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处理量成像环境的工作流优化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93415阅读:22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高处理量成像环境的工作流优化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诊断成像系统和方法。其尤其适用于提高CT扫描器和其它诊断设备的处理量,将具体参照上述应用描述本发明。然而,可以理解,本发明也适用于提高医学处理效率、诊断效率等等。
多排CT(MSCT)成像在非常短的时间内已经取得了主要技术方面的突破。十六排CT迅速成为广泛应用于放射、ET和创伤科的设备。MSCT技术不但使得能够基于例行程序采集大量的CT切片,而且使得能够使用CT诊断非传统解剖结构,例如心脏血管。MSCT的出现已经使常规CT检查在早期、可治疗阶段诊断疾病成为可能。
然而,为了使医院和成像中心能充分利用和选择MSCT的功能,需要克服显著的工作流瓶颈。显著工作流瓶颈存在于三个不同的区域(1)CT扫描器的患者处理量,(2)超过1000幅图像的重建的分析和后处理,和(3)CT图像的存储和存档。
在CT扫描中,操作者首先输入患者的姓名、扫描过程(包括从HIS/RIS所请求的程序)需要的参数、患者的年龄、患者的体重、要求的医师、增强扫描,非增强扫描、心脏的等等。在输入扫描参数和患者信息后,大量的扫描协议选择呈现在操作者面前,这些协议同时出现在一个屏幕上,使操作者选择合适的扫描协议是一种耗时且困难的任务。
很多扫描需要针对特定疾病和/或过程进行后处理。对于一个临床科室很难在医师之间去组织应用的排列和组合以及后处理优先权的分配,导致工作流效率低。操作者手动打开正确的后处理应用。当前,一些成像系统在进行扫描时打开与扫描器相关联的图像处理包。然而,它们等待用户输入来激活图像处理包和选择待产生的图像。
关于档案,为每个患者和扫描器保持关于扫描数量、如何使用扫描器、和其它这种信息的纸日志,这是十分低效率和耗时的。
通常,请求医师在扫描过程中进行一些测量。当前,医院人员使用具有测量描述列表的一张纸。为记录每次测量,用户必须将手从鼠标/键盘上移开并将结果写下来。而且,回到已经进行了的测量是不可能,并且必须进行新的测量。这些都是非常耗时的。
总之,在使用当前日程序的情况下,医院使用最新的十六排CT扫描器每天仅仅能检查大约30个患者。为了证明这个设备的花费是合理的,医院每天需要处理50个患者。
需要一种自动机制来优化扫描工作流。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改进的设备和方法,其克服了上述的问题和其它问题。
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公开了一种医学诊断图像处理系统。医学诊断图像处理系统与医院网络相连,医院网络包括医院数据库和多个医院计算机。扫描器采集患者图像。一装置与扫描器和医院网络相连接以控制扫描过程,且其包括显示器、可由用户配置的应用数据库、和用于在显示器上显示交互式用户界面屏幕的界面装置,该用户界面屏幕允许用户配置应用数据库并通过至少激活显示在其上的图标和按钮交互式地控制扫描过程。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公开了一种优化诊断图像处理系统的处理量的方法。医学诊断图像处理系统与医院网络相连,医院网络包括医院数据库和多个医院计算机。扫描器采集患者的图像。扫描过程由与扫描器和医院网络相连的工作站来控制,并且包括显示器、可由用户配置的应用数据库和界面装置。在显示器上显示的界面屏幕允许用户配置应用数据库并交互式地控制扫描过程。
本发明的一个优点在于优化扫描器的工作流。另一优点在于流线化CT检查,自动化患者信息的使用以优化扫描协议、提高患者处理量、并且改善高级后处理应用的操作简便性以潜在改善诊断。
另一优点在于使一直为操作者所见的工作流自动化。
另一优点在于使用简便。
另一优点在于归因于受控制工作流的时间节约。
另一优点在于在采集数据时的实时后处理,这允许医师当患者仍然在检查床上时再次查看后处理图像并做出患者是否可结束检查的决定。
通过阅读下面的优选实施例的具体描述,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更清楚许多另外的优点和好处。
本发明可以采用各种部件和部件的布置,以及各种步骤和步骤的安排的形式。附图仅为了示例优选实施例,不解释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图1示意性显示了与医院网络连接的成像系统。
图2示意性显示包括与医院网络连接的成像系统的一部分。
图3更详细地示意性显示了图2描述的成像系统和医院网络的部分的一些元件。
图4示意性显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界面屏幕。
图5示意性显示了另一个界面屏幕,其显示了协议组。
图6示意性显示了另一个界面屏幕,其显示所选的检查协议。
图7示意性显示了另一个界面屏幕,使用者能够使用它来修改协议参数。
图8示意性显示了另一个界面屏幕,在其上使用者能预览所创建的协议。
图9示意性显示了另一个界面屏幕,使用者用其映射协议。
图10更详细地示意性显示了图2描述的成像系统和医院网络的部分的一些元件。
图11更详细地示意性显示了图2描述的成像系统和医院网络的部分的一些元件。
参考图1,成像系统10的操作由与医院网络14耦合的操作人员工作站12来控制。医院网络14包括相关软件装置16和医院记录数据库18。工作站12可以硬连线到网络14或者与其无线通信。以这种方式,工作站12能和与医院网络14相连的其它医院工作站或计算机或远程装置20通信,使得能够将图像和患者记录传递给合适的医护人员并在相关的监视器22上显示。
成像系统10通常包括含有非旋转机架26的CT扫描器24。X-射线管28安装在旋转机架30上。孔32限定了CT扫描器24的检查区域。辐射探测器阵列34安置在旋转机架30上以接收横穿检查区域32后的X-射线管28的辐射。可选择地,探测器阵列34也可以放置在非旋转机架26上。
通常,成像技师使用装有软件36的工作站12来执行扫描。重建处理器38将来自扫描器24的诊断数据重建成存储在诊断图像存储器40中的电子图像表示。重建处理器38可以结合到工作站12、扫描器24中,或者也可以在多个扫描器和工作站之间共享。诊断图像存储器40优选存储目标的受检区域的三维图像表示。视频处理器42将三维图像表示的选定部分转换成用于在视频监视器44上显示的适当的格式。操作者通过使用结合到工作站12中并显示在监视器44上的一个或多个应用界面屏幕46,来控制扫描过程、图像的生成和显示,所述应用界面屏幕46用于贯穿扫描过程引导操作者。界面装置或处理器48控制应用界面46。操作者使用操作输入装置(诸如键盘或鼠标50)通过导航应用界面46来与应用数据库52交互作用。
继续参照图1并进一步参照图4,界面屏幕46包括多个图标56和按钮58以便于导航通过(多个)界面屏幕46和控制扫描工作流。在一个实施例中,屏幕46还包括扫描器主页60。扫描器主页60包括图标62和按钮64,它们用于交互式地控制扫描器24。
参照图3,协议优化装置70优化从医院数据库18的协议存储器72中存储的多个协议中选择正确的检查协议。通常,在选择正确检查协议时,需要考虑一些因素,例如包括患者的年龄、患者的体重的患者数据、请求医师、和扫描参数,扫描参数包括被请求的程序、增强扫描、非增强扫描、要扫描身体的哪部分—心脏、腹部等。
继续参照图3并进一步参照图5-6,操作者最好通过协议配置装置或过程74预先交互地设定最佳检查协议库,协议配置装置或过程74通过接收用户提供的适当标准和最优化参数来配置最佳协议。如图5所示,来自协议存储器72的检查协议在协议组屏幕76上显示为通过诸如耳、头等检查区域分组的按钮80。如图6显示,当操作者点击按钮80中的一个,如Head按钮82,所有可用于成像头部的协议显示在头部协议屏幕84上。头部协议86分组成如窦、牙等的检查区域。用户为进一步配置选择现有协议之一,如窦。
参照图7-9,协议参数屏幕88允许用户为已选协议等(窦)输入特定的参数。用户首先通过从序列列表90中选择适当的条目来选择检查的类型,如临床扫描。接下来用户通过浏览制表符(tab)92来为所选的序列(如临床扫描)指定参数。示例性制表符92的内容基于所选序列改变。用户通过点击屏幕88底部的按钮94来保存已创建协议,并进入下一个屏幕,在图8中显示的协议预览屏幕96。如果用户不满意已创建协议,可以点击返回箭头98,回到协议参数屏幕88以作出进一步修改。如果用户对已创建的协议满意,可以点击前进箭头100并将进入下一屏幕,在图9中显示的映射协议屏幕102,来完成协议配置过程。更具体地,用户将所创建的协议映射到特定患者的组,如年龄组104、体重组106等。协议被进一步映射到请求医师108和请求程序110。当然,也可以想到这些协议进一步映射到其它分类。
进一步参照图9并再次参照图3,用户通过使用位于屏幕102底部的按钮112中的一个来结束协议配置。优选地,用户点击按钮Save以将已创建的最佳协议保存在医院数据库18的最佳协议存储器114中。
再次参照图3和图4,协议选择装置120限制了可通过界面装置48显示在显示器44上的扫描协议的数量。更具体地,在每一次扫描之前,为了选择正确的检查协议,操作者通过将患者数据和扫描参数输入到应用数据库52,提供每个患者的数据和扫描参数,例如限制标准。操作者将患者数据(例如年龄、体重)、请求医师、请求程序等录入到在图4中显示的数据条目区122。协议选择装置120将已输入信息和存储在最佳协议存储器114中的信息比较,并确定将被执行的扫描的区域和性质、医师和医师的偏好和扫描、以及其它这样的信息。优选地,结果所有未匹配的协议被清除,并且界面装置48在监视器44上显示用于扫描特定患者的最合适的协议。优选地,协议选择装置120将协议的数量限制1至3个,操作者能迅速和容易地从中选择。
继续参照图3,后处理配置装置或过程130允许用户以交互式的方式为采集和后处理指定它们自己特定的优先选择。后处理配置装置130将用户的优选选择与后处理包匹配,后处理包存储在医院数据库18的后处理包存储器132中。通常,很多检查程序需要标准的后处理,例如脊柱扫描通常需要MPR,心脏的研究通常在Cardiac Review包中显示,牙齿扫描通常在Dental应用中显示等。一些医师例行公事地要求将电影拍摄(filming)作为可在后处理配置过程130期间设置的后处理过程的一部分。优选地,用户将MPR设置为用于所有脊柱扫描的标准后处理,将Cardiac Review包设置为用于所有心脏检查的标准后处理,将电影拍摄设置为用于特定检查或请求医师的标准后处理,等等。所配置的后处理包存储在位于工作站12上的后处理存储器或数据库134中。或者,所配置的后处理包存储在位于扫描器24上的数据库中。
后处理装置136在后处理存储器或数据库34中查找与扫描类型和其它参数匹配的后处理包,所述其它参数由操作者输入到数据条目区122中。当采集数据时,后处理包自动启动以产生经后处理的图像和电影;例如,心脏研究在Cardiac Review包中自动显示,每个脊柱检查在实时MPR中自动显示,对于牙齿检查自动启动Dental应用,等等。当患者仍在检查床上时,医师查看后处理图像并决定患者是否可以下床。优选地,图像和其它数据自动发送到其需要去的任何地方,例如查看医师的工作台。
继续参考图3,后处理配置装置130包括可视化配置装置138。优选地,对于特定区域(例如腹部)的研究,可视化配置装置138确定最佳屏幕布局、每个视见区的再现模式、每个视见区的特定参数(例如,体积再现的分类)、显示方向、图像缩放/遥摄(pan)、厚片(slab)厚度、感兴趣体积的限制、电影拍摄、存储和报告参数。此外,优选地,在确定水平和缩放、切片和厚片厚度、分屏(windowing)等时,可视化配置装置138考虑每个请求医师的偏好。可视化参数存储在可视化参数存储器或数据库140中。可视化装置142基于操作者为特定患者输入的数据自动以正确的缩放、正确的滤波、正确的报告参数等将图像显示在屏幕上。医师能够非常快速地查看图像,而不需要再次重建检查区域和/或立即使用正确的缩放、滤波等进行电影拍摄。
再次参考图2,参数优化装置150为协议选择装置120选择的协议自动优化各种扫描参数,例如kV和mA,节省操作者的时间以使这些选择取决于临床研究。优选地,优化标准包括扫描模式、扫描持续时间、患者剂量、所需图像质量等。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可以根据患者大小、扫描区域、临床研究(例如创伤)、所需图像质量等,取决于辐射来自何处(例如来自侧面或其它方向),优化患者剂量。
继续参考图2,预取装置152在位于医院网络18的先前扫描数据库154中查找同一患者的早先扫描。预取装置152检索先前扫描,所述先前扫描从相同或不同模式的先前检查存储到工作站中,医师在所述工作站上检查患者的当前扫描。优选地,当在检查开始时操作者输入患者数据时,预取装置152自动执行先前扫描的预取,而不等待先前扫描被请求。优选地,先前图像直接发送到医师的工作台并使用已知预配准(pre-registration)技术之一配准,以在监视器22上并排显示早先的和当前的扫描。或者,早先的图像仅在查看医师要求时才直接发送到医师的工作站。
优选地,预取装置152确定是否存在更早的相关扫描,例如当前检查是否是一系列跟踪检查之一,并确定在先前扫描中使用的参数和协议。先前使用的参数和协议被提供给操作者以结合协议选择和参数优化步骤使用。操作者查看先前扫描患者时所输入的参数,例如年龄、体重等。优选地,操作者使用相同的参数,或者,作为替代,操作者调整先前输入的参数。对于例行检查,例如肺扫描,将相同的参数用于新研究是非常有用的,因为希望以其在若干年前执行的方式来执行例行检查。
继续参考图2,厚片查看装置160将若干组切片合并成更厚的厚片,以便所需检查的厚片更少。优选地,操作者交互式地向厚度确定装置162提供厚片的厚度,以观看具有选定厚度的厚片中的切片。操作者以可调速度在任何方向查看厚片。如果任何厚片显示出感兴趣特征,则其实时地被操作者交互式地分离回其组成切片。优选地,厚片查看装置160使用MPR/MIP/3D/4D再现、利用可变厚度厚片提供通过体积的在轴/冠状/矢状以及任何一般方向上的导航。
流线型引导的工作流或工作流装置或过程170集成了界面装置48的所有功能部件。工作流装置170通过向操作者呈现应用的逐步过程并提供快速简单的扫描设定、扫描采集和扫描完成,贯穿扫描过程引导操作者。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5-9所示,工作流装置170通过使用以特定逻辑顺序定位的制表符、诸如图7中的Save按钮94的按钮等等,贯穿新协议的产生引导操作者。
日志装置180接收患者和扫描信息并将该信息写入数字日志簿182中。数字日志簿182为每个患者和每个扫描器存储在界面装置48中,涉及扫描次数、扫描器是如何使用的、以及其它这种信息。日志装置180选择哪些信息要存档在档案184中。优选地,如果要保存纸制副本,日志装置180启动以规则间隔打印存储在数字日志簿182中的信息,打印格式是医护人员所习惯的格式。
远程统计装置190使得能够从远程装置20远程访问扫描器24,所述远程装置20用于优化扫描器使用以及增加患者处理量。此外,它使得能够进行以计划和预算为目的的扫描器统计分析。用户启动对数字日志簿182的利用,以发现更多关于如何使用扫描器的信息,并确定如何能够实现更高的效率。优选地,医院管理者能够估计和优化扫描器的使用、在多扫描器环境中在两个或更多扫描器之间分配患者量等等。
移动协议装置192允许医师或其它人通过使用诸如PDA、计算机、网络等的远程装置20远程指定并预载入选定扫描协议到医院网络系统14中。预载入协议存储在移动协议存储器194中。界面装置48自动上载每个患者的信息到CT扫描器24,消除了操作者选择协议的步骤。或者,信息直接被上载到CT扫描器。
测量协议配置装置200配置测量的工作明细表。通常,作为成像检查的一部分,医师需要进行基于中心线和沿脉管(或脉管组)的切面的测量,所述切面垂直于中心线。
继续参照图2并进一步参照图10,可使用成像系统10执行的测量存储在位于医院数据库18的测量数据库或存储器202中,并且通常包括以下示例性测量(a)面积测量204a,其为沿中心线的特定位置处的切面面积的测量;(b)角度测量204b,其为沿中心线的三个点之间的角度的测量;(c)直径测量204c,其为沿中心线的特定点处的切面上的脉管的直径的测量;(d)弯曲测量204d,其为用沿中心线的两个或三个点定义的用以指定脉管的扭曲量的测量;(e)体积测量204e,其为用沿脉管的中心线的两个切面定义的测量;(f)长度测量204f,其为中心线上的两个点之间的沿中心线的距离的测量;(g)提出的问题204g,其为用户需要回答的问题;(h)所需的描述204h,其为需要用几个字回答的操作者可能提出的问题。
测量描述存储器或数据库210包括对每个测量类204a-f的描述,所述测量类中的每一个与每个测量类链接以帮助用户设置和进行测量。问题存储器212包括链接到问题204g和描述204h类的答案列表、空的数据条目区等,以帮助用户回答所提出的提问。
用户通过测量选择装置220交互式地从测量数据库202选择测量。对于特定测量协议,可以从测量数据库202中选择所有可利用的测量或者仅仅选择可利用测量的一部分。参考图像选择装置222选择参考图像,所述参考图像显示将被测量的示例性脉管。多个默认参考图像存储在医院数据库18的默认图像存储器224中。优选地,正确的参考图像响应于用户对测量的选择自动显示。或者,用户交互式地选择更符合他/她的喜好的参考图像中的一个。在监视器44上显示参考图像,这提供了每个单独测量放置位置的视觉指示。优选地,每个测量链接到不同的标记符并且只有当前测量出现在参考图像上。用户通过调整已显示参考图像中的测量标记符交互式地向参考图像测量调整装置226提供输入。所配置的测量协议存储在测量协议存储器228中。
参照图11,测量装置230执行实际的测量。测量协议装置232基于操作者的数据录入自动选择正确的测量协议。测量应用装置234使用已知测量应用包之一从患者的图像中提取中心线、脉管内的垂直切面等。测量计算装置236通过检索在所选协议中配置的测量,执行实际测量。描述载入装置238为每个测量类204a-h载入所链接的测量描述和/或对应的回答/数据条目区。监视器的屏幕为每个测量自动改变。测量交互装置240接受操作者的输入以调整实际测量,例如改变沿中心线的点数,等等。测量更新装置242将测量自动更新成显示在正显示的屏幕上的值。已更新的测量存储在实际测量存储器244中。当所选协议的所有测量完成后,操作者优选通过报告产生装置246将完整的测量列表打印成报告。
已经参考优选实施例描述了本发明。显然,在阅读和理解前述详细说明的基础上可以作出变更和变换。这意味着本发明可以被解释为包括所有那些落入后附权利要求或其等效替换范围内的修改和变换。
权利要求
1.一种耦合到医院网络(14)的用于采集患者图像的医学诊断成像系统(10),所述医院网络包括医院数据库(18)和多个医院计算机(20),该系统(10)包括用于控制成像系统(10)的装置(12),该控制装置(12)耦合到成像系统(10)和医院网络(14),且包括显示器(44),可由用户配置的应用数据库(52),以及界面装置(48),用于在显示器(44)上显示交互式用户界面屏幕(46),该用户界面屏幕(46)允许用户通过至少激活显示在其上的图标(56)和按钮(58)配置所述应用数据库(52)以及交互地控制成像系统(10)。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中界面装置(48)包括协议配置装置(74),用于响应于接收由用户输入到至少用户界面屏幕(46)上显示的数据条目区(122)的优化参数,配置最佳检查协议。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系统,进一步包括协议选择装置(120),用于响应于接受由用户输入到在用户界面屏幕(46)上显示的数据条目区(122)中的患者限制参数选择检查协议,和在显示器(44)上显示所选择的检查协议,用户从这些检查协议中选择正确的检查协议。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中界面装置(48)包括后处理配置装置(130),用于响应于接收由用户输入到至少用户界面屏幕(46)上显示的数据条目区(122)的采集和后处理参数,配置后处理包。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系统,其中协议选择装置(120)包括后处理装置(136),用于自动启动正确的后处理包,该后处理包与由用户输入到数据条目区(122)中的患者的限制参数相匹配。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系统,其中后处理装置(136)在采集患者图像的同时产生经后处理的图像。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系统,其中经后处理的图像被自动发送到查看医师的医院计算机(20)。
8.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系统,其中后处理配置装置(130)包括可视化配置装置(138),用于响应于接收由用户输入到数据条目区(122)中的采集和后处理参数,配置可视化参数。
9.如权利要求8所述,其中后处理装置(136)包括可视化装置(140),用于自动启动与由用户输入到数据条目区(122)中的患者的限制参数匹配的可视化参数。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进一步包括用于采集患者图像的扫描器(24);和协议选择装置(120),用于响应于接受由用户输入到用户界面屏幕(46)上显示的数据条目区(122)中的患者的限制参数,选择检查协议。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系统,其中界面装置(48)包括参数优化装置(150),用于基于所选检查协议自动选择优化参数,以校正下述之一向扫描器(24)施加的电压,向扫描器(24)施加的电流强度,以及向患者施加的剂量。
12.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系统,其中界面装置(48)包括预取装置(152),用于在医院数据库(18)中查找患者先前的扫描和检查,其中所述先前的扫描和检查自动发送到医师的医院计算机(20)。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系统,其中在选择检查协议的步骤中,使用先前检查的参数和协议。
14.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系统,其中先前的扫描是在不同的模式下产生的,且系统(10)使用自动配准技术在医师的计算机(20)上显示先前的和当前扫描。
15.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系统,其中界面装置(48)包括厚片查看装置(160),用于将扫描器(20)所采集的图像切片合并成具有选定厚度的厚片,所述选定厚度由用户交互式地提供。
16.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系统,其中界面装置(48)包括日志装置(180),用于将所选扫描器信息记录到数字日志簿(182)中,所述扫描器信息至少包括患者的信息和扫描器运行时间。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系统,还包括远程统计装置(190),用于远程访问和利用数字日志簿(182)。
18.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系统,进一步包括移动协议装置(192),用于远程指定和载入检查协议到医院数据库(18)中,其中界面装置(48)自动将检查协议上载到扫描器(24)中。
1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还包括用于配置测量协议的测量协议配置装置(200),该装置(200)包括测量选择装置(220),用于为每个测量协议选择待执行测量的列表;以及参考图像装置(222),用于选择参考图像,所述参考图像提供每个单独测量所处位置的视觉表示。
20.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系统,还包括测量协议装置(232),用于响应于接收由用户输入到显示在用户界面屏幕(46)上的数据条目区(122)中的患者的限制参数,选择正确的测量协议;测量计算装置(236),用于执行实际测量;以及测量更新装置(242),用于存储实际测量。
2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中界面装置(48)包括工作流装置(170),用于贯穿成像过程引导用户,该工作流装置(170)以随后的顺序向用户提供用户界面屏幕(46),并促使用户输入至少包括患者数据、所请求程序和请求医师的数据。
22.一种优化权利要求1的诊断图像处理系统(10)的处理量的方法。
23.在耦合到医院网络(14)的医学诊断成像系统中,该医学网络互联医院档案数据库(18)、计算机(20)、计算机显示器(22)和诊断扫描器(24),计算机(12)为至少下述之一被编程(a)根据输入的患者大小、患者年龄、放射科医师身份、放射科医师偏好、以及待扫描患者的性质和区域,从可用协议菜单中选择有限数量的协议,并产生该有限数量协议的操作者交互显示;(b)对于所选扫描协议,根据最通常产生的图像的类型和格式,在数据采集期间自动开始后处理;(c)根据操作者选择的协议优化管电压和管电流;(d)在医院档案数据库中查找当前受检患者的扫描,并自动且不等待传输请求地将档案扫描直接路由到诊断放射科医师的显示终端(22);(e)在医院档案数据库中查找以确定当前检查是否是跟踪检查,确定在先前扫描中使用的参数和扫描协议,并将扫描器(24)设定成使用相同的参数和扫描协议执行跟踪检查;(f)在医院档案数据库中查找以确定诊断放射科医师的偏好,并根据检索到的诊断放射科医师的偏好,调整水平、缩放、切片和厚片厚度、分屏和其它显示特征;(g)将若干组切片图像合并成数量较少的厚片图像,顺序显示厚片图像,并显示与由诊断放射科医师指定的每个厚片图像相对应的单独的切片图像。(h)向操作者产生一系列提示,以贯穿成像过程循序地引导操作者;(i)对于每个扫描器(24),通过收集为每个由相应扫描器检查的患者输入的患者信息和扫描信息,自动产生数字日志簿;(j)在扫描过程的开始,自动上载先前从远程计算机或PDA提交的扫描协议信息。
24.如权利要求23所述的系统,其中计算机被编程为执行所有步骤(a)-(j)。
全文摘要
医学诊断成像系统(10)是与医院网络(14)耦合,以优化扫描器(24)的处理量。医院网络包括医院记录数据库(18)和多个医院计算机以及远程装置(20)。工作站(12)与扫描器(24)和医院网络(14)耦合并用来控制扫描过程。该工作站(12)包括显示器(44)、可由用户配置的应用数据库(52)以及用于在显示器(44)上显示交互式用户界面屏幕(46)的界面装置(48)。该界面屏幕(46)允许用户配置应用数据库(52)记忆交互式控制扫描过程。
文档编号A61B6/00GK1985258SQ200480035118
公开日2007年6月20日 申请日期2004年11月17日 优先权日2003年11月26日
发明者S·戈特曼, S·罗森伯格, R·本-塔尔, S·桑亚-戈帕尔, J·S·杜尔甘 申请人:皇家飞利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