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椎间盘突出的中药胶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08846阅读:45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治疗椎间盘突出的中药胶囊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椎间盘突出的中药胶囊。
背景技术
腰椎间盘突出症很多,其治疗方法大多以牵引、针灸、推拿为主,治疗过程很麻烦、治疗效果也不佳,并且往往需要长期治疗。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疗效高、见效快、治愈率高的一种治疗椎间盘突出的中药胶囊。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本发明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狗脊10-25续断10-30草乌6-10牡蛎20-50川牛膝 10-20鸡血藤 20-50麻黄6-10马钱子 0.5-1.0皂角刺 5-15山慈菇 5-15。
本发明所述胶囊的制备方法(1)按上述配比要求称取各味药。
(2)将称取的各味药混合后用传统提取法提取三次,然后依次经浓缩、低温干燥、粉碎,最后装胶囊。
本发明所述胶囊主要治疗由颈、腰椎间盘突出及其它原因引起的上、下肢麻憋、胀痛等症状,以及风湿性四肢肌肉关节不适等症。
各味药的药理如下狗脊补肝肾、除风湿、健腰脚、利关节、治腰背酸痛(见《中药大辞典》)。
续断补肝肾、续筋骨、调血脉、主治腰背酸痛、足膝无力、跌打损伤(见《现代实用中药学》)。
草乌草乌有显著的镇痛作用,其0.19g/Kg、0.095g/Kg、0.048g/Kg的镇痛效力均强于吗啡12mg/Kg、6mg/Kg、3mg/Kg的镇痛效力(见《中药药理与应用》)。
牡蛎麻醉作用,4%牡蛎水提取物的悬浮液对青蛙坐骨神经有较强的局部麻醉作用(见《中外医学,中医中药分册(6)、4、1990》)。
川牛膝活血祛瘀、补肝肾、强筋骨、跌打损伤(见《现代实用中药学》)。
鸡血藤活血祛风、通络止痛、暖腰膝(见《中药临床应用》。
麻黄活血止痛、性温而能通,具有止痛性能,对风寒湿邪痹阻所致的顽固性腰、肢关节疼痛有明显效果(见《中药药理与应用》)。
马钱子通经洛、强筋骨、祛风湿、消结肿痛(见《中药药理与应用》)。
皂角刺搜风、拔毒、消肿、排胀(见《中药大辞典》)。
山慈菇消肿散结、化痰、解毒(见《中药大辞典》)。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疗效高、见效快、治愈率高、原料药来源广泛、廉价,制备工艺简单。
具体实施例方式
实施例(见下表)

注配比为重量份数比。
本实施例制备的胶囊用于临床,治疗500多例椎间盘突出患者,较轻病人10-15天能全愈,较重患者全愈需1个月左右。治愈率达96%以上。
权利要求
1.一种治疗椎间盘突出的中药胶囊,其特征在于它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狗 脊 10-25 续 断 10-30 草 乌 6-10 牡 蛎 20-50川牛膝 10-20 鸡血藤 20-50 麻 黄 6-10 马钱子 0.5-1.0皂角刺 5-15 山慈菇 5-15。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椎间盘突出的中药胶囊。它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狗脊 10-25,续断 10-30,草乌 6-10,牡蛎 20-50,川牛膝 10-20,鸡血藤 20-50,麻黄 6-10,马钱子 0.5-1.0,皂角刺 5-15,山慈菇 5-15。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疗效高、见效快、治愈率高、原料药来源广泛、廉价,制备工艺简单。
文档编号A61P19/00GK1733088SQ20051001276
公开日2006年2月15日 申请日期2005年8月29日 优先权日2005年8月29日
发明者薛海川 申请人:薛海川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