莲胆消炎滴丸及其制备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23423阅读:17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莲胆消炎滴丸及其制备工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药复方滴丸及其制备工艺。
背景技术
细菌性痢疾(下称菌痢)由痢疾杆菌引起,以结肠远端化脓性炎症为主要病变,临床上以发热、全身中毒症状、腹痛、里急后重及粘液、脓血便为主要症状。中毒性痢疾是菌痢的危重型,以高热、反复惊厥、昏迷或迅速出现休克和呼吸衰竭为特征,起病急、发展快、病死率高。目前治疗这种疾病的中药复方少,很大称度上局限临床用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中药复方制备的滴丸,且疗效好,服用方便,采用新剂型丰富了临床用药。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其制备工艺为将穿心莲1000g和苦木1000g药材分别粉碎成粗粉,各用80~85%乙醇加热提取2次,每次2小时,滤过,合并滤液,分别回收乙醇,浓缩成稠膏,干燥至干浸膏。
实施例1取干浸膏∶基质(1∶2),先加热基质至熔融,后加干浸膏,搅匀,加入到滴丸机中,75℃保温,滴距为6cm,滴速为80滴/min,定型桶上段温度为30℃,定型桶下段温度为15℃。将药液滴入冷凝剂中,每丸重控制为150mg,取出滴丸吸除冷凝液,干燥,即得滴丸。
实施例2取干浸膏∶基质(1∶2),先加热基质至熔融,后加干浸膏,搅匀,加入到滴丸机中,75℃保温,滴距为4cm,滴速为100滴/min,定型桶上段温度为25℃,定型桶下段温度为20℃。将药液滴入冷凝剂中,每丸重控制为50mg,取出滴丸吸除冷凝液,干燥,即得滴丸。
本发明的实施例已如上述方案给出,基质采用聚乙二醇6000,冷凝剂采用甲基硅油即可。
权利要求
1.一种莲胆消炎滴丸,由穿心莲和苦木药材,提取成浸膏后与基质熔融混匀滴制到冷凝剂中制成50-500mg的滴丸。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莲胆消炎滴丸药材提取,其特征在于取穿心莲100-1000g,苦木100-1000g,分别粉碎成粗粉,各用60~95%乙醇加热提取1-3次,每次1~3小时,滤过,合并滤液,分别回收乙醇,浓缩成相对密度为1.0~2.0的稠膏。合并上述稠膏。干燥成干浸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浸膏,其特征在于1000份服用量中含穿心莲100-1000g,苦木100-1000g提取浸膏,浸膏∶基质(1∶1~1∶2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滴丸基质,其特征在于基质为聚乙二醇6000,聚乙二醇4000,聚氧乙烯单硬脂酸酯,硬脂酸钠,甘油明胶,泊洛沙姆,硬脂酸,单硬脂酸甘油脂,虫蜡中一种或一种以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熔融,其特征在于基质和浸膏熔融混匀及滴制温度为40℃-100℃,滴入冷凝剂中,取出滴丸除去冷凝液,干燥,即得滴丸。检验产品质量,合格,包装,得成品。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凝剂,其特征在于冷凝剂温度控制在-20℃~35℃,冷凝剂为二甲基硅油、液体石蜡、茶油、大豆油、菜油、汽油中一种或一种以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丸重,其特征在于每丸重50-500mg。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莲胆消炎口服滴丸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所述的莲胆消炎口服滴丸,每丸重50-500mg;每1000份服用量中含相当于生药材穿心莲100-1000g、苦木100-1000g。滴丸基质为聚乙二醇6000、聚乙二醇4000、聚氧乙烯单硬脂酸酯、硬脂酸钠、甘油明胶、泊洛沙姆、硬脂酸、单硬脂酸甘油脂、虫蜡中一种或一种以上。制备方法为将穿心莲和苦木药材分别粉碎成粗粉后用60~95%乙醇分别加热回流提取1-3次,每次1-3小时,滤过,合并滤液,分别回收乙醇,浓缩至稠膏后干燥成干浸膏,粉碎后加入到已熔融基质中,加热熔化,混匀,在40℃-100℃状态下,将药液滴入冷凝剂中,取出滴丸除去冷凝液,干燥,即得滴丸。检验产品质量,合格,包装,得成品。制备中所需冷凝剂为二甲基硅油、液体石蜡、茶油、菜油、汽油、大豆油之一或一种以上。
文档编号A61P1/12GK1915248SQ20051009250
公开日2007年2月21日 申请日期2005年8月16日 优先权日2005年8月16日
发明者魏雪纹, 王小树, 申洁 申请人:魏雪纹, 王小树, 申洁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