g、郁金12g、川贝母10g、鳖甲30g、水蛭6g、白花蛇舌草20g、柴胡10g、甘草10g和牛蒡子15g。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艾滋病的胶囊,其特征在于是,把人参28-33份、黄芪55-65份、麦冬55-65份、五味子45-55份、二花13-17份、石膏55-65份、鱼醒草28-33份、板蓝根28-33份、百部8-12份、羚羊角4-6份、生地28-33份、赤芍13-17份、钩藤13-17份、白僵蚕8-12份、地黄28-33份、牛黄1-2份、青黛3-7份、葛根10-14份、黄莲8-12份、猪苓8-12份、茯苓13-17份、泽泻8-12份、厚朴8-12份、车前子8-12份、当归13-17份、桃仁8-12份、三棱8-12份、郁金10-14份、川贝母8-12份、鳖甲28-33份、水蛭5-7份、白花蛇舌草18-24份、柴胡8-12份、甘草8-12份和牛蒡子13-17份粉碎成细粉,再拌入480-520份的灰树花母种发酵液,干燥后,装入胶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治疗艾滋病的胶囊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说的灰树花母种发酵液是由马铃薯200克,葡萄糖20克、琼脂20克、水1000ml制成的培养基中加入灰树花母种30克,在发酵罐内经抽真空法发酵而制成,每毫升发酵液中含孢子100000000个/ml±5。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一种治疗艾滋病的胶囊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是把所说的人参30g、黄芪60g、麦冬60g、五味子50g、二花15g、石膏60g、鱼醒草30g、板蓝根30g、百部10g、羚羊角5g、生地30g、赤芍15g、钩藤15g、白僵蚕10g、地黄30g、牛黄1g、青黛5g、葛根12g、黄莲10g、猪苓10g、茯苓15g、泽泻10g、厚朴10g、车前子10g、当归15g、桃仁10g、三棱10g、郁金12g、川贝母10g、鳖甲30g、水蛭6g、白花蛇舌草20g、柴胡10g、甘草10g和牛蒡子15g粉碎成120目细粉,再加入灰树花母种发酵液500ml,用冷冻真空升华干燥,含水率≤3%后,装入0号胶囊,每个胶囊内装0.5克。
全文摘要
本发明是一种治疗艾滋病的胶囊及其生产方法,可有效用于对艾滋病的治疗问题,它是由人参、黄芪、麦冬、五味子、二花、石膏、鱼醒草、板兰根、百部、羚羊角、生地、赤芍、钩藤、白僵蚕、地黄、牛黄、青黛、葛根、黄莲、猪苓、茯苓、泽泻、厚朴、车前子、当归、桃仁、三棱、郁金、川贝母、鳖甲、水蛭、白花蛇舌草、柴胡、甘草和牛蒡子35味药材制成,其生产方法是,把人参、黄芪、麦冬等35味药材粉碎,再拌入灰树花母种发酵液,干燥后,分装入胶囊,本发明原料丰富,易于生产,其药品为含微生物发酵制剂,药效长,药力强,抑制或杀灭HIV病毒,无耐药和抗药性,有效防止各器官发生障碍而形成肿瘤癌变,是预防、治疗艾滋病的有效良药,对中药宝库一大创造性贡献。
文档编号A61P31/00GK1634533SQ20041006024
公开日2005年7月6日 申请日期2004年11月16日 优先权日2004年11月16日
发明者胡仕敏 申请人:胡仕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