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型鼻吸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90204阅读:30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微型鼻吸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保健医疗器械,特别是关于经鼻吸入芳香剂或药物的器具。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工业化的进展,空气质量越来越污浊。人们开发了多种鼻塞或鼻夹,用于改善吸入空气的质量。进一步发明了在鼻塞或鼻夹内加入芳香剂或治疗药物,来达到醒脑提神或预防、治疗疾病的目的。但是,鼻塞存在体积大、塞在鼻腔中有异物感、活动时有可能脱落且不美观等缺陷。经比较,现有的鼻夹小巧,但存在药物释放的有效浓度低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微型鼻吸器,以满足人们对清新空气和治疗药物吸入的需求,并解决现有鼻吸器的不美观和释放药物浓度低的缺点。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微型鼻吸器,包括两个主体盒1和连接两个主体盒1的弹性卡4。所述主体盒1呈柱状,包括药盒2,其上面和圆周侧面都开有释药孔7;底盖3,严密扣合于上述药盒2的底部,并开有若干个底盖透气孔6;所述弹性卡4采用弹性材料并处在释放弹性的弯曲状态,该弹性卡4的两端分别固定在上述两个主体盒1的药盒2的圆周侧面。
在本实用新型的微型鼻吸器中,在上述药盒2上面和圆周侧面的释药孔7可以是圆形、椭圆形或长条形以及其他各种形状。上述药盒2与底盖3之间以焊接方式连接。上述弹性卡4与两端的主体盒1可以一次注塑成型为一体,也可以通过焊接、粘接或者插接等各种方式接合。上述底盖3至少有三个底盖透气孔6,其形状可以是圆形、椭圆形或长方形。上述弹性卡4的横截面可以是扁片形、半圆柱形、椭圆形或圆柱形。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根据人体工程学,从下方进气、从上方出气可形成新的空气循环,增加释药面积,从而提高有效释药浓度;且,本实用新型的主体盒体积小,可悬置于鼻腔内;佩戴本实用新型的微型鼻吸器时,不会影响呼吸、交谈、工作和学习,可以进行各种活动。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上视图;图3为药盒的D-D剖面图;图4为底盖示意图;图5为使用状态示意图。
附图序号说明1、主体盒2、药盒3、底盖 4、弹性卡
5、焊接口6、底盖透气孔7、释药孔8、药粒9、鼻内侧10、鼻孔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微型鼻吸器,包括两个主体盒1和连接两个主体盒1的弹性卡4。所述主体盒1呈柱状,包括药盒2,其上面和圆周侧面都开有释药孔7;底盖3,严密扣合于上述药盒2的底部,并开有若干个底盖透气孔6;所述弹性卡4采用弹性材料并处在释放弹性的弯曲状态,该弹性卡4的两端分别固定在上述两个主体盒1的药盒2的圆周侧面。
如图2、3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微型鼻吸器中,上述药盒2的上面和圆周侧面均布有若干释药孔7,该释药孔7可以是圆形、椭圆形或长条形以及其他各种形状。
如图4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微型鼻吸器中,底盒3上至少有三个底盖透气孔6,其形状可以是圆形、椭圆形或长方形等形状。
而且,上述药盒2与底盖3在焊接口5处用焊接的方式连接,形成主体盒1。这时,该主体盒1的上面、下面和侧面都开有孔。根据人体工程学,当本实用新型的微型鼻吸器置于鼻腔中时,从下方的底盖透气孔6进气、从上方和侧面的释药孔7出气,可形成新的空气循环,有助于置于主体盒1内部的药粒8充分挥发;又因上述主体盒1的四周都有释药孔7,使释药面积增加,从而提高有效释药浓度。
如图3、5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微型鼻吸器中,上述弹性卡4可以制成内夹式的开口环形、椭圆形或菱形等形状,上述弹性卡4与两端的主体盒1在药盒2的圆周侧面通过一次性注塑成型连接成一体。这样,置于鼻腔中时,只通过弹性卡4夹住鼻内侧9,使主体盒1悬空置于鼻孔10处,从而使设置于药盒2圆周侧面的释药孔7可以向鼻孔10内各个方向释药,空气可经过通孔流通,加快了释药速度,更加提高了有效释药浓度。而且,弹性卡4与两端的主体盒1采用一次注塑成型避免了现有的鼻吸器的多道加工工序造成药物污染和交叉污染。上述弹性卡4与两端的主体盒1也可以通过焊接、粘接或者插接等各种方式接合。而且,上述弹性卡4的横截面可以是扁片形、半圆柱形、椭圆形或圆柱形。
如图5所示,使用时,将载有芳香剂或治疗药物的载体药粒8封装于主体盒1内,使药物在使用的过程中不会脱落。将本实用新型的微型鼻吸器置于鼻孔10处,通过弹性卡4的作用夹住鼻内侧9而固定,使两个主体盒1悬空于鼻孔10处。当正常呼吸时,空气经底盖3的若干底盖透气孔6进入主体盒1,芳香剂或者治疗药物分子透出设置于药盒2上面和圆周侧面的若干释药孔7,送入鼻腔,吸入体内。由于本实用新型的微型鼻吸器上下都有通孔,空气可经过通孔流通,加快了释药速度,提高了鼻腔内有效释药浓度。因为本实用新型的微型鼻吸器主体盒1体积小,可悬空置于鼻孔10内,所以佩戴本实用新型的微型鼻吸器时,不会影响呼吸、交谈、工作和学习,可以进行各种活动。
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
因此,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微型鼻吸器,包括两个主体盒(1)和连接两个主体盒(1)的弹性卡(4),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盒(1)呈柱状,包括药盒(2),其上面和圆周侧面都开有释药孔(7);底盖(3),开有若干个底盖透气孔(6);所述弹性卡(4)采用弹性材料并处在释放弹性的弯曲状态,该弹性卡(4)的两端分别固定在上述两个主体盒(1)的药盒(2)的圆周侧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型鼻吸器,其特征在于在上述药盒(2)的上面和圆周侧面的释药孔(7)是圆形、椭圆形或长条形。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型鼻吸器,其特征在于上述药盒(2)与底盖(3)之间以焊接方式连接。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型鼻吸器,其特征在于上述弹性卡(4)与两端的主体盒(1)是一次注塑成型为一体,或者通过焊接、粘接、插接方式接合。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型鼻吸器,其特征在于上述底盖(3)至少有三个底盖透气孔(6),其形状是圆形、椭圆形或长方形。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型鼻吸器,其特征在于上述弹性卡(4)的横截面是扁片形、半圆柱形、椭圆形或圆柱形。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微型鼻吸器,包括两个主体盒和连接两个主体盒的弹性卡。所述主体盒呈柱状,包括药盒,其上面和圆周侧面都开有释药孔;底盖,严密扣合于上述药盒的底部,并开有若干个底盖透气孔;所述弹性卡采用弹性材料并处在释放弹性的弯曲状态,该弹性卡的两端分别固定在上述两个主体盒的药盒的圆周侧面。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根据人体工程学,从下方进气、从上方出气可形成新的空气循环,增加释药面积,从而提高有效释药浓度;因主体盒体积小,可悬置于鼻腔内;佩戴本实用新型的微型鼻吸器时,不会影响呼吸、交谈、工作和学习,可以进行各种活动。
文档编号A61M15/08GK2757844SQ20042012003
公开日2006年2月15日 申请日期2004年12月20日 优先权日2004年12月20日
发明者张水法, 晨一帆 申请人:健康元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