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亚低温治疗仪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89466阅读:22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亚低温治疗仪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亚低温治疗仪。
背景技术
亚低温技术是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种治疗技术。原理是通过各种手段将人体体温控制在有效的亚低温状态,抑制中枢神经系统,使病人对外界及各种病理性刺激的反应减弱,降低机体新陈代谢及组织器官氧耗;改善血管通透性,减轻脑水肿及肺水肿;提高血中氧含量,促进有氧代谢;改善心肺功能及微循环等。现有技术中,有的采用简单的物理降温,或者采用单制制冷设备辅助降温,这些方法在一定程度上达到降温的目的,但需要护理人员密切地监控,经常性地测量病人的体温,根据人体温度调节冷却温度,以免病人体温过低。所以现有技术存在不足不能自动控制冷却温度,设备复杂,固定不易移动,操作不方便,护理量大。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能自动控制冷却温度,设备简单,灵活易移动,操作方便,护理量小的亚低温治疗仪。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实用新型包括机箱、控制系统、水循环系统、制冷器、加热器、垫毯、帽瓤,所述控制系统、所述水循环系统、所述制冷器均设置在所述机箱内,所述控制系统分别与所述水循环系统、所述制冷器、所述加热器相连接,所述垫毯、所述帽瓤分别通过垫毯进水管、垫毯出水管和帽瓤进水管、帽瓤进水管与所述水循环系统相连接,所述加热器设置在所述水循环系统中。
所述控制系统由温度传感器、控制主板、水位传感器、液晶显示器、按键板组成,所述温度传感器探测端分别设置人体体表部位和所述水循环系统内,所述水位传感器探测端设置所述水循环系统内,所述温度传感器和所述水位传感器的终端、所述液晶显示器、所述按键板分别与所述控制主板相连接,所述控制主板分别与所述水循环系统、所述制冷器、所述加热器相连接。
所述水循环系统由水泵、水箱、进水管头、出水管头组成,所述进水管头和所述出水管头分别设置在所述机箱的箱壁上,所述水泵进水端与所述水箱相连通另一端分别与所述出水管头相连通,所述进水管头与所述水箱相连通。
所述机箱由底座、箱体、上盖组成,所述底座的底部设置有活动的滚轮,所述箱体设置在所述底座上,所述上盖设置在所述箱体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由于所述控制系统、所述水循环系统、所述制冷器均设置在所述机箱内,外部只设有所述垫毯、所述帽瓤,所述底座的底部设置有活动的滚轮,所以本实用新型设备简单,灵活易移动;由于所述控制系统分别与所述水循环系统、所述制冷器、所述加热器相连接,所以控制自动化,护理人员的护理量小,操作方便;由于设置有加热器,所以本实用新型控制精度高,变换快;由于所述控制系统由温度传感器、控制主板、水位传感器、液晶显示器、按键板组成,所以操作方便。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原理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控制系统的原理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水循环系统的原理示意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制冷器的原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图3、图4、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机箱、控制系统、水循环系统3、制冷器4、加热器1、垫毯5、帽瓤6、垫毯进水管7、垫毯出水管8、帽瓤进水管9、帽瓤出水管10,机箱由底座23、箱体24、上盖25组成,所述底座23的底部均衡设置有四活动的滚轮,所述箱体24设置在所述底座23上,所述上盖25设置在所述箱体24上。所述控制系统、所述水循环系统3、所述制冷器4均设置在所述机箱内,所述制冷器4设置在所述机箱内的下部,所述制冷器4由压缩机31、冷凝器32、蒸发器33、风扇34、过滤器35、毛细管36、制冷剂组成,风扇34与冷凝器32相邻,用于将冷凝器32风冷,冷凝器32一端与压缩机31相通,另一端与过滤器35相通,过滤器35一端与冷凝器32相通,另一端与蒸发器33相通,蒸发器33一端与过滤器35相通,另一端通过回流管连回压缩机31。所述水循环系统3由水泵16、水箱17、进水管头18、进水管头19、出水管头20、出水管头21组成,所述进水管头18、进水管头19和所述出水管头20、出水管头21分别设置在所述机箱的箱壁上,所述水泵16进水端与所述水箱17相连通另一端分别与所述出水管头20、出水管头21相连通,所述进水管头18、进水管头19的一端与所述水箱17相连通,所述出水管头20、出水管头21的另一端分别与垫毯进水管7和帽瓤进水管9的另一端相连通,所述进水管头18、进水管头19的另一端分别与垫毯出水管8和帽瓤出水管10相连通,所述垫毯5、所述帽瓤6分别与垫毯进水管7、垫毯出水管8和帽瓤进水管9、帽瓤进水管10相连通。所述加热器1为加热管,加热管设置在所述水箱17的液面以下。所述控制系统由两个温度传感器11、控制主板12、水位传感器13、液晶显示器14、按键板15组成,两个所述温度传感器11探测端分别设置人体体表部位和所述水箱17的液体内,所述水位传感器13探测端设置所述水箱17的液体内,所述温度传感器11和所述水位传感器13的终端、所述液晶显示器14、所述按键板15分别与所述控制主板12相连接,所述控制主板12分别与所述水循环系统3、所述制冷器4、所述加热器1相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接通电源,通过控制面板控制当使用亚低温功能并置于允许使用的状态时,控制系统采集水箱中液体的温度和病人体温,当病人体温高于所设置的温度时,控制系统打开水循环系统,将水箱中冷的液体输出到垫毯或者帽瓤中。当病人体温低于所设置的温度时,控制系统关闭水循环系统。当病人体温处于设置温度范围内时,则控制系统使水循环系统保持原状态。当水箱中液体温度高于所设置的温度时,控制系统打开制冷器,将水箱中的液体制冷,当水箱中液体温度低于所设置的温度时,控制系统关闭制冷器。当水箱中液体温度处于设置温度范围内时,则控制系统使制冷器保持原状态。
通过控制面板控制当使用复温功能并置于允许使用的状态时,控制系统采集水箱中液体的温度和病人体温,当病人体温高于所设置的温度时,控制系统关闭水循环系统;当病人体温低于所设置的温度时,控制系统打开水循环系统,将水箱中冷的液体输出到垫毯或者帽瓤中;当病人体温处于设置温度范围内时,则控制系统使水循环系统保持原状态。当水箱中液体温度高于所设置的温度时,控制系统关闭制冷器;当水箱中液体温度低于所设置的温度时,控制系统打开制冷器,将水箱中的液体制冷;当水箱中液体温度处于设置温度范围内时,则控制系统使制冷器保持原状态。
权利要求1.一种亚低温治疗仪,包括机箱,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控制系统、水循环系统(3)、制冷系统(4)、加热器(1)、垫毯(5)、帽瓤(6),所述控制系统、所述水循环系统(3)、所述制冷器(4)均设置在所述机箱内,所述控制系统分别与所述水循环系统(3)、所述制冷系统(4)、所述加热器(1)相连接,所述垫毯(5)、所述帽瓤(6)分别通过垫毯进水管(7)、垫毯出水管(8)和帽瓤进水管(9)、帽瓤出水管(10)与所述水循环系统(3)相连接,所述加热器(1)设置在所述水循环系统(3)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亚低温治疗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系统由温度传感器(11)、控制主板(12)、水位传感器(13)、液晶显示器(14)、按键板(15)组成,所述温度传感器(11)探测端分别设置人体体表部位和所述水循环系统(3)内,所述水位传感器(13)探测端设置所述水循环系统(3)内,所述温度传感器(11)和所述水位传感器(13)的终端、所述液晶显示器(14)、所述按键板(15)分别与所述控制主板(12)相连接,所述控制主板(12)分别与所述水循环系统(3)、所述制冷系统(4)、所述加热器(4)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亚低温治疗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循环系统(3)由水泵(16)、水箱(17)、进水管头(18、19)、出水管头(20、21)组成,所述进水管头(18、19)和所述出水管头(20、21)分别设置在所述机箱(1)的箱壁上,所述水泵(16)进水端与所述水箱(17)相连通另一端分别与所述出水管头(20、21)相连通,所述进水管头(18、19)与所述水箱(17)相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亚低温治疗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机箱由底座(23)、箱体(24)、上盖(25)组成,所述底座(23)的底部设置有活动的滚轮,所述箱体(24)设置在所述底座(23)上,所述上盖(25)设置在所述箱体(24)上。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亚低温治疗仪,旨在提供一种能自动控制冷却温度,设备简单,灵活易移动,操作方便,护理量小的亚低温治疗仪。该亚低温治疗仪主要由机箱、控制系统、水循环系统(3)、制冷系统(4)、加热器(1)、垫毯(5)、帽瓤(6)、垫毯进水管(7)、垫毯出水管(8)和帽瓤进水管(9)、帽瓤出水管(10)组成。该实用新型可广泛适用于需把人体体温控制在有效的亚低温状态的医疗场所。
文档编号A61F7/00GK2780132SQ20042010307
公开日2006年5月17日 申请日期2004年12月27日 优先权日2004年12月27日
发明者高立, 郝镇熙 申请人:珠海市和佳发展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