熏灸治疗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89317阅读:35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熏灸治疗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用于医学或人体或治疗处理用的加热器具,尤其是一种熏灸治疗器背景技术熏灸治疗是中医传统治疗方法,在治疗过程中,一般采用艾绒做成的艾条点燃后在选定穴位的皮肤表面上熏灼,借艾火的热力透入肌肤,以起温经散寒、调和气血等作用,而达到治病和保健的目的。但这种熏灸存在熏灸药物固定困难的不足,操作时熏灸药物与穴位距离无法确定与保持,易出现烫伤皮肤的现象。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熏灸治疗中熏灸药物固定困难,操作时熏灸药物与穴位距离无法确定与保持,易出现烫伤皮肤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熏灸治疗器,该熏灸治疗器不仅结构简单,熏灸药物固定可靠,而且操作使用方便,熏灸药物与穴位距离易确定保持,不会烫伤皮肤。
本实用新型解决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熏灸治疗器,包括器体,特点是在器体的上、下两侧分别设有固物凸台和罩穴凸台,在固物凸台和罩穴凸台上分别对应开有进烟口和出烟口,进烟口与出烟口之间由通孔相连通,在器体中间部位设有可把持的凸缘,在固物凸台上插固有熏灸药物卷柱,该卷柱是由燃烧物卷制的具有多层卷边的中间设有通腔的柱状卷体,熏灸药物卷制于多层卷边之间。本实用新型将罩穴凸台上的出烟口对准人体穴位,将熏灸药物卷柱插固在固物凸台上并点燃,熏灸药物卷柱燃烧产生的含有药力的热烟及燃烧时产生的红外线经卷柱的通腔、器体上的进烟口、通孔、出烟口熏灸选定的穴位,达到治病和保健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熏灸药物固定可靠,与穴位距离易确定保持,不会烫伤皮肤。
以下结合附图
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剖视图。
图中1.器体,2.固物凸台,3.罩穴凸台,4.进烟口,5.出烟口,6.通孔,7.凸缘,8.熏灸药物卷柱,9.卷边,10.通腔。
具体实施方式
在附图中,熏灸治疗器的器体(1)是采用塑性材料压制或车制而成,在器体(1)的上、下两侧分别设有固物凸台(2)和罩穴凸台(3),在固物凸台(2)开有进烟口(4),在罩穴凸台(3)上开有出烟口(5),进烟口(4)与出烟口(5)之间由通孔(6)相连通,在器体(1)中间部位设置有可用手把持的凸缘(7),在固物凸台(2)上插固有熏灸药物卷柱(8),熏灸药物卷柱(8)是由燃烧物卷制的,它具有多层卷边(9)并且中间设有通腔(10),该燃烧物可采用绵纸或其他纸制品,熏灸所用的药物卷制于多层卷边(9)之间。
在使用时,将熏灸药物卷柱(8)插固在固物凸台(2)上并点燃,将罩穴凸台(3)上的出烟口(5)对准人体穴位(如神阙穴),用手把持器体(1)上的凸缘(7),保持穴位处不透气,熏灸药物卷柱(8)燃烧产生的含有药力的热烟及燃烧时产生的红外线经卷柱的通腔(10)、器体(1)上的进烟口(4)、通孔(6)、出烟口(5)熏灸选定的穴位,含有药力的炙烟经穴位透入体内,改变患处环境,杀死并抑制病菌生长,行气和血,去湿散寒,调理机体的生理功能,增强身体抵抗力,达到治病和保健的目的。
权利要求1.一种熏灸治疗器,包括器体,其特征在于在器体的上、下两侧分别设有固物凸台和罩穴凸台,在固物凸台和罩穴凸台上分别对应开有进烟口和出烟口,进烟口与出烟口之间由通孔相连通,在器体中间部位设有可把持的凸缘,在固物凸台上插固有熏灸药物卷柱,该卷柱是由燃烧物卷制的具有多层卷边的中间设有通腔的柱状卷体,熏灸药物卷制于多层卷边之间。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熏灸治疗器,包括器体,在器体的上、下两侧分别设有固物凸台和罩穴凸台,在两凸台上分别对应开有进烟口和出烟口,进、出烟口之间由通孔相连通,在器体中间部位设有可把持的凸缘,在固物凸台上插固有熏灸药物卷柱,该卷柱是由燃烧物卷制的具有多层卷边的中间设有通腔的柱状卷体,熏灸药物卷制于多层卷边之间。使用时将熏灸药物卷柱插固在固物凸台上并点燃,将罩穴凸台上的出烟口对准人体穴位,熏灸药物卷柱燃烧产生的含有药力的热烟及红外线经卷柱的通腔、器体上的进烟口、通孔、出烟口熏灸选定的穴位,达到治病和保健的目的。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熏灸药物固定可靠,与穴位距离易确定保持,不会烫伤皮肤的优点。
文档编号A61F7/00GK2753372SQ200420098848
公开日2006年1月25日 申请日期2004年11月11日 优先权日2004年11月11日
发明者许明 申请人:许明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