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输血输液加温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84547阅读:16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自动输血输液加温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用输血输液加温器。
背景技术
病人在输血和输液时,由于输入液体的温度比人体要低,使病人感觉寒冷不适,输血输液加温器可以提高流入人体的液体温度,使病人有舒适感,目前所用的输血输液加温器的加热原理是采用电炉丝加热、陶瓷加热和半导体加热,其结构都是将输液管置于保温的加热管件中,这种结构的缺点是结构复杂、热转换率较低,加热温升慢而且不能根据需要很精确地调节温度。日本进口的一种加热器是利用红外辐射的原理,让输液管经过一内部安装有红外辐射板的外壳中,这种结构的加热器的缺点是因为输液管空置在外壳中,传递辐射的热效率低而且输液管不牢固不安全,在加热器的进口和出口之处的输液管需要附件安装和固定,结构复杂、使用不方便。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热效更高、更加方便简单的输血输液加温器。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由面盖与后盖以铰链连接,在面盖与后盖内面各固定安装有辐射板,输液管从上而下穿过,在辐射板的外表面固贴导热板,在后盖侧的导热板的外表面设有与输液管相适应的曲线凹槽。
本实用新型将输液管固定在导热板的相应凹槽中,增加了输液管的热接触面,不仅安装方便可靠而且提高了热转换的效率。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图;图2是图1的俯视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所示,面盖1与后盖3以轻质合金材料制造,将面盖1与后盖3以铰链2连接,使面盖1和后盖3可以自如地打开和合上,在后盖3的下端设有电源孔7,在面盖1与后盖3内表面各固定一层绝缘板12,在后盖3侧的这层绝缘板12上设有与电源线连接的温控开关13,可以控制输液的温度。
在绝缘板12上表面各安装有辐射板11,里面安装有9-11μm的远红外材料,在辐射板11的外表面固贴导热板10,导热板10是一种导热硅胶材料,在后盖3这一侧的导热板10的外表面设有与输液管6相适应的曲线凹槽4,输液管6从上而下穿过,紧贴在凹槽4中,这样不仅加长了输液管6经辐射的路线,而且增加了其导热的面积,为调节输液管6的导热路径,在凹槽4的曲线空间处还可另设有凹槽5。在导热板10的下端各固定有用绝缘材料制作的安装板8,其上设有四个电极柱9。
权利要求1.一种自动输血输液加温器,包括由面盖(1)与后盖(3)以铰链(2)连接,在面盖(1)与后盖(3)内面各固定安装有辐射板(11),输液管(6)从上而下穿过,其特征是在辐射板(11)的外表面固贴导热板(10),在后盖(3)侧的导热板(10)的外表面设有与输液管(6)相适应的曲线凹槽(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输血输液加温器,其特征是所述面盖(1)与后盖(3)的内面与辐射板(11)之间各固垫一层绝缘板(1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输血输液加温器,其特征是在后盖(3)侧的绝缘板(12)上设有与电源线连接的温控开关(13)。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输血输液加温器,其特征是在导热板(10)的下端各固定有安装板(8),其上设有四个电极柱(9)。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输血输液加温器,其特征是在凹槽(4)的曲线空间还设有凹槽(5)。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自动医用输血输液加温器,包括由面盖与后盖以铰链连接,在面盖与后盖内面各固定安装有辐射板,输液管从上而下穿过,在辐射板的外表面固贴导热板,在后盖侧的导热板的外表面设有与输液管相适应的曲线凹槽,本实用新型将输液管固定在导热板的相应凹槽中,增加了输液管的热接触面,不仅安装方便可靠而且提高了热转换的效率。
文档编号A61M5/44GK2703538SQ20042002697
公开日2005年6月8日 申请日期2004年5月12日 优先权日2004年5月12日
发明者王建华 申请人:王建华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