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除皱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89678阅读:33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电子除皱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子美容器具,具体地说一种电子除皱器。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各种各样的美容产品进入了千家万户。通常人们采用的美容方式主要有医学美容和物理美容。医学美容是通过手术去除或者纠正身体上的缺陷,但会留下创伤。物理美容是通过药物或护肤品对皮肤进行保养,但缺点是只能治表,不能治本,并且药物很难被皮肤吸收。另有一些美容产品如蒸汽美容器等可以对皮肤进行日常保养,但这类产品较单一,有些只能在医院或者美容院内进行。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是现有的美容器具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电子除皱器,旨在通过远红外线发热体对人体皮肤进行护理,从而改善人体血液循环,促进皮肤的新陈代谢,达到美容和防止皮肤衰老的功效。
解决上述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电子除皱器,包括除皱器本体、充电座和包括高频变压器的充电电路,所述的充电座包括座体和充电电路的原边电路(A),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除皱器本体包括壳体、电源开关、发热体和充电电路的副边电路,所述的发热体为远红外陶瓷粉加塑料ABS混合而成,被加热后能集中发射波长为8-15um的红外线。
本实用新型的电子除皱器,采用电子方式,在充电电路内产生高频电压对发热体加热,同时也对充电电池进行充电,发热体加热后会发射波长为8-15um的红外线,其光谱比辐射率达85%以上,该红外线作用于人体皮肤后,能够被人体良好地吸收,从而改善血液循环,降低血液酸性;促进皮肤的新陈代谢并可增强免疫力,因而从本质上起到了美容防皱的效果。并且,本实用新型使用和携带方便,可居家使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本体上还设有调档开关,所述的调档开关的一组触点直接串联在副边电路中,另一组触点通过限流电阻串联在副边电路中。这样当调档开关掷向第一组触点时,电路直接导通,除皱器处在强档工作,发热体的温度较高。当调档开关掷向第二组触点时,由于限流电阻的作用,除皱器处在弱档工作,发热体的温度较低。
所述的发热体为滚轮式结构,设置在所述壳体的前端。这样,实际操作时,发热体与人体皮肤的磨擦力较小,使人感觉轻柔舒适。
所述充电电路的原边电路(A)包括依次联接的整流电路、高频振荡电路和感应电压输出电路。所述的整流电路为全波整流电路,所述的高频振荡电路包括两个互相耦合的原边绕组、两个偏置电容、两个耦合电容、两个NPN三极管、两个二极管和电阻;所述的第一三极管的基极连接到第一二极管的阴极和第一耦合电容的一端,集电极连接到全波整流电路的输出端和第一偏置电容的一端,发射极连接到第二三极管的集电极和第一原边绕组的中间抽头;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基极连接到第二二极管的阴极、电阻的一端和第二耦合电容的一端,发射极连接到全波整流电路的另一端、第二二极管的阳极、第二偏置电容的一端和第二原边绕组的一端;所述电阻的另一端连接到所述第一二极管的阳极和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所述的第一耦合电容的另一端连接到所述第一原边绕组的一端;所述两个偏置电容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原边绕组的另一端相连。
所述充电电路的副边电路包括副边绕组、二极管和滤波电容,所述的二极管的阳极连接到所述副边绕组的一端,阴极连接到所述滤波电容一端,所述滤波电容的另一端连接到所述副边绕组的另一端;所述滤波电容的两端连接充电电池;所述电源开关、调档开关和发热体串联后跨接到所述滤波电容的两端。
所述发热体并联由电阻和发光二极管串联构成的指示电路,这样可以直接观察除皱器的工作状态,如强档或者弱档。
还设有由第二电阻和第二发光二极管串联构成的充电指示电路。所述的第二电阻的一端联接到所述二极管的阴极。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电路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电路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具有双色发光二极管显示电路实施方式的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
图1,电子除皱器,包括除皱器本体、充电座和包括高频变压器T的充电电路,所述的充电座包括座体4和充电电路的原边电路A,所述的除皱器本体包括壳体2、电源开关SW1、调档开关SW2、发热体RL、发光二极管LED和充电电路的副边电路B。所述的发热体RL为远红外陶瓷粉加塑料ABS混合而成,其主要成份为超细Al2O3、MgO、ZnO、SiO2、ZrO2及稀土氧化物的混合物,外观为白色粉体,颗粒直径为0.2-0.5um D97<1.0um,含水量为<0.5%,被加热后能集中发射波长为8-15um的红外线。所述的发热体RL为滚轮式结构,设置在所述壳体的前端。
参照图2、3,所述充电电路包括高频变压器T的原边电路A和副边电路B,分别设置在所述底座和除皱器本体内。所述的原边电路A包括依次联接的整流电路、高频振荡电路和感应电压输出电路。
所述的整流电路为全波整流电路,所述的高频振荡电路包括两个互相耦合的原边绕组L1、L2、两个偏置电容C3、C4、两个耦合电容C1、C2、两个NPN三极管Q1、Q2、两个二极管D5、D6和电阻R2;所述的第一三极管Q1的基极连接到第一二极管D5的阴极和第一耦合电容C1的一端,集电极连接到全波整流电路的输出端和第一偏置电容C3的一端,发射极连接到第二三极管Q2的集电极和第一原边绕组L1的中间抽头;所述第二三极管Q2的基极连接到第二二极管D6的阴极、电阻R2的一端和第二耦合电容C2的一端,发射极连接到全波整流电路的另一端、第二二极管D6的阳极、第二偏置电容C4的一端和第二原边绕组L2的一端;所述电阻R2的另一端连接到所述第一二极管D5的阳极和第一三极管Q1的发射极;所述的第一耦合电容C1的另一端连接到所述第一原边绕组L1的一端;所述两个偏置电容C3、C4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原边绕组L1的另一端相连。
所述充电电路的副边电路B包括副边绕组L3、二极管D7和滤波电容C5,所述的二极管D7的阳极连接到所述副边绕组L3的一端,阴极连接到所述滤波电容C5一端,所述滤波电容C5的另一端连接到所述副边绕组L3的另一端;所述滤波电容C5的两端连接充电电池;所述电源开关SW1、调档开关SW2和发热体RL串联后跨接到所述滤波电容C5的两端。所述的调档开关SW2为单刀双掷开关,其中的一对触点直接串联到电路中,另一对触点串联限流电阻R4后再连接到相应的电路中。所述发热体RL并联由电阻R3和发光二极管D8串联构成的指示电路。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一、充电座的工作原理220V交流电经过保险电阻R1,再经二极管D1-D4整流后形成约240V的直流电压,偏置电容C3、C4的中点电压经电阻R2给Q2提供偏置电压。三极管Q2的BE极因正偏而导通;三极管Q2导通后在高频变压器T上产生电压,经整流滤波给除皱器部分的充电电池充电。由于三极管Q2的导通,将在高频变压器T的第一原边绕组L1中产生一个脉冲电压,此电压经电容C1耦合至三极管Q1的基极,使三极管Q1导通,与此同时,第二原边绕组L2中产生的反向电压经电容C2使三极管Q2截止。这样,当三极管Q2导通后三极管Q1截止,三极管Q1和Q2如此交替导通与截止形成高频振荡。二极管D5和D6则保护三极管Q1、Q2的BE极不会被击穿。
二、除皱器的工作原理当除皱器需要充电时,将除皱器放在上述的充电座中。除皱器中的副边绕组感应出高频低电压,经二极管D7和电容C5整流滤波后给充电电池提供约2.8V/50mA的充电电流,开始充电。
当使用除皱器时,打开电源开关SW1。如果调档开关SW2处在高档时,发光二极管D8(RED)就会被点亮,发出红光,表示电路接通,远红外发热体PL开始加热。如果调档开关SW2处在低档时,发光二极管D8(RED)不亮,表示远红外发热体RL处在限流工作状态,这时远红外发热体温度稍低。
参照图4,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实施方式,在前一实施方式基础上还设有由第二电阻R5和第二发光二极管GREEN串联构成的充电指示电路,所述的第二电阻R5的一端联接到所述二极管D7的阴极。当除皱器充电时,充电指示电路导通,发光二极管GREEN就会被点亮,发出绿色光,显示除皱器处在充电状态。
应该理解到的是上述实施例只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说明,而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任何不超出本实用新型实质精神范围内的发明创造,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1.电子除皱器,包括除皱器本体、充电座和包括高频变压器(T)的充电电路,所述的充电座包括座体(4)和充电电路的原边电路(A),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除皱器本体包括壳体(2)、电源开关(SW1)、发热体(RL)和充电电路的副边电路(B),所述的发热体(RL)为远红外陶瓷粉加塑料ABS混合而成,被加热后能集中发射波长为8-15um的红外线。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皱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本体上还设有调档开关(SW2),所述的调档开关(SW2)的一组触点直接串联在副边电路(B)中,另一组触点通过限流电阻(R4)串联在副边电路(B)中。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皱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发热体(PL)为滚轮式结构,设置在所述壳体(2)的前端。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皱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电路的原边电路(A)包括依次联接的整流电路、高频振荡电路和感应电压输出电路。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除皱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整流电路为全波整流电路,所述的高频振荡电路包括两个互相耦合的原边绕组(L1、L2)、两个偏置电容(C3、C4)、两个耦合电容(C1、C2)、两个NPN三极管(Q1、Q2)、两个二极管(D5、D6)和电阻(R2);所述的第一三极管(Q1)的基极连接到第一二极管(D5)的阴极和第一耦合电容(C1)的一端,集电极连接到全波整流电路的输出端和第一偏置电容(C3)的一端,发射极连接到第二三极管(Q2)的集电极和第一原边绕组(L1)的中间抽头;所述第二三极管(Q2)的基极连接到第二二极管(D6)的阴极、电阻(R2)的一端和第二耦合电容(C2)的一端,发射极连接到全波整流电路的另一端、第二二极管(D6)的阳极、第二偏置电容(C4)的一端和第二原边绕组(L2)的一端;所述电阻(R2)的另一端连接到所述第一二极管(D5)的阳极和第一三极管(Q1)的发射极;所述的第一耦合电容(C1)的另一端连接到所述第一原边绕组(L1)的一端;所述两个偏置电容(C3、C4)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原边绕组(L1)的另一端相连。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除皱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电路的副边电路(B)包括副边绕组(L3)、二极管(D7)和滤波电容(C5),所述的二极管(D7)的阳极连接到所述副边绕组(L3)的一端,阴极连接到所述滤波电容(C5)一端,所述滤波电容(C5)的另一端连接到所述副边绕组(L3)的另一端;所述滤波电容(C5)的两端连接充电电池;所述电源开关(SW1)、调档开关(SW2)和发热体串联后跨接到所述滤波电容(C5)的两端。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除皱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体并联由电阻(R3)和发光二极管(D8)串联构成的工作状态指示电路。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除皱器,其特征在于还设有由第二电阻(R5)和第二发光二极管(GREEN)串联构成的充电指示电路。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除皱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电阻(R5)的一端联接到所述二极管(D7)的阴极。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子除皱器,包括除皱器本体、充电座和包括高频变压器的充电电路,所述的充电座包括座体和充电电路的原边电路,所述的除皱器本体包括壳体、电源开关、发热体和充电电路的副边电路。本实用新型的电子除皱器,采用电子方式,在充电电路内产生高频电压对发热体加热,同时也对充电电池进行充电,发热体加热后会发射波长为8-15um的红外线,其光谱比辐射率达85%以上,该红外线作用于人体皮肤后,能够被人体良好地吸收,从而改善血液循环,降低血液酸性;促进皮肤的新陈代谢并可增强免疫力,因而从本质上起到了美容防皱的效果。并且,本实用新型使用和携带方便,可居家使用。
文档编号A61N5/06GK2768823SQ200420109999
公开日2006年4月5日 申请日期2004年12月10日 优先权日2004年12月10日
发明者亓欣 申请人:亓欣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