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液瓶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83574阅读:39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输液瓶套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输液瓶套。
背景技术
输液吊杆广泛使用于临床治疗中。目前临床所使用的输液吊杆,其上端部通过滑动件与固定在病房天花板上的滑道相结合,其下端水平固结有用于固定输液瓶的环形架。在对病人输液时,将输液瓶固定在环形架内即可。但是在输液过程中当病人需要活动时,如到卫生间、临时接受检查或治疗,就不得不用手举着输液瓶,而到达目的地后输液瓶又无法固定,给输液病人带来诸多不便。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输液瓶装卸、使用方便的输液瓶套。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可采取下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所述输液瓶套,包括顶端设有挂环的立架和水平设置在所述立架上的开口环;位于立架上部开口环的直径与输液瓶体直径相对应,位于立架下部开口环的直径与输液瓶口直径相对应;所述开口环的圆心处于同一直线上。
为更加牢固地固定输液瓶,所述开口环的环口设置为活动开合结构。
所述活动开合结构为卡接,当然也可为扣接或挂接。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就在于方便患者在输液过程中的移动。当病人在输液过程中需要活动时,将输液瓶从输液吊杆环架上取下放入输液瓶套开口环内,待到达目的地后将输液瓶套上的挂环挂在任意可挂物上即可;而开口环的设置,大大地方便了输液瓶的装卸,且在装卸输液瓶过程中,避免了开启了的瓶塞区域(即无菌区域)横跨瓶套造成污染现象的发生,保证了患者的治疗质量。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开口环环口为挂接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开口环环口为卡接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开口环环口为扣接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输液瓶套包括顶端设有挂环1的立架2和水平设置在所述立架2上的开口环3;位于立架2上部开口环3的直径与输液瓶体直径相对应,位于立架2下部开口环3的直径与输液瓶口直径相对应;所述开口环3的圆心处于同一直线上。
实施例2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输液瓶套包括顶端设有挂环1的立架2和水平设置在所述立架2上的开口环3;位于立架2上部开口环3的直径与输液瓶体直径相对应,位于立架2下部开口环3的直径与输液瓶口直径相对应;所述开口环3的圆心处于同一直线上。为更加牢固地固定输液瓶,所述开口环3的环口设置为挂接6。
实施例3如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输液瓶套包括顶端设有挂环1的立架2和水平设置在所述立架2上的开口环3;位于立架2上部开口环3的直径与输液瓶体直径相对应,位于立架2下部开口环3的直径与输液瓶口直径相对应;所述开口环3的圆心处于同一直线上。为更加牢固地固定输液瓶,所述开口环3的环口设置为卡接4。
实施例4如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输液瓶套包括顶端设有挂环1的立架2和水平设置在所述立架2上的开口环3;位于立架2上部开口环3的直径与输液瓶体直径相对应,位于立架2下部开口环3的直径与输液瓶口直径相对应;所述开口环3的圆心处于同一直线上。为更加牢固地固定输液瓶,所述开口环3的环口设置为扣接5。
权利要求1.一种输液瓶套,其特征在于它包括顶端设有挂环(1)的立架(2)和水平设置在所述立架(2)上的开口环(3);位于立架(2)上部开口环(3)的直径与输液瓶体直径相对应,位于立架(2)下部开口环(3)的直径与输液瓶口直径相对应;所述开口环(3)的圆心处于同一直线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瓶套,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口环(3)的环口设置为活动开合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瓶套,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开合结构为卡接(4)。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瓶套,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开合结构为扣接(5)。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瓶套,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开合结构为挂接(6)。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输液瓶套,包括顶端设有挂环的立架和水平设置在所述立架上的开口环;位于立架上部开口环的直径与输液瓶体直径相对应,位于立架下部开口环的直径与输液瓶口直径相对应;所述开口环的圆心处于同一直线上。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就在于方便患者在输液过程中的移动。当病人在输液过程中需要活动时,将输液瓶从输液吊杆环架上取下放入输液瓶套开口环内,待到达目的地后将输液瓶套上的挂环挂在任意可挂物上即可;而开口环的设置,大大地方便了输液瓶的装卸,且在装卸输液瓶过程中,避免了开启的瓶塞区域(即无菌区域)横跨瓶套造成污染现象的发生,保证了患者的治疗质量。
文档编号A61M5/14GK2708903SQ20042001089
公开日2005年7月13日 申请日期2004年5月27日 优先权日2004年5月27日
发明者张权, 陆春华, 尹继云, 李朝霞, 王晓霞, 闫竹琴 申请人:张权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