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直肠给药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83108阅读:43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小儿直肠给药管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器具,特别涉及一种小儿直肠给药管。
背景技术
直肠给药(又称灌肠疗法)是通过直肠黏膜途径给药的药物疗法之一,它是将药液通过直肠给药管注入直肠,经黏膜吸收,从而达到全身的疗效。直肠给药因无创伤、药物吸收迅速且完整,婴儿无痛苦,容易接受。是小儿用药的首选方法。在祖国医学应用更为久远。但目前还没有专用的给药管。经常使用导尿管、肛管替代,因管径粗、管头钝、管尾与注射器、输液器不匹配、管腔存药量多等问题,给医患带来很多不便。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小儿直肠给药管,以解决目前没有专用的给药管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其管体的首端为子弹头形状,在邻近首端的管体上设有出药口,在管体的尾部设有与注射器或输液器出口配合的接口。
所述的管体外径为1~2mm,所述的管体与接口的总长为60~80mm。
所述的给药管由具有一定硬度并可弯曲的材料制成。
在所述的管体外设有长度刻度。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管径较细,管内存药量小,减小药物的损失;管头的子弹头形状利于进入肛门,减小病儿的痛苦;其接口可与一次性注射器或输液器的出口连接,使用方便;管体的刻度便于控制插入的深度。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总体结构剖视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外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管体2的头部3为子弹头形状,在邻近首端的管体2上设有出药口5,管体2的尾部有与注射器或输液器出口配合的接口1。
所述的管体外径为1~2mm,一般为1.2mm。所述的管体2与接口1的总长为60~80mm,一般为75mm。
本实用新型可由具有一定硬度并可弯曲的材料制成,如塑料。
在所述的管体2外设有长度刻度4,可以厘米为单位。
权利要求1.一种小儿直肠给药管,其特征在于其管体的首端为子弹头形状,在邻近首端的管体上设有出药口,在管体的尾部设有与注射器或输液器出口配合的接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儿直肠给药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管体外径为1~2mm,所述的管体与接口的总长为60~80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儿直肠给药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给药管由具有一定硬度并可弯曲的材料制成。
4.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小儿直肠给药管,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管体外设有长度刻度。
专利摘要一种小儿直肠给药管,管体的头部为子弹头形状,在邻近首端的管体上设有出药口,管体的尾部有与注射器或输液器出口配合的接口。所述的管体外径为1~2mm,所述的管体与接口的总长为60~80mm。所述的给药管由具有一定硬度并可弯曲的材料制成。在所述的管体外设有长度刻度。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管径较细,管内存药量小,减小药物的损失;管头的子弹头形状利于进入肛门,减小病儿的痛苦;其接口可与一次性注射器或输液器的出口连接,利于操作;管体的刻度便于控制插入的深度。
文档编号A61M31/00GK2684853SQ200420003070
公开日2005年3月16日 申请日期2004年2月9日 优先权日2004年2月9日
发明者马洪梅, 王国明 申请人:马洪梅, 王国明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