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医用体位固定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85705阅读:19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儿科医用体位固定板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儿科医疗辅助用具,特别是一种儿科医用体位固定板,适用于在小儿作静脉注射、B超、心电图过程中的体位固定。
背景技术
目前,在给小儿作静脉注射、B超、心电图时,都要对小儿采取一定的固定措施,这种固定,一般采用大人抱住患儿,无一定的固定装置,由于小儿的哭闹和爱动,所以固定不稳定,操作不规范,费时费力,大人也很着急。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不仅能对小儿容易固定,而且操作方便、省时省力、专用于在小儿作静脉注射、B超和心电图过程中的体位固定的儿科医用体位固定板。
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儿科医用体位固定板,由木板面和系带构成,其特征在于在木板面的两个侧边框内分别设外开口卡槽,在一侧的外开口卡槽内设滑动球,滑动球上设系带固定轴,系带的一端固定在滑动球的系带固定轴上,在另一侧的外开口卡槽内也设滑动球,滑动球上设有挂钩,系带的另一端设挂孔,滑动球上的挂钩挂在系带端部的挂孔内。本实用新型还通过如下措施实施所述的系带可设四条,滑动球也分别设四对,分别与四条系带对应设置,这四条系带分别对应患儿的胸部、腹部、臀部和膝部;所述的木板面的宽度为40cm,长度为60-80cm。使用本实用新型时,可将木板面放在床面上,让患儿仰卧在木板面上,用系带分别捆住患儿的胸部、腹部、臀部和膝部,即可进行注射或作B超、心电图等。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与用人抱着固定体位相比,不仅能容易固定,而且操作方便、规范、省时省力。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主视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沿A-A断面剖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1、2制作本实用新型。该儿科医用体位固定板,由木板面1和系带2构成,在木板面1的两个侧边框内分别设外开口卡槽3、3′,在一侧的外开口卡槽3内设滑动球4,滑动球4上设系带固定轴5,系带2的一端固定在滑动球4的系带固定轴5上,在另一侧的外开口卡槽3′内也设滑动球4′,滑动球4′上设有挂钩6,系带2的另一端设挂孔7,滑动球4′上的挂钩6挂在系带2端部的挂孔7内。所述的系带2可设四条,滑动球4、4′也分别设四对,分别与四条系带2对应设置,这四条系带2分别对应患儿的胸部、腹部、臀部和膝部;所述的木板面1的宽度为40cm,长度为60-80cm。
权利要求1.一种儿科医用体位固定板,由木板面(1)和系带(2)构成,其特征在于在木板面(1)的两个侧边框内分别设外开口卡槽(3、3′),在一侧的外开口卡槽(3)内设滑动球(4),滑动球(4)上设系带固定轴(5),系带(2)的一端固定在滑动球(4)的系带固定轴(5)上,在另一侧的外开口卡槽(3′)内也设滑动球(4′),滑动球(4′)上设有挂钩(6),系带(2)的另一端设挂孔(7),滑动球(4′)上的挂钩(6)挂在系带(2)端部的挂孔(7)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儿科医用体位固定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系带(2)可设四条,滑动球(4、4′)也分别设四对,分别与四条系带(2)对应设置。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儿科医用体位固定板,由木板面1和系带2构成,在木板面1的两个侧边框内分别设外开口卡槽3、3′,在一侧的外开口卡槽3内设滑动球4,滑动球4上设系带固定轴5,系带2的一端固定在滑动球4的系带固定轴5上,在另一侧的外开口卡槽3′内也设滑动球4′,滑动球4′上设有挂钩6,系带2的另一端设挂孔7,滑动球4′上的挂钩6挂在系带2端部的挂孔7内。该儿科医用体位固定板,不仅能容易固定,而且操作方便、规范、省时省力。
文档编号A61B19/00GK2726547SQ20042004040
公开日2005年9月21日 申请日期2004年5月10日 优先权日2004年5月10日
发明者吴美玲, 徐杰, 杨东亮, 吴恒超 申请人:吴美玲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