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结石病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886641阅读:34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治疗结石病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结石病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属于中草药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公知的国内、外患有结石病的患者很多,常见的有胆结石、肾结石、膀胱结石、输尿管结石、胆管结石等,现今国内市场上治疗各种结石的药品很多,但疗效不佳,有的只能缓解疼痛,而不能根治,也有的采用机械碎石,但体弱患者及中老年患者很难承受,而这种方法对所涉及的器官也有损伤。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经半个世纪的潜心研制和几千例患者的临床实践经验总结,按照中医理论活血祛瘀、疏肝理气、清五淋、止痛健胃、散坚破结、清心凉血、清热解毒、滋阴潜阳,改善患者整体素质,增强机体排石、消石功能,增加各易结石器官功能,减少结石继续结聚的客观条件,研制了一种清热解毒,消炎利胆,活血、消积、消石、排石、止痛、健胃、利膀胱,清中、下焦之热毒,根治结石而无毒副作用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中医认为结石病的病因是机体虚弱,血液循环流通不畅,阳亢阴耗,伤津血滞,代谢物质中的毒素不能及时排出,失去吸收调节功能,导致瘀积,如血瘀、气瘀、肝瘀,血瘀不去,新血不升,久而结聚成石。结聚在胆内的称胆结石、结聚在肾内的谓肾结石,结聚在膀胱内的为膀胱结石、结聚于输尿管的是输尿管结石,结聚在胆管的就是胆管结石,结石逐渐聚结增大,有单个的,也有多个的,大、小不一,压迫神经及各器官疼痛难忍,其表现是胆结石胸肋后背疼痛,肾结石腰疼后背疼,膀胱结石下腹部疼痛,排尿时疼痛。
本发明一种治疗结石病的中药制剂,它是由以下重量配比的中药配制而成柴胡 4.4-5.3% 生白药 3.5-4.4%青皮 3.5-4.4%牡丹皮 3.5-4.4% 郁金 3.5-4.4%延胡索 3.5-4.4%莪术 3.5-4.4% 槟榔 3.5-4.4%三七 3.5-4.4%鸡内金 5.3-5.8% 黄芩 3.5-4.4%大黄 3.5-4.4%
栀子 3.5-4.4%龙胆草 4.4-5.3%枳实 3.5-4.4%鳖甲 3.5-4.4%赤芍 2.6-3.5%生桃仁 2.6-3.5%川黄连 3.5-4.4%三棱 1.8-3.5%姜黄 2.6-3.5%穿山甲 0.9-1.8%皂角 1.8-3.5%车前子 2.6-3.5%海金砂 3.5-4.4%人工牛黄 0.9-1.8%甘草 0.9-1.8%石韦 2.6-3.5%鸡骨草 2.6-3.5%金钱草 2.6-3.5%金银花 2.6-3.5%木通 1.8-3.5%广木香 1.8-3.5%适量纯蜂蜜和猪苦胆。
该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是将上述33种中草药进行晒干或烘干,取其中莪术、三棱的配比重量用醋炒制,枳实用麦麸炒制,穿山甲用土炒制,车前子微炒呈淡黄色,然后将上述33种中草药共同粉碎280目过筛,混合充分搅拌均匀后,每500克药粉中,加入30-50毫升经过熬制10分钟过滤后的猪苦胆汁,充分搅拌、烘干,制成散剂,装入胶囊制成胶囊丸,按蜜丸工艺加入煮沸后的蜂蜜,制成每丸8-10克量的蜜丸。
本发明药剂的服用方法和服用量蜜丸早、晚各服1丸,温开水送服。
胶囊早、晚各服5粒,温开水送服。
30天为一疗程,忌腥辣、油腻。
服用此药的时间长短,根据结石块的大、小、多、少根据B超、X光片或泌尿造影的报告单而确定,一般服用一个疗程,服药初期8-10天明显减轻疼痛感,以后结石块逐渐化解,排出体外,严重者可服用2-3个疗程,经临床治疗2081例,其中男性1851例,年龄在28~69岁,女性230例,年龄在24~65岁,临床表现为疼痛剧烈,并有放射性疼痛,尿频、尿急、恶心、呕吐,吃油腻食物或肉类加剧,个别出现大便白色,经服用本发明药剂后,上述症状基本消失,有效2081例,总有效率100%;2032例服用三疗程后再次检查,结石及炎症消失,结石仍部分存在的49例,治愈率97.6%。
李海光,男,54岁,自述右上腹剧烈绞痛,右肩、右背部疼痛,发热、恶心,吃油腻食物加重,初步诊断为胆囊炎、胆结石,经B超诊断为胆结石,并有炎症。服用本发明蜜丸,每日2次,每次1丸,服用8天后已没有明显疼痛,服用3个疗程,经再次B超检查,结石未发现,炎症消失。
王永臣,男,36岁,锻工,自述腰疼,膀胱及生殖器剧痛,疼时面色发白,出冷汗,恶心、呕吐,尿频、尿急,医院诊断急性肾炎,后拍X光片,发现有肾结石。经服用本发明胶囊,每日2次,每次5粒,服后3天疼痛减轻,第11天开始排石,粒径1.5mm左右,服用2个疗程,再次拍X光片,结石未发现,炎症消失。
本发明中的中草药经合理炮制,恰当适量配伍,对各种结石病具有很好的疗效,而且对内脏各器官无任何毒副作用和损伤。
本发明药物临床使用结果表明,具有下述有益效果1、本发明选用的药物经合理炮制,各组分符合药政法规定,利用各味中药的综合作用治疗结石病症,无任何毒、副作用,对人体无毒无害。
2、本发明无须煎煮,服用方便,符合国家卫生法规定,无须采用机械碎石,对人体各个器官无任何损伤,尤其对中、老年人,身体虚弱的患者极为有利。
具体实施例方式
按下述配比量称取原料(千克)柴胡 4.5生白芍 3.7青皮 3.8牡丹皮 3.7郁金 3.6延胡索 3.8莪术 3.7槟榔 3.6三七 3.6鸡内金 5.5黄芩 3.6大黄 3.7栀子 3.8龙胆草 4.6枳实 3.7鳖甲 3.7赤芍 2.8生桃仁 2.9川黄连 3.7三棱 2.0姜黄 2.8穿山甲 1.0皂角 2.0车前子 2.8海金砂 3.7人工牛黄 1.2甘草 1.2石韦 2.8鸡骨草 2.8金钱草 2.8金银花 2.9木通 2.1广木香 2.2精选上述33种中草药的配比量洗净、晒干或烘干,将其中的莪术3.7千克、三棱2千克用醋炒制至枯黄色,取枳实3.7千克用麦麸子炒制至枯黄脆干,取穿山甲1千克用土炒制,车前子2.8千克微炒,然后将以上33种中草药进行加工粉碎成280目过筛。每500克药粉中,加入30-50毫升经过熬制10分钟过滤后的猪苦胆汁,充分搅拌、烘干,制成散剂,装入胶囊制成胶囊丸,按蜜丸工艺加入煮沸后的蜂蜜,制成每丸8-10克量的蜜丸,最后密封、包装、入库。
权利要求
1.一种治疗结石病的中药,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以下重量配比的中药配制而成柴 胡 4.4-5.3%生白芍 3.5-4.4%青 皮 3.5-4.4%牡丹皮 3.5-4.4%郁 金 3.5-4.4%延胡索 3.5-4.4%莪 术 3.5-4.4%槟 榔 3.5-4.4%三 七 3.5-4.4%鸡内金 5.3-5.8%黄 芩 3.5-4.4%大 黄 3.5-4.4%栀 子 3.5-4.4%龙胆草 4.4-5.3%枳 实 3.5-4.4%鳖 甲 3.5-4.4%赤 芍 2.6-3.5%生桃仁 2.6-3.5%川黄连 3.5-4.4%三 棱 1.8-3.5%姜 黄 2.6-3.5%穿山甲 0.9-1.8%皂 角 1.8-3.5%车前子 2.6-3.5%海金砂 3.5-4.4%人工牛黄0.9-1.8%甘 草 0.9-1.8%石 韦 2.6-3.5%鸡骨草 2.6-3.5%金钱草 2.6-3.5%金银花 2.6-3.5%木 通 1.8-3.5%广木香 1.8-3.5%适量纯蜂蜜和猪苦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结石病中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按中药配比量精选清洗烘干或晒干,将其中的莪术、三棱配比量用醋炒制,取枳实配比量用麦麸子炒制,取穿山甲的配比量,用土炒制,车前子配比量微炒,然后将以上33种中药进行加工粉碎成280目过筛,每500克药粉中,加入30-50毫升经过熬制10分钟过滤后的猪苦胆汁,充分搅拌、烘干,制成散剂,装入胶囊制成胶囊丸,按蜜丸工艺加入煮沸后的蜂蜜,制成每丸8-10克量的蜜丸。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结石病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它主要以柴胡、生白芍、青皮、牡丹皮、郁金、延胡索、莪术、槟榔、三七、鸡内金、黄芩、大黄、栀子、龙胆草、枳实、鳖甲、赤芍、生桃仁、川黄连、三棱、姜黄、穿山甲、皂角、车前子、海金砂、人工牛黄、甘草、石韦、鸡骨草、金钱草、金银花、木通、广木香等33种中草药和猪苦胆经炮制,配伍而制成的中药散剂,散剂装入胶囊为胶囊丸,按蜜丸工艺制成蜜丸,它对各种结石病疗效确切,不用机械碎石,不伤相关器官,能化石、排石,从根本上治愈结石病患者,尤其适用中、老年和体弱患者,无痛苦、无毒副作用,治愈率高,有效率100%,治愈率97.6%。
文档编号A61P13/04GK1751734SQ20051001035
公开日2006年3月29日 申请日期2005年9月13日 优先权日2005年9月13日
发明者郭德润, 张顺明, 徐红梅, 孙玉兰, 郭淑蕊, 郭淑芳 申请人:郭德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