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式按摩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90260阅读:33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行走式按摩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按摩器具,尤其是一种按摩方式可通过改变导轨的形状来实现,采用小车行走式结构的按摩装置。
背景技术
按摩装置是一种深受人们喜爱的保健器具,已有的按摩装置有振动式、锤打式、揉捏式等各种类型,尤其是采用电动设备的按摩头作往返直线运动的按摩装置层出不穷,但基本上属于振动、揉捏式的按摩器具。CN2079962U号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多功能按摩椅,它由转椅、升降机构、按摩手主机构等装置组成。其中转椅包括椅座、靠背、立轴、底架、扶手兼推拉杆;升降机构包括滑道、底盘、滚轮、壳罩;按摩手主机构包括揉头、捻头、掐手及揉头传动和掐手传动部分。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传动比大,按摩方式可通过改变导轨的形状来实现,按摩部件的速度改变灵活、运行通畅的行走式按摩器。为此本实用新型采用小车行走式结构。
本实用新型设有架体或壳体、按摩部件、丝母、丝杆、电机、蜗轮、蜗杆和轴承。按摩部件设为小车行走式滚轮按摩部件,小车行走式滚轮按摩部件设有车架、车导轮、按摩臂、按摩轮和紧固件,车架设于车导轮上,按摩臂设于车架上,按摩轮设于按摩臂上,车导轮设于架体的导轨上。电机设于架体上,蜗杆与电机主轴连接,蜗轮接蜗杆,蜗轮轴接丝杆,丝杆接按摩部件。电机通过蜗杆、蜗轮带动丝杆转动,丝母设于丝杆的轴向上,可做上下移动。
所说的按摩臂可设左右按摩臂,左右按摩臂可分离或为一体,以实现不同的按摩效果。架体的导轨可为直线型或波浪型等不同形状的导轨结构。按摩轮可为单轮或双轮,在按摩轮的轮外周上可设一些凸状物,以增强按摩效果。
由于采用电机与丝杆为蜗轮蜗杆传动方式,因此可实现较大的传动比。由于采用小车行走式结构,小车在架体的导轨内上下移动,因此速度的快慢可通过丝杆模数的选取而有所改变,而且按摩方式可通过改变导轨的形状来实现,同时小车在导轨内滑动,只需适当控制其间隙,即可保证小车运行顺畅。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小车行走式滚轮按摩部件结构示意图。
图4为按摩轮设凸状物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波浪型导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设有架体1、小车行走式滚轮按摩部件、电机3、蜗杆4、蜗轮5、轴承座6和丝杆7。小车行走式滚轮按摩部件包括车导轮21、车架22、按摩臂23、按摩轮24和方形螺母25,车架22设于车导轮21上,左右按摩臂23设于车架22上,前后按摩轮24设于左右按摩臂23的两端,车导轮21设于架体1的导轨上。电机3设于架体1的一端,蜗杆4与电机主轴连接为一体,蜗轮5接蜗杆4,蜗轮轴通过轴承座6与丝杆7连接,丝杆7接按摩部件。电机3通过蜗杆4和蜗轮5带动丝杆7转动,丝母在丝杆轴向做上下移动。车架22套在方形螺母25上,由方形螺母25带动车架做上下移动,实现按摩的目的。车架22与方形螺母25之间的相对位置可固定也可浮动,与导轨不同形状(直线型、波浪型等)结合满足不同的按摩需要。左右按摩臂23可按需要做成一体,也可左右按摩臂分离实现不同的按摩效果。
按摩臂可视空间情况,选用单轮按摩或双轮按摩。参见图4,按摩轮24上加一些凸状物26,可让按摩效果更好。
两侧架体1的导轨可用直线型或波浪型(参见图5)与不同结构的车架结合实现指压或捶击等不同按摩效果。
权利要求1.行走式按摩器,其特征在于设有架体或壳体、按摩部件、丝母、丝杆、电机、蜗轮、蜗杆和轴承;按摩部件设为小车行走式滚轮按摩部件,小车行走式滚轮按摩部件设有车架、车导轮、按摩臂、按摩轮和紧固件,车架设于车导轮上,按摩臂设于车架上,按摩轮设于按摩臂上,车导轮设于架体的导轨上;电机设于架体上,蜗杆与电机主轴连接,蜗轮接蜗杆,蜗轮轴接丝杆,丝杆接按摩部件,电机通过蜗杆、蜗轮带动丝杆转动,丝母设于丝杆的轴向上做上下移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行走式按摩器,其特征在于所说的按摩臂设左右按摩臂,左右按摩臂分离或为一体。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行走式按摩器,其特征在于架体的导轨为直线型或波浪型导轨结构。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行走式按摩器,其特征在于按摩轮为单轮或双轮。
5.如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行走式按摩器,其特征在于在按摩轮的轮外周上设一些凸状物。
专利摘要行走式按摩器,涉及一种按摩器具,提供一种传动比大,按摩方式通过改变导轨形状实现,按摩部件的速度改变灵活、运行通畅的行走式按摩器。设有架体、按摩部件、丝母、丝杆、电机、蜗轮、蜗杆和轴承;按摩部件设有车架、车导轮、按摩臂、按摩轮和紧固件,车架设于车导轮上,按摩臂设于车架上,按摩轮设于按摩臂上,车导轮设于架体导轨上;电机设于架体上,蜗杆与电机主轴连接,蜗轮轴接丝杆,丝杆接按摩部件,电机通过蜗杆、蜗轮带动丝杆转动,丝母设于丝杆的轴向上。采用电机与丝杆为蜗轮蜗杆传动方式,传动比大。采用小车行走式结构,小车在架体的导轨内上下移动,速度的快慢可通过丝杆模数的选取而有所改变,按摩方式可通过改变导轨的形状实现。
文档编号A61H15/00GK2756204SQ200420121709
公开日2006年2月8日 申请日期2004年12月8日 优先权日2004年12月8日
发明者邹剑寒 申请人:邹剑寒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